9月5日,從四面山森管局傳來了一則喜訊。繼上月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蝴蝶新種——四面山窗弄蝶之後,科研工作者又在四面山發現了一個動物新種。
在《Zookeys》雜誌官網上的學術論文截圖。↑↑↑
8月29日,國內蟻甲研究團隊,上海師範大學姜日新和殷子為副教授在國際動物分類學刊物Zookeys上發表了四面山的蟻棲蟻甲新種,該種隸屬於鬼蟻甲屬Batrisodes,被命名為Batrisodes simianshanus(可譯為四面山鬼蟻甲)。
四面山鬼蟻甲背面圖。摘自論文 ↑↑↑
資料顯示,蟻甲是一類體型微小,形態特異的甲蟲,因部分種類棲息於蟻巢內而得名。鬼蟻甲屬目前已知有一百餘種,主要分布於北美洲,中國現記錄有19種。鬼蟻甲屬的很多種類均寄居於蟻巢內,以螞蟻的卵和幼蟲為食。它們體表光滑,具有能分泌特殊氣味的腺體,因此在蟻巢中活動的時候可以避免被螞蟻發現和攻擊。鬼蟻甲屬種類多樣,寄生的螞蟻種類也多種多樣,一些種類甚至可以寄生於不同屬種的螞蟻巢中,它們與螞蟻的寄居行為學中還有很多秘密不為人知。
四面山鬼蟻甲的鑑別特徵
(A-F為雄性,G-I為雌性)。摘自論文↑↑↑
四面山鬼蟻甲是四面山森管局在進行物種調查時,在筍子溝和摩天嶺一帶發現的。該局注重科研工作,與武漢大學、西南大學、南京森林警察學院、鄭州輕工業學院、南川藥物研究所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先後開展了植物本底調查、小蛾類調查、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等多項科研合作項目,為進一步研究、挖掘四面山自然保護區的自然資源做出了長足的貢獻。
四面山鬼蟻甲的生活環境。摘自論文↑↑↑
藏在石頭下面的螞蟻窩。摘自論文↑↑↑
遊走在螞蟻巢穴的四面山鬼蟻甲。摘自論文↑↑↑
環境條件優越的四面山自然保護區,擁有地球同緯度保存最為完好的亞熱帶常綠原始闊葉林帶,相信隨著科研工作的不斷深入,將會有更多新物種在這裡被發現。
原標題:「天然物種基因庫」四面山又現動物新種!這回是啥?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