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是「天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八大公山

2020-12-04 潮人生活志

 八大公山地形複雜、山川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由於受第四紀冰川影響較小和歷史上很少受到人為破壞,區內分布著典型的中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保存著的種類繁多的植物,植物種類有3000多種,是鵝掌楸、青錢柳、水青樹等古老植物的保存中心,特別是以珙桐為主的成片混交林,形成了罕見的植物群落。

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湖南省桑植縣的北部邊陲,地處雲貴高原古陸塊東北邊緣的武陵山脈的北端,地理坐標為東經109°41'45"-110°09'50",北緯29°39 '18"—29°49'48"。東西長45千米,南北寬16千米東與桑植縣的龍潭坪鎮接壤,南與芭茅溪鄉、五道水鎮、八大公山鄉毗鄰,西與湖南省龍山縣相連,北與湖北省宣恩、來鳳、鶴峰毗鄰。總面積2萬公頃。屬於森林生態類型自然保護區。

1982年,經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八大公山自然保護區,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為我國首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990年經張家界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湖南八大公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現設一室四科六站兩所,即辦公室、財務科、資源保護科、公安消防科、社區共管科、杉木界管理站、鬥篷山管理站、天平山管理站、楠木坪檢查站、病蟲害防治檢疫站、天平山原始森林接待站、科研所和派出所。

 這裡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是張家界生態旅遊的主要景區。走進林中,猶如步入一座雄偉神奇的地理寶庫,又象走進一部精彩絕倫的山水寶典。群山起伏,奇峰突起,40多條山脈縱橫交錯,599座山峰星羅棋布,山體切割強烈,獨特的地理環境,孕育豐富的景觀景點,既有連綿的森林、層疊的山巒、各異的飛瀑和神秘的巖洞,又有日出、雨幕、雲山、霧海、晚霞、雪原等氣象景觀。

 八大公山保護區被國內外專家學者譽為「天然博物館」和「物種基因庫」,是目前亞熱帶地區保存最完整、面積最大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原生性林區之一。區內有國家保護物種153種,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植物珙桐、鍾萼木等23種,有特有植物10種30科,朱蘭、石青蘭等45種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是桑植椴、桑植大竹等7種植物新種的模式標本產地;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雲豹、黑熊等40種,有動物特有種12種。

八大公山保護區1993年被納入中國「人與生物圈網絡」,被世界自然基金會列為全球200個重要生態地區之一;在《中國生物多樣性現狀及其保護對策》中列為「具有國際意義的陸地生物多樣性關鍵地區」;是國家級科技攻關課題「我國亞熱帶森林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研究」基地;還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教學實習基地和全球環境基金贈款實施的「林業持續發展項目」區之一。

相關焦點

  • 這「天然基因庫」裡蘊藏著罕見的寶貝
    這「天然基因庫」裡蘊藏著罕見的寶貝我們大家都知道,GDP號稱「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是世界各國普遍採用的宏觀經濟核算指標。這些年來社會經濟發展中也暴露出來不少問題,為了GDP的達標,有些地方樹木被砍了,湖水汙染了,植被毀壞了,生物多樣性被破壞了。現在看來,用犧牲大自然的代價換來暫時性經濟發展,並不完整和科學的,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社會經濟發展規律,更不能反映國民的幸福程度。
  • 建設中國生物物種基因庫
    本報訊  記者溫雅莉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區長錢遠坤日前建議,國家應堅決保護神農架林區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建立生物物種基因庫。  據錢遠坤介紹,神農架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山的所有動植物物種。
  • 「天然物種基因庫」四面山又現動物新種!這回是啥?
    ↑↑↑8月29日,國內蟻甲研究團隊,上海師範大學姜日新和殷子為副教授在國際動物分類學刊物Zookeys上發表了四面山的蟻棲蟻甲新種,該種隸屬於鬼蟻甲屬Batrisodes,被命名為Batrisodes simianshanus(可譯為四面山鬼蟻甲)。四面山鬼蟻甲背面圖。
  • 全球最豐富獨特的天然物種基因庫:世界屋脊添野趣
    從海拔1400多米的南部河谷地帶一直攀升到珠穆朗瑪峰,珠峰自然保護區的相對高度落差達7400多米,擁有全球獨一無二的極高山生態系統,原始的山地森林生態系統以及半乾旱荒漠灌叢、草原生態系統,成為全球最豐富獨特的天然物種基因庫。翻過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沿「之」字形的陡峭山路顛簸南下。漸漸地,窗外荒涼冷峻的山巖開始有了斑駁淺綠。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長白山是世界少有的「物種基因庫」和「天然博物館」
    無數條熱流從地底湧出,似群龍噴水,故名聚龍泉,在聚龍泉下部建有「怡神浴」浴池沿北坡登山去天池,在嶽樺林帶與高山凍原的交界處,不老峰東側尾端和觀景臺交匯處,天然形成一豁口,就是聞名長白山的黑風口。在風口可以飽覽長白瀑布的全貌,在這裡踞高臨下,U形谷盡收眼底。從U型谷底仰視黑風口,黑風口成了城堡的大門,洞開在兩座碉堡之間,人稱「南天門」。
  • 走進高黎貢山,探索「世界物種基因庫」|親子特色研學冬令營
    騰衝,因它的溫馨富饒宜居而譽滿全球;高黎貢山,因它的神奇美麗而聞名世界,因它的多樣物種資源,而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為什麼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多種植物:集中了全國17%的高等植物,有5728種,其中7.72%為特有物種。
  • 國家基因庫運營 揭秘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這正是我國唯一一座國家基因庫的定位:有效保護、開發、利用遺傳資源,提高我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水平,維護國家生物信息安全,助力全球生命科學發展。2011年,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批覆同意深圳依託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國家基因庫。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這裡幾乎與外界隔離,恍若世外桃源。
  • 這個自然保護區被譽為「天然基因庫」,位於東北最發達的縣級市
    海城市隸屬於遼寧省鞍山市,是我國經濟百強縣,以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發達的民營經濟始終走在東北縣域經濟前列,是東北經濟最發達的縣級市。而海城除了豐富的礦產資源和發達的經歷,自然旅遊資源也十分豐富。位於海城市接文鎮境內的九龍川自然保護區,距離市區五約50公裡,總面積34平方公裡,其中森林植被面積約15平方公裡,各類動物約300餘種,被大量植被覆蓋,各種野生動物神出鬼沒,被稱為「天然基因庫」,同時,自然風光異常獨特,為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的省級自然保護區。
  • 神奇北緯28度,江西有一座天然生物基因庫
    ,珠峰在這裡接天北緯28度封存最久的原始次生林物種豐饒 構建天然生物基因庫北緯28度——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地處贛西北九嶺山脈西段是地球上同緯度原始森林封存最久保護最好的保護區總面積11500.5公頃這裡空氣負氧離子含量超過超過10萬個/立方釐米被譽為天然氧吧由於官山有400多年的封禁歷史
  • 有了國家基因庫的人生是怎樣一種體驗?
    而我國9月22日起在深圳運營的國家基因庫,則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它與另外三個資料庫以保存數據為主要功能不同,不僅源源不斷產生數據,而且更加注重對於數據的研發、利用。 據小編了解,我國的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這裡幾乎與外界隔離,恍若世外桃源。
  • 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22日起在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正是帶著「留存現在、締造未來」的使命誕生。中國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在基因時代,這樣的未來可期:到醫院看病,只需自己的基因作為「身份證」和病歷;想「返老還童」,保存完好的幹細胞就能輕鬆搞定;憨態可掬的大熊貓不再稀奇,就在你家庭院裡懶洋洋地打盹;遠古的恐龍、猛獁象不只活在特效裡,它們在博物館奇妙之夜真實復活……  通向這樣的未來,需要一些堅實的「磚石」——生物樣本和數據。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一圖讀懂國家基因庫是幹什麼的
    今天起,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將正式開始運營,其也被稱為是中國的生命「諾亞方舟」。  據介紹,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  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基因庫新時代的曙光
    由萊布尼茨植物遺傳和作物研究所(IPK Gatersleben)領導並由德國生物多樣性綜合研究中心(iDiv)支持的一個國際研究聯盟現在已經從分子水平上描述了來自世界各地包括22000個以上大麥品種的種子樣品集合。在《自然遺傳學》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中,科學家們為基因庫開闢了一個新時代,基因庫從過去的作物多樣性博物館轉變成生物數字資源中心。
  • 盱眙鐵山寺森林公園,有獨特的小氣候,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
    有40多種野生動物,170多種鳥類,280多種樹木,近千種植物,800多種中草藥,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南北地域邊緣物種,是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因而成為南京林業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大學等眾多高校的實踐基地。
  • 萬盛黑山谷,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天然的大氧吧
    萬盛黑山谷,被專家譽為「渝黔生物基因庫」,是目前重慶地區最大的、原始生態保護最完好的自然生態風景區。萬盛黑山谷,最為奇妙的風景,是險窄深幽的鯉魚河十裡峽谷,萬盛黑山谷,站在鯉魚峽中,一隻手可摸到重慶的山,另一隻手則可摸到貴州的山。
  • 中國偏遠的無人區,投資1200萬元建設,如今成物種基因庫
    導語:中國偏遠的無人區,投資1200萬元建設,如今成物種基因庫或許很多人都愛上了旅遊,經常來往各大景點和娛樂場所,尤其中國人最喜歡往有人氣的地方湊熱鬧。私以為,真正的詩意和美景在那些最原始的地區,人跡罕至。你知道中國的無人區是怎樣的面貌嗎?在今天,人們對空氣稀薄的地區能採取的生存措施非常有限,更何況科技落後的古代。因此,由於高海拔外加嚴寒乾旱的氣候,很少有人會踏出這裡。其中擁有的景色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一般人難以想像在這樣險峻的地方還有如此一番天地。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偏遠的無人區,國家投資1200萬元建設,如今成高原物種基因庫。
  • 香格裡拉物種基因庫,是大自然對我們的饋贈
    在香格裡拉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歌舞,也有自己生活習慣,這是周邊民族所熟知和模仿的。位於大桂山頂上的多都宗鎮中心的勝利紀念碑是世界上最大、最重的勝利紀念碑。高二十一米,直徑六米,重量六十噸。銘文中有「六音咒」、四銅菩薩、八尊大吉尼雕塑、雪山、江河、森林、村落等形象。
  • 青海生態 三江源:珍貴物種的基因庫
    不僅如此,三江源更以其博大和豐富吸引著世界的目光。   「三江源簡直就是一個天然的野生動物王國。」張德海說。   在三江源自然保護區內,生活著85種哺乳類野生動物和237種鳥類以及16種兩棲爬行動物,其中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就有69種。這片廣袤雄渾的土地是野犛牛、藏羚羊、雪豹、獼猴等多種珍稀野生動物世代生息的家園。
  • 海棠山,遼西物種基因庫
    海棠山保護區內尚殘存著不少400多年的油松,這種油松是抗氣候旱化的一個生態型,內含著寶貴的基因資源,利用這一珍貴的物質資源對遼西北乃至中國西北部的生態建設意義重大保護區為繞陽河和細河的發源地,由於氣候早化的影響,這兩條終年有水的河流,如今已變成季節性河流,而繞陽河已成為無尾河消失在遼河平原的西側,同時又是大凌河與遼河的分水嶺,保護好海棠山的自然植被,增強其水源涵養功能,對水資源十分貧乏的遼河平原具有重大的經濟意義和環境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