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偏遠的無人區,投資1200萬元建設,如今成物種基因庫

2020-12-06 船底頂戶外

導語:中國偏遠的無人區,投資1200萬元建設,如今成物種基因庫

或許很多人都愛上了旅遊,經常來往各大景點和娛樂場所,尤其中國人最喜歡往有人氣的地方湊熱鬧。比如像遊樂園、步行街這些地方,要麼就是名勝古蹟,但大多都留下了人們修繕或者改造的痕跡,新不新舊不舊地供遊客觀賞。私以為,真正的詩意和美景在那些最原始的地區,人跡罕至。你知道中國的無人區是怎樣的面貌嗎?在今天,人們對空氣稀薄的地區能採取的生存措施非常有限,更何況科技落後的古代。因此,由於高海拔外加嚴寒乾旱的氣候,很少有人會踏出這裡。其中擁有的景色出乎大多數人的意料,一般人難以想像在這樣險峻的地方還有如此一番天地。我們一起來看看,中國偏遠的無人區,國家投資1200萬元建設,如今成高原物種基因庫。

地理位置偏遠

中國面積最大的無人區,便是位於我國新疆的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之所以成為人類生存的禁區,那便是由於這裡擁有對人類來說十分惡劣的環境。人類要想生存,需要兩個必備條件,一個是氧氣一個是水。而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在這兩方面擁有的資源都非常稀少,極大程度上挑戰人類的生存能力。

生存困難

在這裡生存相當困難,因為地處偏遠遠離人類活動範圍,外加海拔十分高缺氧少水,讓保護區裡保留了眾多中國特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因此也被世界野生生物基金會聯合考察後,贊其為「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地理省之一,是不可多得的高原物種基因庫」。要知道在中國迅速發展起來的同時,我國一大批的稀有動物都滅絕了,有的成為各位土豪餐桌上的佳餚,有的成為貴婦身上雍容的華服,還有的在人們肆意破環環境的行為下,悄沒聲息地就徹底滅絕了。因此阿爾金山自然保護區在中國自然資源方面具有重要地位,隨意闖入是一種嚴重的違法犯罪行為。

景色優美獨特

正是因為當地沒有人類的踏足,景色還保持一樣的原始美。銀白色的雪峰下,黃綠交雜的草原上有著通紅、金黃的植被點綴,來到這裡仿佛闖進一幅油畫,令人陶醉。但這樣的地方看看照片就好,去了反而打破其中的美妙之處。對此,你怎麼看?歡迎留言點讚收藏,喜歡旅行八卦可以關注一波。

相關焦點

  • 建設中國生物物種基因庫
    本報訊  記者溫雅莉報導  全國人大代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區長錢遠坤日前建議,國家應堅決保護神農架林區豐富的生物物種資源,建立生物物種基因庫。  據錢遠坤介紹,神農架幾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雙版納,東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馬拉雅山的所有動植物物種。
  • 吉林市華大基因庫建設項目
    ,可以對孕婦、嬰幼兒、老人等多種人群以及每個人不同的基因特點,通過基因測序等高科技篩查手段進行科學的基因分析,針對每個人的基因體質進行篩查分析。包括物種質子基因庫建設項目、基因檢測醫療合作項目、開發建設功能性農產品基地項目。其中物種質子基因庫佔地面積2萬平方米,主要建設物種基因庫及辦公設施。
  • 國家基因庫開幕在即 將成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臺
    綜合性世界最強中國的基因庫建設比多數發達國家晚幾十年,國家基因庫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但中國國家基因庫具有其他三國尚未具備的功能。「他們只是資料庫,沒有樣品保存功能。
  • 中國投資7.8億建全球最大基因庫
    【財新網】(記者 李妍)中國國家基因庫建設五年後在深圳投入運營。9月22日,華大基因和基因庫方面共同宣布基因庫分兩期建設,目前開幕的是一期,工程投資7.8億元。華大和基因庫方面稱這是繼美國、日本及歐盟後的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基因庫。
  • 中國國家基因庫將開幕 基因產業望迎進展(附股)
    據21世紀經濟報導9月9日報導,這是中國第一個、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據了解,國家基因庫已與國外多個國家級自然歷史博物館、挪威世界末日種子庫等機構建立合作,開幕之後也將正式開放數據共享平臺。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介紹,作為國家級平臺,基因庫的公共平臺屬性、功能非常明確,即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
  • 中國荷蓮基因庫在大足建設完成
    近日,位於龍水鎮的雅美佳溼地公園從海南合作基地運回了80多個荷花新品種,自此,該基地已育成包括太空荷花在內的荷花品種1008個,這也標誌著中國荷花協會與「雅美佳」共同建設的「中國荷蓮基因庫」已建設完成。
  • 國家基因庫:揭秘中國「諾亞方舟」—新聞—科學網
    此次國家基因庫的正式啟動,則意味著中國也擁有了一艘承載生命希望的「諾亞方舟」。 比銀行的金庫更加寶貴 「基因庫是真正的國庫,甚至比銀行的金庫更加寶貴。」提到當前擁有自己的基因資源對於中國的意義,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如是說。
  • 中國北方基因庫在瀋陽正式啟動
    11月4日,「10萬例新生兒出生缺陷篩查與中國北方基因庫建設研討會」在瀋陽市和平區時代廣場舉行。經過前段時間試運行,中國北方基因庫當天在東網科技大數據中心掛牌並正式啟動,「10萬例出生缺陷篩查研究」項目進入全面實施階段,來自東北三省的35家三甲醫院參與該項目。
  • 世界最大基因庫落戶深圳
    【深圳商報訊】(記者 塗競玉)經過5年建設,9月22日,總部位於深圳的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開業。據悉,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執行主任、華大基因研究院院長徐訊宣布啟動DNA存儲、超大基因組合成計劃、瑞麗植物園數位化項目、母嬰健康隊列等重大建設規劃項目,並正式對外啟用國家基因庫數位化平臺和開放數據中心。
  • 世界三大基因庫落戶我國
    她於8月19日帶回國的三大基因庫是世界上最全的基因庫。此次由陳教授帶來我國的三大基因庫分別是人類基因克隆庫、人類基因探針庫和小鼠基因克隆及探針庫。它們是由美國加州大學教授JulieR?Korenberg和陳曉寧教授主持的洛杉磯塞達西納(Cedars-sinai)醫學中心分子遺傳實驗室建立的,美國政府投資一億多美元,共歷時7年多,數十位科學家為此付出了艱苦努力。
  • 基因庫為抗疫提供基礎支撐
    而實際上,很多為國際廣泛關注的生命科學領域科研成果的測序數據產出是依託深圳國家基因庫的數位化平臺進行的。鳥類是物種最豐富的動物群體之一,它們是第五次物種大滅絕後倖存下來的唯一的恐龍譜系,在適應性大爆發後演化出超過10500個物種,展現出多樣的生態、形態和行為特徵。在全基因組數據中,我們不僅可以找到物種演化歷程的印記,也可以基於此來預示物種的適應潛能。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系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華大基因共建國家水生生物基因庫
    本網訊6月17日,在開展實質性合作並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礎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華大基因宣布共建「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發布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計劃,加快推進包括重要養殖品種和瀕危物種在內的水生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共建國家水生生物基因庫。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2016年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未來,國家基因庫還將依照相關規則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在基因測序和基因育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2016年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中國國家基因庫運營 五千年前猛獁象或可復活
    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位於深圳的國家基因庫於昨日正式運營。它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一個國家基因庫,相對於全球另外三個基因庫而言,國家基因庫樣品保存的規模、存儲量和可訪問的數據量皆是全球最大。在這裡,經過對基因的解碼到重編,解讀到書寫,合成與編輯等,已經滅絕的物種或可再復活。
  •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 為植物建造「諾亞方舟」
    中國西南野生生物種質資源庫主任李德銖說。雲南野生稻有過記載的分布點曾達26個,如今僅剩兩個;金鐵鎖作為雲南白藥三種主要成分之一,在金沙江地區曾經常見,由於藥農的過度採集,如今瀕危;紅豆杉樹皮中提取的紫杉醇是治療乳腺癌的最好藥物之一,雲南野生紅豆杉曾佔全國總數的55%,如今也瀕危。保存種質資源,並非保護一個物種那麼簡單。
  • 揭秘國家基因庫
    這是我國首個且唯一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這個被媒體稱為生命時代的「諾亞方舟」的基因庫的運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這個國家級基因庫無論是從基礎建設、設計、設備還是運營團隊都致力於打造世界一流的基因研究平臺,它的發展不僅讓我們了解世界萬物的過去,還將影響我們的未來。目前,基因「諾亞方舟」已正式啟航。
  • 海棠山,遼西物種基因庫
    海棠山海棠山在中國一級生態敏感帶上,位於荒漠化向外擴展的前沿。海棠山保護區內尚殘存著不少400多年的油松,這種油松是抗氣候旱化的一個生態型,內含著寶貴的基因資源,利用這一珍貴的物質資源對遼西北乃至中國西北部的生態建設意義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