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國家基因庫將開幕 基因產業望迎突破進展(附股))
耗時5年,由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批覆、華大基因承建運營的首個國家基因庫已進入收官階段,將於9月22日正式開幕。
據21世紀經濟報導9月9日報導,這是中國第一個、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據了解,國家基因庫已與國外多個國家級自然歷史博物館、挪威世界末日種子庫等機構建立合作,開幕之後也將正式開放數據共享平臺。
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介紹,作為國家級平臺,基因庫的公共平臺屬性、功能非常明確,即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將來,基因庫也會衍生出一些產業門類,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平臺有更多人、更多模式走出來,這對提升國家在生命科技領域的能力是非常有價值的。
國家基因庫分兩期建設,即將開幕的是一期,工程投資7.8億元,建築面積4.75萬平方米,目前基因信息數據總量達60PB,生物樣本存儲能力1000萬份。
從架構來看,國家基因庫將打造「三庫兩平臺」,三庫由生物信息資料庫、生物樣本資源庫和生物活體庫組成,兩平臺為數位化平臺及合成與基因編輯平臺。
值得關注的是,生物活體庫是全球第一個為生物多樣性研究和保護提供資源的平臺,包含重要物種保護和繁育技術,從水生物拓展至動植物和微生物等,並建立了醫學健康基地。
數據方面,國家基因庫主要產生人類疾病和物種多樣性的相關數據。人類疾病數據主要通過與醫院合作臨床研究和自願參與科研計劃獲得,國家基因庫將通過公眾號等途徑不定期發布科研志願者項目。
梅永紅介紹,國家基因庫設有理事會,由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衛計委四部委牽頭,深圳市政府共同參與。這個平臺怎麼建設、運營,按照什麼樣的機制實現資源共享,都由理事會建立標準。
在一期7.8億的工程投資款中,華大基因配套投資了3.6億。梅永紅直言,承建運營國家基因庫的任務落在華大基因身上,是因為華大基因解讀基因遺傳密碼的能力在全球領先,可以有效利用基因資源。另外,華大基因也是全球基因數據量最大的機構之一,是國家基因庫資源的重要來源。
而對於公共性與商業性的界限,徐訊表示:「國家基因庫是完全獨立的,雖然由華大團隊建設和管理,但與我們的商業版塊是物理隔離的。基因庫會提供對外公共服務統一的政策和規則,產業機構包括華大都必須按照規則使用這個公共平臺。」
去年年底,華大基因旗下的華大股份披露IPO衝刺創業板,華大股份由華大醫學和華大科技合併而成。
基因測序概念股一覽:
紫鑫藥業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北京基因組研究所合作研製第二代基因測序儀
千山藥機參股宏灝基因進入基因測序市場,目前已經成功研發了針對高血壓等5類個體化藥物治療基因檢測晶片
昌紅科技該公司產品線中具有基因存儲板、分子篩、基因擴增板等產品,基因存儲板是基因測試工程的核心耗材、壁壘極高。
達安基因達安基因是NIPT相關基因檢測產品獲批的第二家公司,在全國有8個臨床檢驗中心。
北陸藥業收購世和基因20%股權,其癌症基因檢測產品,正在申報第三方醫學檢驗服務試點資格。
仟源醫藥出資1億元收購杭州恩氏基因80%股權,涉足嬰兒基因保存和孕環境檢測領域。
迪安診斷主要提供醫學診斷服務外包為核心業務的醫學診斷服務整體解決方案(第三方診斷產品及服務)
安科生物子公司中德美聯經營涉及生物基因測序、DNA檢測等業務。
康芝藥業參股宏雅基因切入醫學(精準醫學)檢測技術。
榮之聯榮之聯通過和華大基因合作,建立大數據服務平臺
中源協和建設並運營中源協和(天津)醫學檢驗所,專業開展基因檢測相關技術研究與應用,進入基因測序領域
新開源收購了呵爾醫療、三濟生物、晶能生物三家公司,轉型介入腫瘤早診、個體化醫療及NGS領域
標準一旦建立了之後,大多數時間並不用總管著市場。
查看投顧此種戰法是短線交易者必須注意的一個因素,是散戶能夠獲利的力量之源。
查看投顧K線是分析和判斷行情走勢最基本的技術指標。學會看圖,賺錢不再難!
查看投顧在這個市場裡,主力決定著大市走向。散戶能賺錢的方法就是跟莊操作。
查看投顧要做股票,先看大盤,如果把握不好節奏,想在市場生存,真的很難。
查看投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