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基因庫將與澳大學合作保護樹袋熊

2021-01-1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雪梨10月11日電(記者 宋聃)中國國家基因庫與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11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籤署《中國-澳大利亞樹袋熊氣候變化生態基因組學聯合科研》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對澳方的這一「國寶」聯合展開基因組學研究,為保護樹袋熊提供科學指導。

  這是中國國家基因庫與澳方聯合開展的首個科研合作項目,也是澳大利亞首次和海外機構聯合開展樹袋熊基因組學的研究。

  負責組建和運營中國國家基因庫的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海洋所副所長範廣益與中央昆士蘭大學常務副校長海倫·亨特利在協議上簽字。來自中國駐布裡斯班總領館科技組、廣東省駐澳大利亞經貿代表處、昆士蘭州科技部、中央昆士蘭大學樹袋熊研究中心等機構的代表出席了籤約儀式。

  亨特利說:「樹袋熊種群正遭受城市發展、疾病、農業和氣候變化的疊加效應影響,生存範圍不斷收縮,已被歸為受威脅物種,因此我們與中國國家基因庫的此次聯合科研意義重大,雙方將聯合各自科研力量為保護澳大利亞與全球生物多樣性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範廣益表示,近年來中國基因檢測技術持續取得新突破,檢測服務能力躍居世界前列,應用範圍不斷拓展。中國國家基因庫的三庫兩平臺和基因測序能力能夠為澳大利亞生物多樣性和瀕危物種保護提供技術支持。中國國家基因庫與澳大利亞頂尖科研機構的合作有助於提升中國國際科技創新合作的層次與水平。

  根據協議,中央昆士蘭大學的研究團隊會提供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樹袋熊樣本,中國國家基因庫負責樣本測序及生物信息分析,結合澳大利亞當地氣候變化,研究樹袋熊的進化史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對其生長分布和基因遺傳變異的影響,從而為澳方制定保護樹袋熊、防止樹袋熊滅絕的管理和保護措施提供策略和科學指導。

  據悉,中國國家基因庫還將與澳方開展生物多樣性和保護瀕危物種的基因組學研究,涵蓋動物、植物、海洋生物、古生物、人類健康等方面。

相關焦點

  • 中國國家基因庫將與澳大利亞合作研究氣候變化下的樹袋熊保護
    中國國家基因庫將與澳大利亞合作研究氣候變化下的樹袋熊保護 中國國家基因庫與澳大利亞中央昆士蘭大學10月11日在澳大利亞布裡斯班籤署《中國-澳大利亞樹袋熊氣候變化生態基因組學聯合科研》戰略合作協議。
  • 中國國家基因庫將開幕 基因產業望迎進展(附股)
    (原標題:中國國家基因庫將開幕 基因產業望迎突破進展(附股))
  • [分享]深圳國家基因庫資料下載
    深圳國家基因庫專題為您提供深圳國家基因庫的相關資料與視頻課程,您可以下載深圳國家基因庫資料進行參考,觀看相關視頻課程提升技能。而隨著綱要的公布,一個國際一流的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正逐漸顯現。  什麼是粵港澳大灣區?  2017年7月1日,國家發改委會同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籤署《深化粵港澳合作 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正式開始。
  • 央廣消息 | 國家基因庫與深圳野生動物園達成戰略合作
    央廣網深圳3月30日消息(記者 於揚)日前,國家基因庫與深圳野生動物園達成戰略合作,深圳野生動物園將發揮自身在生物多樣性資源收集,尤其是動物活體資源方面的優勢,為深圳國家基因庫建設動物活體展示平臺提供全面支持;國家基因庫將發揮其在種質資源保存、基因組學技術平臺等方面的優勢,在深圳野生動物園打造國家基因庫野生動物資源及科普教育基地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央廣網深圳9月22日消息(記者鄭柱子 通訊員劉旭林)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深圳國家基因庫9月22日開始正式運營。這個依託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的國家級基因庫,目前已存儲多種生物資源樣本超過1000萬份。  中國的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裡面建有基因測序房、超級計算房以及冷凍資源房。
  • 國家基因庫運營 揭秘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在現實世界中,美國、歐盟和日本都擁有世界級基因庫,由此掌握生命經濟時代的戰略性資源。22日起在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正是帶著「留存現在、締造未來」的使命誕生。中國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國家基因庫裡有什麼?
  • 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將建
    11月26日,北大與國家文物局籤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建設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通過真實文物展現中華文明歷史進程。基因庫選址北大昌平新校區,建成後將對公眾開放。北大考古文博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張海介紹,基因庫整體布局可概括為「兩庫四中心」:「兩庫」即文物資料庫和文物資料庫,「四中心」即考古大數據中心、文物保護中心、科技分析中心和古文字研究中心,「我們想把這些實物和信息都綜合起來,形成一部活的文物教科書,通過文物來講述中國歷史,講好中國故事。」
  • 揭秘國家基因庫
    /社會  2016年9月22日,總部位於深圳大鵬的國家基因庫正式投入運行。這是我國首個且唯一的國家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它的發展不僅讓我們了解世界萬物的過去,還將影響我們的未來。目前,基因「諾亞方舟」已正式啟航  文|《小康》記者 劉建華深圳報導  2016年9月22日,位於深圳的國家基因庫正式啟用。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 一圖讀懂國家基因庫是幹什麼的
    今天起,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將正式開始運營,其也被稱為是中國的生命「諾亞方舟」。  據介紹,國家基因庫位於深圳市大鵬新區觀音山腳下,一期佔地面積4.75萬平方米。  與美國、歐盟、日本其他三大世界級的基因庫不同,中國國家基因庫不僅僅是資料庫,而是國際上現有的各類生物樣本庫、資料庫、生物多樣性庫、疾病庫等的綜合升級版。
  • 國家基因庫:揭秘中國「諾亞方舟」—新聞—科學網
    此次國家基因庫的正式啟動,則意味著中國也擁有了一艘承載生命希望的「諾亞方舟」。 比銀行的金庫更加寶貴 「基因庫是真正的國庫,甚至比銀行的金庫更加寶貴。」提到當前擁有自己的基因資源對於中國的意義,國家基因庫主任、華大農業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梅永紅如是說。
  •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
    國家基因庫運營 基因庫已有1000萬份樣本時間:2016-09-22 19:02   來源:中金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中國 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裡面裝啥 幹啥用) 深圳開始運營的國家基因庫開始運營,現在的中國也將擁有這樣一艘諾亞方舟,就是可以去承載人類及其他生物的遺傳樣本和密碼
  • 國家基因庫開幕在即 將成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臺
    綜合性世界最強中國的基因庫建設比多數發達國家晚幾十年,國家基因庫是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歐洲生物信息研究所(EBI)、日本DNA資料庫(DDBJ)之後,全球第四個國家級基因庫。但中國國家基因庫具有其他三國尚未具備的功能。「他們只是資料庫,沒有樣品保存功能。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華大基因共建國家水生生物基因庫
    本網訊6月17日,在開展實質性合作並取得重要成果的基礎上,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與華大基因宣布共建「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中心」,發布水生生物基因組研究計劃,加快推進包括重要養殖品種和瀕危物種在內的水生生物基因組學研究,共建國家水生生物基因庫。
  • 我國首個國家基因庫運營在即 將成全球最大生命信息平臺
    未來將有數百人在國家基因庫工作,這樣的工作環境不錯噢。 參觀完這個神秘的國家基因庫了,我們再來了解一下它的功能吧。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獲批籌建的國家基因庫,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目前,世界上有3個公認的成型基因庫,分別是美國的NCBI、日本的DDBJ、歐洲的EBI。這些基因庫的主要功能是承載生物學研究產生出來的數據,特別是跟序列相關的核酸信息數據。 中國國家基因庫與上面三個基因庫有許多不同。。
  • 中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 系世界最大的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你了解國家基因庫嗎?本文將帶你近距離接觸!
    我們知道得更多的,只是這些情況: 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批覆同意依託深圳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原名為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組建深圳國家基因庫。同年10月,深圳國家基因庫(以下簡稱為國家基因庫)建設方案獲得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原衛生部四部委批覆。 基因資源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對國民健康、生態保護和生物產業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未來,國家基因庫還將依照相關規則開放樣本、數據資源,成為一個公共服務平臺,在基因測序和基因育種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正式對外運營:是全球最大基因庫
    歷時5年的建設,2016年9月22日,中國首個國家基因庫宣布正式對外運營。這是繼美國、日本和歐盟之後,全球第四個建成的國家級基因庫,也是目前為止世界最大的基因庫。國家基因庫將以生物資源為依託,形成資源到科研到產業的全貫穿、全覆蓋模式,應用方向包括人類健康、新型農業、物種多樣性及生態環境保護等。
  • 國家基因庫的現狀,如何實現成果轉化?
    深圳國家基因庫是我國推動生物產業發展和基因技術研究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著眼於為本國生命科學研究和生物產業發展提供基礎性和公益性服務平臺,儲存和管理我國特有的遺傳資源、生物信息和基因數據,是具有國家水平、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公益性創新科研和產業基礎項目。作為中國第一個國家級基因庫,截止目前已累計處理了近300萬份生物樣本。
  • 國家文物局與北大共建「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
    國家文物局與北京大學26日在京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將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智庫服務等方面深化戰略合作,創新體制機制,共同建設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中國文物博物館學院、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  據了解,中華文明國家文物基因庫旨在集中搜集保存各地考古發現的典型標本等信息依據,促進綜合性研究發展,並向全國相關考古研究機構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