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陳杰)三峽珍稀蝶類瀕危,拯救物種刻不容緩!重慶有關專家歷時數年,攻克了10種珍稀蝴蝶的養殖技術,今年5月,該項目獲得了2005~2006年度全市林業科技貢獻獎。
重慶市森林病蟲防治檢疫站高級工程師、昆蟲專家楊萍介紹,重慶已知蝴蝶分布447種,佔全國已知類的36.5%,其中三峽庫區有珍稀觀賞蝶類60種,其中不乏珍稀瀕危種類:金裳鳳蝶、寬尾鳳蝶、喙鳳蝶、三尾鳳蝶、中華虎鳳蝶、枯葉蛺蝶。
三峽庫區蓄水後,氣候發生變化、植被開始演替,蝴蝶精靈們的家遷到哪去?以後,在什麼地方、什麼季節、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這些「會飛的花朵」?
從2002年起,《三峽庫區珍稀觀賞蝶類養殖技術研究》課題組成立,楊萍作為主研人員之一,她為本項目傾注了90%的時間。該項目的負責人、重慶森防站站長漆波介紹,課題組從江津四面山到湖北神農架、四川瀘定,再回到永川箕山,研究人員完成了蝶類生態地理學特性的調查,確定了目標蝶類野外最佳種源地,並在永川雙竹、箕山、城口建立了蝴蝶示範養殖基地。
通過對三峽庫區蝶類的生態區系調查,專家們查明了中華虎鳳蝶、三尾鳳蝶、金裳鳳蝶、枯葉蛺蝶、寬尾鳳蝶、巴黎翠鳳蝶、嘉翠蛺蝶、碧鳳蝶、紅鋸蛺蝶、異型紫斑蝶等10種珍稀蝴蝶繁殖技術,並成功養殖了蝴蝶72種。
這不僅填充了國內外對10種研究對象的養殖技術空白,還大大充實了繁殖生物學資料,為三峽庫區珍稀瀕危觀賞蝶類多樣性保護和產業化開發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