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部位於邁阿密的美國全國颶風中心28日上午9時宣布,已經在紐約科尼島登陸的「艾琳」已經失去颶風強力,其風速下降至每小時105公裡,「艾琳」颶風已減弱為熱帶風暴。
8月27日一早,颶風「艾琳」自北卡羅來納州登陸美國。隨後,颶風一路北上,其帶來的強風、暴雨和巨浪使許多大樹折斷,道路嚴重積水。至28日上午,颶風已導致至少8人死亡,全國約9000個航班取消,約400萬家庭和工商業、機構斷電。「艾琳」颶風所經之地已導致多處洪水和各種損失。新澤西州等地加油站已出現油荒,油價因此上漲。在馬裡蘭州卡爾弗特克利弗斯的一個核反應堆因為颶風自動關閉。迄今為止,位於美國東部地區的核設施未見傷害。由於「艾琳」颶風襲擊地域廣闊,美國因此次自然災害而造成的具體損失情況尚不完全明了。
「艾琳」颶風已經橫掃華盛頓、紐約等城市。除紐約地鐵關閉外,紐約三大機場也已關閉。在紐約時報廣場,所有店鋪關門,門口堆放著沙袋。原世界貿易中心建築工地完全停工。紐約證券交易所發言人表示,紐約證券交易所可依賴自備發電機發電,交易所將於周一上午正常開業,但將據具體情況隨時改變計劃。此前,紐約市長布隆伯格曾下令37萬居住在低洼地帶的居民撤離,但只有約9600人在避難所報到,許多人無視這一命令。
預計將有6500萬人受到這場颶風災難影響,這是美國歷史上影響人口最多的一次颶風災難。8月26日,美國總統歐巴馬在休假地麻薩諸塞州馬撒葡萄園島向全國發表廣播講話。他說,從所有跡象看來,「艾琳」颶風將是一個「歷史性颶風」。他在講話中敦促颶風可能襲擊地區的居民嚴肅對待,做好預防颶風襲擊的防護工作。他說「不要等待,不要延誤,要作最壞的打算,現在就做充足準備」。對於居住在低洼地區需疏散的民眾,歐巴馬說,「如果你接到疏散命令,請你一定要照做」。
發表上述講話後,歐巴馬總統攜家人提前結束休假,回到華盛頓。8月27日,他前往聯邦緊急措施署,參加了聯邦應急救災部門有關「艾琳」颶風的最新災害報告及電話會議。歐巴馬已授權國土安全部、聯邦緊急措施署的救援資源供受颶風影響的州政府調度使用。歐巴馬原定28日出席的馬丁·路德·金巨型雕像揭幕典禮活動也被取消。
在美國面臨經濟困境等諸多問題之時,對於歐巴馬總統此次休假,美國國內一直爭議不斷,但歐巴馬照休不誤。然而,颶風「艾琳」的到來改變了他的計劃,其背後原因是,如果颶風「艾琳」應對不當,很可能演變為一場掀翻歐巴馬政府的政治颶風,也將對歐巴馬競選連任的努力產生負面影響。
整整六年前發生的「卡特裡娜」颶風便是前車之鑑。2005年8月29日,「卡特裡娜」颶風登陸路易斯安那州,造成嚴重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全美共有超過1800人在颶風及颶風導致的洪水中喪生。颶風造成的財產損失超過800億美元。在颶風中受災最重的紐奧良地區至今在重建進程中步履蹣跚。因美國政府在救災過程中管理不善、缺乏領導、反應遲緩,時任布希總統備受批評,並因此在政治上大為失分。歐巴馬在競選期間,便曾就此事對布希總統大加鞭撻。
較之「卡特裡娜」颶風所襲擊的美國南部地區,此次「艾琳」橫掃的美國東部地區人口更多,範圍更廣,經濟、民生乃至政治後果更為嚴重。歐巴馬政府對此斷然不敢大意。在聯邦政府層面,除進行部際溝通協調外,美國軍方已準備投入救援。美國防部長帕內塔27日下令6500名現役軍人做好準備,隨時響應沿海受災各州的呼籲參與緊急救災行動。此前,美軍方已下令10萬多名海岸警衛隊成員、18架軍用直升機和225輛卡車緊急待命,隨時準備參與救災支援行動。
8月23日,美國東部發生此前毫無預報的5.8級地震。「艾琳」颶風的社會管理處置措施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由於擔心「艾琳」颶風可能造成嚴重災害,歐巴馬總統已經宣布北卡羅來納、維吉尼亞、新澤西、紐約、康乃狄克和麻薩諸塞州為緊急狀態。在地方政府層面,美國東海岸的10個州和首都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相繼宣布進入緊急狀態,大約230萬居民被下令疏散。美國最大的地鐵系統紐約地鐵8月27日停運,一向人頭攢動的紐約市頓時空曠了許多。這是紐約歷史上首次因自然災害停止地鐵運營。紐約有37萬人被要求撤離,這是該市歷史上首次發布如此大規模的疏散令。
面對颶風「艾琳」的到來,美國社會各界未雨綢繆,廣為告知如何減災防災。本報記者26日收到華盛頓新聞大廈管理部門發來的電子郵件,除告知緊急情況聯繫人及電話外,還附上災前、災中及災後減災防災注意事項,其中包括制定家庭防災計劃、準備一個災難救濟包和確保房間安全等內容。在準備災難救濟包一項中,人們被告知此包中應準備3至7天的飲水,其標準是每人每天至少一加侖(一加侖合4.54609升);不易腐料的袋裝或罐裝食品;急救藥品;收音機及電池;完全充電的行動電話及備用電池;現金及信用卡;在一個防水袋中裝入社會安全卡、保險、醫療記錄等重要文件;工具、鑰匙;嬰兒、老人及寵物的特需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