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報!沈鼓兩大核心產品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初評

2020-08-07 遼寧日報

喜報來啦!

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最新公布的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顯示: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

藉助用戶提供強勁平臺,沈鼓集團與用戶合作,主要完成的兩大項目躋身其中!分別初評為特等獎和一等獎!這是沈鼓集團歷史上的重大突破!

這兩大項目為——

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

複雜原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研發及工業應用

【連結】

400萬噸/年煤間接液化成套技術創新開發及產業化


喜報!沈鼓兩大核心產品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初評

沈鼓設計、製造的十萬空分壓縮機組


國家能源集團寧夏煤業有限責任公司400萬噸/年煤炭間接液化示範項目是「十二五」期間由國家發改委核准建設的煤制油產業化示範項目,核心技術採用中科合成油技術有限公司的鐵基高溫漿態床費託合成集成技術和寧夏煤業公司研發的「神寧爐」幹煤粉加壓氣化技術,通過技術集成和再創新,實現了工業大型化和產業示範,形成了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煤基合成油成套技術,瀋陽鼓風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為其提供核心裝備——十萬空分壓縮機組。

2016年7月19日,在項目收尾攻堅的關鍵時刻,習近平總書記親臨項目視察,對項目建設重要意義給予了充分肯定,並發出「社會主義是幹出來的」偉大號召。

2016年12月28日項目一次性試車成功,打通全流程,產出合格油品。至今累計運行885天,其中經歷2次大檢修技改,累計生產油化品684.7萬噸。

該項目的成功運行為我國煤制油產業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技術基礎,帶動了一大批裝備製造企業躋身國際一流行列,對支撐國家能源多元供給,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具有重大戰略和現實意義。

喜報!沈鼓兩大核心產品通過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一等獎初評

沈鼓設計、製造的國產首臺套百萬噸乙烯裝置用機組


複雜原料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研發及工業應用

百萬噸級乙烯成套技術有力推動了我國石化工業、裝備製造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堪稱「中國創造」的一張新名片。

截至目前,該成套技術已在12套裝置實現應用,合計乙烯產能973萬噸/年,裂解爐127臺,總能力1387萬噸/年。按照這些項目的產品方案及2019年石化產品平均價格測算,年總產值約2000億元,將拉動下遊相關產業年增產值逾萬億元。

石化工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乙烯裝置是石化工業龍頭,生產的乙烯、丙烯、丁二烯及副產的苯、甲苯、二甲苯是最重要的基本有機化工原料,下遊衍生的合成樹脂、合成纖維、合成橡膠及有機化工產品廣泛應用於各行各業,對發展經濟、改善民生和保障國防具有重要作用。

相關焦點

  • 16項化學、化工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此次一併公布的,還有2019年度初評通過、因異議處理中止評審,現已調查處理完畢,按規則提交2020年度評審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從公布的國家三大獎項初評結果來看,共有16項化學、化工成果入圍。
  • 重磅: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公布!2項自然科學一等獎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三大獎」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另有兩項2019年遺留項目。從今年公布的國家三大獎初評結果看,共有2項自然科學一等獎
  • 226個項目通過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14個項目通過本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透露深圳科創秘密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14個深圳項目初評通過。記者發現,初評通過的14個深圳項目中,包括5項技術發明獎和9項科技進步獎。其中,建議初評等級為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二等獎4項,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二等獎6項。作為全球領先的ICT產業巨頭華為,此次有3個項目通過初評,彰顯強勁創新實力。
  • 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226個項目入圍
    新華社北京8月5日電(記者鍾源)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正式出爐。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顯示,2020年度初評通過226個項目,其中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高文、周志華等學者入選,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三大獎"初評結果公布
    近年來,國家三大獎的評審近年來越來越嚴格,且授獎數量逐年降低,含金量也是越來越高。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條例實施細則》的規定,此次公布的國家三大獎項初評共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通過初評。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出爐 江蘇多個項目入圍
    揚子晚報網8月7日訊(記者 於丹丹)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2020國家「三大獎」初評揭曉,四川4個項目擬評二等獎
    今天,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2020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布!湖北這些高校和單位入選
    楚天都市報8月4日訊(記者李碗容)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告第96號》。科技部公布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以及2019年度初評通過、因異議處理中止評審,現已調查處理完畢,按規則提交2020年度評審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項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1項進行了公布。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結果出爐 14個深圳項目通過初評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8月4日訊(深圳特區報記者 聞坤 實習生 譚梓健)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出爐 湖南多個項目入圍
    一年一度的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正式出爐。根據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信息顯示,2020年度初評通過226個項目,其中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2020國家「三大獎」初評揭曉 成都5個項目上榜
    近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本年度初評通過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
  •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布!(附完整名單)
    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公示2020年度&34;初評結果,包括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專用項目另行公布。從本年度公布的初評結果來看,共有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項,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3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項,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1項通過初評。
  • 廣州24項成果通過 2020年度國家科技獎初評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方晴)8月3日,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正式公布了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的初評結果。在初評結果中,廣州共收穫各類獎項共計24項。其中,自然科學二等獎2項,技術發明二等獎2項,科技進步一等獎3項,科技進步二等獎16項,創新團隊1項。
  • 初評結果出爐!31項農業相關項目獲2020年國家科學技術獎
    公布的名單中除了初評通過的46項國家自然科學獎項目、47項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133項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通用項目外,還包含2019年度遺留項目名單,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表示該名單為2019年度遺留項目2019年度初評通過、因異議處理中止評審,現已調查處理完畢,按規則提交2020年度評審的國家技術發明獎通用項目
  • 湖南奪20項國家科技大獎 「兩系法雜交水稻」獲特等獎
    我省奪得20項國家科技大獎  「兩系法雜交水稻技術研究與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主持完成項目還收穫兩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本報1月10日訊(記者 胡宇芬 通訊員 段愛珍)今天在北京召開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
  • 湖南多個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
    湖南多個項目通過國家科技獎初評包括螢光探針性能調控與生物成像應用基礎研究等瀟湘晨報綜合 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工作日前結束。記者8月5日獲悉,湖南共有6個項目上榜,包括1個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個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4個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另外,中南林業科技大學、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等參與的項目也分別通過初評。
  • 為何電科14的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過於先進,不便展示」
    前段時間由於對於中國科技發展很感興趣,所以去了解中國科技發展的,這其中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當然不能忽視。2020年初中國電科14參與的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進步一等獎。當我前去電科14公眾號尋找相關資料時,它的微信公眾號上寫著「因項目過於先進,不方便展示」。
  •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付小兵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會見國家科學技術獎獲獎代表 解放軍總醫院第一附屬醫院付小兵院士獲頒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付小兵院士作為獲獎代表光榮出席此次大會,他以及其創新團隊憑藉「中國人體表難癒合創面發生新特徵與防治的創新理論與關鍵措施研究」
  • 長江國際商會理事劉奕夫所在項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初評一等獎
    2020年8月3日,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布。長江國際商會理事、武大吉奧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劉奕夫所在項目「水稻遺傳資源的創製保護和研究利用」在初評中獲得2020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