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起《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實施,可降解市場再添一把火!

2020-12-01 騰訊網

隨著農用薄膜用量的不斷增大,土壤中塑料農用地膜的殘留量也逐年增加,這不僅影響土壤的物理性狀,降低土壤肥力,也影響作物生長,影響產量,同時還會危害人體健康,對農業可持續發展構成了威脅。因此,農用薄膜汙染治理刻不容緩。

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土壤汙染防治法》的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和市場監管總局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農用薄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9月1日起,《農用薄膜管理辦法》開始施行。

《辦法》最突出的特點就是遵循全鏈條監督管理的思路,構建了覆蓋農用薄膜生產、銷售、使用、回收等環節的監管體系。

《辦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法對本行政區域農用薄膜汙染防治負責,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農用薄膜汙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

在農用膜生產、銷售、使用環節,《辦法》對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在相關環節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

一是生產者應當執行農用薄膜相關標準,在產品上添加企業標識,標明推薦使用時間,建立出廠銷售記錄製度。

二是銷售者應當依法查驗農用薄膜產品的包裝、標籤、質量檢驗合格證,不得採購和銷售未達到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農用薄膜,不得將非農用薄膜銷售給農用薄膜使用者,依法建立銷售臺帳。

三是使用者應當按照產品標籤標註的期限使用農用薄膜,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等使用者應當依法建立農用薄膜使用記錄。

《辦法》中,不僅落實了不同主體的回收責任,即:使用者應當在使用期限到期前撿拾田間的非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廢棄物,交至回收網點或回收工作者,不得隨意棄置、掩埋或者焚燒;生產者、銷售者、回收網點、廢舊農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業或其他組織等應當開展合作,採取多種方式,建立健全農用薄膜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廢舊農用薄膜回收、處理和再利用。 同時,《辦法》還提出了激勵措施。

一是鼓勵研發、推廣農用薄膜回收技術與機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再利用。

二是鼓勵和支持生產、使用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

三是支持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企業按照規定,享受用地、用電、用水、信貸、稅收等優惠政策,扶持從事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企業。

《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GB/T35795-2017)國家標準規定了農業中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地面覆蓋薄膜的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標誌、包裝、運輸和貯存等,明確了全生物降解農用地膜規格與規格尺寸偏差、外觀、力學性能、水蒸氣透過量、重金屬含量、生物降解性能、人工氣候老化性能等指標。和傳統地膜標準相比,二者力學強度指標基本一致,但是增加了按照有效使用壽命的分類及其相應的老化檢測指標與檢驗方法、水蒸氣透過量指標、重金屬含量、生物降解率等要求,其中生物降解率等指標與歐盟剛發布的生物降解地膜等國外先進標準指標保持一致。

標準的制定,一方面可以規範生物降解農用地膜的生產,促進農用地面覆蓋薄膜產業的調整與升級;另一方有利於推動生物降解材料產業的發展,減少土壤汙染,具有重要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意義。

因此,不論是生產者、使用者還是消費者,都要提高農用薄膜回收、處理再利用的意識,依照法規嚴格規範自己的行為;政府部門做好監督管理;科研工作者研發出可降解材料或可替代品,只有這樣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做好農用薄膜汙染的治理工作。

END

素材來源於網絡

相關焦點

  • 農用薄膜管理辦法9月起實施 可降解塑料再受關注(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將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為激勵各方參與農用薄膜回收,完善回收利用的措施,《辦法》提出,一是鼓勵研發、推廣農用薄膜回收技術與機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再利用;二是鼓勵和支持生產、使用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三是支持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企業按照規定,享受用地、用電、用水、信貸、稅收等優惠政策,扶持從事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企業。
  • 農業部:不得隨意棄置、掩埋或焚燒非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廢棄物
    去年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農業投入品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應當及時回收農用薄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制定。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土壤汙染防治法》的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和市場監管總局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將從今年9月1日起實施。
  • GB/T 35795-2017 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檢測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七次會議於2020年4月29日修訂通過,現予公布,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該法規中明確規定: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一萬至十萬元的罰款。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以聚乙烯為主要原料製成且厚度小於0.01毫米的不可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在該項治理工作範圍之內。
  • 9月一大波新消息來了!涉及常州人的生活、出行、錢袋子…
    5報廢機動車新規定商務部等7部門近期聯合發布的《報廢機動車回收管理辦法實施細則》,於9月1日起施行。長期以來,「報廢車賣不上價」已成為不少車主的固有印象,成為車主報廢機動車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之一。68類藥品不再納入醫保範圍國家醫保局印發《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管理暫行辦法》,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辦法》明確,基本醫療保險用藥範圍通過制定《藥品目錄》進行管理。
  • 中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中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2020-11-09 18:17:23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陳其珏
  • 海南發布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地方標準,7月1日起實施
    近日,省市場監管局批准發布海南省地方標準《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通用技術要求》。該標準將於7月1日起實施。該地方標準是省市場監管局會同省生態環境廳貫徹落實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的《海南省全面禁止生產、銷售和使用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實施方案》精神,組織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等科研單位共同起草的,為配合全省開展「禁塑」工作、組織企業生產全生物降解塑料製品替代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提供了技術支持
  • ...答記者問》《年底全國全面禁用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
    《農用薄膜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2019年1月1日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農業投入品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應當及時回收農用薄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制定。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土壤汙染防治法》的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和市場監管總局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辦法》。
  • 中國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原標題:中國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中國石化
  • 海南「禁塑令」12月1日起正式實施
    海南日報海口11月30日訊(記者周曉夢 實習生劉冰一)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開始實施,這意味著我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禁塑』工作是海南推進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標誌性項目之一,是保持一流生態環境質量的現實需要。」
  • 可降解塑膠袋、農用薄膜、服裝……看玉米的神奇之變
    生產中的可降解塑膠袋。僧少琴 攝「這個消息太令人振奮了,對南樂生物基材料產業的發展是一次巨大的機遇。」6月8日,南樂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陳志廣高興地說。玉米芯和玉米秸稈經過複雜的化學過程,轉化為液化製糖、L-乳酸、聚乳酸等工業原料,最終變為可降解的塑膠袋、農用薄膜、水稻育秧盤、服裝等終端產品——國內唯一完整的生物基材料產業鏈條在我省初步形成,「安家落戶」在南樂縣國家生物基材料產業園裡。「在國家部委還沒有形成完整生物基材料產業框架的情況下,南樂超前提出了生物基材料產業集群的概念。」
  • 恆力石化子公司自主研發的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項目一次性開車成功
    有分析指出,隨著全面禁塑臨近,該項目投產後,產能躍居國內前三,將大幅緩解國內PBS類生物可降解塑料供需缺口,預計增加年收入6-7億元。「限塑令」再升級 恆力石化提前布局彰顯恆力速度據悉,根據7月份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2021年1月1日起將全面實施「禁塑令」。
  • 廣東最嚴「限塑令」實施一周 貪方便「習慣」何時「可降解」?
    專家認為,限塑要從源頭管控,從政策上鼓勵早在2008年6月1日,全國範圍內開始正式實施「限塑令」,各地各大商超開啟塑膠袋「有償使用」模式。少則一毛,多則一元,「限塑令」實施的12年間,的確讓不少消費者在使用前「三思」了一下,但對於部分消費者而言,這一成本敵不過「方便」二字。
  • 6月1日起一批新規實施
    新修訂的公務員法將於2019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作了補充調整和完善:  一是突出了政治要求。二是調整完善公務員職務、職級等有關規定。三是調整充實從嚴管理幹部有關規定。新舉措將於6月1日起推行。  駕駛考試、車輛登記檢驗5類業務「異地通辦」:  1.小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申請人可以持本人身份證在全國任一地直接申領小型汽車駕駛證,不再需要提交居住登記憑證。  2.分科目考試異地可辦。申請人報考小型汽車駕駛證已通過部分科目考試後,因工作、學習、生活等原因居住地變更到外地的,可以申請變更考試地,繼續參加剩餘科目考試。
  • 新華財經|生物可降解塑料再添新品種 綠色化發展進程加速
    新華社北京11月9日電(記者安娜、陳奧)記者9日從中國石化獲悉,中國石化儀徵化纖日前成功實現生物可降解塑料PBSA工業化生產,該產品在堆肥條件下180天生物分解率大於90%,將有力推動我國工程塑料領域綠色化發展進程。
  • 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來源標題:12月1日海南「禁塑令」正式實施 你準備好迎接綠色的生活方式了嗎? 《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規定》自2020年12月1日起實施,意味著自12月1日起,海南省正式全面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膠袋、塑料餐飲具等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製品。
  • 國內產能將翻番 多個企業紛紛布局 生物可降解塑料迎發展風口
    據了解,2019年8月,康輝石化和大連理工大學合作,自主研發「PBS類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生產配方,並在今年年初投資建設,並於12月25日順利投產。相關負責人表示,康輝石化年產3.3萬噸PBS類生物可降解聚酯新材料項目落成,標誌著恆力石化進軍可降解塑料市場,其聚酯業務板塊產能結構升級與規模工藝優勢也將更明顯。
  • 「禁塑令」下 可降解發泡材料成新寵
    據世界有關部門統計,全世界已經生產了超過80億噸塑料,其中9%得以回收,90%被填埋、焚燒或拋進大海導致逾百萬的海洋生物因塑料而停止呼吸。中國塑料製品生產總量約佔全球總量的25%,全球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消費國。 「限塑令」已推廣十餘年,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相對現在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已然出現了一定的脫節滯後。《固廢法》將於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蘇美達:籤訂2×6萬噸生物降解塑料PBAT項目
    記者近日從蘇美達(600710)獲悉,公司子公司蘇美達成套與金暉兆隆2×6萬噸生物降解塑料PBAT項目籤訂項目總承包服務協議。該項目由山西最大的可降解塑料生產商金暉兆隆投資建設,蘇美達參股子公司聚友化工提供PBAT的專利技術和設計工作。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三大催化因素,政府行動是重點
    因此我們認為,生物降解塑料將重點在 難以通過回收實現汙染防治的包裝薄膜、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餐具和農用地 膜實現廣泛應用。僅四大重點領域就將帶來 1017 萬噸的市場需求空間。我們測算了包裝薄膜、 一次性塑膠袋、一次性餐具和農用地膜各領域的塑料用量,再乘以生物解塑料 的最大滲透率,估算出四大板塊對應的可降解塑料的需求空間。
  • 可降解塑料行業深度報告:千億市場,群雄逐鹿
    2 、禁塑令給可降解塑料帶來巨大投資機會在歐美國家,可降解塑料已快速發展 18 年,而其市場依舊靠政策驅動,每一 次禁塑令的推出都會帶來對可降解塑料需求的快速增加。我們認為與限塑令不同, 禁塑令對於可降解塑料的市場增量貢獻更大,有利於可降解塑料替代率快速上升。 2020 年 1 月,我國第一次頒布「禁塑令」,隨後各省市相繼制定禁塑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