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部:不得隨意棄置、掩埋或焚燒非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廢棄物

2020-12-06 青瞳視角

北青-北京頭條記者7月16日從農業農村部獲悉,我國今年在內蒙古、甘肅、新疆三個省(區)選擇6個縣開展試點工作,著力探索耕地地力補貼與農膜回收的掛鈎機制,充分調動農民撿拾回收農用薄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下一步將在充分總結試點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加大示範推廣力度,推動構建農用薄膜回收的長效機制。

農用薄膜是重要的農業生產資料。我國農用薄膜覆蓋面積大、應用範圍廣,在增加農作物產量、提高品質、豐富農產品供給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部分地區農用薄膜殘留汙染嚴重,成為制約農業綠色發展的突出環境問題。去年起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汙染防治法》第三十條明確規定,農業投入品生產者、銷售者和使用者應當及時回收農用薄膜,具體辦法由國務院農業農村主管部門會同國務院生態環境等主管部門制定。根據中央決策部署和《土壤汙染防治法》的要求,農業農村部會同工業和信息化部、生態環境部和市場監管總局依據現行法律法規,結合實際情況,研究制定了《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將從今年9月1日起實施。

該辦法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依法對本行政區域農用薄膜汙染防治負責,組織、協調、督促有關部門依法履行農用薄膜汙染防治監督管理職責。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農業農村主管部門負責農用薄膜使用、回收監督管理工作,為農用薄膜使用者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指導農用薄膜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建立農用薄膜殘留監測制度;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負責農用薄膜生產指導工作,督促生產者依法依規執行好相關標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市場監管部門負責農用薄膜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建立農用薄膜市場監管制度,定期開展農用薄膜質量監督檢查;縣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負責農用薄膜回收、再利用過程環境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

為了便於農用薄膜產品追溯和市場監管,《辦法》對生產者、銷售者、使用者在相關環節的行為作出了明確規定。一是生產者應當執行農用薄膜相關標準,在產品上添加企業標識,標明推薦使用時間,建立出廠銷售記錄製度。二是銷售者應當依法查驗農用薄膜產品的包裝、標籤、質量檢驗合格證,不得採購和銷售未達到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農用薄膜,不得將非農用薄膜銷售給農用薄膜使用者,依法建立銷售臺帳。三是使用者應當按照產品標籤標註的期限使用農用薄膜,生產企業、專業合作社等使用者應當依法建立農用薄膜使用記錄。

為落實不同主體的回收責任,《辦法》規定:使用者應當在使用期限到期前撿拾田間的非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廢棄物,交至回收網點或回收工作者,不得隨意棄置、掩埋或者焚燒;生產者、銷售者、回收網點、廢舊農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業或其他組織等應當開展合作,採取多種方式,建立健全農用薄膜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廢舊農用薄膜回收、處理和再利用。

文/北青-北京頭條記者 張欽

[ 北京頭條客戶端 ]

相關焦點

  • 9月1日起《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實施,可降解市場再添一把火!
    二是銷售者應當依法查驗農用薄膜產品的包裝、標籤、質量檢驗合格證,不得採購和銷售未達到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農用薄膜,不得將非農用薄膜銷售給農用薄膜使用者,依法建立銷售臺帳。 《辦法》中,不僅落實了不同主體的回收責任,即:使用者應當在使用期限到期前撿拾田間的非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廢棄物,交至回收網點或回收工作者,不得隨意棄置、掩埋或者焚燒;生產者、銷售者、回收網點、廢舊農用薄膜回收再利用企業或其他組織等應當開展合作,採取多種方式,建立健全農用薄膜回收利用體系,推動廢舊農用薄膜回收、處理和再利用。 同時,《辦法》還提出了激勵措施。
  • GB/T 35795-2017 全生物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檢測要求
    該法規中明確規定:未遵守國家有關禁止、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規定的,將處以一萬至十萬元的罰款。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以聚乙烯為主要原料製成且厚度小於0.01毫米的不可降解農用地面覆蓋薄膜在該項治理工作範圍之內。
  • ...答記者問》《年底全國全面禁用範圍餐飲行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
    ,建立農用薄膜市場監管制度,定期開展農用薄膜質量監督檢查;縣級以上生態環境部門負責農用薄膜回收、再利用過程環境汙染防治的監督管理工作。一是生產者應當執行農用薄膜相關標準,在產品上添加企業標識,標明推薦使用時間,建立出廠銷售記錄製度。二是銷售者應當依法查驗農用薄膜產品的包裝、標籤、質量檢驗合格證,不得採購和銷售未達到強制性國家標準的農用薄膜,不得將非農用薄膜銷售給農用薄膜使用者,依法建立銷售臺帳。
  • 農用薄膜管理辦法9月起實施 可降解塑料再受關注(附股)
    來源:證券時報網農業農村部、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市場監管總局近日聯合印發的《農用薄膜管理辦法》,將於今年9月1日起實施。為激勵各方參與農用薄膜回收,完善回收利用的措施,《辦法》提出,一是鼓勵研發、推廣農用薄膜回收技術與機械,因地制宜、多措並舉開展廢舊農膜回收再利用;二是鼓勵和支持生產、使用全生物降解農用薄膜;三是支持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企業按照規定,享受用地、用電、用水、信貸、稅收等優惠政策,扶持從事廢舊農用薄膜再利用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和企業。
  • 探索消除農村「白色汙染」 試驗示範全生物降解地膜
    即使部分撿拾,又因缺少配套的地膜回收網點,多堆於地頭、溝邊或焚燒,造成二次汙染,殘留地膜已成為我市種植業主要汙染源之一。全生物降解地膜示範基地(花生苗期)。作為莒南縣坊前鎮邱官莊村數一數二的種植大戶,今年,邱慶偉種植了300餘畝的花生、芋頭等作物,他告訴記者,承包土地5年來,他每年都會花費近2萬元購買地膜。
  • 可降解塑膠袋、農用薄膜、服裝……看玉米的神奇之變
    生產中的可降解塑膠袋。僧少琴 攝「這個消息太令人振奮了,對南樂生物基材料產業的發展是一次巨大的機遇。」6月8日,南樂縣產業集聚區管委會主任陳志廣高興地說。在新鮮出爐的《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中,我省排出了新的「限塑」時間表:今年年底前,將在鄭州、洛陽、濮陽、許昌等4個試點市的城市建成區,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加快推廣使用環保布袋、紙袋等非塑料製品和可降解塑料替代產品。白色汙染已是全球公害,綠色環保材料「應需而生」,特別是生物降解材料,成為治理白色汙染的「奇兵」。
  • 一條全生物可全降解塑料生產線在甘肅建成投產
    新華網蘭州1月17日電(記者屠國璽、黃文新)一條全生物可全降解塑料生產線16日在甘肅省永靖縣一家企業建成投產。採用這種新技術生產的可降解塑料,廢棄掩埋後半年內可全部降解。  記者在甘肅省永靖縣城郊的可降解塑料生產車間看到,從當地就地取材的變性澱粉、玉米澱粉和一種名叫聚乳酸的生物製劑混合後,經過一系列工藝,生產出了如米粒般大小的塑料原粒。而利用這種原粒,可以生產出包括農用地膜、塑料餐盒、塑膠袋等多種可降解塑料製品。
  • 食品包裝行業對薄膜市場需求大 可降解才是未來
    食品行業對透明阻隔包裝薄膜的需求佔據了該市場57.4%的份額。目前生物可降解薄膜市場正不斷增長。  透明阻隔包裝薄膜是一種基於不同的應用,由不同類型的聚合物組成的包裝薄膜。全球食品行業是推動該薄膜市場需求的最大因素,佔據了57.4%的市場份額。
  • 全生物降解材料-PBS,PBAT
    日前,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紮實推進塑料汙染治理工作的通知》,提出自明年1月1日起,在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城市建成區的商場、超市、藥店、書店等場所,餐飲打包外賣服務以及各類展會活動中,禁止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購物袋……由「限塑令」升級為「禁塑令」,這次通知一是突出系統性,關注塑料製品生產、流通、使用、回收、處置全過程和各環節,體現出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系統性和整體性,有利於建立形成治理塑料汙染的長效機制
  • 2020全球禁塑政策和降解塑料生產現狀分析
    各地農業農村部門要加強與供銷合作社協作,組織開展以舊換新、經營主體上交、專業化組織回收等,將厚度小於0.01毫米的聚乙烯農用地膜、違規用於農田覆蓋的包裝類塑料薄膜等納入農資打假行動。  (4)規範塑料廢棄物收集與處理。
  • 科學家發現棉花廢棄物的新用途:被用於製造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當使用軋棉機將棉纖維從棉籽上剝離下來,會產生大量棉籽絨作為廢棄物。目前,大部分棉籽絨都只是被燃燒或被放入垃圾填埋場。
  • 中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中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2020-11-09 18:17:23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陳其珏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降解塑料#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要求基本接近其他國家,但需要明確檢驗條件和標準。根據可降解塑料的定義,在一定條件下具有可降解性能的塑料可以稱為可降解塑料,而生物基塑料可以稱為可降解塑料。但根據生物降解塑料的定義,生物降解塑料應該是一種在一定條件下可以降解成二氧化碳或甲烷、水和死生物的可降解塑料,所以生物基塑料不能簡單地稱為生物降解塑料,只能在降解性滿足生物降解性要求或其所有成分都是生物降解塑料的情況下才能稱為生物降解塑料。再次,要了解生物基礎和生物分解的區別。生物分解是從塑料廢棄物的環境消費性能角度提出的概念,而生物基是從原料來源角度提出的概念。
  • 生物降解產業迎來風口
    到2022年底,縣城(市、區)建成區、景區景點餐飲堂食服務,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到2025年,地級以上城市餐飲外賣領域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消耗強度下降30%。6月4日,河南省印發《加快白色汙染治理促進美麗河南建設行動方案》,在全省範圍內禁止生產和銷售一批塑料製品,包括使用量巨大的超薄塑膠袋、超薄聚乙烯農用地膜、一次性發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籤等一次性塑料製品等。
  • 「農用微生物製劑與酶產品創製」前景良好
    該項目首席專家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伍寧豐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研究人員圍繞我國農用微生物製劑和酶產品創製和產業化的關鍵問題,針對制約產品創製的共性技術,開展了農用微生物及農用酶基因資源的高通量挖掘,基於計算機輔助設計的酶蛋白分子改造技術,酶蛋白高效表達通用載體的構建與基因工程菌發酵關鍵共性技術的研究,初步建成了農用微生物和酶製劑創製的共性技術平臺。
  •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10個Q&A》全文part 2
    本期文章聚焦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處置問題,以及消費者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認知,並通過以下四個問答展開:公眾對生物可降解塑料認識不足有哪些影響?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後,該怎麼處置?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非常相似。一項超過 2000 名公眾參與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認知調查顯示,愈半數公眾反映他們不懂得如何辨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有關標誌,也因此難以區分哪些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
  • 禁用非生物降解塑膠袋信息二則
    巴黎計劃禁用非生物降解塑膠袋     中國食品產業網          法國巴黎計劃從今年起禁用非生物降解塑膠袋。該計劃旨在減少廢物。    巴黎負責商業事務和環境及廢物問題的官員在去年11月舉行了會議,他們稱巴黎市建議從今年起在零售點禁用非生物降解塑膠袋,否則將要等到2010年1月1日,屆時國家立法禁用令生效。
  • 微生物技術處理固體廢棄物的研究進展
    固體廢棄物處理的最終目標是無害化、減量化和資 源化。現今對固體廢棄物處理方法有填埋處理、 焚燒處理、粉碎處理、生物處理及各種化學方法等, 其中生物處理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對固體廢棄物分解的處理技術,以其低成本、綠色環保、不會有二次汙染等優點一直以來受到許多研究者的關注。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微生物處理技術也不斷成熟,在固體廢棄物處理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