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棉花廢棄物的新用途:被用於製造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2020-11-25 cnBeta

當使用軋棉機將棉纖維從棉籽上剝離下來,會產生大量棉籽絨作為廢棄物。目前,大部分棉籽絨都只是被燃燒或被放入垃圾填埋場。然而,由於最近在澳大利亞進行的一項研究,它很快就會被轉化為可生物降解的塑料。

根據迪肯大學Maryam Naebe博士的說法,每年生產約3200萬噸的棉籽絨,其中約三分之一會被丟棄。她的團隊成員希望減少浪費,同時為棉農提供額外的收入來源,並生產出「有害合成塑料的可持續替代品」。

這促使他們開發了一種系統,其中使用便宜的環境友好化學品來溶解棉籽絨纖維以及其他垃圾。然後將所得的液體有機聚合物用於製備塑料薄膜,其樣品如下圖所示。

該材料被放置在地上後無害生物降解,並且可以被用於棉花種植業,用於諸如捆包包裹或包裝種子和肥料。它甚至可能成為全周期農業過程的一部分。

「生物塑料可以生物降解並變成土壤,然後用於種植棉花,在軋棉過程中產生棉籽絨垃圾,然後再將其重新用於生物塑料,」Naebe說道。據報導,與其他類似的石油基產品相比,塑料薄膜的製造成本更低。

該研究是由博士候選人Abu Naser Md Ahsanul Haque和副研究員Rechana Remadevi博士領導的項目的一部分。他們現在正在研究將相同的技術應用於有機廢物和植物材料,如檸檬草、大麻、杏仁殼、麥秸、木鋸屑和刨花。

來自新加坡國立大學的科學家最近也發現了一種用於棉花廢物的用途,將其轉化為絕緣和吸收性氣凝膠。

相關焦點

  • 科學家發現咖啡渣的另一個可能用途:可生物降解塑料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我們已經聽到越來越多的關於環保型可生物降解塑料的消息,其由纖維素納米纖維製成。
  • 歐盟利用甲殼類動物廢棄物生產生物可降解塑料
    歐盟利用甲殼類動物廢棄物生產生物可降解塑料 來源:歐盟使團   發布者:亦云   日期:2015-02-17   今日/總瀏覽:1/2690
  • 食品廢棄物可轉化為可降解生物3D列印材料,破解「白色汙染」
    由多倫多士嘉堡(UTSC)的工程師和畢業生創辦的學生創業公司Genecis正在利用微生物,微生物工程和機器學習將餐館食物垃圾變成可用於製造玩具的可生物降解塑料(PHA),軟包裝,3D列印細絲和醫療應用材料用於手術縫合、固定。
  • 中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中石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生產再添新品種 2020-11-09 18:17:23 來源:中國證券網 作者:陳其珏
  • 新發現!科學家發現可對塑料進行生物降解的甲蟲
    來自Pohan科技大學(POSTECH)的一個聯合研究小組發現,東亞本土一種叫甲蟲鞘翅目(P. davidis)的幼蟲可以消化聚苯乙烯並分解腸道中的聚苯乙烯。   由於分子結構獨特,聚苯乙烯是一種難以分解的材料,科學家們相信他們的發現將有助於解決廢塑問題。
  • 降解塑料、生物分解塑料、可堆肥塑料與生物基塑料的區別
    可降解塑料是一大類,包括光降解塑料、熱氧化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可生物降解塑料是指在自然環境或堆肥條件、土壤條件或高固形物條件下可生物降解的一種塑料,而可堆肥塑料是指在堆肥條件下可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種塑料。
  • 可降解塑料真能解決「白色汙染」嗎?
    答曰:塑料。塑料的廣泛應用的確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因其難以分解產生的「白色汙染」問題也讓人們撓頭。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我們常常聽到「某科學家發明可降解塑料,即將解決白色汙染」的科技新聞。最近,以色列科學家也宣稱有了這樣一個重大發現。問題是,如此眾多的「可降解塑料」發明,為何始終沒有把人類從白色汙染的恐怖陰影中救脫出來呢?
  • 生物可降解塑料應用存在的挑戰
    生物基塑料就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石化基塑料就不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嗎?答案都是否定的。01生物基塑料≠生物可降解塑料塑料是否可生物降解,跟塑料由哪種原料製成沒有必然關係。調查發現,市面上存在各種可降解塑料,包括光降解塑料、氧降解塑料,這兩種都不是真正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而只是能夠更快地發生物理裂解,並轉變為微塑料。在這 35 款「可降解」產品中,只有三分之一左右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
  • 新研究證明:所謂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實對環境並不友好
    所謂可降解生物塑料其實對環境並不友好生物塑料是由植物等生物體或由微生物分解而來的塑料的總稱具體來說,就是用植物、藻類等有機材料製成的材料,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生物降解的材料,以及符合兩者標準的材料。科學家團隊利用一種被稱為 "體外生物分析 "的基因分析和光譜分析(一種觀察生物塑料與光相互作用的分析方法)對43種產品進行了檢測。結果顯示:所謂生物塑料也會誘發與傳統塑料相同的毒性。
  • 科學家發現新品種細菌,可用汙泥廢水來製造可降解塑料
    德克薩斯農工大學(Texas A&M University)的研究人員找到一種細菌,利用下水道汙泥和廢水生產可降解塑料,不僅大幅降低生物塑料的生產成本,而且有效利用汙泥廢料。美國全年產生700萬噸廢水汙泥,足夠填滿2,500個奧林匹克競賽使用的標準遊泳池。
  • 酶工程技術用於降解與回收塑料垃圾
    因此,塑料垃圾的降解與回收利用技術的研發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全球目前每年生產約3.59億噸塑料,其中有1.52億至2億噸被堆積在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塑料不僅會造成經濟損失,也會對環境、海洋造成一定的影響。在這些垃圾中,有近7000萬噸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最豐富的聚酯塑料,可用於紡織品和包裝)。
  • 東洲-PLA生物降解塑料材料
    東洲-PLA生物降解塑料材料PLA(聚乳酸): 聚乳酸也稱為聚丙交酯(polylactide),屬於聚酯家族。聚乳酸是以乳酸為主要原料聚合得到的聚合物,原料來源充分而且可以再生,主要以玉米、木薯等為原料。
  • 生物可降解塑料是白色汙染的終結者嗎?目前看起來還很難
    塑料因難以降解而對環境產生危害,有沒有可能通過改變材料配方,令其廢棄後在特定環境條件下最終降解?生物可降解塑料因此備受追捧,被寄予厚望。但是,生物可降解塑料可以根治塑料汙染嗎?法國道達爾集團研發亞洲副總裁、道達爾中國首席科學代表徐忠華認為,大面積推廣基於生物基的可降解塑料在當前看來並不現實。
  • 《生物可降解塑料的10個Q&A》全文part 2
    本期文章聚焦於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回收處置問題,以及消費者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認知,並通過以下四個問答展開:公眾對生物可降解塑料認識不足有哪些影響?生物可降解塑料使用後,該怎麼處置?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和普通塑料產品在外觀上非常相似。一項超過 2000 名公眾參與的生物可降解塑料認知調查顯示,愈半數公眾反映他們不懂得如何辨認生物可降解塑料的有關標誌,也因此難以區分哪些是生物可降解塑料產品。
  • 必須釐清可降解塑料的概念,別被「偽降解」蒙蔽了!
    針對這些問題,歐美和我國都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來制約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我們稱其為限塑令或禁塑令。進入今年,我國在禁塑方面的舉措明顯提速。首先是新修訂《固廢法》中要求:依法禁止、限制生產、銷售和使用不可降解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鼓勵和引導減少使用、積極回收塑膠袋等一次性塑料製品,推廣應用可循環、易回收、可降解的替代產品。
  • 科學家製造出可吞噬塑料的「超級酶」
    報導稱,該方法將這種細菌所產生的兩種可吞噬塑料的酶合成一種,從而使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塑料能以研究人員希望的速度降解,從而使100%回收利用成為可能。英國樸次茅斯大學的約翰·麥吉漢說:「它開始變得具有商業可行性,比幾年前我預計的要快多了。」2016年,日本一家回收工廠發現一種細菌可以消化塑料。
  • 生物可降解塑料不是解決環境危害的出路
    環球塑化網 www.PVC123.com 訊:  「生物可降解塑料」因字面意思而被誤認為這些塑料最終可在環境中降解、綠色無害,故人們丟棄這種塑料時心理負擔不大。  然而,事實與人們的想法恰恰相反。
  • 目前的生物塑料「PHA」,它是100%生物可降解的塑料
    ,自下而上的拼裝出一些複雜的這個生物系統,因為它有感受器,它可以感受這細胞內外的環境,然後它也可以進行信息處理,把一些複雜的信號然後進行內部處理之後,最終呈現出生物功能輸出,這種能力可以在微生物細胞裡面寫一個微型的基因,讓它們執行想執行的功能,比如說可以用於生物製造。
  • 上海2022年全面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可降解塑料需求或提升(股)
    銀河策略會 | 消費PK科技:大國品牌PK科技崛起原標題:上海到2022年全面實現塑料廢棄物零填埋 可降解塑料需求或提升(附股) 上海發改委等10部門日前印發《上海市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實施方案》。
  • 科學家發現可以幫助降解PU塑料的微生物
    他們對幫助微生物在塑料中代謝某些化合物以獲取能量的因素有了初步發現。他們還進行了其他分析和實驗,以了解這種細菌的功能。該項目致力於尋找能夠將油基塑料轉化為可完全生物降解塑料的微生物。顧名思義,該項目專注於一種名為惡臭假單胞菌(Pseudomonas putida)的細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