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3月,成哥把林衛交給了我,一年多時間,只要不是特別複雜的模具,這小子基本上是沒啥問題了。
拜師最重要的是啥?
1、師父能否感受到咱們那顆勢在必得的心。
2、是否真的勢在必得。
這兩點做到了,基本沒問題。
什麼細節,什麼堅持,那都不叫事,這是勢在必得的基本功。
就怕啥?以為自己要,自己喊口號給自己打氣,言行不一。
比如這兩天,林衛就問了一個很接地氣的問題,至少我認為他是在思考。
我讓這小子去車間幹活,他在擰螺絲和吊環時,發現一個問題,若牙攻得不好,或絲攻質量不行,螺絲強擰進去,拆下來時,發現有損傷。
有套全加工模架回來,他在擰吊環時,發現很難擰進去,強擰後,吊環的牙磨損了,變得比較平。(比下圖上口部還平,下圖基本沒多少磨損)
加上之前有套模具需要做開模限位,他用上了拉板,我讓他改為拉杆了。
我說,我們的模具禁止使用拉板。
他問,拉板不一樣嗎?
我說,當然不一樣。
拉杆,螺絲縱向受力,受力性好啊,可以承受較大的力,而拉板呢?螺絲橫向受力。
他說,不是加了個套子嗎?
我說,套子無非就是沉進去幾個毫米,一樣不好用,拉不了多少次就磨損了,你去看看生產的舊模具,大把拉杆螺絲拉斷的。
你想一下,拉杆螺絲縱向受力都能拉斷。
他問,理論上要斷也是4個一起斷吧?
我說,不對。
生產過程中,不斷的拉扯時,螺絲先是被拉松,4個螺絲鬆緊不一時,總有那麼一個比其它幾個最先受力,槍打出頭鳥,它也就被拉斷了。
他問,是不是吊環也有這個可能性?
我說,是的,理論上承吊不能超過它的極限值。
於是,我給了他一張吊環承重表。
他好奇的是,這個是怎麼來的?螺絲是否也是這樣?如果磨損後,那麼對它是否會有影響?
理論上磨損後確實有影響,實際上呢?只要不是特別嚴重,可以忽略不計。沒有設計師會傻到使用吊環的極限值,500的模架,不可能會畫個M12的吊環。
螺絲也一樣,這個值是怎麼來的?
我們常常會聽說螺絲的等級,比如,6.8、12.9。
等級代表著它的強度,等級值越高,強度越大,像12.9級就比6.8級的強度大。
強度又由啥決定呢?
材質。
模具上用的基本是12.9級,材質為碳鋼熱處理。(鋼料的知識咱們講過,可以翻以前的文章)
等級名稱是不是像排名一樣隨便編的號呢?
不是,它是由抗拉強度和屈強比值組合而成。
比如,12.9級螺絲,意思是抗拉強度達到1200MPa,屈強比值為0.9。
屈強比值?專業術語是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
啥是屈服強度?
好比兩個人打架,一開始還能對抗幾下,當被打到嗷嗷叫時,就投降了,需要挨多少拳頭才喊投降,拳頭的數量就叫屈服強度。
抗拉強度呢?
投降也沒用,繼續打,直到打死為止,打死所需的拳頭數量,就叫抗拉強度。
所以,屈服強度比抗拉強度小。
屈強比值越大,代表著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這兩個值越接近,就是說這傢伙骨頭挺硬,若開始嗷嗷叫時,代表著幾乎也快掛了。
值越小呢?代表著它是個演技派,可能只扇了兩巴掌,他就翻白眼了,實際上離死還遠。
這也就能推測得出它們的性能了,值越大,硬,但脆;越小,軟,韌性好。
12.9級的屈服強度為1200*0.9=1080MPa。
那不同型號具體能受多大的力?
這跟它的有效橫截面積有關。
啥為有效?
工作中我們常常採用它除去牙的那段截面積,如下圖D1所示。
算出D1的面積,再乘以強度,就是它的承載力。
當然,這中間涉及到單位換算,兆帕,千克力,平方釐米,平方毫米等,有興趣的可自己去算算。
對於吊環呢?我們直接提供一個表格,在國家標準上也有,但上面標了極限值。國標裡的值,基本上算是最大值,而工作中,我們往往取安全值,所以,在該表的基礎上,咱們特地增加了安全值一項,如下。
PS: 為了保證模具平衡,起吊的中心應該在模具的重心,理論上模具傾斜角度不應超過3度。
重心還有人不會找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