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高大上新技術讓你看到細胞分裂全過程

2021-01-08 生物谷

2015年9月11日訊 /生物谷BIOON/ --一個來自哈佛大學的研究小組近日在國際學術期刊PNAS上發表文章,他們利用延時拍攝的受激拉曼散射顯微鏡技術觀察到了體內細胞分裂過程中DNA的動態變化,並且這種技術不需要對DNA進行螢光標記。

 

為了深入了解癌症等疾病發生過程中細胞內各種生物過程所發生的變化,就需要在不幹擾細胞生命活動的情況下對細胞內部進行細緻觀察。通常情況下,如果想要對染色體活動進行觀察就需要對DNA進行標記,而這種方法具有侵入性可能會改變細胞內的一些天然微環境。

 

受激拉曼散射顯微技術是一種可以觀察到化學鍵振動頻率的成像技術,基於所處的分子環境,不同類型的化學鍵有不同的振動頻率。與傳統的拉曼光譜技術不同,受激拉曼散射顯微技術能夠在體內研究中實時地從樣品上快速獲得數據。利用這種技術,研究人員可以對細胞內DNA,蛋白質以及脂質的豐度和分布進行定位,使得他們可以通過無標記的方式對細胞分裂過程進行觀察。

 

研究人員首先在Hela細胞中觀察到了有絲分裂的不同時期,並對DNA,蛋白質以及脂質在細胞內的分布進行了三維重建。隨後他們又對促細胞分裂化學劑TPA處理小鼠的皮膚進行了觀察,看到了細胞周期的每一個階段,除此之外,研究人員還利用人類癌細胞處理免疫缺陷小鼠誘導其產生腫瘤,並對癌細胞的染色體運動進行了觀察。

 

這項研究表明無標記受激拉曼散射顯微技術可以在自然背景下對細胞內生物過程進行觀察,並為追蹤細胞行為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方法,對於癌症等疾病的細胞學研究具有一定意義。(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來源並附原文連結。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資訊APP

 

 

 

Label-free DNA imaging in vivo with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microscopy

 

Fa-Ke Lua,1, Srinjan Basub,1,2, Vivien Igrasc, Mai P. Hoangd, Minbiao Jia, Dan Fua, Gary R. Holtoma, Victor A. Neele, Christian W. Freudigera,3, David E. Fisherc,4, and X. Sunney Xie

 

Label-free DNA imaging is highly desirable in biology and medicine to perform live imaging without affecting cell function and to obtain instant histological tissue examination during surgical procedures. Here we show a label-free DNA imaging method with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SRS) microscopy for visualization of the cell nuclei in live animals and intact fresh human tissues with subcellular resolution. Relying on the distinct Raman spectral features of the carbon-hydrogen bonds in DNA, the distribution of DNA is retrieved from the strong background of proteins and lipids by linear decomposition of SRS images at three optimally selected Raman shifts. Based on changes on DNA condensation in the nucleus, we were able to capture chromosome dynamics during cell division both in vitro and in vivo. We tracked mouse skin cell proliferation, induced by drug treatment, through in vivo counting of the mitotic rate. Furthermore, we demonstrated a label-free histology method for human skin cancer diagnosis that provides comparable results to other conventional tissue staining methods such as H&E. Our approach exhibits higher sensitivity than SRS imaging of DNA in the fingerprint spectral region. Compared with spontaneous Raman imaging of DNA, our approach is three orders of magnitude faster, allowing both chromatin dynamic studies and label-free optical histology in real time.

相關焦點

  • 新的細胞分裂理論
    開始只是幾個細胞,但發展成數萬億個細胞,構成你身體的所有不同器官。為此,您的細胞不得不分成兩個新細胞,每個細胞都包含所需的所有細胞成分和DNA。為了幫助科學家研究這一重要過程,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推出了一種新工具,即集成有絲分裂幹細胞,可以顯示細胞分裂——或有絲分裂——在一般人類幹細胞中的樣子。集成的有絲分裂幹細胞是艾倫細胞科學研究所開發的一種新工具,用於可視化細胞分裂過程中人類幹細胞的樣子。
  • 細胞分裂的秘密
    微管從細胞的兩端伸出,附著在被稱為動粒(kinetochore)的蛋白複合體上,而動粒由CENP-A分子錨定在著絲粒上。隨著有絲分裂的進行,微管將染色體排列在細胞的中部,然後再將姐妹染色單體拉開。上述過程能否順利進行,決定著細胞的命運。著絲粒過多、過少、不完整或者定位錯誤,染色體都不能正確分離,而細胞會出現異常甚至死亡。
  • 細胞分裂過程紡錘體組裝提出新觀點
    來自中科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雲南農業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圖位克隆的方法,在水稻中克隆了植物中首個Bub1同源基因BRK1(Bub1-related kinase1),為解析細胞分裂過程中紡錘體組裝提出了新觀點
  • 細胞分裂過程首次在細胞外「重演」
    圖為細胞分裂過程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記者 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30日報導,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了解細胞如何建立、移動、運輸和分裂背後的物理學。現在,美國科學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
  • 對動植物細胞分裂的研究過程
    Strasburger, 1844—1912)、德國細胞學家弗萊明等許多學者的努力,才正確闡明了動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並證明它們遵循著共同的規律。1875年,斯特拉斯伯格出版了《細胞組成和細胞分裂》,在此著作中清楚地描述了植物細胞分裂的複雜過程。弗萊明是研究動物細胞分裂的傑出人物。1879年,弗萊明描述了蠑螈細胞的有絲分裂。
  • 考點7.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考點7.描述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第二單元:細胞分裂、分化形成組織教材:人教版七年級上冊
  • 美實現細胞分裂過程逆轉 為徵服癌症帶來新希望
    新聞 國際 國內 社會 圖片 新聞周刊 人物周刊 圖片周刊  言論 專題 體育 娛樂 獨家資訊 世界新聞報 美實現細胞分裂過程逆轉 為徵服癌症帶來新希望國際在線www.crionline.cn2006-04-17 08:38:31  國際在線專稿:美國俄克拉荷馬州醫學研究基金會的科學家們第一次成功地將細胞分裂的過程加以逆轉,這一醫學技術上的突破可能會最終使人類獲得治癒癌症及其它多種疾病的有效辦法
  • Mol Cell:細胞分裂時,「回收」過程是如何暫停的?
    2019年11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研究表明,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的再循環(自噬)過程受到抑制。這些發現解決了生物學中長期存在的爭論,並且揭示了細胞信號傳導過程中錯綜複雜的級聯效應。 在這一研究中,作者結合細胞信號傳導,自噬,質譜和成像技術解決了一個基本的生物學問題,即細胞分裂過程中細胞自噬過程是否停止。
  • 生命從一個細胞分裂的全過程,生物學家看哭了!
    生命是如何開始的?你,我,他,她,它,每一個人,每一隻動物,從陸地到海洋,從小老鼠到大象,從小蝦米到藍鯨,所有生命,都是從一個單細胞的分裂開始的。雖然我們瞭然這一切,雖然我們都由此而來,雖然我們又藉此延續自己,但我們並不知道這一切究竟是如何發生的,究竟有著怎樣的過程,究竟來自於怎樣一種神秘的力量。
  • 細胞分裂
    分裂前的細胞稱母細胞,分裂後形成的新細胞稱子細胞。通常包括細胞核分裂和細胞質分裂兩步。在核分裂過程中母細胞把遺傳物質傳給子細胞。真核細胞分裂包括有絲分裂、減數分裂、無絲分裂。過程簡介細胞分裂(cell division)是活細胞增殖其數目由一個細胞分裂為兩個細胞的過程。分裂前的細胞稱母細胞,分裂後形成的新細胞稱子細胞。一般包括細胞核分裂和細胞質分裂兩步。
  • 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年中考生物知識點:細胞分裂的基本過程,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使數量增多)和細胞的生長(使體積增大)   生物的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生長、分裂、分化的結果。
  • 複習題之細胞的分裂與分化
    細胞的分裂與分化     1、"脫韁之馬"-----------癌細胞由"叛變"的正常細胞衍生而來,是產生癌症的病源,下列關於癌細胞的說法,正確的是()     A.惡性腫瘤是癌細胞不斷分裂和分化形成的     B.癌細胞分裂產生新細胞的遺傳物質會發生變化
  • 生物學DNA複製與細胞分裂的過程=猜想中的宇宙空間複製的過程?
    對於宇宙可以複製的假說,相信看了我發的前兩篇文章,想必你也已經明白宇宙無限循環複製大致是怎麼一回事了。這樣的假說猜想論,或許可以揭示出新的出乎意料的驚人的宇宙空間複製可能性,讓以前人類的一些觀點看起來有了新的認識和可能。
  • 初中生物知識點:細胞分裂的概念、過程和意義
    概 念 一個細胞分成兩個細胞的過程,叫做細胞分裂。【細胞分裂時,細胞核變化最明顯】 過   程 (1)
  • 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1七年級生物知識點: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的細胞,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1.生物體由小長大是由於:細胞的分裂和細胞的生長   2.細胞的分裂使細胞的數目增多,細胞的生長使細胞的體積增大。
  • PNAS:細胞分化過程中竟然會改變「身份」?
    2019年6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維吉尼亞大學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研究發現: 斑馬魚中的一種色素細胞可以在發育後轉化為另一種細胞類型。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注意到斑馬魚上的一些黑色素細胞會逐漸變成灰色,最後變成白色。進一步,他們發現了基因表達和色素化學的巨大變化。分化細胞直接分化成另一種細胞的能力非常罕見。
  • 新技術有助於在分子水平上觀察細胞的機械力
    美國看病服務機構和生元國際了解到,科學家開發了一項新技術,利用發光DNA製成的工具,像螢火蟲一樣被點亮,在分子水平上可視化細胞的機械力。《自然方法》發表了這項由埃默裡大學化學家領導的研究,他們在實驗室實驗中展示了他們在人類血小板上的技術。正常情況下,光學顯微鏡無法產生圖像來分辨比光波長度(約500納米)更小的物體。」
  • 身材高大的人們更易患上癌症 只因細胞數量更多
    《英國國家學會 B 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試圖解釋一種奇怪的理論,即「身材相對高大的人們,為何更容易患上癌症」。數據表明,身材高大的人們所擁有的細胞數量(絕對值)更多,才讓癌細胞有了更多的機會。研究人員調查了不同身高的男女性之間的癌症發病率差異,最終得出了這個結論。
  • PNAS:長達35年 科學家們終於從奶牛體內成功分離到了胚胎幹細胞!
    小編推薦會議:2018(第九屆)細胞治療國際研討會2018年2月12日 訊 /生物谷BIOON/ --35年來,科學家們一直嘗試從奶牛中分裂胚胎幹細胞,但均未成功,在合適的條件下,胚胎幹細胞能夠無限增殖,同時會分化成為任何一種細胞類型或組織,這或許對於培育轉基因超級奶牛具有一定的影響。
  • 科學家在細胞外「重演」細胞分裂
    科技日報北京6月2日電 (記者劉霞)科學家一直希望能夠了解細胞如何建立、移動、運輸和分裂背後的物理學。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團隊的最新研究首次在細胞外「重演」了細胞分裂過程,該成果將有助進一步洞悉細胞開展日常活動的物理過程,有朝一日催生出重大醫學突破,並為新型材料甚至人造細胞開闢新方向。芝加哥大學物理學教授瑪格麗特·加德爾和博士後基姆·韋裡奇領導了這項創新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