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徵稿】磷脂醯絲氨酸的生物學意義 | Cell Communication and...

2020-11-24 科學網
【徵稿】磷脂醯絲氨酸的生物學意義 |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論文標題:Biology of phosphatidylserine (PS): basic physiology and implications in immunology,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ancer

期刊: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作者:Ray Birge,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 USA. David Calianese, New Jersey Medical School, USA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Cell Communications and Signaling 期刊歡迎您向我們正在徵稿的專題特刊「Biology of phosphatidylserine (PS): basic physiology and implications in immunology,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ancer」投稿。

以下我們將為您介紹該專題的具體徵稿要求,歡迎點擊此處了解更多徵稿要求並閱讀專題中已經發表的研究內容。

為了維持細胞膜電位並完成活細胞所必需的重要的生物化學功能,生物膜中的脂質需要在磷脂雙分子層中不對稱分布。其中卵磷脂(phosphatidylcholine,PC)和鞘磷脂(sphingomyelin,SM)等磷脂主要分布在細胞膜外,而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PS),磷脂醯乙醇胺(phosphatidylethanolamine,PE)和磷脂醯肌醇(phosphatidylinositol,PI)則分布在膜內。雖然PS不對稱(即PS在膜內)在內穩態狀態下可以維持,然而在一些生理或病理條件下整個組織會垮掉,進而導致膜的生化特性發生巨大改變。最典型的有,PS重新分布到細胞質膜外表面的話,就標誌著細胞會被識別、吞噬並最終被吞噬細胞降解。然而這一現象並不僅僅出現在經歷細胞凋亡過程的細胞中。事實上,很多情況下(即細胞應激或激活狀態下)PS外移會短暫發生,但並不標記細胞使之被吞噬細胞吞噬,相反,它卻調節著細胞的激活狀態和各種生理功能。

過去研究疾病生物學、病原學和疾病發生時,人們的重點在於識別基因突變和有用的蛋白生物標記,而其他的大分子,尤其是磷脂,沒有得到廣泛的關注。然而,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PS調節異常在各種疾病中都有嚴重的免疫學後果,這些疾病包括慢性炎症、癌症、抗磷脂症候群,以及病毒感染和疾病病原學。例如,已有證據證明在許多實體腫瘤類型中,PS外移是腫瘤微環境中細胞基本的表現,這說明PS可以作為很有潛力的生物標記和治療靶點。最後,暴露在病原體(病原體包括寄生蟲、病毒和不同種的細菌)外表面的PS可以被強行控制,用於進入宿主細胞,同時將免疫應答向著有利於控制疾病進程的方向調節。

Cell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專題特刊的目的在於關注PS的生物功能和其在各種疾病中的病理學作用。本特刊會著重強調近期發表的研究和覆蓋PS研究各個方面的綜述。

專題論文速閱

Biology of phosphatidylserine (PS): basic physiology and implications in immunology, infectious disease, and cancer

磷脂醯絲氨酸(PS)的生物學:基礎生理學及其在免疫學、傳染病和癌症中的意義

TIMs, TAMs, and PS- antibody targeting: implications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

TIM,TAM和PS——靶向抗體:對癌症免疫治療的影響

Apoptotic mimicry as a strategy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parasitic infections: parasite- and host-derived phosphatidylserine as key molecule

作為應對寄生蟲感染的策略——凋亡模擬:寄生蟲和宿主中產生的磷脂醯絲氨酸為關鍵分子

SapC-DOPS – a Phosphatidylserine-targeted Nanovesicle for selective Cancer therapy

SapC-DOPS——磷脂醯絲氨酸靶向納米囊泡用於癌症治療

TAM receptors, Phosphatidylserine, inflammation, and Cancer

TAM受體,磷脂醯絲氨酸,炎症和癌症

(來源:科學網)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德發現器官組成必備的蛋白質磷脂醯絲氨酸受體
    安德烈亞斯•倫格林等研究人員在《生物學雜誌》上報告說,如果沒有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實驗鼠在胚胎發育階段就會出現嚴重的器官缺陷,大多數幼鼠一出生就會死亡。  一直以來,科學家們相信磷脂醯絲氨酸受體在清除體內死亡細胞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而倫格林等人驚訝地發現,實驗鼠在沒有這一蛋白質時也能完全正常地將死亡細胞排出體外。
  • 科學家揭示磷脂醯絲氨酸代謝維持細胞穩態的機制
    磷脂醯絲氨酸是在細胞內質網上合成,並通過脂轉運蛋白在不同膜接觸位點(membrane contact site)將其轉運到細胞膜上和線粒體中。磷脂醯絲氨酸合成代謝調控缺陷會導致發育缺陷,而轉運缺陷會導致非酒精性肝病。然而,其在細胞內的生理機制仍知之甚少。 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勳研究組以果蠅作為模式物種研究脂類代謝及其調控生理穩態的機制。
  • Curr Biol:王曉晨等凋亡信號磷脂醯絲氨酸研究獲進展
    我們的研究發現NRF-5其是由肌肉細胞中產生的分泌蛋白,能特異性的識別凋亡細胞表面信號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很有意思的是NRF-5與我們之前發現的橋聯分子TTR-52識別凋亡細胞的方式是不一樣的。NRF-5識別凋亡細胞依賴於CED-7,一種定位在凋亡細胞膜和吞噬細胞膜上ABCA轉運蛋白;而TTR-52通過PS結合凋亡細胞。
  • 研究揭示磷脂醯絲氨酸代謝維持細胞穩態的機制
    磷脂醯絲氨酸是在細胞內質網上合成,並通過脂轉運蛋白在不同膜接觸位點(membrane contact site)將其轉運到細胞膜上和線粒體中。磷脂醯絲氨酸合成代謝調控缺陷會導致發育缺陷,而轉運缺陷會導致非酒精性肝病。然而,其在細胞內的生理機制仍知之甚少。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黃勳研究組以果蠅作為模式物種研究脂類代謝及其調控生理穩態的機制。
  • 新專題徵稿,好題成雙 | BMC Microbiology
    新專題徵稿,好題成雙 | BMC Microbiology 期刊:BMC Microbiology 原文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原文文章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BMC Microbiology的編輯近日宣布推出了兩個新的版塊,即:微生物組和微生物生物技術,以適應微生物學研究領域的不斷發展。
  • 醫學英語:細胞生物學詞彙
    lectin 植物凝集素   ligand 配體   linking protein 連接蛋白   luxury gene 奢侈基因   lysosome 溶酶體   mature face 成熟面   medical cell biology 醫學細胞生物學
  • 磷脂醯絲氨酸PS營養價值 老年人腦活力的關鍵
    磷脂醯絲氨酸(PS)可影響腦內化學訊息的傳遞,並幫助腦細胞儲存和讀取資料,是維持大腦正常記憶力、反應和健康情緒的重要營養元素。正因如此,義大利、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和歐洲其他國家都廣泛應用磷脂醯絲氨酸補充劑來治療衰老引發的認知障礙症及老年記憶損失。  第二、磷脂醯絲氨酸除了改善記憶力,還能幫助修復大腦損傷。  磷脂醯絲氨酸是腦部神經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營養和活化腦中各種酶的活性,能延緩神經遞質的減少進程,有助於修復、更新大腦受損細胞和清除有害物質。
  • 中宏磷脂醯絲氨酸新品發布 助力老年人營養健康
    北京、石家莊、青島、常州、金華五地經銷商跟隨中宏公司捐贈價值四十萬元的磷脂醯絲氨酸產品     21日,由中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主辦的「中宏磷脂醯絲氨酸固體飲料新品發布會暨『黃手環行動』籤約儀式」在北京舉行。中宏生物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向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捐贈了價值40萬元的中宏磷脂醯絲氨酸固體飲料,用於老年人阿爾茨海默病的預防。  記者了解到,捐贈的磷脂醯絲氨酸固體飲料由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將轉贈給北京大興區弘福達養老服務中心,用於改善老年人營養狀況。
  • 歐盟批准磷脂醯絲氨酸用於酸奶、巧克力等食品
    食品夥伴網訊  據外媒報導,瑞士供應商 Lonza 向芬蘭食品安全局提交的一份大豆基磷脂醯絲氨酸 MemreePS 申請已獲批准,可在歐盟境內使用。    磷脂醯絲氨酸(PS)此前歐盟已批准在食品補充劑中使用,並且美國和中國已批准在多種食品中使用。
  • 細胞生物學新貴—Cell reports
    《Cell》雜誌創刊於1976年,以發表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創性科研報告為主,現已成為世界自然科學研究領域最著名的期刊之一,除此之外,Cell出版社目前還陸續發行了十幾種姊妹刊,在各自專業領域裡均佔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 磷脂醯絲氨酸
    lecithin liquid   含量≥60粉末葵花磷脂Sunflower lecithin powder 含量≥95二.高端磷脂  High end phospholipids甘油磷酸醯膽鹼(GPC)  Glycerol Phosphate Choline  gpc85 gpc99磷脂醯絲氨酸
  • BMC|SpringerOpen|不可錯過的細胞生物學研究集錦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分享信息,整合資源交流學術,偶爾風月我們為您準備了來自BMC和SpringerOpen旗下細胞生物學領域多本優質期刊的最新科研進展,有來自細分領域的精選文章、專業編輯的合集推薦以及最新的各刊徵稿資訊,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點擊「閱讀原文」訪問細胞生物學開放獲取主頁!
  • PS-磷脂醯絲氨酸|「拯救」比娃還焦慮的家長
    人都會有焦慮,但是不能被焦慮左右除了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和孩子溝通,充分理解孩子的同時更要補充天然的大腦營養如:PS-磷脂醯絲氨酸y-氨基丁酸……PS-磷脂醯絲氨酸是什麼?磷脂醯絲氨酸可以有效緩解壓力,平衡情緒多項研究表明,磷脂醯絲氨酸能顯著降低工作緊張者體內過多的應激激素的水平,減輕壓力,緩解腦部疲勞;磷脂醯絲氨酸還可作用於大腦內影響心情的神經遞質水平,可以促進注意力集中、提高警覺性和記憶力,幫助緩解不良情緒(如抑鬱、沮喪等)。
  • Nature communication:非經典WNT受體相互作用 抑制腫瘤轉移
    近日,來自同濟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國際學術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在線發表了他們關於LRP5/6 在frizzled介導的腫瘤轉移中發揮抑制作用的最新研究進展。 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發現wnt受體frizzled及其共受體LRP5/6能夠發生直接相互作用,並且這種相互作用受到LRP6胞外結構域的調節作用。
  • 精準腫瘤學——跨期刊專題系列徵稿 | BMC Journal
    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_media_organic&utm_content=DaiDen-MixedBrand-multijournal-Oncology-China&utm_campaign=ORG_USG_BSCN_DD_PrecisionOncology_Collections_Wechat 微信連結:https
  • 科學網—吃掉我:TIM-1和TIM-4 結合磷脂醯絲氨酸
    吃掉我:TIM-1和TIM-4 結合磷脂醯絲氨酸
  • 百立樂將推出超級營養單品 PS磷脂醯絲氨酸調製乳粉
    知名營養品牌百立樂將推出一款超級營養單品,以PS磷脂醯絲氨酸為核心營養,同時添加DHA、初乳鹼性蛋白CBP、乳鈣、免疫球蛋白,是一款集益智、補鈣、免疫三大核心營養的複合型營養補充品,這也是目前國內首個以調製乳粉劑型推出的PS磷脂醯絲氨酸氨酸智能營養產品。
  • 關於Eco evo devo的二三事 | BMC系列期刊聯合專題徵稿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生態學家、發育學家和進化生物學家開始研究環境對生長和生命維持的影響。 為了提高對這一不斷發展的研究領域的認識,BMC Developmental Biology、BMC Ecology和BMC Evolutionary Biology聯合開設了生態與進化發育生物學系列專題(簡稱Eco-evo-devo)。
  •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 2.55)外泌體領域特刊徵稿
    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IF 2.55)外泌體領域特刊徵稿
  • 培芝CBPS配方的核心營養 權威專家談PS磷脂醯絲氨酸功能和應用
    其中,添加了第三代智能營養PS磷脂醯絲氨酸的培芝CBPS兒童奶粉備受關注。》為主題的報告,深入介紹了PS磷脂醯絲氨酸的作用與功效,並分享大量國內外人群測試數據。  磷脂醯絲氨酸(簡稱PS)重要性  磷脂醯絲氨酸(Phosphatidylserine)簡稱PS,由天然大豆榨油剩餘物提取,是細胞膜的活性物質,尤其存在於大腦細胞中,其功能主要是改善神經細胞功能,調節神經脈衝的傳導,增進大腦記憶功能,由於其具有很強的親脂性,吸收後能夠迅速通過血腦屏障進入大腦,起到舒緩血管平滑肌細胞,增加腦部供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