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黨委書記 舒歌群 校長 包信和
新元肇啟,歲律更新。在2021年新年鐘聲敲響之際,我們謹代表學校,向全校廣大師生員工、醫務人員、離退休老同志,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學校發展的海內外校友和社會各界友人,並通過你們向你們的家人,致以最誠摯的節日問候和最美好的新年祝福!
剛剛過去的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黨中央保持戰略定力,準確判斷形勢,付出艱苦努力,帶領全國人民創造了「抗疫奇蹟」和「減貧奇蹟」,交出了人民滿意、世界矚目、可以載入史冊的中國答卷,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成績來之不易、未來振奮人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擘畫了中國面向未來的宏偉藍圖,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吹響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號角。
2020年是中國科大南遷合肥50周年,學校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記囑託,在中國科學院、教育部等國家部委以及安徽省、合肥市的指導和支持下,主動對接國家戰略需求,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弘揚南遷合肥二次創業精神,大力推動學校黨的建設和各項事業蓬勃發展,「雙一流」建設周期目標全面達成,「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這一年,校黨委紮實推進黨建「雙創」,開展「支部建設年」活動,推進全校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我校各級黨組織、廣大黨員堅守崗位,充分發揮「兩個作用」,湧現出一批迎難而上、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附屬第一醫院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表彰,魏海明教授、徐曉玲教授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表彰,展現了偉大的抗疫精神。每位科大人都是抗擊疫情的戰士,廣大師生員工為線上教學、復學複課復研、維護校園安全穩定、社區疫情防控等貢獻力量,海內外校友雪中送炭向母校捐贈抗疫物資,在疫情防控中勇於承擔責任,展示了良好的科大人形象。
這一年,潛心立德樹人亮點突出。我們頒布實施「一流本科教育質量提升計劃」行動綱領,推進實施研究生教育「德創」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大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六有」大學生。成立本科生院,打造具有中國科大特色的本科生書院,持續做好科技英才班、科教融合學院建設,不斷完善「科教融合、所繫結合」的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學生在國內外各類創新創業大賽中表現優異。一流師資隊伍持續壯大,各類高層次人才佔固定教師總數的37%。俞書宏院士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俞漢青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多位科大人榮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科學探索獎、科學突破獎、王淦昌物理獎、中國青年科技獎等殊榮。還有更多校友心懷感恩,回饋母校,弘揚科大精神,肩負社會責任,在各行各業再創佳績。
這一年,執著攻關創新成效顯著。我們堅持「四個面向」,打造一流學科生態,健全卓越科技創新體系。全面參與國家實驗室、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牽頭或參與建設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人工智慧研究院、大健康研究院、能源研究院及中國科學院臨床研究醫院(合肥),穩步推進合肥先進光源預研、未來網絡試驗設施(合肥分中心)等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建設。貢獻科技抗疫硬核力量,「託珠單抗+常規治療」的「中國科大方案」被列入國家第七版、第八版診療方案,獲得國內外廣泛關注和認可。證明了「哈密爾頓—田」和「偏零階估計」這兩個國際數學界20多年懸而未決的核心猜想;研製出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成功確立「量子計算優越性」裡程碑。參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奮鬥者」號載人深潛、「嫦娥五號」探月工程等國家重大科學工程。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發表一系列重要原創性科研成果,2項成果入選2020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自然指數躍居中國高校第1位、全球高校第4位。
這一年,社會服務成果豐碩。我們發揮科教優勢,匯聚海內外創新資源,建強上海研究院,規劃建設蘇州高等研究院,推進先進技術研究院法定機構建設試點,加快國際金融研究院建設,共建德清阿爾法創新研究院,大力提升我校服務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能力。獲批「高等學校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轉移基地」「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高校」,入選全國首批「賦予科研人員職務科技成果所有權或長期使用權試點單位」,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孕育了一批創新型領軍企業。持續鞏固脫貧成效,繼續加大對貴州省六枝特區、安徽省金寨縣燕子河鎮龍馬村的定點幫扶,助力鄉村振興。
百年徵程風正勁,千帆競發展雄姿。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是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的實現之年,也是「十四五」規劃的開局之年。讓我們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潛心立德樹人,執著攻關創新,積極謀劃「十四五」發展,努力辦出中國特色、科大風格的世界一流大學,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100周年!
衷心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身體健康、工作順利、闔家幸福!
2020年12月31日
來源:中國科學技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