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推屎爬」,屎殼郎盤出那麼圓的糞球,到底為了什麼?

2020-12-05 怪人科普

推屎爬也就是屎殼郎,它們能將動物糞便盤成一個圓球,然後推著糞球到巢穴中,為的是儲存食物,也為繁衍後代,糞球可以為幼蟲提供便於食用的食物和溫暖的生長環境。

屎殼郎是一種生存極為成功的物種,除了南極大陸的世界各地都有它們的足跡,而且種類和數量很多,世界上有2萬多種蜣螂,具備很強的環境適應性,而這是它們在比人類悠久得多的演化歷史中的進化結果。屎殼郎以糞便為食物,因此有自然清道夫的聲名。對於人類來說,屎殼郎算是一種益蟲,它們不僅以糞便為食物,還會將糞便堆成糞球儲藏起來,同時又在地上鑽出很多洞,及清理了糞便,又疏鬆了土壤,且將糞便運入地下後,糞便的發酵也有助於就近供給植物生長,因此屎殼郎在生態鏈中扮演著重要的作用,尤其對蒙古草原的牧業經濟影響甚大。只不過它們鑽糞揉糞球的行為以及長相都很不雅觀,所以不受人們喜歡。

屎殼郎盤糞球,為吃也為繁殖。吃就不說了,動物糞便可以為屎殼郎幼蟲提供良好的聖戰環境。首先動物的糞便都是經過消化道處理的食物殘渣,其中被動物吸收利用的部分只有20%以下,更多的有用成分其實都浪費了,而動物的腸胃將食物揉碎了,便於屎殼郎的小嘴取食,而且在消化的過程中食物中也混入了很多的微生物,它們有助於糞便在自然條件下的分解。

屎殼郎揉的糞球中也有很多微生物,它們會繼續分解糞球,而這個過程中會產生水、熱量等,而它們的繁殖是將卵產在洞裡的腐葉和糞便中,有糞便和腐葉發酵產生的熱量,就有助於屎殼郎卵的孵化,微生物作用產生的小分子有機物也更利於幼蟲吸收。其實蒼蠅利用糞便繁殖也是這個道理,糞便集中的地方有時候溫度相當高,大冬天會「冒煙」。

屎殼郎的繁殖能力很強,一個巢穴中有若干顆糞球和相應數量的幼蟲,對動物糞便的清除能力也很強,一堆大象糞便能夠養活 7000 只屎殼郎,直到發育成熟後屎殼郎才會破土而出,然後像它們的父母一樣,重複這樣的生命歷程。

相關焦點

  •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時間:2018-05-15 22: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
  • 擁有「超能力」的屎殼郎,曾被萬人敬仰,我們看不一樣的屎殼郎
    圖片源於網絡如果你在野外看到屎殼郎推糞球,你會發現它是倒立著推,而糞球卻是非常的圓,簡直就是一件藝術品,而他們推著圓滾滾的糞球走卻是為了求愛!沒錯,如果一直屎殼郎推著一個巨大的圓滾滾的屎蛋,那在女性屎殼郎眼中就是一筆無比巨大的財富,看上了擁有這筆財富的姑娘們會跳上球,而財富的擁有者,也就是糞球的主人就會從中挑選一位作為自己的情侶,然後這對情侶一起挖洞,把糞球塞進土裡,埋好後,雌性的屎殼郎就會在糞球裡產卵,小屎殼郎出生後這個糞球就是他們的食物,等到糞球吃完,小屎殼郎也基本上就長大了,自己也就獨立找屎生活了!
  • 他們給屎殼郎戴帽子、吹風扇,只為了弄清要將糞球滾向何方
    研究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家 Marie Dacke 長期研究屎殼郎導航問題,曾因此獲得 2013 年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和天文學獎項。 1 人們俗稱的屎殼郎,一般指金龜子科中的蜣螂亞科(Scarabaeinae)。全世界已知的蜣螂大約有 8000 多種,大部分蜣螂會挖地道將糞便運走,只有約 600 種蜣螂有滾糞球的習性。
  • 屎殼郎推糞球為什麼?帶你了解屎殼郎的秘密
    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世界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
  • 古埃及的清奇腦洞:太陽是屎殼郎滾動的糞球
    屎殼郎——埃及的聖甲蟲然而,古代埃及人思路清奇,他們覺得太陽好像是個糞球!太陽每天升起來、落下去,就好像一個個被屎殼郎推上來、推下去的糞球。那麼,推糞球的屎殼郎是什麼呢?屎殼郎這個名字未免太普通,總要加點神聖的涵義,乾脆就叫「聖甲蟲」。屎殼郎,把糞便團成一個球,然後把卵掩埋其中。這樣可使幼蟲在孵化時,就有了現成的食物供應。因此,屎殼郎具有成為重生、再生和循環往復的象徵的前提條件。在古代埃及的神話體系中,屎殼郎是凱布裡(Khepri),象徵著「到來並存在」和生命靈魂的再生。
  •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聖甲蟲,還能星辰定位?你不知道它推糞球多努力
    屎殼郎推糞球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研究的問題,因為這個小傢伙太神奇了。它們不管離自己的巢穴有多遠,都能選擇兩地間最短的路線回家。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它們的糞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圓。一個小甲蟲怎麼推得動這麼大這麼圓,重於自己身體幾百倍的東西呢?
  • 屎殼郎是古埃及的聖甲蟲,還能星辰定位?你不知道它推糞球多努力
    屎殼郎推糞球一直是科學家們致力研究的問題,因為這個小傢伙太神奇了。它們不管離自己的巢穴有多遠,都能選擇兩地間最短的路線回家。而且經過「長途跋涉」它們的糞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圓。一個小甲蟲怎麼推得動這麼大這麼圓,重於自己身體幾百倍的東西呢?
  • 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屎殼郎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是一種昆蟲――滾糞球的屎殼郎。推糞球的屎殼郎古埃及人看著太陽每天從尼羅河的東邊升起,從西邊「入地」,他們的心中就充滿了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日出日落於是太陽、月亮、獅子、貓、牛、羊、鱷魚甚至屎殼郎,都被古代埃及人想像成了神。而屎克郎竟然還是他們心中的太陽神。這種想像在很多人(當然也包括筆者)看來是很無釐頭的,屎殼郎與太陽有什麼聯繫呢?怎麼就成了國外計人心中的太陽神了呢?
  • 名叫「屎殼郎」的美少年,愛滾糞,卻更愛仰望星空?
    框哥說:屎殼郎,學名蜣螂。除了屎殼郎之外,在有些地方它被稱作屎虼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鄉土氣息濃重的各種綽號,在你的老家一定屢見不鮮。殊不知,這種滾糞球的昆蟲體內擁有極其先進的「全球定位導航系統」。
  • 夏都文脈文學作品欣賞:屎拌殼郎
    那時候有趣事情非常多,比如偷瓜、掏西蟲、拆鴉鵲窩、捉蟬猴、打猴(陀螺)、推鐵環、頂拐拐、抓泥鰍、吃蜜蜂肚裡的蜜,可謂五花八門,多種多樣,但是,最有趣、最開心、最好玩、最解饞、最難忘的是:把玩屎拌殼郎。屎拌殼郎,也就是屎殼郎,學名蜣螂。屎拌殼郎把糞便作為食物和築巢的原料,它有「自然界的清道夫」之稱號。它的技巧是將糞便滾成一個個小球,推到安全的地方去享用。
  • 韓國本土屎殼郎滅絕,抓一隻屎殼郎,獎勵100萬韓元!
    屎殼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甚至因為對屎殼郎的極大依賴,能不惜重金「請」它來幫忙。韓國環境部此前就面向全社會公開尋求屎殼郎,並且豪擲千金,提出「抓一隻屎殼郎,獎勵100萬元」的口號,引發全民瘋狂。100萬韓元接近6000塊人民幣,這似乎很難讓人理解。屎殼郎這種小蟲子到底有什麼能耐,迫使人類斥巨資來求它?
  • 屎裡居然有這麼多的秘密?簡直不敢相信
    說到屎,大家腦海裡是不是會浮現出臭烘烘、髒兮兮的形象。說起來好像特別讓人討厭的屎,卻是名副其實的網紅哦。它有著各種不同的代稱「、糞、大便」,還有可愛型的「便便、翔」。各種模擬便便的表情包活躍在多種場景,相信很多朋友都用過。而「狗屎運」更是將對狗便便這種又愛又恨的感情表達得淋漓盡致。
  • 你聽過屎殼郎的故事嗎?
    大家對屎殼郎都會有所耳聞,屎殼郎的原名是蜣螂(qiāng láng),一種痴迷於推糞球的昆蟲,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什么正面評價,有時候在評價一個人不好的時候,會把他說成是屎殼郎。雖然屎殼郎在我們這兒,沒有什么正面的評價,但是有些地方把它當成是神哦!不是負面的神,而是太陽神!屎殼郎是太陽神?你們沒有聽錯,確實是太陽神。古埃及的傳說裡,屎殼郎就是太陽神的象徵。
  • 兒子要養屎殼郎
    一天晚上睡前,兒子央求我給他養個寵物,我問養什麼,他說要養屎殼郎。我睜大了眼睛連問了好幾遍才確認他所謂的「寵物」真的是屎殼郎。我就問他,你為什麼突然要養屎殼郎?你知道什麼是屎殼郎嗎?你了解它嗎?你知道怎麼養嗎?兒子對我連珠炮似的問題波瀾不驚,反而向我娓娓道來他所知道的屎殼郎。
  • 朋朋說:被古埃及人當作太陽神的屎殼郎
    朋朋說:被古埃及人當作太陽神的屎殼郎 蜣螂身材確實挺魁梧,頭倒是挺小的 它的嗅覺可是非常靈敏的 但它給我們留下印象最深的莫過於推糞球的樣子了 研究人員發現,一個小小的屎殼郎 可以推動相當於自身體重
  • 什麼動物的糞便是方形的?搬走,屎殼郎都表示無能為力。
    一天,屎殼郎踩著一坨屎球飛奔而過,滿天飛塵。這時,有一塊方形的「石頭」擋在路上,屎殼郎沒能剎住腳,「砰」一聲,它的屎球炸了散了。屎殼郎哭著跪在地上:「我的午餐啊。」慢慢地,屎殼郎鼻子動了動,似乎聞到什麼香味了。
  • 翻滾の屎殼郎!原創插畫作品-維吉尼亞比奇插畫師Melissa宛宛
    》滾屎蟲,又稱屎蚵螂、糞金龜、屎殼郎,也被稱為蜣螂。主要以動物的糞便為食,喜歡把動物的糞便滾成球。目前有多達5000個種。蜣螂是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昆蟲,可以推動相當於自身體重1141倍的物體,相當於一個人推動6輛雙層公車。食物主要是草食動物和雜食動物的糞便。一隻蜣螂一天內可以吃下多於自身體重的糞便。糞球也可作為幼蟲的食物,繁殖用的糞球一般為梨形,雌性蜣螂將卵產在梨形突出的部位,並埋藏起來。
  • 沒有GPS、地圖或指南針 屎殼郎推糞球時靠什麼導航
    許多動物在這一點上完勝人類,包括頭朝下倒退著推糞球的屎殼郎。近日,《昆蟲學年鑑》上發表的一篇論文綜合論述了蜣螂(俗稱屎殼郎)如何藉助日光、風向、銀河和月亮偏振光判斷方位,以便高效將糞球滾走。  該研究由來自瑞典和南非的科學家合作完成。研究第一作者、瑞典隆德大學生物學家瑪利·達克長期研究屎殼郎導航問題,曾因此獲得2013年搞笑諾貝爾獎生物學和天文學獎項。
  • 「屎殼郎」不僅有用,還能吃呢!
    圖片:吳小咖是個好孩子 古埃及人將其視為太陽之神:每一天,神聖的太陽神如蜣螂滾動糞球一般將太陽推過天空。而在大地上,滾動糞球的蜣螂將糞球埋入地下,其後代成熟後再從地表鑽出,也為古埃及人帶來了重生的希望,成為不朽靈魂的象徵。以這些聖甲蟲為原型所衍生的各類裝飾品和符號,頻繁地出現在古埃及人的生活之中,可以說再沒有哪一類昆蟲曾在人類文明史中達到如此的尊崇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