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本土屎殼郎滅絕,抓一隻屎殼郎,獎勵100萬韓元!

2021-01-15 我是萌主KK

自人類進入科技時代以來,地球上許多動物、昆蟲都被賦予了經濟價值,它們為人類社會的蓬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

屎殼郎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甚至因為對屎殼郎的極大依賴,能不惜重金「請」它來幫忙。

韓國環境部此前就面向全社會公開尋求屎殼郎,並且豪擲千金,提出「抓一隻屎殼郎,獎勵100萬元」的口號,引發全民瘋狂。

100萬韓元接近6000塊人民幣,這似乎很難讓人理解。

屎殼郎這種小蟲子到底有什麼能耐,迫使人類斥巨資來求它?

01韓國本土屎殼郎滅絕,為何拼了命也要再引入?

自1970年以來,韓國本土的屎殼郎就已經消失殆盡。

根本原因在於他們習慣在牛飼料中摻入抗生素,以此來確保牛的肉質和健康,但這卻導致牛糞中含有不同程度的激素。

哪怕是再喜歡屎,人家屎殼郎也是有脾氣的。

牛糞不純,我們不滾。

所以,當韓國方面意識到屎殼郎對牛糞不管不顧,令本土環境嚴重受損時,為時已晚,屎殼郎早就餓死的餓死,逃走的逃走,不願再陪韓國玩。

這才讓韓國不惜重金,重新引入屎殼郎,幫助解決相關問題。

為什麼解決牛糞要靠屎殼郎?

大多數人對屎殼郎的印象就是滾糞球,殊不知滾糞球的作用大到能夠影響人類和地球的和諧。

著名南非昆蟲學家克拉克舒爾茨說道「整個南非地區差不多有1500萬頭牛,每頭牛一天排便十幾次,籠統推算一天就要排出糞便超5000多噸」。

西藏犛牛的牛糞可以曬乾收集起來解決高原燃料的問題,可是犛牛的數量擺在那兒,不成規模,能夠被充分利用。

但平原地區動輒幾千萬頭的肉牛、奶牛的牛糞,足以給草地造成不可逆的傷害,比如影響牧草的光和作用,導致大面積壞死。

另外,牛糞處理不及時,很快就會招來蠅蛆,進而造成環境的深度汙染,還要考慮傳播疾病的風險。

而這一切弊端,只需讓屎殼郎進場,就能徹底得到改善。

02屎殼郎與糞便的前世今生

屎殼郎為糞便而生,所以別名還叫糞球蟲,但是,作為一種有益於地球和人類的蟲蟲好朋友,我們有必要記住人家的學名——蜣螂(qiāng láng)。

屎殼郎對糞便的執著是天生的,就像我們人類對金錢一樣。

目前地球上5000多個屎殼郎品種裡,有相當一部分屎殼郎是追隨大型動物——多是草食性動物和雜食性動物——軌跡的,尤喜歡在牧場內安家。

·屎殼郎分類一覽

它們似乎比動物的腸道更加熟悉其排便的規律,往往能夠在其排便的第一時間衝上去,幫助動物們清理糞便。

數據顯示,一坨大象的糞便能夠在排出體外的半小時內,吸引四五千隻屎殼郎來分食,晚一點可能就沒了。

大部分的屎殼郎是正兒八經的以食糞為生。

它們滾糞球到安全地帶,挖坑,埋球,產卵,化蛹,成蟲。糞裡住,糞裡吃,糞裡生,糞裡長。

小屎殼郎吃著糞球長大,自己再重複上一輩的行為,生生世世,永不離糞。

正是因為它們愛糞如命,祖祖輩輩都在幫助地球消化分解各種動物的糞便,大大減少了糞便對環境的汙染,降低二氧化碳汙染,成為地球生態鏈中極為重要的角色,所以地球離不開它,人類離不開它。

據美國生物科學研究所的報告,蜣螂為美國養牛業每年節省近4億美元(約28億人民幣)的糞便清理費用。

而對於人類來說,屎殼郎解決分辨問題,是一種良性可持續方案,比建立糞便處理系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以及不可預估的其他環境汙染來說,強的不是一星半點。

如此一來,也就不難理解韓國為何要花五六千塊,只為買一隻屎殼郎的行為。

03也有不滾糞球的屎殼郎

幾千個品種屎殼郎肯定有行為差異,也造就了屎殼郎世界的多彩。

總的來說,大部分的屎殼郎都吃屎,不過在取用糞便時的方式方法略有不同。

常見「滾糞球」屎殼郎。

它們會用後腿把糞便一點點的滾成球狀,然後推著跑啊跑。此時,會有可愛的小公舉因為推的糞球又大又飽滿而主動跳上來,尋求愛戀。如果兩個小蟲蟲一見鍾情,或是推久生情,便會把糞球推到安全地區,埋入土中,開始產卵造娃。

·滾糞球的屎殼郎
·糞球中的屎殼郎小嬰兒

還有一種「挖地道」的屎殼郎。

這一類屎殼郎不搞搬運,擅長選地形。

它們會看中某一坨或一堆糞便,然後通過在其下方的土壤中挖洞,再將覆蓋在洞上方的便便一點點掘入洞內進行儲藏。

挖洞是一個體力活,不比滾糞球輕鬆多少。

·挖地道的屎殼郎

比起前面兩種類型的屎殼郎,「刨糞坑」的屎殼郎就輕鬆多了。

它們會直接在一坨糞便裡產卵,然後自己吃,後代也吃,邊吃邊成長。方便是方便,但卻是以犧牲安全為代價換來的。

因為說不定什麼時候就被天敵搜來吃掉,亦或是進了哪個不長眼的狗肚子裡。

·刨糞坑的屎殼郎

大部分屎殼郎以屎為生,小部分屎殼郎不吃屎,專吃一些體型比之較小的昆蟲,比如螞蟻。

此外,屎殼郎還可入藥。

·藥用屎殼郎「大將軍」

根據百科的介紹,屎殼郎在我國分布廣泛,它本身具備相當足的藥用價值,可治之病有許多,特別是前列腺和腫瘤方面的研究較深入,已進入臨床階段。

有一說法叫「屎殼郎渾身是寶」,看來也沒啥錯。

相關焦點

  • 屎殼郎的前世今生 方舟手機版蜣螂馴服與屬性
    蜣螂 【簡介和外觀】 蜣螂看起來像是一隻甲蟲,默默等待著有緣人抓他回家 屎殼郎無法乘騎,不過可以直接捧在手裡。 馴服後的屎殼郎直接把糞便丟到它背包裡,一段時間過後它就能自動分解成油和化肥了,不同體積糞便分解效率也不同,大體積糞便分解得多!
  • 蜣螂——屎殼郎
    屎殼郎,又名糞金龜;學名蜣螂(Geotrupidae),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推丸、裹糞牛、滾糞牛等,屬鞘翅目金龜子科糞金龜亞科
  • 屎殼郎推糞球為什麼?帶你了解屎殼郎的秘密
    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è)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世界有2萬多種蜣螂,分布在南極洲以外的任何一塊大陸。蜣螂能利用月光偏振現象進行定位,以幫助取食。有一定的趨光性。
  • 38年前宣告滅絕,標本就拍到20萬元,這種形似屎殼郎的昆蟲又增多
    有一種看上去烏黑髮亮的甲殼類昆蟲,見者大多都會認為是屎殼郎,但是卻有著一對長長的前足,其背部肩部等常有彩色光澤或斑點,如下圖,這種昆蟲其實並非屎殼郎,而是彩臂金龜。
  • 擁有「超能力」的屎殼郎,曾被萬人敬仰,我們看不一樣的屎殼郎
    屎殼郎,學名蜣螂,說起這個名字,我們都不陌生,就首先想到的就是整天推著糞球來回溜達的吃屎的蟲子。世界上動物排糞速度堪比維多利亞瀑布,像牛這樣的動物一天甚至能排便12次之多,地球之所以沒被糞淹沒,屎殼郎功不可沒,被譽為「地球清道夫」。為此我們也需要為屎殼郎正名,因為屎殼郎其實就是我們眼中的「五好青年」。
  • 兒子要養屎殼郎
    一天晚上睡前,兒子央求我給他養個寵物,我問養什麼,他說要養屎殼郎。我睜大了眼睛連問了好幾遍才確認他所謂的「寵物」真的是屎殼郎。我就問他,你為什麼突然要養屎殼郎?你知道什麼是屎殼郎嗎?你了解它嗎?你知道怎麼養嗎?兒子對我連珠炮似的問題波瀾不驚,反而向我娓娓道來他所知道的屎殼郎。
  • 屎殼郎、老鼠、蒼蠅、蚊子爭老大,結局亮了
    屎殼郎和老鼠、蒼蠅、蚊子碰到一起,想著結拜成兄弟,可誰當老大呢?老鼠說:「咱們按年齡吧,誰的年齡大誰當大哥。」蒼蠅和蚊子一聽,知道他的話中有話,忙說:「光按年齡不行,應該按本領。」屎殼郎也隨聲附和著說:「對,咱們比本領吧, 誰的本領大誰就當大哥。」老鼠沒有辦法,只好同意了。屎殼郎首先發言:「別看我名聲不太強,生來愛在糞中忙;有朝一日成仙體,梧桐樹上去歇涼。」 老鼠、蒼蠅和蚊子聽了,齊聲說:「那就讓我們欣賞欣賞你的本領吧。」
  • 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屎殼郎
    但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古埃及人心中的太陽神是一種昆蟲――滾糞球的屎殼郎。推糞球的屎殼郎古埃及人看著太陽每天從尼羅河的東邊升起,從西邊「入地」,他們的心中就充滿了疑惑,不明白為什麼會有日出日落於是太陽、月亮、獅子、貓、牛、羊、鱷魚甚至屎殼郎,都被古代埃及人想像成了神。而屎克郎竟然還是他們心中的太陽神。這種想像在很多人(當然也包括筆者)看來是很無釐頭的,屎殼郎與太陽有什麼聯繫呢?怎麼就成了國外計人心中的太陽神了呢?
  • 你聽過屎殼郎的故事嗎?
    大家對屎殼郎都會有所耳聞,屎殼郎的原名是蜣螂(qiāng láng),一種痴迷於推糞球的昆蟲,我們一直以來都沒有什么正面評價,有時候在評價一個人不好的時候,會把他說成是屎殼郎。雖然屎殼郎在我們這兒,沒有什么正面的評價,但是有些地方把它當成是神哦!不是負面的神,而是太陽神!屎殼郎是太陽神?你們沒有聽錯,確實是太陽神。古埃及的傳說裡,屎殼郎就是太陽神的象徵。
  • 屎殼郎難於移動糞便,唯一一種拉方塊狀糞便的袋熊,讓屎殼郎好方
    在動物世界中,屎殼郎有「自然界清道夫」之稱,是因為它們以其它動物的糞便為食,屎殼郎會把糞便製成球狀,有利於滾動,然後推到安全地方藏起來,最後再慢慢吃掉。但有一種動物的糞便卻讓屎殼郎難於移動,是因為這種動物是唯一一種會拉方塊狀且非常堅硬的糞便,這種動物就是——袋熊。袋熊的棲息地主要分布在澳大利亞,是一種外形像小型的熊類,臉又似鼠的動物,體重一般在35千克左右。
  •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時間:2018-05-15 22:37   來源:川北在線整理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 屎殼郎吃自己的屎嗎?屎殼郎是蜣螂的俗稱,屬於金龜科蜣螂亞科,也有很多人叫它屎虼(g)螂、屎比房、推丸、裹糞牛、滾糞牛、滾糞郎等。
  • 屎殼郎 埃及的太陽神
    屎殼郎是埃及的神,至高無上。它象徵著偉大的太陽神。
  • 古埃及的清奇腦洞:太陽是屎殼郎滾動的糞球
    屎殼郎——埃及的聖甲蟲然而,古代埃及人思路清奇,他們覺得太陽好像是個糞球!太陽每天升起來、落下去,就好像一個個被屎殼郎推上來、推下去的糞球。那麼,推糞球的屎殼郎是什麼呢?屎殼郎這個名字未免太普通,總要加點神聖的涵義,乾脆就叫「聖甲蟲」。屎殼郎,把糞便團成一個球,然後把卵掩埋其中。這樣可使幼蟲在孵化時,就有了現成的食物供應。因此,屎殼郎具有成為重生、再生和循環往復的象徵的前提條件。在古代埃及的神話體系中,屎殼郎是凱布裡(Khepri),象徵著「到來並存在」和生命靈魂的再生。
  • 屎殼郎搖身一變成為BOSS?《方舟:生存進化》手遊反轉真大
    而屎殼郎則是《方舟:生存進化》手遊裡的一種"吃屎"生物,外形很像甲蟲,比現實中的屎殼郎大上幾十倍。遊戲裡屎殼郎喜歡安靜的窩在洞穴邊,玩家馴服它們後可以餵它吃屎,然後可以產出油和化肥,十分實用。
  • 熱門手遊排行榜,《方舟:生存進化》手遊屎殼郎也能成BOSS
    而屎殼郎則是《方舟:生存進化》手遊裡的一種「吃屎」生物,外形很像甲蟲,比現實中的屎殼郎大上幾十倍。遊戲裡屎殼郎喜歡安靜的窩在洞穴邊,玩家馴服它們後可以餵它吃屎,然後可以產出油和化肥,十分實用。而在《方舟:生存進化》手遊1月6日上線的地牢「迷失的希望大道」當中,屎殼郎搖身一變成為了地牢當中的最終BOSS,這個反轉直接讓很多玩家瞠目結舌,吃屎的弱雞生物成BOSS這變化也太大了。
  • 科學家稱屎殼郎為世上力量最大的昆蟲
    英國和澳大利亞科學家本周三稱,全世界力量最大的昆蟲是一種雄性屎殼郎,這種屎殼郎需要很大的力量才能在動物糞便中與雌性屎殼郎交配。  屎殼郎可拖動相當於其身體重量1141倍的物體,這相當於一個體重70公斤(154磅)的人能舉起重達80噸的六輛雙層巴士。  很多這種屎殼郎的驚人力量源於它們特殊的交配形式。
  • 閒寫打油詩,講述二米飯,鹹鴨蛋,以及屎殼郎的往事
    遊玩遇見屎殼郎,插根木棍當風扇。話說道:終於等到某一年,我們山裡人也能慢慢吃得起大米了,大米飯越來越頻繁的被端上餐桌;而從前作為主流主食的高粱米飯卻逐漸的被淘汰,以至於漸乎絕跡。這就意味著我們村民的日子終於好過了一些。這是好現象,是農村民眾飲食水平提升的表現。但是頓頓吃大米飯確實還嫌奢侈,若是家裡有保守的老人,恐怕還要斥之為敗家行為。
  • 一周工作7天,屎殼郎是這樣被「偷」到澳大利亞的
    從非洲進口屎殼郎面對牛糞問題看,澳大利亞成立了10人組成的問題解決小組,最終這項艱巨的任務交給了來自從亞洲進口的屎殼郎先生。在1967年至1982年之間,澳大利亞進口了55種昆蟲,供在澳大利亞解決牛糞帶來的環境問題。其中22種來自南部非洲,計劃用於北澳大利亞的夏季降雨地區數量不足,但其餘23種在至少北澳大利亞的一個地方被解放。
  • 地球上最彪悍的十大生物:屎殼郎、牛入選
    非洲象身型壯碩,兩腿結實,耳朵巨大,高至13英尺,重達13000磅,單單象牙就重約100磅,最長可達8英尺。這些象牙用來挖掘東西,移動物體,有時候在爭奪統治地位時當作武器。不幸的是,象牙也是偷獵者們的心頭所好。非洲象僅鼻子就有大概10萬塊不同的肌肉。如果你不能理解這意味著什麼,想想看,我們人類全身才只有不到800塊肌肉,想必這樣你就明白這有多驚人了!
  • 名不見經傳的屎殼郎,在人們嘴裡,卻是精彩不斷
    越是普通的讓我們視而不見聽而不聞的事或者東西,習以為常,不去注意,越是精彩連連,屎殼郎就是其中之一。雖然說屎殼郎,總是讓我們覺得很髒,其實不然,關於屎殼郎的諺語,句句精彩,擊節讚嘆。022、屎殼郎跟著屁哄哄屎殼郎,在我們的印象中就是髒的,臭的,不衛生的,不入流的,而屁,也同樣如此。當屎殼郎與屁同行,那就是典型的臭味相投,什麼人喜歡跟什麼人在一起,這話真是不假,秦檜還有三朋友,就是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