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的生命力,地球:還是我說了算

2020-09-04 重慶視界

火山口吐出一個巨型「煙圈」

只剩下半張樹皮的一棵樹,竟然還生機勃勃!

發芽後的馬鈴薯,根莖像觸手一樣在房間四處尋找水源……

澳大利亞的蜘蛛每年會隨風遷徙,下起一陣陣蜘蛛雨……

蜘蛛絲的強度可能超乎你想像!

蜘蛛的「私人遊泳池」,同時也是獵物的溫床……

只要一點點土壤、水分、陽光,哪怕只是幾粒微小的種子,也能生根發芽!

一場局部降雨,就像是老天爺上完廁所衝了個馬桶……

不用核爆,大自然也能產生駭人的蘑菇雲

有人把單車放在了大街上忘了拿走,時間久了單車被植物佔據了

被丟棄在樹旁的一輛自行車,被大叔無情吞噬

一座完全被樹藤包圍的建築,裡面會不會住著龍貓???

南極洲的一塊方形的冰川,似乎一點都不自然……

大自然和文明之間的較量,縱然人類以自己文明為傲,卻抵不過大自然的力量。

地球:在這球上還是我說了算!

雖說現今科技如此發達,但是不得不承認一個現實,但是在面對大自然之時,依然需要抱著敬畏之心!

相關焦點

  • 它是大自然的寵兒,誕生於5億年前,有著超乎想像的頑強生命力
    數十億年前,地球這顆普通的行星誕生了生命,從此地球一躍升級為生命星球,經過漫長歲月的進化演化,終於在數百萬年前,人類誕生了,從此地球從生命星球升級為文明星球。雖然人類是地球的霸主,是智慧生命,但是大自然賦予人類聰明智慧大腦的同時,並沒有賦予人類一個非常強大的身體。
  • 《地球生命力報告》發布!全球野生物種種群規模減少三分之二
    大自然發來的求救信號!對一個已經被人類活動在很大尺度上改變了的地球而言,任何一處生態系統的保護都不簡單。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更揭露了這種影響的嚴峻性。作為世界領先的以科學為基礎的地球健康評估,《地球生命力報告》自1998年首次發布以來,一直在跟蹤全球生物多樣性的變化並分析其原因最新狀況。
  • 如果人類在地球上消失....,大自然一點也不在乎發生這種事情
    有一點是非常肯定的,那就是人類消失後地球將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當然這種變化只是相對於人類的活動區域而言,事實上,地球的生態系統是如此的龐大,大自然一點也不在乎人類消失與否,說白了,大自然對地球環境的影響目前還是遠超人類。
  • 30張不可思議的照片,證明大自然無所不能!
    大自然對於渺小的人類來說,就像是一個變幻莫測的魔術師!人類自以為對這個地球足夠了解,然而,我們只是看到了它的冰山一角,大自然處處充滿著驚喜,時時刻刻都在上演著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 大自然到底有多神奇?外網最近整理一波超級不可思議的自然奇景照片,一起來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力量吧!
  • WWF地球生命力報告:淡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每年減少4%
    澎湃新聞首席記者 刁凡超9月10日,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發布的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中指出,由於棲息地喪失和退化,包括由於人類糧食生產方式所造成的森林砍伐,導致了陸地物種數量急劇下降。
  • 在翻手雲覆手雨的大自然面前,人類真的好渺小....
    所以,大自然到底有多猛?外網最近整理了一波超震撼的自然景觀照片,一起來感受一下大自然的力量吧。颶風形成的「颶風漏鬥」,大自然就是擁有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力量,敬畏自然,但也努力學會坦然面對自然帶來的一切吧。---如意如意順我心意biubiu:人類以為自己發明了塑料。
  • WWF地球生命力報告:全球淡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每年減少4%
    光明生物圈【WWF地球生命力報告:全球淡水野生動物種群數量每年減少4%】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9月10日發布的《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顯示,近半個世紀,全球野生物種群數量平均下降68%。其中,淡水地球生命力指數監測了944個物種、3741個種群,覆蓋了包括哺乳類、鳥類、兩棲類、爬行類和魚類,其數量平均下降了84% ,相當於自1970年起每年下降4%,相較於海洋或森林,其生物多樣性喪失速度更快。專家指出,如果人類繼續忽視來自大自然的預警,我們的食物、生計、健康和未來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
  • 十六歲白居易的成名作,描寫了大自然的頑強生命力,流傳了千年
    這首詩太著名了,特別是前四句,蘊含了大自然循環往復的生長奧秘,也表明了詩人強大的自我生命力。此時的大唐江山,長安城池,就像眼前的這片草地一樣。一年一年,榮枯往復,雖然被野火焚燒破敗不堪,但是,當明年的春天,春風吹起的時候,嫩草又會發芽,新鮮的綠色還是會迅速擴散起來,又會重新煥發青春,這就是大自然的生命力,這也是平凡的小草的頑強。而這一切,難道說的不是年輕的白居易自己嗎?
  • WWF《地球生命力報告》:近半個世紀,野生物種群數量平均減少三分之二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10日發布的最新一期《地球生命力報告2020》中指出,由於自然環境遭到破壞,造成包括新冠疫情在內的人畜共患病蔓延,在不到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哺乳動物、鳥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和魚類的全球種群數量平均下降了約三分之二。
  • 20張震撼的大自然照片,植物生命力的頑強!
    植物已經在地球上存在了約3.7億年,它們經歷的許多事,人類無從得知。可以確定的是,植物的生命力之強,超過我們想像!這棵樹憑藉自己的身體穿破了柵欄即使被擠得死死的,它還是探出了頭
  • 《地球:神奇的一天》定檔8.11成龍親述神奇大自然
    《地球:神奇的一天》將追隨太陽的軌跡,用領先的電影科技帶領觀眾跨越地球的南北東西,探索自然界38個野生物種平凡而又燦爛的一天,以更強的臨場感見證動物王國中那些日常的、溫情的、驚心動魄的瞬間。作為《地球》系列的新作,《地球:神奇的一天》與《地球脈動2》共享拍攝了一些片段,觀眾可以在影院規格的極致影音環境下再度欣賞到諸如「蛇追蜥蜴」等激動人心的場面。
  • 大自然在說話:我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我
    你聽,她在哭訴:有人稱我為大自然也有人,叫我大自然母親我已經度過了四十五億年是你們人類存在時間的兩萬兩千五百倍我並不需要人類,你們想怎樣度過每一天在意我,或者忽略我我並不在乎你們的行為決定你們的命運不是我的我是大自然,我將繼續存在我隨時都在進化
  • 我的東西我說了算——java訪問修飾符
    也就是我標題所說的「我的東西我說了算」了。
  • 《STN快報》21:告訴我,電競圈到底誰說了算?
    《STN快報》21:告訴我,電競圈到底誰說了算?《DOTA2》戰隊、隊員與ACE聯盟撕逼大戲,電競圈到底誰說了算???
  • 史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不怕熱不怕冷,小孩卻能輕易捏死!
    史上生命力最頑強的生物,不怕熱不怕冷,小孩卻能輕易捏死!地球上的任何一種生物都有習性特徵,與人類共同生存在地球上,久而久之,建立了和平的生態關係。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規律,很多規律是更古不變的,無法改變。地球上存在很多生命力頑強的生物,即便在惡劣的環境下,它們都能頑強的生存。
  • 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物,大自然刻意照顧,還是非地球生物
    大自然有自己獨特的運行規律,就像亙古的天空,從來都不曾改變過。動物、植物、微生物,基本上是這個世界上所有生命的種類。不同的生命之間,在進化道路上很難產生交集。即便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人類,也難以攻克這個天然的桎梏。不過在這個世界上還是有一些非常奇怪的生物,可以逾越不同物種之間的鴻溝,甚至將兩者之間的優勢完美地融合到一起。
  •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
    3種動物界中的活化石,生命力公認頑強,可惜瀕臨滅絕!大約6500萬年前,一次大災難的降臨,致使恐龍一夜間銷聲匿跡,自此之後就再也看不見恐龍的身影。450萬年前人類的出現,地球才有了一片生機。很多科學家一直在探討恐龍消失的最終原因,大多認為是行星撞擊地球而導致的,但沒有確切的證據。人類在地球上生活已經有段時間了,雖說站上食物鏈的頂端,與一些古老生物相比,人類的歷史還是比較短的。很多同時代的生物都在逐步消失,但也有一些生物生命力頑強,毅然而然的生存了下來。通過研究,有人發現地球上還有多種史前生物存活著,被稱為動物界中的活化石,到底是哪些生物呢?
  • 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 水熊蟲生命力在地球堪稱孤獨求敗
    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 水熊蟲生命力在地球堪稱孤獨求敗時間:2019-08-09 11:33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地球最強生物水熊墜落月球或倖存 水熊蟲生命力在地球堪稱孤獨求敗 8月7日,媒體報導隨著以色列探測器4月在月球表面墜毀,探測器上攜帶的微型動物水熊或在月球倖存
  • 我為大自然代言 第51個世界地球日 青島在行動
    青島新聞網4月22日訊(記者 朱穎)今年的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今天上午,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組織機關相關處室和局直有關單位,在疫情防控期間,有組織、有秩序在局機關大廳開展宣傳諮詢活動,製作擺放宣傳展板、發放宣傳材料2000餘份,宣傳地球科普知識、提升對地球的認知程度,進一步增強節約集約利用資源、珍惜和保護自然資源、建設生態文明、共建美麗中國的意識。在市局統一要求下,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勘察測繪院、高新區分局以電子屏或電視形式滾動播放地球日宣傳主題。
  • 世界地球日丨貴陽市第十七中學發起「我為大自然代言」活動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世界地球日」宣傳主題為「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在此之前,貴陽市第十七中學發起了以「我為大自然代言」為主題的宣傳活動,通過徵集短視頻、宣傳海報、書畫,開展親子活動等方式,呼籲學生和家長珍愛地球,愛護環境,參與生態文明建設,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觀念,從一點一滴做起,親近自然、了解自然、保護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