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照明未來可能替代LED!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中村修二在滬演講

2020-12-01 東方網

  東方網通訊員遲林華、杜肖銘10月12日報導:光源與文明同行。人類生存和發展從來就離不開對「光」的利用和開發,人類的文明史是一部利用和開發「光資源」的歷史。而其中,對光源的開發與利用成為了人類文明演進的重要助推器。

  10月11日,在航空工業上電舉行的「固態雷射應用趨勢」報告會上,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藍光LED與藍色雷射二極體發明人中村修二教授應邀作了題為《藍色雷射二極體的發明及未來雷射照明》的報告,分享了雷射光源的發展歷史和廣泛的應用前景。

  演講中,他講述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及開發藍色LED的過程。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末,他徵得了當時日本日亞化學企業負責人的同意,從1989年開始採用GaN材料研製藍光LED,通過三年的研究,1991年開發出了藍色LED產品,2014年他憑藉該科技成果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中村修二教授2005年加入美國籍,在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繼續進行新光源的研究,2010年成功研製出基於半極性氮化鎵的藍色雷射二極體,以此將人類帶入固態雷射照明時代。相比藍光LED,藍色雷射二極體的能源密度更高,可以極大地降低照明的成本。目前,藍色雷射二極體已經在顯示、AR/VR眼鏡、汽車照明等領域廣泛使用。

現場觀眾積極提問,與中村修二教授交流互動

  會上,中村修二教授就雷射照明技術發展與參會技術人員進行了問答式的深入交流,現場氣氛熱烈。中村修二教授表示,目前他正在對藍色雷射二極體進行改進,預計在不久的將來,藍色雷射二極體的價格將與LED相同,就他所研究的領域來看,10年後,雷射照明很可能會代替現在的LED照明,而且目前也沒有更好的光源能超越藍色雷射二極體,他深信雷射照明必將有光明的前景。此外,中村修二還介紹了藍色雷射二極體在通信、雷達等領域的應用情況。

中村修二教授參觀國畫展廳,深入交流雷射產業技術

中村修二教授與中航國畫董事長蒲毅、總經理錢仕良在國畫展廳前合影

  雷射是20世紀以來繼核能、電腦、半導體之後,人類的又一重大發明,被稱為「最鋒利的刀」、「最準的尺」、「最亮的光」,20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也頒布給了從事雷射相關科研的科學家。此次交流活動是雙方就雷射產業的技術和未來發展方向進行的一次深入的研討,也是對新光源發明者的致敬。

相關焦點

  • 固態照明的未來,藍光之父中村修二看好這四大領域
    ,這次論壇,最受矚目的莫過於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中村修二。 在7月12日論壇上,中村修二做了主題為「藍光LED的發明和固態照明的未來」的精彩演講。演講中,他分享了自己研發高效藍色LED的技術歷程,並預測了固態照明技術的關鍵發展趨勢。 發明藍光LED,非常容易? 演講中,中村修二首先講述了自己的學習和工作經歷及開發藍色LED的過程。
  • 諾獎得主中村修二:高效藍色LED的發明與固態照明的未來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加州大學教授中村修二在演講中表示,LED照明將對改善全球的生態環境起到重要作用,「全球變暖確實是所有國家、政府亟待解決的挑戰,如果全世界都能使用LED照明會極大的減少能源的消耗。」   發言實錄全文如下:   我給大家介紹我們的未來還包括雷射照明。
  • 2014年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 "藍光之父"在廈講LiFi的未來
    廈門網訊(海西晨報記者蔡櫻柳通訊員薛嵐)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四位海外院士,兩位國內院士……全球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大約500位專家、學者和企業代表與會。顯然,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與會嘉賓名單。  昨日上午,2018年第七屆國際新材料大會在廈門開幕。作為第二十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第五屆人才項目資本合作展的場外活動之一,本次大會受到了國內外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出爐了
    (原標題: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三名科學家獲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瑞典皇家科學院7日宣布,將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兩名日本科學家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此前廣受外界關注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華裔教授楊培東和史丹福大學華裔教授張首晟無緣獲獎。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消息,兩名日本科學家赤崎勇、天野浩和一名美籍日裔科學家中村修二共同獲得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以表彰三人在新型節能環保光源高亮度藍光LED研究方面的成績。
  • 2018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3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諾貝爾(Alfred Bernhard Nobel)籤署了他最後的遺囑,將財產中的最大一份給了一系列獎項,即諾貝爾獎。諾貝爾獎分設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和經濟學六個獎項。2018年諾貝爾獎只頒發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和平和經濟學五個獎項,文學獎推遲頒發,替代方案為「計劃於2019年頒發」。諾貝爾獎的獎金來自諾貝爾所成立基金的利息或投資收益。
  • 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美法加三名科學家因雷射物理獲獎
    北京時間10月2日17時50分許,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分別來自美國、法國、加拿大),以表彰他們「在雷射物理領域的突破性發明」。
  • 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諾貝爾物理學獎近5年得主名單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19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三位日裔科學家獲
  • 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將出席LMN 2021世界雷射製造大會
    在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之際,LMN世界雷射製造大會收到了來自法國的喜訊: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世界著名雷射專家傑哈·莫羅教授將重磅亮相LMN 2021世界雷射製造大會。在其近期為大會發布的賀詞中,他強調了雷射技術發展的重要意義,並對大會作出了充分肯定。
  • 諾獎得主 探秘未來科學「黑洞」 揭秘他的發明「前傳」
    據悉,作為2016創交會高端論壇的世界未來科技論壇,其演講交流主題直指世界科技發展前沿,而演講嘉賓均為國內外相關領域權威專家,全球各領域科學研究翹楚共同來蓉,縱論前沿技術的未來產業發展機遇與變革,探討世界前沿科技與中國西部尤其是四川實踐的對接探索。
  • 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Arthur Ashkin 去世
    物理學獎獲得者Arthur Ashkin 近日逝世,享年98歲。2018年,瑞典皇家科學院因其「光鑷及其在生物系統中的應用」 將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Arthur Ashkin,另一半授予Gérard Mourou 和Donna Strickland 。據悉,Arthur Ashkin還打破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最高年齡的紀錄。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三位科學家獲獎
    根據諾貝爾獎官方網站介紹,諾貝爾物理學獎是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阿爾弗雷德·貝恩哈德·諾貝爾的遺囑,以其部分遺產作為基金創立的5個獎項之一,旨在獎勵對人類物理學領域裡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由瑞典皇家科學院頒發。設立物理學獎項,最早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中被提及。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消息,北京時間2日下午,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Arthur Ashkin, Gerard Mourou和Donna Strickland因在雷射物理學領域的奠基性工作,獲得此獎項。作為根據諾貝爾遺囑設立的五大獎項之一,諾貝爾物理學獎在百餘年的歷史上,有著諸多優秀的獲獎者。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因發現銀河系中央的超大質量天體方面,共同分享這一獎項。
  • 2020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近10年得主及成就都有哪些?
    中新網10月6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6日,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因黑洞研究方面的貢獻,德國科學家當地時間6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英國科學家Roger Penrose,另一半授予德國科學家Reinhard Genzel和美國科學家Andrea Ghez,以表彰他們在天體物理學領域的貢獻在諾貝爾寫於1895年、要求設立五大領域獎項的遺囑中,物理學是他最先提到的領域。諾貝爾要求物理學獎被授予「在物理學領域作出最重要發現或發明的人」。
  • 為什麼藍光LED的發明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LED的發光原理和光譜
    前段時間的消息:2014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是由發明藍光LED的日本人中村修二獲得,可見LED行業大有可為啊!
  •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去世
    2008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下村修去世,享年90歲。下村修在水母裡發現綠色螢光蛋白(GFP),2008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日本有機化學及海洋生物學家,同時他也是美國波士頓大學名譽教授。下村生於京都,長崎大學藥學系畢業後,於名古屋大學擔任助教授,後來到美國波士頓大學擔任客座教授,其後被選為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下村於1962年在美國留學時,成功的從生長於美國西海岸沿岸的水母分離出綠色螢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
  • 藍光LED發明者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因為只有完整的採用紅,綠,藍三原色之後,我們才能產生照亮我們世界的白色光源   2014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日本名古屋大學的赤崎勇,天野浩以及美國加州大學聖巴巴拉分校的中村修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