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考察工作結束的早,下船就翻了翻昨天國家瀕管辦公布的新修訂的《瀕危野生動植物種貿易公約》附錄的漢化版,於是看到了這麼個東西
沒錯就是這個史矛革繩蜥屬,並不是翻譯錯誤,拉丁學名Smaug確實就是指《霍比特人》裡的那條話癆巨龍。雖然以前就知道原來的繩蜥屬Cordylus已經被拆分成了幾個獨立屬,但能在我國官方發布的文件裡看到這個名字還真是蠻喜感的。
至於這些「史矛革繩蜥」到底是啥,其實這些都曾經是繩蜥屬(環尾蜥屬)的成員,相信很多人都聽過它們的一個親戚——犰狳環尾蜥(Ouroborus cataphractus)。
遇到危險時犰狳環尾蜥會咬住自己的尾巴,像犰狳一樣蜷縮成球狀,用鱗甲和尖刺保護自己
不過在新分類系統中這個小傢伙也被從繩蜥屬移出,獨立成了環甲繩蜥屬(Ouroborus)。 而史矛革繩蜥屬也是從原來的繩蜥屬拆分出的新屬,其下的模式種則是原來繩蜥屬中體型最大的巨環尾蜥(Smaug giganteus),體長可以達到三十釐米以上,不過也許現在應該稱作巨史矛革繩蜥?
巨環尾蜥確實有幾分影視作品中巨龍的風範
除了史矛革蜥,其實還是有些物種的學名同樣也來自託爾金老爺子的作品,比如2012年發表的一種大型獸腳類恐龍——索倫龍(Sauroniops pachytholus)。
索倫龍屬於鯊齒龍類,生活於9500萬年前的晚白堊紀的北非,體長可以達到9米
其屬名Sauroniops顯然就是來自《魔戒》等一系列作品中出現的主要反派之一魔君索倫(Sauron),而後面的ops則是古希臘語中的 ὄψ,意為眼睛。因此屬名的全意就是「索倫之眼」,嗯,就是魔戒三部曲裡全程待機的那個紅色大眼睛。
生活在距今6千萬年前至5千8百萬年前古新世中期的南美的一種大型淡水鱷則與中土世界中的另一類邪惡勢力有關。
炎魔鱷(Anthracosuchus balrogus) 屬於森林鱷科煤礦鱷屬,體型與現代的灣鱷相近,根據現有的兩具化石樣本推算,其體型為5到6米。
炎魔鱷的顱骨化石,為了顯示其巨大拍攝者特地找了一個小個體密河鱷的頭骨與其對比……
炎魔鱷的種加詞balrogus來自中土世界的邪惡生物炎魔(Balrog),這是由於曾有炎魔潛伏在摩瑞亞地下深處的礦坑中,而炎魔鱷的化石則也是在哥倫比亞的Cerrejón礦坑深處被發現。在同一地區還發現了巨大的鱷類椎骨化石,被稱為「嚼龜者」,可能也屬於炎魔鱷,如果屬實那炎魔鱷的體型上限可能會與恐鱷相近,達到 9到10米。
與炎魔鱷生活在同一地區的競爭對手還有著名的巨爬行動物——泰坦蟒(Titanoboa cerrejonensis),屬名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泰坦,這個比較常見,就不多說了。除了泰坦蟒,還有另一種名字也很霸氣的森林鱷類也生活在同一區域——冥河鱷(Acherontisuchus guajiraensis),其體型與炎魔鱷相近,不過更傾向於以魚類為食,屬名Acherontisuchus來自希臘神話中的冥河Acheron。
泰坦蟒與冥河鱷
託老先生的作品我們已經講了很多了,順著冥河其實還可以聯繫到很多我們更熟悉的物種,比如虎鯨。
虎鯨的學名為Orcinus orca,其中其實也大有門道。
屬名Orcinus來源於伊特魯裡亞人神話中的死神奧迦斯(Orcus),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與狄斯帕特(Dīs Pater)、希臘人的冥王哈迪斯(Hades)及其羅馬名字普路託(Pluto)相混淆,也有「死者之國」之意。
而種加詞orca的來源一說也是來自奧迦斯(Orcus),而《牛津英語大詞典》則認為可能來自古希臘詞 ὄρυξ ,指某種鯨類或是羚羊。
綜合起來來看虎鯨學名的意思就是「死者之國的鯨」,甚至可以翻譯成「冥王鯨」或是「亡神鯨」。
攻擊長吻真海豚的虎鯨,對於很多海洋動物來說虎鯨確實是死神的化身
說到鯨類就不得不提另一種更可怕的鯨類——梅氏利維坦鯨(Livyatan melvillei)。
梅氏利維坦鯨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巨型掠食性抹香鯨,生活於1200至1300萬年前的中新世中期,體長可達16至17米,上下顎均生長有巨大的利齒,最長可達36cm,是當時毫無爭議的頂級掠食者,也是巨齒鯊最強而有力的競爭對手。
利維坦鯨屬的屬名Livyatan不必多說,來自《聖經》中提到的巨大的海怪利維坦(Leviathan),種加詞melvillei是為了向《白鯨記》的作者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致敬。
利維坦鯨復原,來自Pablo Lara
由於不想讓篇幅過長後面就長話短說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去了解。
19世紀末在埃及發現的兩種古鯨——奧西裡斯撒格哈鯨(Saghacetus osiris)和伊西斯龍王鯨(Basilosaurus isis)的種名直接來自古埃及神話中的「往生之神」奧西裡斯及其妻子「生命與健康女神」伊西斯。
梵天麟屬(Bramatherium)是一類已經滅絕的長頸鹿科動物,屬名由兩部分組成:Brahma來自印度教的主神之一的梵天brahmā ब्रह्मा ,therium來自希臘詞θηρίον,意為野獸。總之梵天麟這個譯名比音譯的「布拉馬獸」不知道高到哪裡去了。
梵天麟
似金翅鳥龍屬(Garudimimus)是在蒙古巴彥思楞組發現的一種似鳥龍類恐龍,屬名來自印度神話中的神鳥迦樓羅(Garuda)。
現今生活中美洲及南美北部的大型猛禽角雕(Harpia harpyja),又稱哈佩雕,其屬名與種名都來自希臘神話中人面鳥身的女妖哈比(Harpy)。與之相似的還有海牛目(Sirenia)也來自希臘神話中的海妖塞壬(Siren)以及各種水螅(Hydra)直接取自九頭蛇許德拉。
側臉一股王者氣質的哈佩
當然,我國的東西肯定也是少不了的,2014年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發表了侏羅紀晚期的兩個早期哺乳動物新屬——神獸屬(Shenshou)和仙獸屬(Xianshou),包括三個新物種: 陸氏神獸 (Shenshou lui)、玲瓏仙獸(Xianshou linglong)和宋氏仙獸(X. songae)。
學名是什麼意思就不解釋了,會拼音的基本上都能看懂。
陸氏神獸
晚白堊紀角花蟾科的惡魔蟾蜍屬(Beelzebufo)來自著名的惡魔別西卜(Beelzebub)。
克柔龍屬(Kronosaurus)源自希臘神話中的泰坦神之一,宙斯的父親克洛諾斯(Cronus)。
風神翼龍屬(Quetzalcoatlus)來自阿茲特克神話中的羽蛇神Quetzalcoatl。
波塞冬龍屬(Sauroposeidon)不解釋。
蛇發女怪龍(Gorgosaurus)來自希臘神話(希臘神話上鏡率真高)中的戈爾工三姐妹(Gorgon)。
哥斯拉龍屬(Gojirasaurus)不……不解釋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傳說中的神話生物和怪獸在很多物種(尤其是古生物)的學名中再次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這裡就不再一一贅述了,也非常歡迎大家能繼續補充這些好聽、霸氣甚至是中二的物種學名。
文章來源:
http://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058529945248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