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取消對臺交流限制 深綠「立委」叫囂:盼蔡英文有機會「訪美」

2021-01-11 生林聊臺海

據臺媒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政府卸任前,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日(9日)發出重大宣布,取消美國對臺關係中,美方所有的交流限制。深綠「立委」陳亭妃今天表示,希望未來蔡英文有機會可以到美國「正式訪問」;「綠委」許智傑則說,這是歷史上關鍵的一刻。

陳亭妃說,川普在上月27日籤署的「臺灣保證法」通過的3項重點,第一就是要美國軍售臺灣變成常態性,第二個部分就是要美國協助臺灣來積極加入所有的國際組織,另外一個部分就是希望國務院要立即解釋對臺灣的交往準則。

陳亭妃表示,令人意外的是,美國國務院這麼快就做出回應,取消所有對臺灣的限制,相信未來臺美之間的官員交往,不用有任何設限,而且也不用拘泥在某一個場所,未來臺美之間的交往會更有穩定性,即便之後拜登政府上臺,也不可能會任意更改。

許智傑指出,這是歷史上關鍵的一刻,也是2021年突如其來給臺灣的大禮,將來臺灣地區領導人可以有機會訪問華府,盼望拜登政府將來也可以延續這個政策。

1月8日,有記者提問,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於1月13日至15日訪問臺灣。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中方對於美臺交往的問題,立場是明確和一貫的。美方的行為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中方堅決反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國際社會公認的事實。美方在中美建交公報當中就此作出了明確承諾,中方堅決反對任何形式的美臺官方往來,這一立場是一貫和明確的。

華春瑩指出,我們注意到,一段時間以來,川普政府內的少數反華政客明確說,就是蓬佩奧之流在不斷上演「最後的瘋狂」,不擇手段利用所剩任期蓄意破壞中美關係,服務其個人的政治私利。這種伎倆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是違背中美兩國人民友好和平願望的,必將遭到歷史的懲罰。

華春瑩表示,我們敦促美方回歸理性和理智,停止破壞中美關係的言行。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維護自身的主權安全利益。美方如果執意妄為的話,必將為其錯誤言行、錯誤行為付出沉重的代價。

相關焦點

  • 蓬佩奧宣布取消美臺交往限制,藍營諷:蔡英文應把握最後11天訪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9日宣布取消現行美臺交往限制。中國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如圖)今天諷刺蔡英文能否把握最後11天的機會訪問美國,蔡辦可能時間要抓緊。 蓬佩奧9日在聲明中說,國務院數十年來制定複雜內規限制美臺官員互動,美國政府如此片面做法意在安撫中國大陸,但不會再如此,因此宣布取消一切「自我施加的」限制。
  • 蔡英文聽到絕望消息!解放軍連續11天亮劍後,美高官取消「訪臺」
    近段時間,美臺加緊勾連,令臺海緊張局勢不斷升溫。繼美國衛生部長阿扎和副國務卿克拉奇相繼「訪臺」後,島內近期大肆炒作美國環境保護署長安德魯·惠勒也將來臺。臺外事部門負責人吳釗燮日前聲稱,這是自己去年就致電「誠摯邀請」的,「象徵臺美之間的友好關係」,臺灣民眾「會感到振奮」。
  • 美國環保署長惠勒突然取消「訪臺」 蔡英文當局須認清新變局
    接著,美軍印太司令部J2少將情報處長史達曼「訪臺」曝光,令美方覺得有違首長的人身安全,因此緊急喊卡;昨日晚間臺媒報導稱惠勒也突然宣布取消訪問,臺當局相關單位近日也正徹查洩密來源。一位深諳外交圈人士指出,惠勒取消行程不會是臺灣阻攔,而是美方主動決定。
  • 蔡英文當局全面失控?臺學者:「美將領訪臺」被洩密是首顆內爆彈
    臺媒今天刊載一篇國民黨智庫副研究員李正修的文章稱,「美軍將領訪臺」的新聞是引發蔡當局全面失控的第一顆內爆彈。文章節選如下——英國阿克頓勳爵有句流傳百世的名言:「權力使人腐化,絕對權力使人絕對腐化」。日前一架搭載神秘訪客的美軍行政專機飛抵松山機場,蔡英文辦公室及外事部門皆不透露其身份,只說基於互信,不評論相關人員及行程。然而,根據媒體披露,該位來賓是美軍印太司令部情報處長史達曼,「訪臺」目的應該是為了搜集臺海軍事情報。雖有人猜測與美國總統交接在即有關,但知情人士駁斥此說法,強調臺美軍事交流不涉及政權輪替。
  • 美常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藍委」:國際舞臺上沒有這種玩法,勸民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尹豔輝】美國7日宣布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將訪臺。訪臺期間所有的場面話、閉門密談,拜登團隊會認帳嗎?臨去秋波的訪問,除了拿臺灣刺激大陸之外,就是給拜登團隊下絆子,讓美中關係更惡化,對臺灣似乎沒有任何好處,民進黨當局只能「生忍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悶虧—克拉芙特訪臺秀」?雖說美臺關係很重要,未來拜登政府派出高官訪臺,竭誠歡迎,但在川普卸任前,派大使訪臺有意義嗎?
  • 臺民眾惡搞蔡英文頭像 抗議臺當局進口美豬(圖)
    國民黨「立委」中午繼續佔領議事臺,席地而坐吃便當。圖片來自中時電子報海外網5月31日電 據中時電子報報導,臺灣民眾31日上午開始聚集在臺立法機構外抗議臺當局開放進口美豬,他們打出「民進黨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的標語,聚集在立法機構外呼口號,蔡英文頭像也遭修圖戴上豬嘴,嘲弄蔡當局立場不堅定。國民黨「立委」也在場內聲援。
  • 美宣稱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 國臺辦:要求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
    中新網1月13日電 國臺辦13日舉行例行發布會,針對「美方宣稱取消美臺官方交往限制」一事,發言人朱鳳蓮表示,我們堅決反對美方與中國臺灣地區進行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要求美方立即停止錯誤做法。民進黨當局頑固「倚美謀獨」,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必遭嚴懲。
  • 蔡英文別得意太早,先等來的不是美官員赴臺,而是解放軍連續行動
    美國「國會淪陷」,國家形象蒙受恥辱的1月6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竟然還有心思玩弄加強美臺勾連的把戲,宣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即將「訪問」臺灣。隨後,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團7日發表聲明稱,克拉夫特定於本月13日至15日到臺灣。
  • 蔡英文「美豬」開放令闖關失敗!民進黨為何認慫?
    這是蔡英文二次執政以來遭遇最大阻力的一次。蔡英文遭遇民意的最大阻力對於民進黨同意將「備查」改「審查」,是否是因顧慮到社會的反彈?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民進黨「立委」鍾佳濱表示,沒感覺到「社會上有太明顯的反對」,民進黨就是認為開放政策「符合臺灣利益、照顧民眾需求」。這位民進黨立委恐怕在故意「裝聾」。
  • 美高官即將訪臺,聲稱要見蔡英文!華春瑩:反華政客「最後瘋狂」
    據了解,在美方主導規劃下,克拉夫特預計在本月13日至15日正式訪臺。綜合媒體報導指出,這次訪臺是克拉夫特主動爭取,美方先前就已規劃,去年12月通知臺涉外部門高層及「美國在臺協會」,但並未告知確切時間及行程安排,蔡當局也將該案列為高度機密,雙方此前仍就日期和行程進行討論。克拉夫特曾說,「盼有朝一日能會見蔡英文」。
  • 美國高官訪臺計劃胎死腹中,我們沒有理由慶祝
    作者:王德華1月12日,美國務院官網宣布取消蓬佩奧任內最後一次外訪,理由是「因致力於權力交接程序 」。然而,據路透社報導,盧森堡外交部長和歐盟官員「拒絕與其會面」,因此「最後一刻才取消」。歐洲外交官終於硬了一回,狠狠打了蓬佩奧的臉。
  • 蔡英文講話透露臺美將「建交」?臺專家:美在逼大陸開第一槍
    美國國務院次卿柯拉克日前低調訪臺,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特別於官邸款宴嘉賓,而臺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其中。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今日凌晨連發2篇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臺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
  • 蔡英文沒料到,美官員訪臺後第5天,對岸傳來讓「臺獨」絕望消息
    外媒披露稱,此次無預警「訪臺」的美方人士是美國海軍亞太情報總指揮官史達德曼。據臺媒11月25日報導,這位低調「訪臺」的史達德曼已在24日傍晚搭乘專機又低調的離臺了,而格外引人聯想的是,臺當局所謂的「潛艦(潛艇)自造」開工典禮就在24日舉行,但在該典禮的公開儀式上卻並未出現史達德曼的身影。
  • 美駐聯合國大使訪臺擱淺改視訊,蔡英文聲稱:讓世界知道臺灣是重要...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今天上午在辦公室與美國駐聯合國大使克拉芙特視訊談話,蔡聲稱,臺灣是一股良善的力量,有能力、也有決心貢獻國際社會,未來會持續推動加入聯合國及其所屬的會議和活動,繼續讓世界知道臺灣也是一個重要的夥伴。
  • 國民黨拒絕「美在臺協會」午宴邀約,原因令人傻眼:擔心英文不好
    國民黨黨主席江啟臣號稱「知美派」,主張「親美和中」,與大陸、美國保持均衡多邊關係,卻在拒絕「美國在臺協會」(AIT)午宴邀約後,又因故拒赴大陸海峽論壇,落得兩頭空窘境,目前積極與美重啟接洽中。黨內「立法院」AIT午宴喬不定,據傳與幾位區域「立委」認為自己英文不好、到現場如「鴨子聽雷」,不如留在選區跑行程有關。
  • ...大船離港」 蔡英文何去何從?嚴峻:未來「美臺關係」大概率降溫
    不僅如此,令民進黨尷尬的還有原定12月5日訪臺的美國環保署長突然取消訪臺,這讓民進黨當局的情緒猶如坐了一趟過山車。臺灣《中國時報》發表社論提醒,川普即將「大船離港」,處在局勢變換的關鍵時刻,民進黨當局不能再拿臺灣利益當賭注,必須進行全盤的安全政策總檢討。
  • 川普「下線10天」倒計時:蔡英文忙「捧臭腳」臺媒擔憂「得罪拜登...
    2021年開年之初,距離拜登上臺只剩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裡,川普的「末日政府」向世人表演「最後的瘋狂」,先後拋出「臺美軍事對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克拉夫特訪臺」、「取消美臺交往限制」等連環招數,在最後時限內出盡所有「反華底牌」,意圖為中美未來關係製造障礙。
  • 「臺美」關係再升級?蔡英文又要「作妖」了!
    拜登的當選對於臺灣問題來說是一個新的開始,臺當局應該把握好機會,不要將轉機變為危機。美國大選的過程十分多變,兩位候選人時而領先,時而落後,在票選前期川普的局勢一片大好,但是最後卻被拜登逆轉翻盤。儘管川普不想放棄,聲稱票選作弊,但仍然改變不了任何局面。
  • 美駐聯合國代表將訪臺;臺教授:大陸要出手,蔡英文準備好了嗎
    作者:刺客當地時間7日,美國務卿蓬佩奧通過推特宣布,稱「美國駐聯合國代表即將訪臺」。對此,國臺辦隨後發生對臺當局進行警告,稱「民進黨當局出賣民族利益和臺灣民眾利益,頑固挾洋謀獨,一條道走到黑,必將自食其果」。
  • 川普在線的最後十天:蔡英文忙著「捧臭腳」 臺媒擔憂「得罪拜登...
    取消美臺交往限制」等連環招數,在最後時限內出盡所有「反華底牌」,意圖為中美未來關係製造障礙。面對川普政府的最後瘋狂,民進黨當局則表現得興高採烈,甚至有「立委」開始癔想能藉此讓蔡英文正式訪美。    1月9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發表聲明,宣布解除美臺往來自我限制,對於歐巴馬時期國務院發出的「與臺灣接觸準則」,所有行政機構應該視為無效,外交事務手冊中,行政部門和臺灣往來必須透過美國在臺協會(AIT)的相關規範也作廢,改變的是美國行政部門和臺灣的交流準則,美臺之間仍是非官方關係,但聲明承認,美臺關係不需要、也不應該被美國官僚機構的自我設限所束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