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火箭回收無人船揭開「神秘」面紗

2021-01-11 長帆國際物流

SpaceX使用海上平臺回收「獵鷹9號」助推火箭

當地時間5月30日下午3時22分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39A發射臺發射升空,將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龍飛船」太空艙(Crew Dragon)送入軌道。

在大約10分鐘之後,完成任務的「獵鷹9號」直立著陸在SpaceX的無人火箭著陸船「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號(「我當然還愛你」號,這個船名和馬斯克一樣與眾不同)上。SpaceX的火箭回收機器人「Octagrabber」參與了此次火箭回收。

根據SpaceX的信息資料,「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號是一艘由駁船改裝而成的「自動航天發射中心無人船」(Autonomous Spaceport Drone Ship,ASDS),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港運營。這艘無人船由甲板駁船改裝而成,配備了位置保持發動機和一個大型著陸平臺,由自主機器人控制,用於在海上回收一級火箭。

其中,「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號是SpaceX的第二艘ASDS,在2015年年初根據更新的MARMAC系列駁船304模型開發。該平臺長300英尺(約91米),寬170英尺(約52米),可以支撐18英尺的著陸支架和火箭支撐設備。除去甲板上貨櫃和泵站等設備,平臺可用降落面積長約70米,寬約50米,吃水6米。

計劃升級現有海上著陸平臺並引入第四艘船

目前,SpaceX的船隊目前擁有兩艘ASDS。SpaceX計劃對其ASDS進行一系列重大升級計劃,並將推出另外一艘新的ASDS。

除了「Of Course I Still Love You」號之外,SpaceX船隊中還運營著「Just Read The Instructions」號(JRTI)(看一下說明書號),同樣由甲板駁船改裝而成,根據MARMAC系列駁船303模型開發。這是SapceX的第三艘ASDS,在2016年1月投入使用,與已經在2015年退役的第一艘同名。

2018年年初,SpaceX宣布將建造第四艘ASDS,命名為「A Shortfall of Gravitas」號(ASoG),與之前兩艘一樣,這一船名同樣來自伊恩?班克斯的科幻小說《文明》系列,班克斯也是埃隆?馬斯克最喜愛的科幻作家之一。

據了解,SpaceX執著於在海上回收火箭,是因為海上著陸往往可以節省更多的燃料。由於陸地回收需要調整火箭的速度和進入地球大氣層的角度,並且需要計算準確的著陸位置,因此火箭的運行軌跡會更長,需要的燃料也更多。但是海洋著陸就不存在這些複雜的問題。SpaceX的ASDS能夠捕獲按自然途徑返回地球的火箭,降低火箭飛行的距離,並能夠操縱火箭著陸時所需要的燃料量。這意味著海上著陸能夠大量節省燃料成本,在一些陸地著陸不可能實現的任務中發揮優勢。

相關焦點

  • 馬斯克這艘火箭回收無人船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在成功完成人類首次商業載人發射之後,「獵鷹9號」助推火箭成功回收降落在SpaceX公司的海上著陸平臺——一艘自動航天發射中心無人船上,準備下一次再次發射。由此,SpaceX的無人船也終於揭開「神秘」面紗。
  • 揭開神秘面紗,我國新一代飛船內部首次向世人展示內部超大空間
    而這次火箭搭載的則是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的試驗船!經過3天的繞地球飛行後,5月8日下午13時,新一代飛船的返回艙成功的返回地球。載人飛船返回艙內部就在今天,2020年6月12日,央視在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世人展示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返回艙的內部結構,揭開了我國新一代載人飛船內部神秘面紗
  • SpaceX公司將通過「星鏈網絡」將火箭回收船連接到網際網路上
    提交給監管機構的文件顯示,SpaceX希望利用星鏈網絡(Starlink)將其火箭回收船船隊與網際網路連接起來,這可能會啟動一系列測試,證明這個新生的衛星網際網路網絡在海上的使用是可行的。不過,SpaceX在9月15日提出申請,要求允許它在一個活動的火箭回收船隊上安裝幾個用戶終端——這可能是該公司首次嘗試授權Starlink與移動用戶進行通信。
  • 日本長崎軍艦島數字博物館—揭開無人遺蹟的神秘面紗!
    (圖文由vr設計雲課堂提供)作者:老虎小鉗子文章已獲授權世界遺產數位技術重建|日本長崎軍艦島數字博物館—
  • ...安裝新火箭回收機器人|spacex|octagrabber|機器人|獵鷹重型...
    圖1:2019年2月,SpaceX無人回收船OCISLY的甲板上出現了Octagrabber火箭回收機器人的身影騰訊科技訊 3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啟動了對其東海岸無人回收船隊的一系列重大升級計劃,並推出了坦克狀的新式火箭回收機器人。
  • 人工造雲NASA要發火箭揭開極光神秘面紗
    資料圖:極光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將在今後三周內發射兩枚探測火箭,形成人造雲,以期揭開極光的神秘面紗。英國《每日郵報》13日報導,兩枚「黑雁9」型火箭定於本月13日至3月3日間從阿拉斯加州的撲克灘研究場擇機發射。
  • 首次商業載人可回收航天,SpaceX 5月31日發射載人火箭成功
    ,測試,太空飛行器,美帝,研發,這是,計劃,地球,時代,前往,點火,電池板,發射臺,科幻,返回,升空,兩名,第一次,億美元,模式,spacex,返回艙,採用,降落傘,運送,探索,發射成功,可回收,費用,獵戶座,執行,時間,特斯拉,Block,九號,真的,安全性,希望,無人,座位
  • 用母親名字命名火箭回收船
    ,而亞馬遜執行長傑夫·貝索斯(Jeff Bezos) 似乎更為現實,以他母親的名字為其藍色起源公司用於海上回收火箭的船隻命名。 圖:亞馬遜創始人傑夫·貝索斯與母親傑克琳在為藍色起源公司的火箭回收船模型洗禮貝索斯在Instagram上發帖稱,他已經與兄弟姐妹們商量好,這艘長度超過180米的回收船將以母親傑奎琳(Jacklyn)的名字命名
  • SpaceX首次成功回收重型獵鷹火箭所有三個助推器
    據外媒The Verge報導,在第二次成功發射「重型獵鷹」(Falcon Heavy)火箭後,SpaceX公司再次創造了新的歷史:該火箭的所有三個核心助推器全部成功著陸。「重型獵鷹」火箭的兩個側推進器著陸在位於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附近的SpaceX的兩個混凝土著陸墊上,靠近發射場。
  • 不怕酷熱的帕克號探測器首次「觸摸太陽」,太陽神秘面紗即將揭開
    美國宇航局的一艘太空船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朝著太陽的方向飛去,試圖接近它,這是一個史無前例的任務。今年秋天,派克太陽探測器將直接穿過太陽的日冕或外層大氣的邊。但第二天發射十分順利,三角洲四號重型火箭在黎明前的黑暗中轟鳴,穿過一片星光熠熠的星空,幾英裡外的觀眾都十分震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需要強大的23層火箭,加上第三階段的火箭,以獲得小型的帕克探測器——一輛小型汽車的大小,重量不超過一噸。從地球到太陽的距離為1.5億公裡,帕克探測器距其最近距離將控制在4%內。這是帕克第一次見證火箭發射。
  • ...機器人|獵鷹重型火箭|jrti|無人船|spacex|octagrabber
    圖1:2019年2月,SpaceX無人回收船OCISLY的甲板上出現了Octagrabber火箭回收機器人的身影騰訊科技訊 3月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已經啟動了對其東海岸無人回收船隊的一系列重大升級計劃,並推出了坦克狀的新式火箭回收機器人。
  • SpaceX開發火箭回收系統,獵鷹9號將第六次執行發射任務
    目前SpaceX的火箭回收系統一級助推器B1049已經用於獵鷹9號火箭,並且已經幫助獵鷹9號成功回收5次。可回收助推器能夠幫助火箭實現主要部件的回收,並且通過翻修之後可以再次使用。2018年9月,SpaceX的B1049助推器進行首次飛行,完成了Telstar18VANTAGE任務後成功在海上無人回收船著陸
  • 7手火箭誕生!spacex第100次發射,成功將第十一批星鏈送上太空
    6手火箭2、成功回收「6手」火箭,火箭芯一級編號從B1049.6變為B1049.7,世界上首枚「7手」火箭誕生。由此可見,不是spacex不想多發星鏈,而是衛星生產速度跟不上,一個月發射兩次就搞定。一般來說都是衛星等火箭,而到了spacex這裡卻是反了過來,火箭等衛星!
  • 揭開太陽日冕神秘面紗
    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當太陽任何區域溫度達到100萬攝氏度時,強烈的風暴將會對地球產生大破壞,直到今日科學家仍然無法揭開太陽神秘日冕的面紗。然而天文學家近日發布了前所未有的高解析度圖片,顯示了太陽大氣層真正的樣子。
  • 我國多個可回收火箭型號同時研發,先入軌將會是國家隊還是民企?
    說到航天領域最受人關注的人物,必定是非科班出身自學火箭的馬斯克。而馬斯克之所以那麼出名和受到關注,主要一個原因就是他旗下的spacex公司,研究出世界首枚入軌且可以回收使用的火箭——獵鷹9號!重複利用的獵鷹9號火箭spacex其實並不是世界首家成功完成火箭回收的
  • SpaceX發射10顆銥衛星,回收一級火箭成功,整流罩再次失敗
    隨後,火箭第一級再次實現海上回收,但整流罩回收再次失敗。這是Block 5在美國西海岸的首次發射,SpaceX也在自己的推特中直播了此次發射進度,並表示,「儘管天氣情況複雜,但是獵鷹9好運載火箭第一節火箭的加速器落在浮臺上」。即一級火箭順利在太平洋的海洋浮臺上著陸回收,這是SpaceX今年第14次航天發射。
  • 馬斯克「無限期」推遲星鏈衛星發射:回收船在與海洋的鬥爭中失敗
    SpaceX執行長埃隆·馬斯克更進一步詳細的解釋推遲的原因,據他透露,SpaceX的無人駕駛回收船在強大的大西洋洋流中無法保持穩定的位置,迫使該公司無限期推遲任務。在SpaceX的無人駕駛回收船回收區情況好轉之前,該公司可能無法啟動「星鏈」任務。不過,馬斯克似乎已經有了一個解決方案。
  • SpaceX首次載人火箭發射在即,全民太空時代即將開啟
    因此,2000年前後,很多初創公司試圖製造低成本運載火箭,但是多年過去成功的只有spacex。那麼SpaceX到底是是一家怎樣的公司呢?SpaceX的爆發點在2010年,當年SpaceX成功發射了獵鷹9發射重型火箭。
  • SpaceX重型火箭助推器完美回收 卻因波濤洶湧墜海
    4月16日消息,據外媒報導,在上周第二次發射獵鷹重型火箭時,SpaceX利用無人駕駛船舶成功回收了其核心助推器。
  • 為何SpaceX歷盡艱辛回收整流罩和一級火箭 卻放棄二級?
    既然一級火箭和整流罩都能回收了,中間的第二級能否也回收呢?這還要從獵鷹9這款產品的定位說起,這是在傳統火箭基礎上,通過燃料的更換、和技術逐步添加完善產生的。等等一系列問題出現,這簡直就是重新設計,設計完成後,還要大量的測試論證,而且需要更多的無人船去接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