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秋季進補,吃大魚大肉不如它,好吃不貴,我家隔三差五吃一次
有著「水中人參」美稱的泥鰍,在秋天是最佳食用期,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家便時常會吃泥鰍,比吃大魚大肉強多了,泥鰍的吃法比較豐富,泥鰍豆腐湯、酥炸泥鰍、醬燜泥鰍等都是其非常經典的做法,泥鰍不僅是口感美味,而且價格也比較實惠,屬於物美價廉的食材,在泥鰍的眾多做法中,要數紅燒泥鰍最為深受我家人的喜歡,我隔三差五便會給家人做一次,就連湯汁都特下飯,下面我便會將這道紅燒泥鰍的做法詳細分享給大家,掌握好技巧,泥鰍的口感便會非常好。
紅燒泥鰍的做法:
備用食材:泥鰍500克,小米辣4個,大蒜3瓣,生抽適量,線椒2個,生薑3片,醋1勺,老抽少許;
製作過程:第一步,泥鰍準備出適量,將其事先去除不能食用的部分,仔細清洗乾淨,控下水,大蒜剝皮後,切成片,生薑洗淨切成絲;
第二步,炒鍋中添上油,燒熱後,放入蒜片和薑絲,小火煸炒出香味,將處理好的泥鰍放入在鍋中,小火慢慢煎炸,待將一面煎至金黃後;
第三步,翻面繼續煎,直到將泥鰍的另外一面也煎好,在其中加入沒過泥鰍的熱水,大火將其燒開後,加上點食鹽、醋、生抽和老抽;
第四步,同時轉為小火慢煮,這個過程中線椒和小米辣分別摘洗乾淨後切成丁,待將泥鰍燉煮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這個時候鍋中的湯汁也明顯減少了;
第五步,將小米辣和線椒放入,再加上點料酒,加鍋蓋燜5分鐘,關火,將做好的紅燒泥鰍盛出在碗中,撒上點蔥花做點綴,就可以上桌了。
小編總結:民間有俗語「秋風起,泥鰍肥」,這個時候錯過吃泥鰍真的是太可惜了,泥鰍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都非常高,對於補中益氣、祛溼、補蛋白等都有非常好的幫助,而且其肉質極其鮮嫩,小孩適當吃也會很容易被吸收,不用擔心會積食,每年到了秋天進補季,我家便常會吃泥鰍,好吃不貴,比大魚大肉強多了,泥鰍的價值高,吃法也很豐富,大家可以多學習不同的做法,這道紅燒泥鰍便深得我家人的喜歡,隔三差五便點名要吃,紅燒泥鰍好吃更營養,大家也別錯過了。
烹飪小技巧:
1、泥鰍不建議用鹽醃製,否則會將其肉發緊,容易影響整體的口感,將其處理乾淨後便可直接進行後續的操作,這道菜可以多搭配點蒜姜以及辣椒等,整體的風味會更加有層次;
2、泥鰍燉煮前先煎一煎,一方面能去除其中的異味,另一方面還可讓泥鰍更加鮮美,可以在鍋中撒上點食鹽,這樣可以防止泥鰍下鍋煎的時候粘鍋,或者是事先用生薑擦一遍鍋底,這樣也可避免粘鍋;
3、泥鰍燉煮的時候記得要放溫熱水,這樣燉的湯更濃,而如果直接用開水,容易讓鮮嫩的泥鰍煮爛,其中加上點醋可以幫助去腥,湯汁不用收幹,留下湯汁拌飯也很美味。
如果你也認為在秋季吃泥鰍還不錯,歡迎將這個做法收藏起來學習,或者是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