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陶瓷電容器與水熱法

2021-01-08 雷蒙機

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發展最快的片式元件。因其結構緊湊、介電損耗低、比容高、體積小、價格低廉,MLCC廣泛應用於移動通信、測量儀器、家用計算機、醫療設備等民用電子整機的旁路、調諧、濾波、耦合、振蕩電路中,大大提高了濾波性能、高頻開關性能、抗幹擾性能,減少了設備的重量和體積,在航空航天、軍事信號控制和武器彈頭控制等軍用電子設備及石油勘探等行業也深受重用。

鈦酸鋇粉體是MLCC的主要原料,MLCC的發展對高質量的鈦酸鋇粉體的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與日俱增。目前,製備鈦酸鋇粉體的方法有固相法、液相法、氣相法等,其中固相法和水熱法已產業化。固相法相對於其他方法而言,技術比較成熟,原料便宜易得,產量高,但此方法所需反應溫度高,能耗較大,而且產品顆粒粒徑大,無法生產100nm以下的粉體,嚴重團聚且組分不均勻,無法滿足MLCC的發展需求。

發育完整、細小、均勻的鈦酸鋇晶粒可水熱- -步合成,且粉體團聚少,純度高,化學組分均勻,燒結活性高,原料廉價易得,無需煅燒球磨,能耗低,汙染少,投入低,所以水熱法製備MLCC,所需鈦酸鋇粉體更具優勢。水熱法因此也被認為是推動MLCC

向微型化、高性能化等方向發展的最為理想的方法,是當前高端鈦酸鋇粉體生產企業著重發展的方面。

水熱法的研究現狀

水熱法,是指在特製的密閉反應器(高壓釜)中,採用水溶液作為反應體系,通過對反應體系加熱、加壓(或自生蒸氣壓),創造一個相對高溫、高壓的反應環境,使得通常難溶或不溶的物質溶解並且重結晶而進行無機合成與材料處理的一種有效方法。

在水熱反應中,水的存在具有多方面的作用,水不僅充當溶劑同時作為一種化學組分參與反應,另外還是一種傳遞壓力的介質,通過控制物理化學因素和加速反應滲透,使晶體快速形成與生長。

按研究對象和目的的不同,水熱法可分為水熱晶體生長、水熱合成、水熱反應和水熱處理等,分別用來生長各種單晶、製備功能陶瓷粉體、完成某些有機反應或對一-些危害人類生存環境的有機廢棄物進行處理,以及在相對較低的溫度下完成對某些陶瓷材料的燒結等。

按設備的差異,水熱法又可分為「普通水熱法」和「特殊水熱法」。所謂「特殊水熱法」是指在水熱反應條件體系上再添加其它作用力場,如直流電場、磁場、微波場等。

按反應溫度進行分類,則可分為低溫水熱法和超臨界水熱合成。低溫水熱法所用溫度範圍一般在100~250℃之間。超臨界水熱合成是指利用作為反應介質的水在超臨界狀態(即在水的臨界溫度374℃,臨界壓力22.1MPa以上條件時)下的性質和反應物在高溫高壓水熱條件下的特殊性質進行合成反應。

水熱法的主要優點有以下幾方面:

(1)水熱法主要採用中低溫液相控制、工藝較簡單,不需要高溫處理即可得到晶型完整、粒度分布均勻、分散性良好的產品,從而相對降低能耗;

(2)適用性廣泛,既可製備出超微粒子,又可製備粒徑較大的單晶,還可以製備無機陶瓷薄膜;

(3)原料相對價廉易得,同時所得產品物相均勻、純度高、結晶良好、產率高,並且產品形貌與大小可控;

(4)通過改變反應溫度、壓力、反應時間等因素在水熱過程中可有效地控制反應和晶體生長;

(5)水熱合成的密閉條件有利於進行那些對人體健康有害的有毒反應體系,儘可能的減少環境汙染。

關於水熱反應動力學及結晶機理,有研究認為水熱條件下晶體生長主要包括以下幾步:

(1)原料在水熱介質中的溶解,溶解後以離子、分子或離子團形式進入溶液中;

(2)利用由釜內溫度差在釜內溶液中產生的強烈對流,將原料溶解後產生的離子、分子或離子團運輸到晶核生長區(低溫區)形成過飽和溶液;

(3)離子、分子或離子團在生長界面進行吸附、分解和脫附;

(4)吸附物質在界面上的運動;

(5)溶解物質的結晶。

鈦酸鋇粉體的水熱合成

高純度納米級鈦酸鋇粉體的合成一直是研究熱點,相對於固相法,水熱合成法技術還不成熟,但其優勢不言而喻。水熱過程主要是對陶瓷前驅體的混合物的處理,一般是在溫度為25°C~250°C及常壓或者加壓情況下反應。通過控制反應過程中的工藝條件可製備出不同形貌的顆粒粒徑範圍從20nm~1μm。Christensen等人首次報導了鈦酸鋇粉體的水熱合成,因為其使用的Ti前驅體活性較低,所化反應是在高溫高壓(380°C~450°C,30~50Mpa)下進行的。

前驅體的反應活性對水熱合成鈦酸鋇的反應條件起著特別重要的影響。固體粉末、膠體、粉末與膠體混合物均可為前驅體,Ba(OH)2·8H2O和Ba(CH3COO)2,固體TiO2,無定形TiO2凝膠,均為製備鈦酸鋇粉體的常用原料。

水熱合成中,從熱力學方面,只有在0H~離子的存在下才能合成鈦酸鋇晶粒;從動力學角度,0H」促進晶型轉化。鈦酸鋇在 PH≥13的水熱反應體系中才能合成出來,所以Ba (OH)2為鋇源 時,Ba需過量,或者加入礦化劑,如Na0H、KOH、 (CH3) ,NOH;研究表明只有在Ba/Ti大於1時,才能合成純相的鈦酸鋇,並且隨著Ba/Ti的增大,鈦酸鋇逐漸由立方相轉變為四方相。

小結

鈦酸鋇電子陶瓷所用鈦酸鋇粉體一般為四方相,要想直接水熱合成出四方相鈦酸鋇,就需要使用高活性的前驅體,或者通過提高反應體系的Ba/Ti、鹼度,添加輔助劑,如表面活性劑,與其他技術相結合的方法,如微波水熱法、溶膠-凝膠-水熱法、水熱-沉澱法、水熱電化學法來促進四方相鈦酸鋇的形成。

雖然納米鈦酸鋇粉體的製備技術飛速發展,但仍有很多問題亟需解決,如鈦酸鋇納米顆粒形成過程機理,亞穩態立方相穩定存在的原因,臨界尺寸的大小;合成裝置的工業化,粉體的表徵手段的局限,四方相含量的準確測量等。

相關焦點

  • OPPO關聯公司入股廣東微容電子 後者為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製造企業
    廣東微容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9月,法定代表人為黃衛鋼,經營範圍包含電子元件、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的技術開發、技術服務等;天眼查App顯示,該公司最大股東為深圳金微容科技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41.85%,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持股10%位列第三大股東。
  • 鈣鈦礦材料的製備方法含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
    鈣鈦礦結構類型化合物的製備方法主要有傳統的高溫固相法(陶瓷工藝方法) 、溶膠-凝膠法、水熱合成法、高能球磨法和沉澱法,此外還有氣相沉積法、超臨界乾燥法、微乳法及自蔓延高溫燃燒合成法等。水熱合成法水熱合成法(hydrothermal synthesis)是材料在高溫高壓封閉體系的水溶液(或蒸氣等流體)中合成,再經分離和後處理而得到所需材料。水熱反應的特點是影響因素較多,如溫度、壓力、時間、濃度、酸鹼度、物料種類、配比、填充度、填料順序以及反應釜的性能等均對水熱合成反應有影響。
  • 陶瓷電容器的種類和應用特點有哪些?
    陶瓷材料做成的陶瓷電容器也叫瓷介電容器或獨石電容器,根據陶瓷材料的不同,可以分為低頻陶瓷電容器和高頻陶瓷電容器兩類,按結構形式分類,又可分為圓片狀電容器、管狀電容器、矩形電容器陶瓷電容器的種類有哪些?1、半導體陶瓷電容器電容器的微小型化即電容器在儘可能小的體積內獲得儘可能大的容量,這是電容器發展的趨向之一。對於分離電容器組件來說,微小型化的基本途徑有兩個,即使介質材料的介電常數儘可能提高和使介質層的厚度儘可能減薄。
  • 多層陶瓷片式電容(MLCC,普通貼片電容)分類封裝介紹
    貼片陶瓷電容簡介簡述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71114.htm  通常所說的貼片電容
  • 先進陶瓷:國瓷材料MLCC市場份額瞄準15%
    資料顯示,國瓷材料主營業務是生產和銷售包括高純度、納米級鈦酸鋇基礎粉及各類MLCC(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 配方粉在內的電子陶瓷粉體材料,主要用於MLCC的生產。MLCC電容器主要用於IT電子產品上包括手機、液晶顯示器、電視、電腦、數位相機等,其中手機是MLCC第一大消費領域,約佔MLCC消費30%以上。
  • 軍用陶瓷電容器龍頭火炬電子
    今天我們一起來梳理火炬電子,公司主要從事以電容器為主的電子元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電子元器件代理業務以及陶瓷新材料的研發、生產、銷售業務。目前,主營業務收入的主要來源為以電容器為主的電子元器件生產和銷售業務。同時,公司陶瓷新材料的生產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新材料板塊的戰略布局初顯效益。
  • Ⅰ類陶瓷電容器和Ⅱ類陶瓷電容器的特點與區別分析
    打開APP Ⅰ類陶瓷電容器和Ⅱ類陶瓷電容器的特點與區別分析 發表於 2018-02-07 15:22:37 在相同的體積下的容量就不同,隨之帶來的電容器的介質損耗、容量穩定性等也就不同。介質材料劃按容量的溫度穩定性可以分為兩類,即Ⅰ類陶瓷電容器和Ⅱ類陶瓷電容器, NPO屬於Ⅰ類陶瓷,而其他的X7R、X5R、Y5V、Z5U等都屬於Ⅱ類陶瓷。
  • 陶瓷電容器的這些功能與特性,您都了解嗎?
    <特性① 溫度特性>陶瓷電容器如圖2所示,可分為溫度補償型與高誘電型。由於各種溫度條件下的靜電容量變化情況各不相同,因此需要根據電容的特點來確定其用途。日本國內所採用的JIS規格、歐洲所採用的EIA規格均做出了詳細的分類。
  • 星空獨家︱不確定的市場中,陶瓷電容器MLCC的確定性機會
    眾所周知,臺灣電子產業比大陸發達,因此很多行業術語都採用了臺灣的稱法。臺灣業內把需要供電的元器件叫主動元器件,不需要供電的叫被動元器件。對應大陸的稱法是有源器件和無源器件。其中被動元器件有三個應用最廣泛的,分別是電容、電阻和電感。簡單的說,MLCC就是一種電容器,但比一般電容要複雜,全稱為多層陶瓷電容器。
  • 每年3萬億個陶瓷電容器,應用低溫冷燒結技術可節省大量能量
    圖片: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鈦酸鋇(Barium titanate)是一種重要的電陶瓷材料,每年用於製造數萬億個電容器,並出現在大多數電子產品中。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創紀錄的低溫下生產了這種材料,這一發現可能會導致更節能的製造。Wiki:鈦酸鋇陶瓷是以鈦酸鋇或其固溶體為主晶相的陶瓷。
  • 導電性聚合物電解電容器
    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多層陶瓷電容器雖然在靜電容量的溫度依賴性,施加電壓導致有效容量下降(DC偏壓特性)方面略有不足,但其小型化、高可靠性、高價格競爭力、低阻抗/低ESR*1/低ESL*2等優勢十分顯著。因此在如今小型、大容量的電容器領域,多層陶瓷電容器已經成為主流。但超過100μF的大容量平滑用電容器,必須具備低阻抗,這些產品目前的主流卻是導電性聚合物電解電容器。
  • 鈦酸鋇為什麼被稱為電子陶瓷產業的支柱?
    鈦酸鋇是一種典型鈣鈦礦型結構晶體,具有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較大的電阻率,高耐壓強度和優異的絕緣性能等特性,廣泛應用於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熱敏電阻器(PTCR)、電光器件和動態隨機存儲器(FRAM)等方面,是電子功能陶瓷器件的基礎原料,因此被廣大學者和生產廠家稱為電子陶瓷產業的支柱
  • 陶瓷電容器的分類和用途
    陶瓷電容它又分高頻瓷介和低頻瓷介兩種。具有小的正電容溫度係數的電容器,用於高穩定振蕩迴路中,作為迴路電容器及墊整電容器。 低頻瓷介電容器限於在工作頻率較低的迴路中作旁路或隔直流用,或對穩定性和損耗要求不高的場合〈包括高頻在內〉。這種電容器不宜使用在脈衝電路中,因為它們易於被脈衝電壓擊穿。陶瓷電容按照封裝不同可分為插件和貼片式!
  • 電容器阻抗/ESR頻率特性是指什麼?
    圖5表示靜電容量10uF各種電容器的|Z|及ESR的頻率特性。除薄膜電容器以外,全是SMD型電容器。但1kHz以上時,鋁電解電容器或鉭電解電容器的|Z|比多層陶瓷電容器或薄膜電容器大,這是因為鋁電解電容器或鉭電解電容器的電解質材料的比電阻升高,導致ESR增大。薄膜電容器或多層陶瓷電容器的電極中使用了金屬材料,因此ESR很低。多層陶瓷電容器和引腳型薄膜電容器在共振點附近的特性基本相同,但多層陶瓷電容器的自振頻率高,感應範圍的|Z|則較低。
  • 銳鈦礦型二氧化鈦/碳複合材料的水熱法製備及性能研究進展
    銳鈦礦型二氧化鈦是二氧化鈦的低溫同質多相變體,具有來源廣泛、價格低廉、性質穩定等特性,廣泛應用於鋰離子電池、燃料電池、超級電容器、光催化劑、太陽能電池等領域。 目前,溶膠-凝膠法、水熱法等方法是製備具有不同形貌和結構的銳鈦礦型二氧化鈦微納米材料的常用方法,如納米線、納米管、薄膜等。
  • 電容器靜電容量的這些電壓特性,您知道嗎?
    這種現象是使用了鈦酸鋇系鐵電體的高介電常數類片狀多層陶瓷電容器特有的現象,導電性高分子的鋁電解電容器(高分子AI)和導電性高分子鉭電解電容器(高分子Ta)、薄膜電容器(Film)、氧化鈦和使用了鋯酸鈣系順電體的溫度補償用片狀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C0G>)上幾乎不會發生這種現象(參照圖1)。 下面舉例說明實際上是如何發生的。
  • 片狀電容器的參數標註、分類及使用方法介紹
    片狀電容器的參數標註、分類及使用方法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8-09-11 09:16:00 片狀電容器也稱貼片式電容器,常用的有:片狀多層陶瓷電容器、高頻圓柱狀電容器
  • 什麼是電力電容器
    電力電容器是無源電子元件,在配電系統中提供靜態無功功率源。 它們由兩個導電板組成,兩個導電板由稱為電介質的絕緣材料隔開。 多層電介質提供出色的溫度穩定性和頻率特性。 也可提供單層電介質。電力電容器用於:航空航天和汽車工業功率因數校正和照明電路電源電機啟動器一些設備可以處理單相電壓,而其他設備則設計用於三相電壓。
  • 電容櫃中的陶瓷電容器如何放電
    打開APP 電容櫃中的陶瓷電容器如何放電 發表於 2018-07-16 13:52:17 最近小編在陶瓷電容器論壇中見到一個有趣的問題,大家是怎麼使用電容櫃的?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近「大眾」
    於是,有分析認為,無鉛儲能陶瓷方向之所以「熱」,並不是學科研究方向發展的自我突破,而是在整個能源大背景下的「再發掘」。目前電能儲存裝置主要有化學儲能裝置,即電池和固體燃料電池;電化學電容器;介電儲能電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