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近「大眾」

2020-12-25 中國科學報

最近,化學圈、材料圈和物理圈都在關注一則消息:在近日公布的《2020研究前沿》報告(以下簡稱報告)中,核心論文篇數和被引頻次這兩項指標並不突出的無鉛儲能陶瓷,竟然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Top10熱點前沿中排名第一。

無鉛儲能陶瓷如此出眾,受訪專家並不意外,他們均提到「環保」和「能源」這兩個關鍵詞。

「無鉛」相對的就是「含鉛」。作為有毒的重金屬,鉛對人體及環境的影響已廣為人知。儲能陶瓷一般含有鉛元素,如鈦酸鉛、鋯鈦酸鉛等,其中100克鈦酸鉛中鉛含量高達68克。

隨著愈發嚴格的環保要求以及能源行業轉型的需要,「含鉛」變「無鉛」成為儲能陶瓷領域新的研究方向。

「小眾」無鉛儲能陶瓷憑藉著「新」,逐漸走進大眾,但這僅是讓更多人了解無鉛儲能陶瓷,距離真正走進生活還有待時日。

從能源「大熱」說起

上述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聯合發布。根據報告,無鉛儲能陶瓷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Top10熱點前沿中,核心論文篇數僅有33篇,排名第六;被引頻次2130次,更是排在倒數第一。但無鉛儲能陶瓷領域核心論文的平均出版日期最近,為2017年9月。

相關統計發現,無鉛儲能陶瓷領域最早論文發表區間在1997年前後,起初只有10篇左右;到2010年,發表量也未過百。無鉛儲能陶瓷研究熱潮從2014年開始,此後熱度不減。

上述結果得到了西南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教授劉崗的肯定,他及其團隊在統計相關論文時,也得到類似的結論。「近五年來,無鉛儲能陶瓷的論文發表量雖然不是直線上升,但也一直呈現穩步上升的趨勢。」劉崗告訴《中國科學報》。

巧合的是,2014年後也是能源領域論文開始增長的階段。

於是,有分析認為,無鉛儲能陶瓷方向之所以「熱」,並不是學科研究方向發展的自我突破,而是在整個能源大背景下的「再發掘」。原因在於,早期對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集中在介電過程,而沒有將其同更綠色的能源應用關聯到一起。

「可再生能源的間歇性特點限制了其利用,解決這一問題的關鍵是,將可再生能源轉化為電能存儲在裝置裡。」安徽大學物理與材料科學學院教授汪春昌介紹道。

目前電能儲存裝置主要有化學儲能裝置,即電池和固體燃料電池;電化學電容器;介電儲能電容器。「介電儲能電容器各項指標相對更優。」汪宜昌綜合分析發現,如果能提高介電儲能電容器儲能密度,則可減小儲能裝置的體積,使得其在小型化、集成化的電路系統中的應用更廣泛,甚至有可能超過化學儲能裝置和電化學超級電容器在儲能裝置中的應用水平。

儲能陶瓷正是介電儲能電容器所使用的重要材料,其具有較大的介電常數、較低的介電損耗、適中的擊穿電場、較好的溫度穩定性、良好的抗疲勞性能等優點,使其在耐高溫介電脈衝功率系統有應用前景。然而,目前儲能性能優異的儲能陶瓷一般含有鉛元素。

去年7月1日,歐盟修訂的《關於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有關鉛的豁免條例正式實施。其中,條例明確指出電子電氣器件的玻璃或陶瓷(電容中介電陶瓷除外)中的鉛,或玻璃或陶瓷複合材料中的鉛的豁免最長至2024年。

「上述條例對儲能陶瓷器件還沒有明確的規定。」中國礦業大學材料與物理學院副教授蔡子明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但從環保的角度而言,開發高性能無鉛儲能陶瓷是十分迫切的」。

儲能密度和效率要兼顧

無鉛儲能陶瓷由於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其主要應用領域是功率變換和脈衝功率系統。但專家也表示,含鉛陶瓷的優異性能目前還難以在無鉛陶瓷體系中實現。

就弛豫鐵電體而言,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宗洋告訴《中國科學報》,近年來弛豫鐵電體作為儲能電容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報導的儲能密度和效率均很高,但其並沒有反鐵電的場致鐵電轉變特徵。在他看來,最可行的方法是用無鉛的反鐵電陶瓷替代含鉛的反鐵電陶瓷。

「考核」儲能陶瓷的兩個關鍵指標為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兩者無法分開已成為業界共識。就目前的研究來看,儲能密度依然被當做基礎和核心,在保證高儲能密度的基礎上,通過成分改性或結構改性等手段來提高儲能效率。「如果從應用角度來看,需要對儲能效率給予更多關注。」劉崗告訴記者。

蔡子明表示,無鉛弛豫反鐵電體系的研究,為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打開了新的思路。

《中國科學報》了解到,李飛課題組的研究就屬於這一種。該課題組報導的NBT-SBT弛豫反鐵電陶瓷體系,兼具了高極化強度、高擊穿場強和高儲能效率,是最有希望商用的無鉛儲能陶瓷體系之一。但當前報導無鉛的弛豫反鐵電陶瓷體系較少,源於將反鐵電陶瓷調控為弛豫反鐵電陶瓷具有一定的難度。

除此之外,基於高性能的無鉛儲能陶瓷體系,製備出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是當前研究的最大熱點。但蔡子明告訴《中國科學報》,考慮到成本,開發高性能抗還原無鉛儲能陶瓷體系具有重要意義。

學科融合促發展

無鉛儲能陶瓷原本屬於凝聚態物理範疇,但因為涉及到「材料+能源」,這一領域被看成是化學、材料和物理之間契合點的產物。「對於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亟須不同背景的研究者深入交流,為高性能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和應用提供更多新的解決方案。」蔡子明說。

「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是材料、物理與化學的強交叉。」蔡子明向記者進一步解釋道,材料學是無鉛儲能陶瓷研究的基礎,對於無鉛陶瓷材料的宏觀組成、晶體結構、微觀形貌、電疇形貌等的研究均是材料學中的重要方法。對於無鉛陶瓷介電常數和介電損耗以及極化電場響應對溫度或頻率的變化等內容的理解,都需要以電介質物理或鐵電介電物理為基礎。而對於無鉛儲能陶瓷的製備,無論是固相法還是化學法等,都離不開化學學科。

就目前而言,無鉛儲能陶瓷仍為「小眾」,大部分研究人員來自於傳統的電子陶瓷類研究機構,一些物理和化學類頗有名氣的機構較少涉足這一領域。

劉崗在英國伯明罕大學攻讀博士學位時,研究主攻方向是陶瓷成型工藝。2013年回國後,基於西南大學的研究特色,特別是關注到專家學者主持的科技部「973」項目後,劉崗開始轉向功能陶瓷方向,關注無鉛儲能陶瓷。

劉崗向《中國科學報》介紹,他們團隊分別從鈦酸鋇基和鐵酸鉍基無鉛儲能陶瓷體系出發,近期已陸續取得了一些重要進展。

隨著國家的重視及越來越多研究人員的進入,中國在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水平越來越高。「目前國內對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手段更加豐富,研究範圍更加全面。」蔡子明說。

而這一點也在與報告同時發布的《2020研究前沿熱度指數》(以下簡稱《指數》)上得到印證。根據《指數》,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中國的研究前沿熱度指數得分為39.49分,是美國的2.7倍,排名第一,具有明顯的研究前沿研究活躍度比較優勢。其中,中國在無鉛儲能陶瓷研究熱度指數得分為3.11,排名第二的美國僅為0.59。

但劉崗仍強調,只有不同學科深度融合,才能源源不斷地產出創新性成果,進而為無鉛儲能陶瓷真正服務於國家需求與社會發展提供可能。

相關焦點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向「大眾」
    「小眾」無鉛儲能陶瓷憑藉其「新」,逐漸走向大眾,但這僅是讓更多人了解無鉛儲能陶瓷,距離真正走進生活還須時日。從能源「大熱」說起上述報告由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和科睿唯安聯合發布。
  • 一文了解無鉛壓電陶瓷
    (一)什麼是壓電陶瓷壓電陶瓷是一種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信息功能陶瓷材料,除具有優越的壓電性能外,還具有介電性、彈性等,居裡溫度高,機電耦合係數及機械品質因數大,溫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好的優勢(二)發展無鉛壓電陶瓷的必要性傳統壓電陶瓷雖然具有許多突出的優勢性能,但是缺點是其主要成分氧化鉛PbO(含量佔60~70%以上)是一種容易揮發的有毒物質,燒結溫度一般在1200℃以上,經常使得鋯鈦酸鉛PZT陶瓷的化學計量發生偏差,性能難以穩定控制,這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
  • 研發實用性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新進展
    傳統鉛基壓電材料因性能優異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對環境和人體有毒有害的重金屬鉛元素,因而無鉛壓電材料研究備受關注,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研發是近十多年來的重要研究方向。雖然近十多年來無鉛壓電陶瓷研究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如何進一步在提高其壓電性能的同時改善其性能溫度穩定性一直是阻礙無鉛壓電陶瓷實用化的難題。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PZT陶瓷中含鉛量高達~60wt%,從製備到回收處理都會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現今,尋找可替代PZT的無鉛壓電材料是壓電材料研究的重點與熱點,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對無鉛壓電材料體系開展研究。鈮酸鉀鈉基(K0.5Na0.5NbO3,KNN)和鈦酸鋇基(BaTiO3,BT)被認為是最具有替代鉛基材料潛力的無鉛壓電陶瓷,近十年關於KNN和BT壓電陶瓷的研究佔無鉛壓電材料研究總數1/4以上。近些年KNN基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集中於探究產生巨大壓電效應的微觀結構,對巨大壓電效應的成因做出更加細緻合理的解釋。
  • 新型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速度快、貯存性能穩定等特點,在近代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傳統鐵電材料中鈣鈦礦結構的鋯鈦酸鉛(簡稱PZT)系列是應用面最廣的鐵電材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實現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的理想材料。
  • 上海矽酸鹽所在鈮酸銀基陶瓷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鈮酸銀(AgNbO3)陶瓷材料具有類反鐵電的雙電滯回線和高的極化強度(~50 μC cm-2),從而具有較大儲能密度,在電介質儲能等領域展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AgNbO3材料自身固有的亞鐵電性以及反鐵電-鐵電相變引起的回滯效應導致能量損耗較大,難以同時實現高的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成為制約該材料在儲能領域應用的關鍵。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董顯林和研究員王根水團隊提出一種提高AgNbO3反鐵電材料儲能特性的新思路,實現了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的同步提升。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但是,隨著新技術對高性能鐵電材料需求的增加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探索新型無鉛鐵電材料體系變得越來越迫切。與傳統PZT系列鐵電陶瓷相比,AKN鐵電陶瓷具有更優異的儲能密度和溫度穩定性,使其在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應用中具有更優異的綜合性能。
  • 「經典妙文」流延法製備無鉛織構壓電陶瓷的研究進展
    壓電材料包括陶瓷,晶體,薄膜/厚膜,織構陶瓷,複合材料,聚合物,極性玻璃等。壓電單晶陶瓷由於製備成本高、時間長、易發生成分偏析和揮發而無法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低成本、機械性能佳、壓電性能可以媲美其對應的單晶材料的晶粒有序排列的壓電陶瓷。
  • 杭電科研人員深入開展基礎研究 探索無鉛陶瓷材料替代含鉛電子元...
    【浙江基礎研究進行時】系列報導之一百三十四 杭電科研人員深入開展基礎研究 探索無鉛陶瓷材料替代含鉛電子元器件 2020-03-10 16:21:04
  • BNT基無鉛鐵電陶瓷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目前工程上應用的主要材料是Pb(Zr,Ti)O3(PZT)體系,探索和研發新的材料體系,特別是無鉛材料體系,是當前鐵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Bi0.5Na0.5)TiO3(BNT)基鐵電陶瓷因具有優異的鐵電性能、弛豫特性以及微區結構複雜等特點備受關注,被認為是有望取代PZT基鐵電陶瓷的重要體系之一。但是純BNT鐵電陶瓷矯頑場大、電阻率低和退極化溫度(Td)低等缺點限制了其應用。
  • 目前世界最高AgNbO3基反鐵電陶瓷的能量密度
    介電儲能電容器由於其高功率密度和充放電速率在電子、通訊、汽車等領域皆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常規的反鐵電材料擁有近零的剩餘極化強度且較高的最大極化,是一類極其有希望獲得較高儲能能量密度的材料。但是偏低的反鐵電-鐵電相轉變電場嚴重地限制了該系列材料的高儲能密度。
  • 陶瓷應用新領域—電子陶瓷
    中國電子元件行業協會電子陶瓷及器件分會   上世紀80年代,隨著我國電子工業的發展和民品需要,家用電器中對陶瓷濾波器及陶瓷諧振器的需求量迅猛增多,江西景德鎮999廠和上海無線電一廠同時引進日本村田壓電陶瓷頻率元件生產線,從此拉開了我國壓電陶瓷產品由軍品轉為民品的大批生產序幕
  • GREYBOX灰盒子:讓小眾精品成為大眾精品
    人們常說小眾精品,卻不曾有人說過大眾精品。精品為何總是小眾?品質上去了,品控的難度呈幾何數級增加,非常難以推廣。易於推廣的模式必然容易複製,所以就不能太難,就不可以太精品。於是精品必然小眾,大眾難有精品,古往今來皆是如此。
  • 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要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2002年,他從日本東北大學回國,建立了該研究小組,將無鉛壓電陶瓷定為研究方向,持續開展相關研究。歷時16年,研究小組成功研製出了基於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高頻超聲換能器和單眼相機用超聲馬達等原型器件,確立了無鉛壓電陶瓷粉末流延成型技術,推動了鐵電壓電陶瓷無鉛化的進程。
  • 無鉛焊點可靠性問題分析及測試方法
    目前電子行業對無鉛軟釺焊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已經對整個行業形成巨大衝擊。無鉛焊料已經開始逐步取代有鉛焊料,但無鉛化技術由於焊料的差異和焊接工藝參數的調整,必不可少地會給焊點可靠性帶來新的問題。因此,無鉛焊點的可靠性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本文敘述焊點的失效模式以及影響無鉛焊點可靠性的因素,同時對無鉛焊點可靠性測試方法等方面做了介紹。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無鉛壓電材料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無鉛壓電材料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28日11:46   新華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科學研究小組27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無鉛壓電材料——鋯鈦酸鋇鈣,其壓電性能超越了全世界使用了長達半個世紀、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核心壓電材料——鋯鈦酸鉛(PZT)陶瓷。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的無鉛壓電材料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的無鉛壓電材料 來源:新華網 2009年11月28日11:46   新華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科學研究小組27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無鉛壓電材料——鋯鈦酸鋇鈣,其壓電性能超越了全世界使用了長達半個世紀、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核心壓電材料——鋯鈦酸鉛(PZT)陶瓷。
  • 無鉛焊接如何選擇焊接溫度_無鉛焊接的一般溫度
    無鉛焊接如何選擇焊接溫度   對於無鉛焊接溫度的選擇,應該考慮到PCB板的厚度、焊盤的大小、器件以及周圍是否有較大散熱面積,常規焊點建議使用溫度選擇在350℃左右,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烙鐵頭的大小儘可能的選大的,因為烙鐵頭越大,熱容量越大,設定溫度可以較低,熱量流失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