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由於反鐵電單晶生長難度大,目前有關研究報導主要集中在陶瓷體系,關於反鐵電單晶的較少。該研究還深入探討了晶體的相結構、結晶學取向及微觀結構特徵與高儲能密度等優異電學性能的關聯關係,為探索新型反鐵電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
反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脈衝功率技術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兆瓦級功率的電能量,在很多特殊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作為脈衝功率電源的關鍵部件,高性能電容器對減小設備的重量和體積,滿足小型化、高功率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反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電流大和放電速度快等優點,是新一代高性能脈衝電容器的重要候選材料。深刻理解反鐵電陶瓷的物理本質和構效關係對研發高性能反鐵電陶瓷電容器具有重要意義。
-
合肥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超高儲能密度新型無鉛弛豫反鐵電...
近日,合肥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左如忠教授科研團隊和澳大利亞臥龍崗大學張樹君教授合作,成功製備出具有正交Pnma對稱性、納米電疇形貌的鈮酸鈉(NaNbO3,NN)基無鉛弛豫反鐵電固溶體陶瓷材料,其放電儲能密度值到達W~12.2 J/cm3,是迄今塊體陶瓷材料儲能密度文獻報導的最高值,實現了介質陶瓷放電儲能性能的新突破。
-
BNT基無鉛鐵電陶瓷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鐵電材料具有豐富的外場誘導相變行為和複雜的耦合效應,在能量存儲及轉換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工程上應用的主要材料是Pb(Zr,Ti)O3(PZT)體系,探索和研發新的材料體系,特別是無鉛材料體系,是當前鐵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
上海矽酸鹽所在鈮酸銀基陶瓷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鈮酸銀(AgNbO3)陶瓷材料具有類反鐵電的雙電滯回線和高的極化強度(~50 μC cm-2),從而具有較大儲能密度,在電介質儲能等領域展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AgNbO3材料自身固有的亞鐵電性以及反鐵電-鐵電相變引起的回滯效應導致能量損耗較大,難以同時實現高的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成為制約該材料在儲能領域應用的關鍵。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董顯林和研究員王根水團隊提出一種提高AgNbO3反鐵電材料儲能特性的新思路,實現了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的同步提升。
-
「熱門文章」超高能量密度的鈦酸鈉鉍基弛豫鐵電體
西安科技大學劉霄、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時婧聯合中科院上海應用物理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研究人員製備出一種具有超高能量密度的鈦酸鈉鉍基弛豫鐵電體,並且其放電效率也得到了改善,該文章發表在Journal of Materiomics第4卷第3期,題目為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and improved
-
新型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速度快、貯存性能穩定等特點,在近代科學和高新技術領域中具有重要應用。傳統鐵電材料中鈣鈦礦結構的鋯鈦酸鉛(簡稱PZT)系列是應用面最廣的鐵電材料,也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實現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的理想材料。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AKN),該材料比目前所用的含鉛鐵電陶瓷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儲密度和更好的溫度穩定性,可用於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與傳統PZT系列鐵電陶瓷相比,AKN鐵電陶瓷具有更優異的儲能密度和溫度穩定性,使其在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應用中具有更優異的綜合性能。
-
矽基負極,高能量密度鋰離子電池首選
石墨負極潛力挖掘完全電芯能量密度和負極材料的克容量成正相關關係。目前,高端石墨克容量已經達到360-365mAh/g,接近理論克容量372mAh/g。因此從負極材料角度看,電芯能量密度的提升需要開發出具有更高克容量的負極材料。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而鐵電材料的範圍相對較小一些,具有鐵電性的材料都有壓電性,而有壓電性的材料不一定具有鐵電性。鐵電效應最早是1920年由法國人Valasek在酒石酸鉀鈉(羅氏鹽)中發現的,由此揭開了鐵電材料研究的序幕。鐵電性的本質是材料內部的自發極化行為,且可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被改變方向。壓電陶瓷是一種具備了壓電、介電以及彈性三種性能的各向異性材料。
-
鈦酸鍶鋇鐵電材料
鈦酸鍶鋇(Ba1-xSrxTiO3 ,BST)因其優異的性能和新的技術應用而得到廣泛的研究。它是一種重要的鐵電材料,由於其介電常數高、光損耗低、鐵電活性高、且與居裡溫度有關等特點,引起了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極大興趣 。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近「大眾」
就弛豫鐵電體而言,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宗洋告訴《中國科學報》,近年來弛豫鐵電體作為儲能電容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報導的儲能密度和效率均很高,但其並沒有反鐵電的場致鐵電轉變特徵在他看來,最可行的方法是用無鉛的反鐵電陶瓷替代含鉛的反鐵電陶瓷。「考核」儲能陶瓷的兩個關鍵指標為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兩者無法分開已成為業界共識。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向「大眾」
儲能密度和效率要兼顧無鉛儲能陶瓷由於具有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充放電能力,其主要應用領域是功率變換和脈衝功率系統。但專家也表示,含鉛陶瓷的優異性能目前還難以在無鉛陶瓷體系中實現。就弛豫鐵電體而言,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宗洋告訴《中國科學報》,近年來弛豫鐵電體作為儲能電容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報導的儲能密度和效率均很高,但其並沒有反鐵電的場致鐵電轉變特徵。在他看來,最可行的方法是用無鉛的反鐵電陶瓷替代含鉛的反鐵電陶瓷。「考核」儲能陶瓷的兩個關鍵指標為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兩者無法分開已成為業界共識。
-
合肥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同時具有超高能量密度和效率的...
近年來,左如忠教授課題組一直圍繞無鉛鐵電、反鐵電材料的多尺度結構設計以及電學性能調控等方面,特別是針對領域內人們廣泛關注的若干關鍵性基礎問題和技術難題,如儲能密度較低、儲能密度和效率難以兼顧、儲能性能的熱穩定性差、擊穿場強不足,以及儲能介質材料在電場下結構演變規律等,開展了一系列系統性的研究工作。
-
科學家發現鐵基超導體大同位素效應
,發現了鐵基超導體中的大同位素效應。 傳統的bcs理論(解釋常規超導體的超導電性的微觀理論)預言,超導體的最高溫度不會超過麥克米蘭極限的39k(-234攝氏度)。在以往的研究中,只有1987年發現的銅氧化合物超導體打破了這一極限,被稱為高溫超導體。最近,在鐵基磷族化合物中發現的超導電性其超導臨界溫度可達55k,同樣突破了傳統bcs理論預言的麥克米蘭極限。
-
現代技術陶瓷的3個主要領域及應用
現代技術陶瓷是根據所要求的產品性能,通過嚴格的成份和生產工藝控制而製造出來的高性能材料,主要用於高溫和腐蝕介質環境,是現代材料科學發展最活躍的領域之一。下面對現代技術陶瓷3個主要領域:結構陶瓷、陶瓷基複合材料和功能陶瓷作一簡單介紹。
-
什麼是鐵電效應?
若條件(b)不滿足,則在疇壁上會出現表面電荷,從而增大靜電能,在能量上是不穩定的。電疇結構與晶體結構有關。BaTiO3的鐵電相晶體結構有四方、斜方、菱形三種晶系,它們的自發極化方向分別沿[001],[011],[111]方向,這樣,除了90°和180°疇壁外,在斜方晶系中還有60°和120°疇壁,在菱形晶系中還有71°,109°疇壁。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機械柔韌性強,加工容易的等固有優勢,在高能量密度電容器,電卡製冷器,傳感器和能量收集設備等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實驗和理論結構均表明填料-聚合物基體的界面對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電和電卡性能的調控具有決定性作用。比如,通過適當的界面設計來調控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極化,可以使其超過單純陶瓷或聚合物的電極化。
-
多層壓電陶瓷將開創一個圈瓷耳機的新時代
動圈單元+壓電陶瓷單元的耳機(簡稱「圈瓷耳機」)的出現,以上問題都迎刃而解了。 壓電陶瓷單元利用的是交變電壓驅動壓電元件附帶底層金屬基片振動發聲。目前,深耕聲學元件多年的Bestar(漢得利(常州)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經過多年研究,推出的耳機專用的高音補償單元:多層壓電陶瓷系列BPR10H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