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2020-12-05 雷蒙機

壓電材料是一種能夠進行機械能與電能之間相互轉化的智能材料,現已形成市場規模為每年近百億美元的巨大產業,應用範圍從手機等家用電子產品到航空航天、艦艇聲納、高速列車等領域。半個世紀以來,壓電材料產業一直由性能優異的鋯鈦酸鉛(PZT)陶瓷所統治。

188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P.Curie和J.Curie兄弟發現,在天然石英晶體的特定方向上施加應力會使晶體表面產生電荷,電荷的產生與晶體的方向密切相關且大小與應力呈正比,這就是材料的正壓電效應。

正壓電效應的微觀本質是應力下材料內電偶極矩發生了方向和大小的變化,同時材料表面感應生成等量電荷以抵消電偶極矩的改變。壓電效應具有可逆性,逆壓電效應是壓電材料內電偶極矩在外加電場下產生拉伸或壓縮,宏觀上表現為通過外加電場產生的電致伸縮現象。正逆壓電效應均是電能和機械能的耦合轉換過程。

壓電材料的範圍非常廣,1938年德國物理學家Wooster在他的專著Textbook on Crystal Physics中指出,結構上具有不對稱中心的電介質都有可能具有壓電效應。而鐵電材料的範圍相對較小一些,具有鐵電性的材料都有壓電性,而有壓電性的材料不一定具有鐵電性。鐵電效應最早是1920年由法國人Valasek在酒石酸鉀鈉(羅氏鹽)中發現的,由此揭開了鐵電材料研究的序幕。鐵電性的本質是材料內部的自發極化行為,且可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被改變方向。

壓電陶瓷是一種具備了壓電、介電以及彈性三種性能的各向異性材料。因此,壓電陶瓷性能好壞的衡量主要是通過不同的性能參數大小來區分,主要有以下幾個性能參數:壓電常數(d33),機電耦合係數(kp),機械品質因數(Qm),介電常數(εr),介電損耗(tanδ),居裡溫度(Tc),電滯回線(P-E)。

壓電材料作為當今使用率最高的功能性材料之一,其應用範圍日益廣泛,這是因為其具有化學穩定性高、製備工藝方便、成本低以及壓電性能較好。壓電陶瓷在日常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不僅廣泛應用在民事生活中,在軍用器件中也起到了必不可少的作用。壓電陶瓷的應用主要可分為兩類,一是壓電振子,二是壓電換能器。壓電振子主要是通過輸入電信號的方式,一般應用在濾波器、變壓器、電子通訊設備中等等;壓電換能器主要是通過實現機械能與電能之間的轉換,一般大都應用在水下換能器、醫用換能器、超聲換能器中等等。

1952年,Shirane等人合成鋯鈦酸鉛(PZT),其被認為是最具應用價值的壓電材料,在上個世紀受到了長足的關注與研究。目前PZT仍然是性能最為優異的壓電材料基體,被廣泛應用於:航空飛行振動傳感器、航海聲納傳感器、精密流量控制、內燃機引擎相關構件、各種環境下振動能量的採集等領域。

PZT壓電陶瓷體系雖然具有優異的壓電性、熱穩定性以及成熟的應用,然而製備PZT陶瓷的主要原料PbO具有很高的毒性,其在高溫燒結時會揮發,空氣中微量的PbO就會對人和動物的神經系統產生嚴重毒害。PZT陶瓷中含鉛量高達~60wt%,從製備到回收處理都會帶來巨大的環境壓力

現今,尋找可替代PZT的無鉛壓電材料是壓電材料研究的重點與熱點,越來越多的研究者對無鉛壓電材料體系開展研究。鈮酸鉀鈉基(K0.5Na0.5NbO3,KNN)和鈦酸鋇基(BaTiO3,BT)被認為是最具有替代鉛基材料潛力的無鉛壓電陶瓷,近十年關於KNN和BT壓電陶瓷的研究佔無鉛壓電材料研究總數1/4以上。

近些年KNN基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集中於探究產生巨大壓電效應的微觀結構,對巨大壓電效應的成因做出更加細緻合理的解釋。並且在設計KNN基陶瓷組分時,設置多個摻雜物以及其成分變量,多種成分變量共同調節或可得到更為優異的壓電性能。

相較於KNN基無鉛壓電陶瓷,BT基陶瓷的固相燒結溫度區間較寬,且沒有在燒結過程中易揮發的鹼金屬元素,燒結過程比較穩定,得到的陶瓷樣品一般比較緻密。近些年研究者們在對BT基陶瓷或單晶的壓電性能、電致伸縮性能以及微疇結構進行深入研究,但BT基較低的TC(居裡溫度)與熱穩定性,是其在複雜環境下應用所必須先行解決的問題。

以BaTiO3基陶瓷為例:儘管BaTiO3基陶瓷有居裡溫度比較低的缺點,但由於其原料的成本低,壓電活性強的優勢使得鈦酸鋇基陶瓷通過優化改性取代鉛基壓電材料成為可能。

離子摻雜改性:鈦酸鋇的結構為鈣鈦礦型晶體,Ba2+離子佔據A位,Ti4+位於氧八面體中心的B位。當半徑相似的金屬或非金屬離子單個或同時摻入BT基壓電陶瓷中的晶格時,會產生部分A、B位離子取代以及部分A、B空位或氧空位缺陷,引起微觀結構的改變,進而影響和改變陶瓷的電學性能。

多組元摻雜改性:PZT壓電陶瓷在準同型相界(MPB)附近具有優異的電學性能,同樣,通過向BT基陶瓷材料中引入一種或多種體系,尋求該二元或多元體系的準同型相界(MPB)也是目前對BT改性的重要方法之一。

燒結助劑改性:在壓電陶瓷燒結的過程中加入燒結助劑不僅可以降低燒結溫度減少能耗,還可以改善陶瓷製品的表面性能減少缺陷。同時,部分燒結助劑中的陽離子還可取代晶體中的離子,產生空位、畸變等缺陷,改變陶瓷的電學結構,從而使其整體性能得到改善。目前低溫燒結的方式主要有固溶作用、液相燒結和過渡液相燒結三種。

也有研究稱:通過摻雜改性提高陶瓷的壓電性能有限,織構化是能大幅提高陶瓷材料性能的有效途徑。織構化是指通過一定的微結構調控制備工藝,使陶瓷材料中各向異性的晶粒沿著某些特定方向進行規則排列,擇優生長,改變材料微觀結構,從而使材料必要的性能在特定方向上得到提升。

雖然國際及國內在無鉛壓電陶瓷方面已開展了大量的研究並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在進一步提高無鉛壓電材料的壓電性能方面遭遇到了瓶頸,至今仍未發現一種在壓電性能和溫度穩定性方面全面達到PZT陶瓷、可以真正替代PZT陶瓷的無鉛壓電材料。其核心是一個科學問題:揭示準同型相界的物理學本質及其對壓電性能提升的機理。未來關於無鉛壓電陶瓷的研究,將集中在闡明MPB區域壓電、鐵電、介電特性和微結構,及其在外電場下的動態演化行為;研究組分調節對材料相結構穩定性、鐵電疇結構及壓電性能調控的物理機制,進而研發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並實現其產業化。

相關焦點

  • 研發實用性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新進展
    壓電材料可以實現電能與機械能的相互轉換傳統鉛基壓電材料因性能優異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對環境和人體有毒有害的重金屬鉛元素,因而無鉛壓電材料研究備受關注,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研發是近十多年來的重要研究方向。雖然近十多年來無鉛壓電陶瓷研究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如何進一步在提高其壓電性能的同時改善其性能溫度穩定性一直是阻礙無鉛壓電陶瓷實用化的難題。
  • 一文了解無鉛壓電陶瓷
    (一)什麼是壓電陶瓷壓電陶瓷是一種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信息功能陶瓷材料,除具有優越的壓電性能外,還具有介電性、彈性等,居裡溫度高,機電耦合係數及機械品質因數大,溫度穩定性和耐久性好的優勢壓電陶瓷利用其材料在機械應力作用下,來引起內部正負電荷中心相對位移而發生極化,導致材料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即壓電效應而製作,具有敏感的特性。
  • 壓電效應 能發出超聲波的壓電陶瓷是什麼東西?
    知識點:壓電陶瓷是一種基於壓電效應,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目前,超聲傳感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壓電效應的壓電傳感器,另一種是基於磁致伸縮效應的磁致伸縮傳感器。
  • 「經典妙文」流延法製備無鉛織構壓電陶瓷的研究進展
    壓電材料包括陶瓷,晶體,薄膜/厚膜,織構陶瓷,複合材料,聚合物,極性玻璃等。壓電單晶陶瓷由於製備成本高、時間長、易發生成分偏析和揮發而無法廣泛應用。因此,迫切需要開發低成本、機械性能佳、壓電性能可以媲美其對應的單晶材料的晶粒有序排列的壓電陶瓷。
  • 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壓電傳感整合在一起,為答疑解惑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可靠的不間斷電力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日益增強,開發清潔、環保、可靠、廉價的新能源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研究熱點。(2)壓電能量收集器和壓電傳感器的工作模式有哪些?(3)為什麼在生命科學領域會尋求自供電傳感器?(4)能否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太陽能結合起來,為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提供能源?(5)如果交通繁忙,那麼壓電能量收集效果良好;如果交通空閒,怎麼辦?(6)哪些壓電材料是經濟實惠、易於使用?(7)為什么半導體和壓電材料的「融合」器件令人興奮?
  • 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要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2013年,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性文章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並被歐盟RoHS 2.0版法規諮詢報告作為評價無鉛壓電陶瓷研究進展的依據引用,這是唯一一篇中國學者的論文作為「壓電陶瓷」部分被引用的論文。論文的作者就是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教授。
  • 常用的壓電材料有哪些_壓電材料的特點_壓電材料的應用
    當你在點燃煤氣灶或熱水器時,就有一種壓電陶瓷已悄悄地為你服務了一次。生產廠家在這類壓電點火裝置內,藏著一塊壓電陶瓷,當用戶按下點火裝置的彈簧時,傳動裝置就把壓力施加在壓電陶瓷上,使它產生很高的電壓,進而將電能引向燃氣的出口放電。於是,燃氣就被電火花點燃了。壓電陶瓷的這種功能就叫做壓電效應。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無鉛壓電材料
    新華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科學研究小組27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無鉛壓電材料——鋯鈦酸鋇鈣,其壓電性能超越了全世界使用了長達半個世紀、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核心壓電材料——鋯鈦酸鉛(PZT)陶瓷。
  • 中國科學家首次研製出性能優越的無鉛壓電材料
    新華網西安11月28日電(記者許祖華、馮國)西安交通大學的一個科學研究小組27日對外宣布了一項最新研究成果:製造出一種對環境無害的無鉛壓電材料——鋯鈦酸鋇鈣,其壓電性能超越了全世界使用了長達半個世紀、但對人體和環境有害的核心壓電材料——鋯鈦酸鉛(PZT)陶瓷。
  • 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解析
    最早報導材料具有壓電特性的是法國物理學家居裡兄弟,1880年他們發現把重物放在石英晶體上,晶體某些表面會產生電荷,電荷量與壓力成正比,並將其成為壓電效應。壓電效應可分為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兩種。某些介電體在機械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使介電體內正負電荷中心發生相對位移而極化,以致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其電荷密度與應力成比例。這種由「壓力」產生「電」的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
  • 楊得鎖&胡登衛AFM綜述:壓電材料的增材製造
    因此,從周圍環境中收集能量到電力電子設備,延長其使用壽命,開發不需要更換電源的自供電設備,成為眾多專家研究的熱點。壓電材料是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增材製造技術以其出色的工藝靈活性、良好的幾何可控性以及無環境條件限制等優點,為新型壓電材料的個性設計及快速成型提供了無限可能。
  • 杭電科研人員深入開展基礎研究 探索無鉛陶瓷材料替代含鉛電子元...
    【浙江基礎研究進行時】系列報導之一百三十四 杭電科研人員深入開展基礎研究 探索無鉛陶瓷材料替代含鉛電子元器件 2020-03-10 16:21:04
  • 下列選項中,屬於有機壓電材料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的為( )。
    下列選項中,屬於有機壓電材料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的為( )。  列印  免費直播丨2019一級造價《交通工程》新教材解讀直播 【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屬於有機壓電材料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的為
  • 陶瓷應用新領域—電子陶瓷
    涉及民用的產品只有大量生產的壓電陶瓷蜂鳴器和點火器,小量用於郵電通信的多片陶瓷濾波器、機械濾波器、用於水聲和超聲的壓電陶瓷換能器等。  為了適應各類壓電器件對材料性能的不同要求,材料研究人員廣泛進行了改性添加劑的研究,開發出了大量高性能壓電陶瓷材料。
  • 陶瓷界的「抗疫多面手」——壓電陶瓷材料丨科普矽立方
    然而,在這些醫療物資生產和供應的背後,有一種不為人所熟知的陶瓷材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本文的主人翁,陶瓷界的抗疫多面手——壓電陶瓷材料。 壓電陶瓷是指通過特定成份粉體原料的混合、合成、成型、高溫燒結,從而得到的微細晶粒無規則集合體,該多晶體能夠實現力與電的互相轉化(如圖1所示)。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近「大眾」
    根據報告,無鉛儲能陶瓷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Top10熱點前沿中,核心論文篇數僅有33篇,排名第六;被引頻次2130次,更是排在倒數第一。但無鉛儲能陶瓷領域核心論文的平均出版日期最近,為2017年9月。原因在於,早期對無鉛儲能陶瓷的研究集中在介電過程,而沒有將其同更綠色的能源應用關聯到一起。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向「大眾」
    Top10熱點前沿中排名第一。根據報告,無鉛儲能陶瓷在化學與材料科學領域Top10熱點前沿中,核心論文篇數僅有33篇,排名第六;被引頻次2130次,更是排在倒數第一。但無鉛儲能陶瓷領域核心論文的平均出版日期最近,為2017年9月。相關統計發現,無鉛儲能陶瓷領域最早論文發表時間在1997年前後,起初只有10篇左右;到2010年,發表量也未過百。無鉛儲能陶瓷研究熱潮從2014年開始,一直熱度不減。
  • 壓電陶瓷原理
    壓電陶瓷是一種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  壓電陶瓷就是矢量轉換材料 力--->電;電--->力;1次力電轉化,典型應用:壓電點火,稱量傳感,1次電力轉換
  • 鋯鈦酸鉛(PZT)壓電陶瓷燒結有門道!
    由於反應燒結過程簡單,能增強緻密化程度,比溼化學方法有更大的優勢,從而被認為是PZT壓電陶瓷的一種很有前途的製備技術。近30多年來,應用熱壓方法燒結得到性能優良的新型固體材料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例如Si3N4、SiC等。它是利用塑性流動、離子重排和擴散對材料進行緻密化,近年來也被用於壓電陶瓷的製備中。
  • 上海大學發表關於無鉛壓電BF-BT大應變起源及驅動器研究成果
    壓電陶瓷是一種重要的智能材料,作為傳感器、驅動器和換能器的核心部件在國防、石油化工、汽車、航空航天、智能製造以及無損檢測與控制等領域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由於具有優良的介電和壓電性能,鋯鈦酸鉛(PZT)陶瓷佔據主流市場。但是該固溶體含有約60 wt%的有害物質鉛,在生產、使用和廢棄過程中都會對人類健康、生態和社會造成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