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壓電傳感整合在一起,為答疑解惑

2020-12-05 電子發燒友

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壓電傳感整合在一起,為答疑解惑

發表於 2019-05-05 15:54:12

據麥姆斯諮詢介紹,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可靠的不間斷電力能源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人們的環保意識也日益增強,開發清潔、環保、可靠、廉價的新能源已成為當今世界的研究熱點。機械能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歐洲正在利用壓電技術鋪設壓電發電道路,以收集路面振動產生的機械能。基於壓電技術的能量收集也將在自供電物聯網節點中發揮作用,因為沒有人願意為數十億個電池充電或更換。如果沒有自供電節點,物聯網只不過是歷史上的一個註腳。

本報告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壓電傳感整合在一起,為讀者答疑解惑:(1)毫瓦或兆瓦:壓電技術的成功在哪裡?(2)壓電能量收集器和壓電傳感器的工作模式有哪些?(3)為什麼在生命科學領域會尋求自供電傳感器?(4)能否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太陽能結合起來,為道路上行駛的汽車提供能源?(5)如果交通繁忙,那麼壓電能量收集效果良好;如果交通空閒,怎麼辦?(6)哪些壓電材料是經濟實惠、易於使用?(7)為什么半導體和壓電材料的「融合」器件令人興奮?……

壓電能量收集器和壓電傳感器的工作模式

「新材料、新器件、新應用」,壓電技術前景廣闊,例如消費領域(運動鞋、計步器、耳機)、醫療領域(助聽器、心臟起搏器、健康監測設備)、工業領域(結構/設備健康監測)、能源領域(風能和海浪能收集)、交通領域(路面振動能量收集)等。本報告提供各項壓電能量收集應用領域的典型案例分析,以及市場預測和發展趨勢,以闡述壓電能量收集技術的成功之道。另外,我們也從專利和谷歌搜索情況來分析壓電技術趨勢。

壓電能量收集專利和谷歌搜索趨勢

壓電MEMS專利和谷歌搜索趨勢

振動能量存在形式多樣,振動能量收集是一種行之有效的環境能量發電方法。根據發電原理不同,振動發電機可以分為靜電式、電磁式與壓電式。其中,壓電式振動發電機以其能量轉換效率高、結構簡單、無電磁幹擾、易於實現整體結構的微型化與集成化等優點成為國內外振動發電領域研究的重點。常用壓電材料包括壓電單晶體、壓電陶瓷、壓電聚合物、壓電複合材料等。其中,壓電陶瓷鋯鈦酸鉛(PZT)已經成為國內外壓電式振動能量收集領域最常用的壓電材料之一,並在此基礎上發展了低溫燒結PZT、透明壓電陶瓷PLZT、無鉛系列壓電陶瓷及納米陶瓷等多種壓電陶瓷材料。壓電陶瓷的優點在於壓電常數大、靈敏度高、工藝成熟、成形效果好等,缺點在於其韌性差、易破裂。另一種常用壓電材料是聚偏二氟乙烯(PVDF),PVDF具有壓電應變常數高、柔性和加工性好、頻響寬、機械強度高等優點。

本報告研究領域涵蓋壓電晶體、器件及系統,涉及基礎理論和知識,不僅分析了壓電能量收集技術及應用,還介紹了壓電傳感器原理、新產品、功能、優勢、應用、挑戰,以及期望的材料。壓電、MEMS、無線通信和控制器如何融合發展?敬請閱讀報告。

應用於結構健康監測的嵌入式傳感器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西北工業大學研發可延展壓電能量收集和自供電傳感器件
    為此,科研人員在可延展壓電能量收集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功開發出具有較高壓電係數的可延展壓電材料;也通過結構設計,將可延展結構與具有較高壓電係數的壓電材料結合開發出同時具有優異的壓電和可延展性能的能量收集器件,極大的解決了由於傳統電池帶來的困擾和技術瓶頸。
  • 論文周報:壓電、電磁能量採集
    Toos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壓電單晶圓膜片在智能結構和材料的許多應用中都是很有價值的結構。壓電能量收集,傳感和預應力系統驅動是這種結構的主要應用。結構優化可用於改善其性能。在本文中,使用壓電單晶能量採集器利用系統的壓力波動捕獲能量並將其轉換為電能。該理論研究包括建立解析模型,然後進行參數研究以優化夾持式壓電圓膜片的極化邊界。
  • 常用的壓電材料有哪些_壓電材料的特點_壓電材料的應用
    當你在點燃煤氣灶或熱水器時,就有一種壓電陶瓷已悄悄地為你服務了一次。生產廠家在這類壓電點火裝置內,藏著一塊壓電陶瓷,當用戶按下點火裝置的彈簧時,傳動裝置就把壓力施加在壓電陶瓷上,使它產生很高的電壓,進而將電能引向燃氣的出口放電。於是,燃氣就被電火花點燃了。壓電陶瓷的這種功能就叫做壓電效應。
  • 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解析
    1、壓電效應 壓電材料是指受到壓力作用在其兩端面會出現電荷的一大類單晶或多晶的固體材料,它是進行能量轉換和信號傳遞的重要載體最早報導材料具有壓電特性的是法國物理學家居裡兄弟,1880年他們發現把重物放在石英晶體上,晶體某些表面會產生電荷,電荷量與壓力成正比,並將其成為壓電效應。壓電效應可分為正壓電效應和逆壓電效應兩種。某些介電體在機械力作用下發生形變,使介電體內正負電荷中心發生相對位移而極化,以致兩端表面出現符號相反的束縛電荷,其電荷密度與應力成比例。這種由「壓力」產生「電」的現象稱為正壓電效應。
  • 基於肽的納米管將成為在電子設備能量收集的理想選擇
    基於肽的納米管將成為在電子設備能量收集的理想選擇能夠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的納米發電機通常由金屬氧化物和鉛基鈣鈦礦製成。但是這些無機材料不具有生物相容性,因此正在爭創用於能量收集,電子傳感以及刺激神經和肌肉的天然生物相容性壓電材料。
  • 楊得鎖&胡登衛AFM綜述:壓電材料的增材製造
    因此,從周圍環境中收集能量到電力電子設備,延長其使用壽命,開發不需要更換電源的自供電設備,成為眾多專家研究的熱點。壓電材料是實現機械能與電能相互轉換的功能材料,增材製造技術以其出色的工藝靈活性、良好的幾何可控性以及無環境條件限制等優點,為新型壓電材料的個性設計及快速成型提供了無限可能。
  • 壓電式傳感器工作原理_壓電式傳感器的應用
    壓電材料的彈性常數、 剛度決定著壓電器件的固有頻率和動態特性。對於一定形狀、 尺寸的壓電元件, 其固有電容與介電常數有關; 而固有電容又影響著壓電傳感器的頻率下限。   在壓電效應中,機械耦合係數等於轉換輸出能量(如電能)與輸入的能量(如機械能)之比的平方根; 它是衡量壓電材料機電能量轉換效率的一個重要參數。
  • 「JACS」東南大學發現二茂鐵基鈣鈦礦壓電材料
    近日,在「東南大學十大科學與技術問題」啟動培育基金的資助下,江蘇省「分子鐵電科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研究團隊在分子壓電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發現了首例二茂鐵基鈣鈦礦壓電材料。(a) (FMTMA)PbI3, (FMTMA)PbBr2I和 (FMTMA)PbCl2I的晶體結構圖;(b) 製備的壓電能量收集裝置示意圖。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通式為ABX3)由於其在太陽能電池、光電探測器、電致發光、壓電等高新科技領域中可觀的發展潛力而備受專注。在雜化鈣鈦礦領域,因其優異的結構多樣性和化學可調性,湧現出了各種結構新穎和性能卓越的壓電和鐵電材料。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壓電效應具有可逆性,逆壓電效應是壓電材料內電偶極矩在外加電場下產生拉伸或壓縮,宏觀上表現為通過外加電場產生的電致伸縮現象。正逆壓電效應均是電能和機械能的耦合轉換過程。壓電材料的範圍非常廣,1938年德國物理學家Wooster在他的專著Textbook on Crystal Physics中指出,結構上具有不對稱中心的電介質都有可能具有壓電效應。
  • AFM綜述:壓電催化和壓電光催化
    基於壓電的催化技術依賴於電荷能量或載流子的分離效率,已引起廣泛關注。由應變或應力引起的壓電電位可以產生巨大的電場,這已被證明是電荷能量轉移或電子和空穴轉移的有效手段。近年來,人們在這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i)在壓電催化中通過壓電勢改變表面電荷能;ii)光生載流子的分離和集成壓電半導體或由壓電和半導體組成的耦合系統的催化活性增強。有鑑於此,中國地質大學黃洪偉教授、張以河教授和紐卡斯爾大學Tianyi Ma等人,綜述了有關壓電催化和壓電光催化的最新進展。
  • 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獲突破
    石家莊鐵道大學材料學院教授趙晉津團隊聯合英國華威大學,在新型界面壓電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研究發現異質節界面結構對稱性變化產生高效壓電和熱釋電性能,相關成果8月20日發表於《自然》。隨著全球能源需求的持續上升,大量電子設備廣泛應用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高效收集周圍環境中,常常被人忽略的能量成為眾多科學家研究的重要課題。
  • 低成本、高性能的壓電超薄膜可通過3D列印技術來實現
    它將電力用戶及其設備、電網企業及其設備、發電企業及其設備、供應商及其設備,以及人和物連接起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可以進行信息交互和共享。要實現信息的交互和共享,感知層建設是重點。而量大面廣的電力信息採集類設備是感知層建設的關鍵,如電錶、互感器、集中器、傳感器等設備。其中,傳感器還可以收集溫度、溼度、風速等環境狀態信息。
  • 張以河&馬天翼&黃洪偉 | 壓電催化和壓電光催化
    喬治亞理工的王中林教授等人利用特定取向生長的氧化鋅納米線對應力的靈敏響應來實現機械能的收集和電能轉換。在材料受壓形變的一側形成的壓電勢負極增加了該側的能量,使電子可以穿過壓電/溶液界面並觸發氧化還原反應。後續研究發現壓電勢也可以調控異質結體系中載流子在界面的傳輸。基於上述特性,大量壓電材料被應用到直接催化反應或增強光催化的研究之中。
  • Mater:聚己內酯電紡膜的能量收集應用
    DOI: 10.1021/acsapm.0c00209壓電與具有非中心對稱晶體單元的晶體材料有關。這項工作報告了電紡聚(ε-己內酯)(PCL)膜的電活性。單個PCL纖維的表觀壓電常數為5±2 pm.V-1,縱向壓電電壓係數為0.25 Vm.N-1。此外,PCL柔性電子皮膚(e-skin)裝置表現出0.098 V.kPa-1的優異機械靈敏度,能夠測量較小的力(1 mN),具有出色的輸出電壓穩定性(> 16,000個循環),並且可以精確地監測人的步態。整體電活性特性為開發用於步態應用的環保且低成本的納米能量收集和可穿戴設備創造了機會。
  • 壓電馬達是什麼 壓電馬達的驅動設計解析
    驅動器在正確的時間以適當的轉換速率打開和關閉功率半導體,以控制電流灌/拉到高感性負載中。MOSFET或IGBT輸出級需要施加電壓以控制電流,但為馬達線圈提供電磁力的其實是電流。 對於壓電馬達,情況是迥異的。馬達驅動器上需要施加高電壓來提供電場,電流反而是次要因素了。因此,壓電驅動是電磁驅動的補充。電磁驅動中電流是主體,電壓是附屬,而壓電驅動時,電壓是主體,電流是附屬。
  • 綜述:納米發電機助力自供電氣體傳感
    TOC摘要圖   自供電傳感系統正成為驅動全球工業技術和經濟發展的重要領域之一。2006年,王中林教授團隊首次將自供電體系引入納米領域,提出「納米發電機」的全新概念,包括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等,即將摩擦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輸出。
  •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_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結構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工作原理   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的傳感元件為壓電晶體。若沿壓電晶體的極化方向施加一外力使其變形,則壓電晶體內部發生極化,受力的兩端面出現極性相反的電荷,若撤去外力,則壓電晶體恢復到初始狀態,這就是正壓電效應。若沿壓電晶體的極化方向施加一電場,則壓電晶體出現變形,若撤去電場,則壓電晶體恢復到初始狀態,這就是逆壓電效應。壓電式加速度傳感器就是利用了壓電晶體的正壓電效應,將機械能轉換為電能,從而實現對振動加速度信號的測量。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
    將先進的納米發電機技術與傳統的紡織工藝相結合促進了基於紡織的納米發電機(NGs)的出現,將進一步促進下一代可穿戴電子和多方面人工智慧系統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NGs賦予智能紡織品機械能量採集和多功能自供電傳感能力,而紡織品則為智能紡織品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靈活多變的設計載體和廣泛的可穿戴應用平臺。
  • 綜述: 基於纖維/織物的壓電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用於...
    將先進的納米發電機技術與傳統的紡織工藝相結合促進了基於紡織的納米發電機(NGs)的出現,將進一步促進下一代可穿戴電子和多方面人工智慧系統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NGs賦予智能紡織品機械能量採集和多功能自供電傳感能力,而紡織品則為智能紡織品的發展提供了一個靈活多變的設計載體和廣泛的可穿戴應用平臺。
  • 壓電效應 能發出超聲波的壓電陶瓷是什麼東西?
    知識點:壓電陶瓷是一種基於壓電效應,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目前,超聲傳感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壓電效應的壓電傳感器,另一種是基於磁致伸縮效應的磁致伸縮傳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