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揮發咋辦?鋯鈦酸鉛(PZT)壓電陶瓷燒結有門道!

2021-01-19 粉體網


固相燒結是製備PZT陶瓷的傳統方法,由於其操作簡單,不需要特殊設備,是已實現工業化生產PZT的主要方法。但它又存在著嚴重不足,如需要較高的燒結溫度才能燒結(通常溫度高達1300~1400℃),而PbO在高於800℃就會揮發,這樣勢必會引起組分波動,最終影響PZT陶瓷的性能,所以要求對燒結條件和燒結氣氛的控制非常嚴格。為降低固相燒結的不足,人們對其進行改進,探索更佳的成分組成和工藝條件。如為減少燒結時鉛揮發,樣品放在密封的坩堝內,並保證在飽和的PbO氣氛條件下進行燒結。



PZT粉體傳統上是用氧化物作為原料通過固相反應來製備的。這種傳統方法要求較高的煅燒溫度,通常不可避免地造成PZT粉體的顆粒粗化和團聚,而硬團聚體的存在將會造成陶瓷較差的微觀結構和性質。為解決該問題研究者們已經做了很多的努力,其中之一就是用超細PZT粉體來製備器件。這些超細粉體大多用溼化學方法來合成,包括水熱法、sol-gel和化學共沉澱法等。


但這些溼化學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前驅體粉體都要在一定的溫度下煅燒才能得到所要求的PZT相,再者溼化學方法中涉及到一些對溼度和光敏感的化學成分,從而處理它們比較困難。此外溼化學法也耗時,反應完全結束需要很長時間,工序相對複雜。




二是通過形成液相燒結來降低燒結溫度。形成的液相可以使晶粒重排、強化接觸,進而可提高晶界的遷移率,加快氣孔的排出,促進晶粒的發育,提高陶瓷的緻密度,達到降低燒結溫度的目的。


三是通過過渡液相燒結來達到降低燒結溫度的目的。低熔點添加物先形成液相促進燒結,之後被吸入到主晶相中起到摻雜改性的目的,這種「雙重效應」可以使燒結溫度降低250℃~300℃,並對性能的提高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反應燒結,就是在組分相互發生反應的同時達到緻密化,是將混合均勻的多組分粉體壓成素坯,在隨後的燒結過程中各組分之間或組分與燒結氣氛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獲得預期設計組成的復相陶瓷。其特點是在燒結傳質過程中,除利用表面自由能下降作為推動力外,還包括一種或多種化學反應能作為推動力或激活能;粉體合成和緻密化燒結一步完成。由於反應燒結過程簡單,能增強緻密化程度,比溼化學方法有更大的優勢,從而被認為是PZT壓電陶瓷的一種很有前途的製備技術。



近30多年來,應用熱壓方法燒結得到性能優良的新型固體材料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就,例如Si3N4、SiC等。它是利用塑性流動、離子重排和擴散對材料進行緻密化,近年來也被用於壓電陶瓷的製備中。



由於衝擊波加載技術具有壓力大、溫度高、作用時間短的特點,可以實現合成和改性的目的,並可有效地限制和減少晶粒的長大。此外,衝擊處理後又可引入大量缺陷和很多點缺陷移動的渠道,從而使氣孔迅速排除,可提高難燒結陶瓷的緻密度。



201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Randall課題組發明了一種「冷燒結(cold sinteringprocess,CSP)」新技術,該工藝通過向陶瓷粉體中添加少量瞬態液相(如V2O5,Na2Mo2O7,K2Mo2O7,Li2MoO4),並施加高壓(350~500MPa)促進顆粒間的擴散和重排,使得陶瓷粉體在較低的溫度(室溫~300℃)和較短時間(30~60min)實現緻密化。


PZT陶瓷冷燒結製備工藝示意圖(來源:郭茹,等:PZT陶瓷冷燒結工藝的優化與壓電性能研究)


與傳統高溫燒結工藝不同,冷燒結工藝中機械力−化學力耦合增強的傳質作用為燒結緻密化提供了驅動力。目前,冷燒結工藝已被應用到多種高性能結構陶瓷(ZrO2陶瓷、功能陶瓷(BaTiO3,SrTiO3,Pb(Zr1−xTix)O3等)、鋰離子正極材料(LiFePO4)、金屬氧化物(ZnO,Bi2O3)及NASICON型固態電解質等材料的製備中。提高冷燒結工藝製備的樣品緻密度有助於增強壓電性能。


PZT壓電陶瓷具有優異的壓電與介電性能,在光學、聲學、電子科學領域都有廣泛應用,是應用最多的一種壓電材料,其在未來的發展中應繼續深入對低溫燒結PZT陶瓷的研究。目前PZT的低溫燒結技術還不能徹底解決鉛揮發問題,需進一步研究降低燒結溫度,在保證材料的優異性能的同時節約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並有利於環保。同時還應發展性能優異的無鉛系列壓電陶瓷,深入研究無鉛系列壓電陶瓷,使其性能可以與PZT陶瓷性能媲美,代替PZT陶瓷在各領域中的角色。



相關焦點

  • 鋯鈦酸鉛壓電陶瓷首創者——殷之文院士
    在讀期間他選聽了該校陶瓷系的部分課程,了解到陶瓷與冶金都是材料科學範疇的不同研究對象,自此對陶瓷研究產生了興趣,1948年他從羅拉轉學到伊利諾大學陶瓷工程系攻讀研究生,直到1950年回國。1950年夏天,年輕的殷之文與妻子閔嗣桂毅然決然的選擇回國投身到新中國的建設,經由雲南大學時期的老師和同學介紹,來到唐山鐵道部鐵道研究所工作。
  • 無鉛材料替代替代鋯鈦酸鉛陶瓷 俄羅斯研製新型振動傳感器
    該傳感器使用無鉛鈮酸鋰(LiNbO3)晶體,比振動傳感器製造商目前使用的鋯—鈦酸鉛陶瓷穩定得多。向新材料的過渡將使製造商能夠遵守歐盟關於逐漸禁止鉛的指令RoHS。研究成果發表在《Sensors》雜誌上。
  • 熊仁根教授Science最新大作:一種壓電性強於鋯鈦酸鉛的分子鈣鈦礦固溶體
    最有效的壓電材料是陶瓷固溶體,其中壓電效應在所謂的準同型相界(MPB)中得到優化。雖然,鋯鈦酸鉛(PZT)這樣的陶瓷材料是高性能的壓電材料,但是對材料的結構相變具有很強的依賴性。而鐵電體屬於壓電體的一種,分子鐵電體具有獨特的結構可調性、機械柔性和低聲阻抗等特性,以及具有環保加工、低成本和生物相容性的潛力。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半個世紀以來,壓電材料產業一直由性能優異的鋯鈦酸鉛(PZT)陶瓷所統治。1880年,諾貝爾獎獲得者P.Curie和J.Curie兄弟發現,在天然石英晶體的特定方向上施加應力會使晶體表面產生電荷,電荷的產生與晶體的方向密切相關且大小與應力呈正比,這就是材料的正壓電效應。
  • 一文了解無鉛壓電陶瓷
    (二)發展無鉛壓電陶瓷的必要性傳統壓電陶瓷雖然具有許多突出的優勢性能,但是缺點是其主要成分氧化鉛PbO(含量佔60~70%以上)是一種容易揮發的有毒物質,燒結溫度一般在1200℃以上,經常使得鋯鈦酸鉛PZT陶瓷的化學計量發生偏差,性能難以穩定控制,這容易對環境造成汙染,
  • 壓電陶瓷之一:結構
    壓電效應整體上反映了陶瓷的 「壓」 與 「電」之間的線性耦合關係。圖1.壓電陶瓷霧化片壓電陶瓷具有的壓電效應由其本身的結構(內部結構)所決定的。詳情內容如下:將一塊壓電陶瓷經過研磨、拋光、腐蝕等工序後,放於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整個陶瓷體是由一顆顆的小晶粒無規則地「鑲嵌」而成。
  • 歸類分析 | 壓電陶瓷蜂鳴片的歸類分析
    壓電陶瓷蜂鳴片,用鋯酸鉛、鈦酸鉛等製成的壓電陶瓷片,以銅片為基片和電極層,根據壓電效應原理接點後產生振動發出聲音。可直接接入電路中用於儀器儀表中充當蜂鳴器使用,亦可安裝腔體形成蜂鳴器。一、壓電陶瓷蜂鳴片可在儀器儀表中直接當做蜂鳴器使用,應按蜂鳴器歸入8531.8010;二、壓電陶瓷蜂鳴片即使安裝腔體形成蜂鳴器,作為蜂鳴器的一部分。
  • CERADIR壓電陶瓷課堂「第一回:結構」
    為了更加細緻的分享相關材料的詳細內容,CERADIR先進陶瓷知識小課堂於本周開始正式啟動啦!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主題是:壓電陶瓷的結構。詳情內容如下:01壓電陶瓷屬於多晶體將一塊壓電陶瓷經過研磨、拋光、腐蝕等工序後,放於顯微鏡下觀察,可以清楚地看出:其整個陶瓷體是由一顆顆的小晶粒無規則地「鑲嵌」而成。由許多小晶粒組成的壓電陶瓷,其每個小晶粒內的原子都是有規則地排列,但晶粒之間的晶格方向則不一定相同,因此從整體來看,仍是混亂、無規則的,這種結構可稱之為多晶體。
  • 大位移量、高精度壓電陶瓷片及組件
    為滿足使用要求壓電陶瓷材料必須要有很高的壓電應變常數,較大的彈性模量,這樣可以實現在較低的激勵電壓下即可產生可觀的微位移量;同時考慮到工作的穩定性又要具有較高的居裡溫度。目前,本單位採用鋯鈦酸鉛(PZT)壓電陶瓷為基礎,為獲得更優良的壓電性能和力學性能,在PZT的基礎上進行多種元素的摻雜,通過獨特的合成、燒結和極化工藝來製備具有大位移量的壓電陶瓷材料。
  • 壓電效應 能發出超聲波的壓電陶瓷是什麼東西?
    知識點:壓電陶瓷是一種基於壓電效應,能夠將機械能和電能互相轉換的功能陶瓷材料,屬於無機非金屬材料。目前,超聲傳感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壓電效應的壓電傳感器,另一種是基於磁致伸縮效應的磁致伸縮傳感器。
  • 常用的壓電材料有哪些_壓電材料的特點_壓電材料的應用
    當你在點燃煤氣灶或熱水器時,就有一種壓電陶瓷已悄悄地為你服務了一次。生產廠家在這類壓電點火裝置內,藏著一塊壓電陶瓷,當用戶按下點火裝置的彈簧時,傳動裝置就把壓力施加在壓電陶瓷上,使它產生很高的電壓,進而將電能引向燃氣的出口放電。於是,燃氣就被電火花點燃了。壓電陶瓷的這種功能就叫做壓電效應。
  • 壓電效應及壓電材料解析
    (2)壓電陶瓷 壓電陶瓷則泛指壓電多晶體, 是指用必要成份的原料進行混合、成型、高溫燒結,由粉粒之間的固相反應和燒結過程而獲得的微細晶粒無規則集合而成的多晶體, 具有壓電性的陶瓷稱壓電陶瓷。壓電陶瓷材料具有良好的耐潮溼、耐磨和耐高溫性能,硬度較高,物理和化學性能穩定。
  • 壓電陶瓷傳感器的特性及工作原理解析
    打開APP 壓電陶瓷傳感器的特性及工作原理解析 與非網 發表於 2019-09-25 14:49:47 前者稱「正壓電效應」,後者稱「逆壓電效應」或一般稱為「電致伸縮」,總稱壓電現象。用作傳感器的壓電材料,要求其壓電效應強、溫度穩定性和老化性能好。壓電材料有單晶和多晶兩種。前者以石英晶體為代表,其特點是溫度穩定性和老化性能好,且Q值極高;後者以鈦鋯酸鉛壓電陶瓷為代表,其特點是容易製作,性能可調,便於批量生產。
  • 陶瓷界的「抗疫多面手」——壓電陶瓷材料丨科普矽立方
    然而,在這些醫療物資生產和供應的背後,有一種不為人所熟知的陶瓷材料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本文的主人翁,陶瓷界的抗疫多面手——壓電陶瓷材料。 壓電陶瓷是指通過特定成份粉體原料的混合、合成、成型、高溫燒結,從而得到的微細晶粒無規則集合體,該多晶體能夠實現力與電的互相轉化(如圖1所示)。
  • 陶瓷應用新領域—電子陶瓷
    鈦酸鉛陶瓷(PT)  上世紀90年代末,為了滿足製造10MHz以上高頻陶瓷濾波器和陶瓷諧振器的需要,材料研究人員通過對鈦酸鉛陶瓷材料用少量氧化鑭取代,並適量添加錳、鈮、鈰離子,得到了高頻響應好、溫度穩定性優良的改性鈦酸鉛陶瓷材料,其電性能與日本村田同期同類材料相當
  • 下列選項中,屬於有機壓電材料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的為( )。
    下列選項中,屬於有機壓電材料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的為( )。>  免費直播丨2019一級造價《交通工程》新教材解讀直播 【單選題】 下列選項中,屬於有機壓電材料傳感器的壓電材料的為
  • 46頁PPT了解鋯鈦酸鉛(PZT)壓電陶瓷
    註:圖片非商業用途,存在侵權告知刪除!轉載、投稿、進產業交流群請加中國粉體網編輯部微信:953871729隨著5G時代到來,傳統的氧化鋁陶瓷基片無法滿足耐受高速、高溫的電路基片要求,氮化鋁陶瓷基片耐高溫、延展性等性能可達到氧化鋁陶瓷基片的10倍,完全符合高速網絡時代電路基片要求,將成為5G手機基片的成熟替代產品。
  • 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壓電傳感整合在一起,為答疑解惑
    機械能是一種新型的綠色能源,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和歐洲正在利用壓電技術鋪設壓電發電道路,以收集路面振動產生的機械能。基於壓電技術的能量收集也將在自供電物聯網節點中發揮作用,因為沒有人願意為數十億個電池充電或更換。如果沒有自供電節點,物聯網只不過是歷史上的一個註腳。 本報告將壓電能量收集和壓電傳感整合在一起,為讀者答疑解惑:(1)毫瓦或兆瓦:壓電技術的成功在哪裡?
  • 基於PZT薄膜的微系統器件研究進展
    於海超,尚瑛琦,劉智輝,張巖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四十九研究所摘要:對當前基於鋯鈦酸鉛壓電陶瓷(PZT)薄膜微系統器件的研究進展進行了綜述,對PZT傳感器、PZT關鍵詞:鋯鈦酸鉛壓電陶瓷(PZT);傳感器;能量收集器;驅動器0 引言微機電系統(micro-electro-mechanical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