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俄羅斯科學網站2月24日報導,國立研究型技術大學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研究人員研製了一種新型振動傳感器,用於建築物和橋梁狀態診斷儀器以及太空飛行器。該傳感器使用無鉛鈮酸鋰(LiNbO3)晶體,比振動傳感器製造商目前使用的鋯—鈦酸鉛陶瓷穩定得多。向新材料的過渡將使製造商能夠遵守歐盟關於逐漸禁止鉛的指令RoHS。研究成果發表在《Sensors》雜誌上。
鋯鈦酸鉛壓電陶瓷因其溫度穩定性好、電性能優異,容易製造而且價格低廉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於電子元器件中。而壓電陶瓷傳感器實質上是一個電荷發生器,它利用鋯鈦酸鉛固溶體的壓電效應,將機械能轉換成電能。振動傳感器的工作原理基於壓電效應——壓電元件在施加振動時變形並發出報警信號。
到目前為止,傳感器製造商在使用鋯——鈦酸鉛陶瓷基的壓電元件時遇到了許多問題,這種壓電元件毒性極大並且在溫度變化時失去靈敏度。研究人員認為,現在所有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徹底解決,因為鈮酸鋰不像鋯—鈦酸鉛陶瓷含有細顆粒。此外,鈮酸鋰的性能在寬溫度範圍內都很穩定。
鈮酸鋰自20世紀中葉以來就已為人所知,並廣泛用於雷射光學,但很少有人嘗試在振動傳感器中使用它,因為它的壓電性能相當弱(比鋯—鈦酸鉛陶瓷大約差10倍)。莫斯科國立鋼鐵合金學院的專家們能使高鈮酸鋰內部形成了所謂的「雙域結構」,從而能夠提高其對外部振動的敏感性。基於單晶壓電傳感器的新型傳感器的開發將使這些產品的靈敏度至少增加到10-6g,並且還顯著擴大了工作溫度的範圍。
來源:科技部網站
粉體圈--粉體從業人員的生意和生活圈子
粉體圈交流Q群請加客服QQ申請:2836457463
微信群請加客服微信申請:13168670536
(備註:公司名+產品)
報名或了解詳情可戳「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