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要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2020-07-08 中國建材報

2013年,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性文章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並被歐盟RoHS 2.0版法規諮詢報告作為評價無鉛壓電陶瓷研究進展的依據引用,這是唯一一篇中國學者的論文作為「壓電陶瓷」部分被引用的論文。
論文的作者就是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教授。2002年,他從日本東北大學回國,建立了該研究小組,將無鉛壓電陶瓷定為研究方向,持續開展相關研究。歷時16年,研究小組成功研製出了基於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高頻超聲換能器和單眼相機用超聲馬達等原型器件,確立了無鉛壓電陶瓷粉末流延成型技術,推動了鐵電壓電陶瓷無鉛化的進程。
中國要有話語權
鐵電壓電陶瓷材料廣泛應用於電子信息、醫療健康、人工智慧等領域,用於製作濾波器、諧振器、驅動器、傳感器、換能器等關鍵電子器件。
據李敬鋒教授介紹,目前使用的代表性壓電陶瓷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鋯鈦酸鉛,其分子式為Pb(Zr,Ti)O3,簡稱PZT。這種含鉛壓電陶瓷在製備、使用、回收和廢棄的過程中都會給環境和人類帶來危害。因此,自2003年開始各國政府在電氣電子產業推出了一系列無鉛化的法律性規定。2003年歐盟頒布《關於限制在電子電器設備中使用某些有害成分的指令》(RoHS)。我國信息產業部於2006年出臺《電子信息產品生產汙染防治管理辦法》,並於2007年3月1日起生效。
在這一背景下,發達國家在政府主導和產業界扶持下,紛紛投入大量人力財力進行高性能無鉛鐵電壓電材料的研發。
目前,發達國家在無鉛壓電材料研究方面已取得許多進展,如歐盟曾組織數十個國家參加「POLECER」研究集團;日本的大學、研究機構及企業協同攻關,在鈦酸鋇(BT)、鈦酸鉍鈉(NBT)、鈮酸鉀鈉(KNN)等陶瓷的基礎研究方面獲重要進展。
在世界範圍內,隨著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快速發展,器件應用已逐漸興起,國際產業巨頭均已嶄露頭角。例如,日本的柯尼卡美能達和東芝公司分別於2008年和2012年開發了基於KNN基無鉛壓電陶瓷的噴墨列印噴頭。TDK公司申請了一系列基於無鉛壓電陶瓷驅動器件的專利,可應用於硬碟驅動、噴墨列印等領域。韓國的Kyungwon公司與日本的NGK公司均報導了基於KNN陶瓷的用於汽車發動機狀態監控的爆震傳感器。德國的PI、丹麥的Noliac和日本的Taiyou Yuden公司也推出了基於KNN或NBT材料的無鉛多層陶瓷驅動器。
環境友好型無鉛壓電材料將在部分領域逐漸替代鉛基壓電材料。因此,2017年8月,歐盟出臺RoHS 2.0版指令,規定2021年歐盟市場將不再豁免部分鉛基壓電產品。
李敬鋒教授常年關注研究這一領域,深知,高校、研究所是國內無鉛壓電材料的研究主體,企業在無鉛壓電材料研發方面的參與度與投入度相對較低。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目前在無鉛壓電材料的研究更偏重於基礎研究、可實用化的無鉛壓電材料較少等。此外,我國壓電材料與器件產業的顯著特點是相關企業數量較多,但企業規模較小、研發能力及競爭力不足。
但是當前我國又是含鉛壓電產品的生產與使用大國,2021年歐盟市場將不再豁免部分鉛基壓電產品,如果不能在這之前及時把握壓電材料及器件的行業發展、升級,一旦國外主導制定了無鉛壓電材料及器件領域的國際標準,將改變目前的行業格局,並使我國處於極為被動的地位。
李敬鋒教授及其團隊深感責任重大,從成立之初他們就懷著科技報國之心,不能讓別人牽著鼻子走,中國要在這個行業裡有話語權的決心早已深深埋在他們心中。
攻克技術難關 打破技術壁壘
行業裡的人都知道,壓電性能偏低、溫度穩定性較差一直是制約無鉛壓電材料實際應用的瓶頸。
針對壓電性能偏低這一問題,李敬鋒教授團隊通過多尺度特徵功能單元的調控實現了無鉛鐵電壓電陶瓷電學性能的大幅度提升,KNN基陶瓷的室溫逆壓電常數(壓電材料的關鍵特徵參數)達到475 pm/V,可與商用鉛基壓電陶瓷相媲美,並優於國內外同類研究的相關數據;通過缺陷調控將Li摻雜KNN無鉛陶瓷的壓電常數提高至324 pC/N,該數值目前仍然是同成分材料體系中的最高水平。
針對溫度穩定性較差這一問題,李敬鋒教授團隊提出了電場調控鐵電-鐵電相變彌散程度的新思路,實現了無鉛陶瓷壓電性能及其溫度穩定性的協同調控。KNN陶瓷的場致應變在室溫至175 oC範圍內變化率小於10%,優於頂級期刊Nature上報導的KNN基無鉛壓電陶瓷、BNT基無鉛壓電陶瓷、甚至PZT含鉛陶瓷。
基於這些研究成果和關鍵科學問題,李敬鋒教授帶領著他的團隊在國際上率先開展通過多層次結構調控增強鐵電壓電性能的研究,揭示了影響無鉛鐵電壓電材料綜合性能的關鍵因素並探究了其內在物理機制,研製出具有優異鐵電壓電性能與良好溫度穩定性的無鉛陶瓷材料,並開發了基於無鉛鐵電壓電材料的原型器件,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項目成果實用化見成效
「我們希望通過不懈的努力奮鬥,為改變無鉛壓電材料及器件的行業現狀貢獻一份力量。」這是李敬鋒教授和他的團隊常常說的一句話。
自2002年起,團隊專注研究無鉛壓電陶瓷領域。除了解決材料本身的關鍵科學問題,團隊近年來在項目成果實用化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
據李敬鋒教授介紹,團隊成員主持或參與了一系列無鉛壓電陶瓷應用研究的課題,積累了相關經驗。例如,團隊核心成員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2019年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新舊動能轉換重大課題攻關「高性能環保無鉛壓電陶瓷電子器件材料研發及應用」(經費總額1000萬元)。在消費電子領域,2015年團隊與韓國HanaUtech公司合作開發了基於KNN基無鉛壓電陶瓷的大尺寸環形超聲波馬達,用於單眼相機鏡頭的快速對焦。另外,團隊還實現了無鉛壓電陶瓷粉末的大批量、規模化製備,該部分工作已得到國內某上市公司的支持開展產業化應用。另外,基於本項目,成立了「產學研」發展轉化的高科技企業,項目成果技術轉化與應用推廣取得進展,填補了國內在無鉛壓電材料及其應用領域的空白。
接下來,李敬鋒教授將帶領他的團隊繼續研發有競爭力的無鉛壓電材料及器件,避免關鍵技術和重要元器件等領域出現「卡脖子」問題,進一步加快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及器件的研發進程,積極牽頭或參與制定無鉛壓電材料及器件領域的國際標準,並著力於無鉛壓電材料應用的推廣。
中國建材報報記者:張亞楠
責編:喻悅 塗繼華
校對:張健
監審:韓鳳鳳

相關焦點

  • 牢牢把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和主動權 確保全市意識形態安全
    就如何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意識形態工作的重要論述,進一步做好意識形態工作,黎春秋強調,要牢牢把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意識形態工作是黨的一項極端重要的工作,當前意識形態領域仍不平靜,鬥爭和較量十分尖銳,因此要始終保持清醒頭腦,高度警惕、密切關注相關風險動向,積極穩妥、及時有力處置各類風險隱患,牢牢把握意識形態話語權和主動權,確保全市意識形態安全。
  • 把握產業價值鏈主動權 包頭圍繞資源優勢打出組合拳
    原標題:把握產業價值鏈主動權 包頭圍繞資源優勢打出組合拳「十四五」揚帆在即,作為全國稀土產業發展的領航區,包頭市對標「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重點任務,緊緊圍繞稀土產業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時代課題,著力促進稀土產業「強鏈、延鏈、補鏈、擴鏈」,推動稀土產業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努力將包頭市打造成國際稀土新材料研發和應用基地特色產業園和中國「磁谷」。
  • 學講話·悟方法 | 辯證思維: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的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徐夢龍  「要以辯證思維看待新發展階段的新機遇新挑戰」。8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經濟社會領域專家座談會時,再次強調了我們黨把握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的科學方法論——辯證唯物主義。
  • 研發實用性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新進展
    傳統鉛基壓電材料因性能優異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對環境和人體有毒有害的重金屬鉛元素,因而無鉛壓電材料研究備受關注,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研發是近十多年來的重要研究方向。雖然近十多年來無鉛壓電陶瓷研究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如何進一步在提高其壓電性能的同時改善其性能溫度穩定性一直是阻礙無鉛壓電陶瓷實用化的難題。
  • 中國實驗室: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熱電發電 材料研國際領先,清華重陶瓷...
    該所是一個無機非金屬材料綜合性研究機構,不但研發能力一流,而且將產品研發和應用相結合,是將研發產業化的典範。在高校研究室方面,除了知名的清華大學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以外,武漢理工大學矽酸鹽建築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東華大學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等都是新型無機非金屬材料研究方面的頂尖實驗室。
  • 牢牢把握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務
    當前,在世界各種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鋒更加頻繁、我國進入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綜合改革攻堅期的時代背景下,牢牢把握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主要任務,堅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對於立德樹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 清華大學博士生導師謝志鵬教授應邀來我校開展學術交流
    3月12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導師、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謝志鵬教授應邀到我校開展學術交流。副校長賀金鳳參加了學術交流。點擊播放 GIF 0.0M賀金鳳對謝志鵬教授的到來表示歡迎和感謝,並介紹了學校的基本情況,希望謝志鵬教授對我校重點實驗室的的建設和發展多提寶貴意見
  • 經濟要評: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護航新發展
    日前,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發布的《中國農村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到2025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5.5%,新增農村轉移人口8000萬人以上;農業就業人員比重將下降到20%左右;鄉村60歲以上人口比例將超過1/4,達到1.24億人。
  • 魯毅調研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
    佛山日報訊 記者鄭奕純 通訊員史偉宗報導:昨日下午,市委書記魯毅來到南海區,深入季華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就學習宣傳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進行調研。魯毅首先來到南海區桂城街道天富科技城,實地考察佛山瑞迪奧醫藥有限公司、佛山原子醫療設備有限公司、廣東麥特維遜醫學研究發展有限公司及廣東綠展科技有限公司,與企業負責人、科研人員及一線員工深入交流,詳細了解企業生產經營、科技創新、市場開拓等方面的情況,勉勵企業發揮科技創新主體作用,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推動科技成果轉化應用,勇攀技術創新高峰。
  • 省委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和省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召開2020年...
    3月9日,省委宣傳思想工作領導小組和省委意識形態工作領導小組召開2020年第一次全體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審議有關文件,研究部署和推動做好今年宣傳思想和意識形態工作,為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雙勝利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凝聚強大精神動力。
  • 李榮燦主持召開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會議
    李榮燦主持召開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領導小組會議時刻保持警惕 清醒認識形勢切實築牢織密全市疫情防控防護網甘肅省委常委、蘭州市委書記、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組長李榮燦主持會議並講話。會議指出,各級各方面要強化思想認識,毫不鬆懈抓好今冬明春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切實築牢織密疫情防控防護網,鞏固來之不易的防控成果,堅決守護好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努力為蘭州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會議強調,要時刻提高警惕,清醒認識疫情防控形勢。
  • 國家重點實驗室名單
    國家重點實驗室應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面向國際競爭,為增強科技儲備和原始創新能力,開展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含競爭前高技術研究)和基礎性工作。或在科學前沿的探索中具有創新思想;或滿足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及國家安全需求,在重大關鍵技術創新和系統集成方面成果突出;或積累基本科學數據、資料和信息,並提供共享服務,為國家宏觀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攻克平板陶瓷膜製備及批量化...
    本站訊(通訊員 徐福聖)天津大學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歷經十餘年艱苦研發,突破了平板陶瓷淨水膜製備技術難關,實現批量化生產。目前平板陶瓷膜生產線已成功投產,一舉打破外國技術壟斷,大幅提高我國膜產業競爭力並填補了相關技術空白。
  • 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聘任清華大學教授羅國安、王義明為高級科學顧問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0日訊9月4日,中藥製藥共性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為國重室)高級科學顧問聘任儀式舉行,魯南製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國重室主任張貴民出席儀式。羅國安提出,國重室要以轉化科學為主導思想,把實驗室的研究成果應用到車間的生產設計上,科學、嚴謹地實現研究成果與生產設計可操作性的動態轉化,在中藥研究工作中合理地將共性技術科研思想進行轉化;將質量參數與工藝參數結合,進一步實現化學信息與藥理藥效信息的結合,從而在中醫藥產業取得長足進步和發展。
  • 又一所雙非要新增國家重點實驗室了
    為加強軌道交通領域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更好地服務國家戰略交通產業安全可持續發展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2013年,華東交通大學校黨委審時度勢,決定建設軌道交通實驗基地,啟動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籌建工作。
  • 央視:蘭州化物所、清華大學摩擦領域重點實驗室事跡(大家哦)
    2019年7月6日,中央電視臺在《新聞聯播》中播出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國家重點實驗室及劉維民院士事跡,7月10日又在《大家》欄目中報導了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雒建斌院士事跡。兩個國家重點實驗室為全國摩擦學界的領頭羊,帶領我國在固體潤滑材料、薄膜潤滑、超滑等領域的科研從無到有,如今已佔據國際領先地位,為我國航空航天、高端晶片等事業做出了巨大貢獻。
  • 誠聘| 清華大學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招聘博士後
    2020-11-24 22:29:31 來源: 機械工程學報 舉報   清華大學機械系摩擦學國家重點實驗室擬招聘博士後若干名
  • 運用科學思維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
    要正確認識和把握新發展格局,也需堅持運用戰略思維、創新思維、辯證思維、底線思維等科學思維。以戰略思維謀全局中國是全球最有潛力的大市場,具有最完備的產業配套條件,擁有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厚、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大等多方面的優勢。
  • 這些大學都擁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力量極強,清華大學數量最多
    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著國家組織高水平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培育優秀科學家的重要基地。事實上,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僅是我國科技創新的主體,更是代表著一個學校或企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擁有國家實驗室的學校,往往創新能力比較強。目前,中國共有103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布在各個高校,這些重點實驗室多分布在理工類或者綜合類的重點大學中。
  • 考研院校詳解:清華大學
    ►院系設置 建築學院 深圳研究生院 新型陶瓷與精細工藝國家重點實驗室 教育技術研究所 土木水利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 環境模擬與汙染控制聯合國家重點實驗室 (清華分室) 教育軟體研究中心 機械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