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納米平板陶瓷膜汙水處理技術及一體化裝備通過鑑定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2018年1月30日,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在北京組織召開了廣西碧清源環保投資有限公司研發的「納米平板陶瓷膜汙水處理技術及一體化裝備」環境保護技術成果鑑定會。經鑑定,專家委員會一致認為該成果為汙(廢)水處理提供了一種高效實用的工藝及設備,在陶瓷膜汙(廢)水處理應用領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
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8年9月至12月,我部組織對工程和材料領域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了五年定期評估。
-
陶瓷膜的作用和分類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陶瓷膜(ceramic membrane)又稱無機陶瓷膜,是以無機陶瓷材料經特殊工藝製備而形成的非對稱膜。陶瓷膜分為管式陶瓷膜和平板陶瓷膜兩種。請注意,「CT膜」並非陶瓷膜的別名,該稱謂實為非專業人士對陶瓷膜英文簡稱的一種錯誤表述。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日前召開。我校副校長蔣昌俊、校長助理吳廣明參加會議。蔣昌俊代表學校致辭。 專家組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等離子體研究所王世績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衛研究員等7位專家組成,匯集了國內從事先進微結構材料設計、製備、表徵及應用研究的一流專家學者。
-
前沿研究丨 陶瓷催化膜反應器的設計與製備
膜技術具有節約能源和環境友好的特徵,已經成為產業化的高效節能過程和先進的單元操作過程,在許多相關行業中有著廣泛的應用前景。催化膜反應器將反應和分離耦合在一個單元,在化工生產中被視為一種綠色的化工新工藝。在催化膜反應器中採用陶瓷膜可以使膜反應器的應用範圍擴展到一些苛刻環境。
-
知識科普 中空纖維陶瓷膜
中空纖維陶瓷膜的製備方法有模板法、靜電紡絲法、擠壓成型法、相轉化法。值得注意的是模板法製備中空纖維陶瓷膜,需預先採用金屬醇鹽製備穩定的聚合物溶膠,並且需要經過多次塗覆才能獲得合適厚度的凝膠層,工藝過程複雜,製備的膜易開裂和變形,不適合進行大規模生產,所以主要用於實驗室中空纖維膜的製備。
-
首條2萬平方米/年碳化矽陶瓷膜技術實現產業化
在上周舉行的高性能碳化矽陶瓷膜製備成套技術與產業化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上,武漢工程大學和迪潔公司共同完成的這一項目實現了碳化矽陶瓷膜技術的產業化。 項目組發明了基於反應燒結結合重結晶燒結的複合製備方法,研製了孔隙率高、孔徑分布窄和連通性好的高強度多通道純碳化矽陶瓷支撐體,同時開發出新的塗覆集成技術;成功研製出超濾/微濾系列非對稱多通道碳化矽陶瓷膜,並建成了成品率高達85%的示範線,產品已經廣泛應用於化工、石油和食品等行業強酸、強鹼和油水等苛刻環境的膜分離裝備,產生了顯著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
《JMS》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製備無缺陷超薄複合陶瓷膜
導讀:本文首次使用氧化石墨烯作為犧牲夾層來製備陶瓷薄膜複合材料中空纖維膜。製備的陶瓷TFC膜表現出出色的分離性能,與商業多層陶瓷超濾膜相比,其水通量高2-8倍。,具有很大的應用前景。像聚合物膜一樣,陶瓷膜可用於多種產品,孔徑範圍從幾埃到微米。它們由陶瓷顆粒製成,可以有效地用於各種液體,氣體和蒸氣的分離和純化應用。然而,與聚合物膜相比,陶瓷膜市場和應用的增長目前受到其較差可加工性,難以製造,高生產成本和低產量的限制。陶瓷膜的高生產成本主要是由於重複的塗覆,燒結和煅燒過程所致。
-
陶瓷纖維的製造工藝及應用前景
新型中空纖維陶瓷膜由於具有裝填密度大、單位體積膜有效分離面積大、膜壁薄、滲透通量高和節省原料等獨特優點而受到廣泛關注,在用於多孔和緻密陶瓷分離膜、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微通道反應器、催化劑載體等方面都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在概括中空纖維陶瓷膜特點的基礎上,綜述了中空纖維陶瓷膜的製備方法研究進展,著重分析比較了不同製備方法的優缺點。
-
中國材料領域 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盤點(材料人必收藏)
實驗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及研究領域為: (1)原位複合技術與精細複合材料:採用燃燒反應合成、反應聚合、反應燒結等原位複合技術,製備力學性能和物理功能優異的精細複合材料; (2)梯度複合技術與梯度功能材料:採用梯度複合技術,製備組分、結構、功能呈梯度變化的功能梯度材料或結構—功能一體化材料; (3)納米複合技術與納米複合材料:採用金屬—陶瓷、有機與無機納米複合技術
-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
有機無機複合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為實驗室)是在原納米材料先進位備技術與應用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的
-
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華南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國家重點一級學科和機械工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為支撐,以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材料物理與化學、機械設計及理論、化工機械等五個博士點為依託,於2002年9月經教育部評估優秀後正式成立,是目前我國唯一有關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的重點實驗室。
-
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
本站訊 (通訊員 傅瀟然)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等環節層層考評,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最終獲評優秀。 該實驗室依託國家 「985」、「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中的光電信息工程系和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為支撐,於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從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建設的「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獨立並發展壯大起來。實驗室現任主任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劉鐵根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莊松林院士。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原標題:【SMM年會】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 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氧化鋁陶瓷產業鏈及製備β、γ、δ、ε、ζ、η、θ、κ、λ、ρ及無定型氧化鋁等12種,最為常見的有α-Al2O3、β-Al2O3和γ-Al2O3 二、氧化鋁陶瓷的製備工藝技術
-
專家貼: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解析製備工藝技術全盤傳授!
在上海有色網(SMM)、中國再生資源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共同舉辦的2020有色金屬行業年會暨長約嘉年華上,山東工業陶瓷研究設計院副院長程之強對高性能氧化鋁陶瓷發展現狀及應用、氧化鋁陶瓷產業鏈及製備工藝技術進行了全面講解。
-
胡良兵等團隊開發了陶瓷快速燒結技術
相比於其他類型材料而言,陶瓷材料具有優異的耐熱性、耐腐蝕以及介電性能,被廣泛用於現代電子電氣領域。縱觀陶瓷材料的發展歷史,人們往往通過陶瓷組分的篩選、製備工藝的優化等方式得到綜合性能優異的陶瓷材料,以適應先進電子電氣行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需求。然而,陶瓷的製備周期是限制其組分快速篩選的主要因素。
-
我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建設計劃合理可行,措施得當,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該實驗室的建設計劃。同年12月,依託中國洛陽浮法玻璃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和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我國玻璃行業首個國家重點實驗室——浮法玻璃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正式建設成功。
-
先進陶瓷材料的應用
1.1 先進陶瓷定義 先進陶瓷,又稱為高性能陶瓷、精細陶瓷、高技術陶瓷等,是指採用高純度、超細人工合成或精選的無機化合物為原料,具有精確的化學組成、精密的製造加工技術和結構設計,並具有優異的力學、聲、光、熱、電、生物等特性的陶瓷。
-
2020先進陶瓷科技與產業大盤點
,將「高性能先驅體分子結構設計與陶瓷轉化」作為重點學科發展方向之一,在中科院和寧波市「3315計劃」A類的支持下,著重對先驅體的定製化、高效轉化和工程化開展攻關,在前期實驗室小試的基礎上,自主設計並成功搭建了固態聚碳矽烷和液態聚碳矽烷兩個中試平臺,這為後續工程化和應用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
央視關注:武漢工程大學科研成果打破國外壟斷,一項技術賣2000餘萬
經本次股權轉讓重組後,該公司股本結構為:註冊資本為3800萬元,技術團隊佔股50.4%、馮鏡宇23.9%、熊偉強10.1%、鄂州市昌達資產經營有限公司10%、武漢化院科技有限公司5.6%。專利成果如果僅停留在實驗室"睡大覺",不能實現量產乃至產業化,這項成果的研發就沒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