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2020-12-01 中國教育在線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公布2018年度

  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

  實驗室評估結果的通知

  教技廳函〔2019〕13號

  有關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8年9月至12月,我部組織對工程和材料領域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了五年定期評估。現將評估結果及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材料領域49個參評實驗室中,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8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優秀;功能分子固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36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其餘實驗室評估結果為整改或未通過定期評估。

  2.工程領域96個參評實驗室中,水沙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17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優秀;煤礦安全高效開採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69個實驗室評估結果為良好;其餘實驗室評估結果為整改或未通過定期評估。

  3.評估結果為優秀的實驗室可由我部優先推薦申報國家科技創新基地。

  4.請有關學校和參評實驗室認真總結,以評促建,採取措施加大支持,切實加強實驗室的建設與管理,促進實驗室建設水平和創新能力的不斷提高。

  附件: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教育部辦公廳

  附件

  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按學校名稱拼音排序)

  材料領域

序號 實驗室名稱 依託單位 結果
1 納米器件物理與化學 北京大學 優秀
2 新型功能材料 北京工業大學 優秀
3 空天先進材料與服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優秀
4 超細材料製備與應用 華東理工大學 優秀
5 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 華南理工大學 優秀
6 先進材料 清華大學 優秀
7 有機光電子與分子工程 清華大學 優秀
8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 天津大學 優秀
9 功能分子固體 安徽師範大學 良好
10 三束材料改性 大連理工大學 良好
11 材料各向異性與織構 東北大學 良好
12 生物質材料科學與技術 東北林業大學 良好
13 紡織面料技術 東華大學 良好
14 有色金屬及材料加工新技術 廣西大學/桂林理工大學 良好
15 超輕材料與表面技術 哈爾濱工程大學 良好
16 工程電介質及其應用 哈爾濱理工大學 良好
17 光電帶隙材料 哈爾濱師範大學 良好
18 有機矽化學及材料技術 杭州師範大學 良好
19 生態環境與信息特種功能材料 河北工業大學 良好
20 特種功能材料 河南大學 良好
21 功能材料綠色製備與應用 湖北大學 良好
22 汽車材料 吉林大學 良好
23 光電化學材料與器件 江漢大學 良好
24 稀貴及有色金屬先進材料 昆明理工大學 良好
25 磁學與磁性材料 蘭州大學 良好
26 有色金屬合金及加工 蘭州理工大學 良好
27 軟化學與功能材料 南京理工大學 良好
28 先進能源材料化學 南開大學 良好
29 橡塑材料與工程 青島科技大學 良好
30 材料液固結構演變與加工 山東大學 良好
31 薄膜與微細技術 上海交通大學 良好
32 新材料界面科學與工程 太原理工大學 良好
33 先進紡織複合材料 天津工業大學 良好
34 中空纖維膜材料與膜過程 天津工業大學 良好
35 顯示材料與光電器件 天津理工大學 良好
36 先進土木工程材料 同濟大學 良好
37 紡織纖維及製品 武漢紡織大學 良好
38 電子陶瓷與器件 西安交通大學 良好
39 超常條件材料物理與化學 西北工業大學 良好
40 低維材料及其應用技術 湘潭大學 良好
41 先進紡織材料與製備技術 浙江理工大學 良好
42 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 鄭州大學 良好
43 有色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 中南大學 良好
44 聚合物複合材料及功能材料 中山大學 良好

相關焦點

  • 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
    本站訊 (通訊員 傅瀟然)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布了2017年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經過初評、現場考察和綜合評議等環節層層考評,光電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天津大學)最終獲評優秀。  該實驗室依託國家 「985」、「211」工程重點建設的光學工程國家重點學科,以天津大學精密儀器與光電子工程學院中的光電信息工程系和光電子科學技術系的人力資源和設備資源為支撐,於2010年經教育部批准,從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聯合建設的「光電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獨立並發展壯大起來。實驗室現任主任為「973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劉鐵根教授,學術委員會主任為莊松林院士。
  • 湖南科技大學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2日訊(通訊員 唐子龍)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示了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結果,湖南科技大學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定期評估中,評估結果為良好,通過了教育部的評估。
  • 59所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將接受評估—新聞—科學網
    近日,教育部科技司發布《教育部科技司關於組織開展2020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工作的通知》,明確本年度將對機械與運載領域的59所工程中心開展評估。
  • 2017年材料和工程領域中科院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發布
    千龍網北京9月30日訊 據中國科學院官網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院長辦公會審議通過了2017年材料和工程領域34個院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結果,共有6個實驗室被評為A類,21個實驗室被評為B類,5個實驗室被評為C類,2個實驗室被評為D類。
  • 近5年4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被摘牌,清北復各有一個!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一般都是依託高校來建設的,而且依託建設的高校,都和這所高校的頂級學科有關,也和這所高校在某個領域的實力掛鈎,只有在某個領域有著絕對的實力的高校,才會得到承建,當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也並非是承建之後並不會改動的,教育部每隔5年都會對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評估不合格的會憋摘牌
  • 2018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專家名單公布(附31位名單)
    6月14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於公布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評估工作綜合評議專家組名單的通知》。  通知內容顯示,受科技部基礎司委託,中國科協先進材料學會聯合體承擔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評估工作,現根據《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國科發基〔2014〕124號)要求和《材料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2018年度評估工作方案》中有關綜合評議的規定,組建綜合評議專家組,並進行公布,名單詳見附件。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日前召開。我校副校長蔣昌俊、校長助理吳廣明參加會議。蔣昌俊代表學校致辭。      專家組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等離子體研究所王世績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衛研究員等7位專家組成,匯集了國內從事先進微結構材料設計、製備、表徵及應用研究的一流專家學者。
  • 高分子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儀器配置清單
    2003、2008、2013、2018年通過國家評估,其中2018年被評「優秀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纖維和紡織材料領域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  聚合物分子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依託復旦大學,於2011年10月獲得科技部批准建設,2013年12月通過科技部驗收,2014年8月通過科技部組織的化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獲得「良好」。
  • 教育部啟動哲學社會科學重點實驗室試點建設工作,申報要求來了
    其中主要依託學科須為哲學社會科學學科,且應為所在學校的優勢或特色學科,具有教育部等三部委公布的「雙一流」建設哲學社會科學學科,或在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及以上的哲學社會科學學科支撐。3.原則上為學校相對獨立的二級實體研究機構,且已穩定運行2年(含)以上。管理制度健全,內部運行有序,具有專職管理人員,擁有相對獨立的人財物使用權和技術路線決定權。
  • 2019年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名單公布,IC為聚焦方向之一
    集微網消息(文/小如)日前,教育部正式發文公布2019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立項建設名單。全國高校2019年共立項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1個。從各大高校獲批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的學科領域來看,以集成電路、智能技術、大數據、通信等前沿領域居多,包括南方科技大學的未來通信集成電路工程中心,南京大學的光電材料與晶片技術工程中心、北京科技大學的智能超算融合應用技術工程中心、電子科技大學的人機智能技術與系統工程中心、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大數據安全工程中心、北京工業大學的智能感知與自主控制工程中心、鄭州大學的先進功能材料製造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年會召開
    12月18日至20日,「氣象災害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20年度學術年會暨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與評估協同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峰會」在南京召開。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學術委員會主任王會軍院士、該校黨委書記管兆勇教授、副校長江志紅教授等出席了會議。開幕式上,管兆勇和王會軍院士分别致辭。
  • 2019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暑期...
    實驗室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慶醫科大學感染病重點實驗室)是重慶醫科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傳染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1981年成為我國首批博士點,1989年評為全國首批重點學科,1995年成立博士後流動站,現設有「長江計劃」特聘教授崗位一個。
  • 2016年度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名單出爐
    【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訊】近日,科技部發布了《科技部基礎研究司關於開展國家重點實驗室2016年度評估工作的通知》(國科基函〔2016〕9號),提出將對生物領域、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開展評估工作,並要求各部門做好相關準備。   據《通知》,參加2016年度評估的生物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有44個,醫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有31個。
  • 中國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全球和區域海平面變化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中國海洋大學「築峰人才工程」教授、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陳顯堯所在的科研團隊,聯合新南威爾斯大學氣候變化研究中心John A.
  • 蘭州大學教育部磁學與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材料物理與化學...
    蘭州大學教育部磁學與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蘭州大學教育部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功能與環境材料研究所所長。甘肅歐美同學會、甘肅省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發光學報》第8、9屆編輯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青年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2008年獲得教育部寶剛優秀教師獎。
  • 2018年6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參加評估
    2019考研交流群 212421270 科技部正式發文,決定2018年將對「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等43個工程領域進行評估,快跟中公考研小編一起關注未經過將被摘牌!2018年6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將參加評估的內容。
  • 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9年暑期...
    實驗室簡介 重慶醫科大學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重慶醫科大學感染病重點實驗室)是重慶醫科大學國家級重點學科-傳染病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實驗室1995年成為首批四川省級重點實驗室,1997年成立重慶市肝病治療研究中心,同時也是《中華肝臟病雜誌》承辦單位和編輯部所在地,1999年被評為重慶市教委重點實驗室,2007年被評為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高校科技及產業 -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政府門戶網站
    組織18個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和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參加了2007年度信息科學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評估產生了3個優秀類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共6個優秀),14個良好類高校國家重點實驗室,參評的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中2個評為良好類實驗室。  三、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管理  1.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新建。
  • 教育部辦公廳關於開展2018年度國家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認定工作...
    現將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認定範圍與數量  2018年度開展認定的分類範圍是化學類、生物科學類、心理學類、機械類、能源動力類、土木類、測繪類、化工與製藥類、地質類、交通運輸類、航空航天類、核工程類、環境科學與工程類、食品科學與工程類、植物類、動物類、醫學基礎類、臨床醫學類、中醫類、藥學類、護理學類、教育學類和新聞傳播學類等23個類別,
  • 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攻克平板陶瓷膜製備及批量化...
    本站訊(通訊員 徐福聖)天津大學先進陶瓷與加工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科研團隊歷經十餘年艱苦研發,突破了平板陶瓷淨水膜製備技術難關,實現批量化生產。目前平板陶瓷膜生產線已成功投產,一舉打破外國技術壟斷,大幅提高我國膜產業競爭力並填補了相關技術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