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大學教育部磁學與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甘肅省材料物理與化學...

2020-12-04 每日甘肅網
   王育華,男,1965年12月出生於甘肅省卓尼縣,藏族,中共黨員。工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蘭州大學教育部磁學與磁性材料重點實驗室、蘭州大學教育部特殊功能材料與結構設計重點實驗室學術帶頭人。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功能與環境材料研究所所長。甘肅歐美同學會、甘肅省歸國留學人員聯誼會副會長。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第十屆委員會委員、中國物理學會發光分會《發光學報》第8、9屆編輯委員會委員。甘肅省青年聯合會第八屆委員會委員。2008年獲得教育部寶剛優秀教師獎。我國第一位藏族留學工學博士及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1989年7月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1992年7月蘭州大學材料科學系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10月國家公派赴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院材料化學方向攻讀博士研究生,於2001年3月博士畢業並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在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從事壁掛彩電(PDP)和無汞螢光燈用真空紫外發光材料的創新研究,在國際核心文獻上發表論文12篇(包括會議論文),並多次參與國際及日本國內學術討論會。

  1992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先後被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科學系聘為助教、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1月被聘為教授,2004年1月被聘為材料物理與化學方向博士生導師。期間1992年9月至1994年1月在蘭州大學人事處工作並在材料科學系參加了楊宏秀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借調到國家教委港澳臺辦公室工作。1996年3月回蘭州大學參加籌建研究生院的工作並被任命為研究生處培養科科長。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擔任日本國仙臺地區中國留學人員學友會副會長。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日本秋田大學客座教授。


  教學方面:

  為大學本科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專業主講「固體化學」課程和「無機材料製備」、 「材料科學專題講座」等,面向研究生開設「固體化學」、「晶體缺陷物理」、「陶瓷材料學」等課程。在蘭州大學首次開設並講授主幹基礎課「固體化學」。獲蘭州大學第三批課程建設經費的資助,承擔並組織材料系年輕教師一起編寫了「固體化學講義」。2006年「固體化學」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2007年該書由蘭州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並獲得甘肅省精品課程。同時,與留日歸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編譯了由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與日本TIC株式會社組織的「新能源材料及其應用技術」(2006年清化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

  科研方面:

  主要開展高亮度真空紫外發光材料及長餘輝發光材料、高亮度LED以及生物標誌用螢光材料、極端條件下新材料的合成及表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本人主持的科技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一項,科技部國家863計劃一項,國家自然基金一項,留學回國啟動基金一項,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一項,教育部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一項等項目。目前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一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一項,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一項,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項目一項,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一項,企業橫向課題四項。迄今為止,在《Appl. Phys. Lett.》, 《J.Appl.Phys》,《J. Electrochem. Soc.》,《J. Solid. State. Chem.》和《J. Mater. Res.》等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篇,其中SCI 100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8項,現已授權7項。2002年獲得教育部優秀青年資助計劃,2004年入選首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近五年擔任國內會議委員2次,國內會議分會主席1次;國際會議委員4次,國際會議分會主席2次,國際會議副主席1次。在國內相關專業會議作報告8次,邀請報告3次,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舉辦的國際會議上作口頭報告18次,邀請報告4次。被國內外18個核心雜誌聘為特約審稿人。是中國材料學會會員,中國稀士學會會員,日本化學學會會員,日本陶瓷學會會員,新加坡材料學會會員,美國材料學會會員。2006獲首屆甘肅省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系列活動自然科技類一等獎。2006年度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7年獲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三等獎。2008年獲得教育部寶剛優秀教師獎。2009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2003年被物理院評為「優秀黨員」,2004年被蘭州大學授予「蘭州大學優秀黨員」稱號,2005年被蘭州大學授予「蘭州大學師德標兵」榮譽稱號。2008年6月18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從甘南草原走出的專家》為題專題報導了王育華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他的領導下所做出的成績,其它媒體如[新華網]、[光明日報] 、[甘肅日報]、[教育部網]、[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也做了相應報導。

相關焦點

  • 教育部公布2018年度工程和材料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結果
    ,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有關高等學校、部省合建有關高等學校:  根據《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2015年修訂)》,2018年9月至12月,我部組織對工程和材料領域的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展了五年定期評估。
  • 第12屆全國磁學和磁性材料會議召開
    由中國電子學會、中國物理學會、中國金屬學會、中國稀土學會、中國計量學會、中國儀器儀表學會聯合主辦、中科院物理研究所磁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中國電子學會應用磁學分會承辦的 「第12屆全國磁學和磁性材料會議」於11月16日至21日在福建武夷山市舉行。共330餘人參加了會議。
  • 「100家實驗室」專題:訪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2010年6月11日,儀器信息網工作人員參觀訪問了本次活動的第三十九站: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是國家計委於
  • 西部地區三個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前沿科學論壇在蘭州召開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8月3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以「工程材料前沿與科教融合發展」為主題的西部地區三個材料類國家重點實驗室材料前沿科學論壇,今天上午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召開。本次論壇旨在促進蘭州化物所固體潤滑、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西安交通大學金屬材料強度三個國家重點實驗室之間開展廣泛學術交流和深度合作。
  • 蘭州大學研究生招生信息網,蘭州大學考研信息網,蘭州大學研招,蘭州...
    擁有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大氣物理與大氣環境)、1個甘肅省高校省級重點學科、1個大氣科學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完備的學科體系、一流的科研平臺為學科點的建設和研究生培養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在教育部和學校的大力支持下,學院先後得到了「985」、「211」平臺建設和「雙一流」專項建設經費等約5000萬元的支持。學院現有1個國家外國專家局半乾旱氣候變化創新引智基地、1個大氣科學省部級科學研究與人才培養基地。設置5個系、3個研究中心、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個野外觀測臺站和1個氣象臺,擁有專業實驗室和科研用房6500平米,氣象觀測場佔地1萬平米。
  •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論證
    「先進微結構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專家論證會日前召開。我校副校長蔣昌俊、校長助理吳廣明參加會議。蔣昌俊代表學校致辭。      專家組由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上海雷射等離子體研究所王世績院士、中科院上海光機所所長兼黨委書記李儒新研究員、中科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陸衛研究員等7位專家組成,匯集了國內從事先進微結構材料設計、製備、表徵及應用研究的一流專家學者。
  • 首屆西部材料前沿研究青年科學家蘭州「論劍」
    新甘肅客戶端蘭州12月20日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李滿福)為期三天的首屆西部材料前沿研究青年科學家論壇暨第二屆西部摩擦學青年論壇,今天在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結束。來自全國各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材料領域和摩擦學領域的近300位青年科技工作者齊聚金城,就相關技術領域前沿、熱點問題分享、交流和探討。
  • 中國材料領域 國家重點實驗室大盤點(材料人必收藏)
    (實驗室按漢語拼音排序)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武漢理工大學)材料複合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於1987年由國家計委批准建設,1990年3月通過國家驗收對外開放。實驗室主管部門是教育部,依託於武漢理工大學。
  • 都有為院士張裕恆院士作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
    都有為院士張裕恆院士作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 2014-12-10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湖南科技大學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通過評估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1月12日訊(通訊員 唐子龍)日前,教育部科技司公示了2019年度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評估結果,湖南科技大學理論有機化學與功能分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的定期評估中,評估結果為良好,通過了教育部的評估。
  • 磁學研究所:磁性材料已成為關鍵功能材料
    工業體系離不開磁性材料,磁性材料被稱為國家工業基礎。這體現在,磁性材料應用的覆蓋範圍極廣,涵蓋家電、汽車、計算機、通訊、醫療、航天、軍事等領域,是電子行業重要的關鍵功能材料。近年來,汽車產業逐步擴張,成為磁性材料產業的主要拉動力量;此外,工業進入4.0時代,新的產業革命隨之展開,將磁性材料帶入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磁性材料目前的市場規模、產能有多大?
  • 創源論壇:分子磁體——新一代的磁性材料
    11月3日晚,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應用化學研究中心分子磁性實驗室主任鄭彥臻在主樓B-204圍繞分子磁體的最新研究動態和自己研究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探討分子磁體的奧秘。單分子磁體由於具有大的自旋基態和單軸各項異性的特點,會產生慢弛豫現象。為加深同學們的理解,鄭主任以最早發現的單分子磁體——十二核醋酸錳為例,解釋產生弛豫現象的機理及表現。
  •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
    實空間新型拓撲磁激發在磁性二維材料及人工反鐵磁薄膜中的發現與調控 2020-11-16 16:39:21 來源 : 中國科學院
  • 物理學院楊金波、葉堉課題組二維磁性材料研究方面取得系列進展
    這些範德瓦爾斯磁體讓我們對二維極限下的磁性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不同磁結構的範德瓦爾斯磁體使得實驗上探究二維下的磁學模型成為可能。比如,Ising鐵磁在單層CrI3中發現,而且XY模型的NiPS3在單層極限下磁性被抑制。
  • CMF實驗室 | 磁性材料
    ,既讓人愛,又讓人恨,那就是磁性材料。,它所對應的物理狀態是材料內部的磁化矢量整齊排列。磁性材料是應用廣泛、品種繁多的重要功能材料,按應用類型可以分為軟磁、永磁等材料。,是具有寬磁滯回線、高矯頑力、高剩磁,一經磁化即能保持恆定磁性的材料。
  • 北京大學侯仰龍教授近年來在磁性納米材料領域重要工作概覽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侯仰龍教授簡介侯仰龍,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皇家化學會會士(FRSC),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納米科技專項首席科學家,磁電功能材料與器件北京市重點實驗室主任。曾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先後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萬人計劃科技創新領軍人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和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2018, 2019)。正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點項目、重大項目課題等。
  • 蘭州大學的4大王牌專業,學校雖然沒落,但是底蘊依舊!
    蘭州大學前身是創建於1909年甘肅法政學堂,在新中國成立後的院系調整中,成為當時14所綜合性大學之一,尤其是在「開發大西北、建設戰略後方」的國家戰略下,全國各地人才匯集蘭州大學,比如復旦大學有機化學專業併入蘭州大學,南開大學核物理系、放化專業併入蘭州大學,又把北京大學副校長、黨委書記江隆基調入蘭州大學當校長
  • 「2013蘭州高分子前沿論壇」主題報告會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
    「2013蘭州高分子前沿論壇」主題報告會在西北師範大學召開  9月17日,由中國化學會高分子學科委員會主辦,西北師範大學生態環境相關高分子材料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承辦的「2013蘭州高分子前沿論壇」主題報告會在西北師大召開。
  • 蘭州大學排名前五的專業有哪些呢?考上了,該如何選擇專業呢?
    【一、蘭州大學簡介】:蘭州大學(Lanzhou University)簡稱「蘭大」,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與教育部共建2000年6月,教育部批准蘭州大學試辦研究生院;2001年,進入「985工程」建設行列,教育部與甘肅省政府籤訂省部重點共建協議,成為國家「985工程」重點支持建設高水平大學的高校之一;2002年,甘肅省草原生態研究所併入蘭州大學;2003年,成為中央直管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