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7月陝西師範大學化學系本科畢業,1992年7月蘭州大學材料科學系研究生畢業並獲得物理學碩士學位。1997年10月國家公派赴日本東北大學工學院材料化學方向攻讀博士研究生,於2001年3月博士畢業並取得工學博士學位。在讀博士學位期間,主要從事壁掛彩電(PDP)和無汞螢光燈用真空紫外發光材料的創新研究,在國際核心文獻上發表論文12篇(包括會議論文),並多次參與國際及日本國內學術討論會。
1992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先後被蘭州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材料科學系聘為助教、講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2003年1月被聘為教授,2004年1月被聘為材料物理與化學方向博士生導師。期間1992年9月至1994年1月在蘭州大學人事處工作並在材料科學系參加了楊宏秀教授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994年2月至1996年2月借調到國家教委港澳臺辦公室工作。1996年3月回蘭州大學參加籌建研究生院的工作並被任命為研究生處培養科科長。2000年2月至2001年2月擔任日本國仙臺地區中國留學人員學友會副會長。2006年10月至2007年1月日本秋田大學客座教授。
教學方面:
為大學本科材料物理和材料化學專業主講「固體化學」課程和「無機材料製備」、 「材料科學專題講座」等,面向研究生開設「固體化學」、「晶體缺陷物理」、「陶瓷材料學」等課程。在蘭州大學首次開設並講授主幹基礎課「固體化學」。獲蘭州大學第三批課程建設經費的資助,承擔並組織材料系年輕教師一起編寫了「固體化學講義」。2006年「固體化學」被教育部列入「十一五」國家級教材規劃。2007年該書由蘭州大學出版社正式出版並獲得甘肅省精品課程。同時,與留日歸國的中青年科技工作者編譯了由北京新材料發展中心與日本TIC株式會社組織的「新能源材料及其應用技術」(2006年清化大學出版社出版)一書。
科研方面:
主要開展高亮度真空紫外發光材料及長餘輝發光材料、高亮度LED以及生物標誌用螢光材料、極端條件下新材料的合成及表徵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完成本人主持的科技部國家重大基礎研究前期研究專項一項,科技部國家863計劃一項,國家自然基金一項,留學回國啟動基金一項,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一項,教育部科學研究重點項目一項等項目。目前主持國家傑出青年基金一項,國家自然基金面上項目一項,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一項,廣東省教育部產學研項目一項,甘肅省科技攻關項目一項,企業橫向課題四項。迄今為止,在《Appl. Phys. Lett.》, 《J.Appl.Phys》,《J. Electrochem. Soc.》,《J. Solid. State. Chem.》和《J. Mater. Res.》等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論文120多篇,其中SCI 100篇,申請中國發明專利8項,現已授權7項。2002年獲得教育部優秀青年資助計劃,2004年入選首屆「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近五年擔任國內會議委員2次,國內會議分會主席1次;國際會議委員4次,國際會議分會主席2次,國際會議副主席1次。在國內相關專業會議作報告8次,邀請報告3次,在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舉辦的國際會議上作口頭報告18次,邀請報告4次。被國內外18個核心雜誌聘為特約審稿人。是中國材料學會會員,中國稀士學會會員,日本化學學會會員,日本陶瓷學會會員,新加坡材料學會會員,美國材料學會會員。2006獲首屆甘肅省青年科技創新行動系列活動自然科技類一等獎。2006年度獲甘肅省高校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007年獲甘肅省自然科學基金三等獎。2008年獲得教育部寶剛優秀教師獎。2009入選甘肅省領軍人才。2003年被物理院評為「優秀黨員」,2004年被蘭州大學授予「蘭州大學優秀黨員」稱號,2005年被蘭州大學授予「蘭州大學師德標兵」榮譽稱號。2008年6月18日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以《從甘南草原走出的專家》為題專題報導了王育華教授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在他的領導下所做出的成績,其它媒體如[新華網]、[光明日報] 、[甘肅日報]、[教育部網]、[中國教育報]、[人民日報]、[科技日報]、[中國青年報]等也做了相應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