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廣泛徵求用戶的意見和需求,了解中國科學儀器市場的實際情況和儀器應用情況,儀器信息網自2008年6月1日開始,對不同行業有代表性的「100家實驗室」進行走訪參觀。2010年6月11日,儀器信息網工作人員參觀訪問了本次活動的第三十九站: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及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State Key Laboratory of Applied Organic Chemistry,以下簡稱「重點實驗室」)是國家計委於1985年首批籌建的國家重點實驗室之一,是我國有機化學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其當前重點研究方向為:(1)有機合成化學(全合成及方法學);(2)天然產物有機化學;(3)物理有機化學;(4)有機材料化學。
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張浩力教授熱情接待了筆者並介紹了實驗室的整體情況:「實驗室現有固定研究人員67人,其中教授29人(含中科院院士2人、傑青/長江學者4人、新世紀人才6人),副教授/高工16人;由10多名年輕教授組成的『有機化學創新研究群體』正在成為實驗室的學術骨幹。」
「2004-2008年期間,實驗室先後承擔了創新群體項目、國家『973』子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面上項目和青年基金等項目,並獲得項目經費近5000萬元,再加上『211』、『985』工程等對實驗室的投入,總科研經費達到了1億多元。」
「通過以上各種經費的支持,近年來實驗室新購置了1臺600MHz、3臺不同功能的400MHz核磁共振波譜儀以及X射線單晶衍射儀、原子力顯微鏡、拉曼光譜儀等科研設備。目前實驗用房面積達到近6000m2,大型儀器設備數量超過50臺,各種儀器設備總價值超過7000萬元。分析測試條件可以與國內一流大學、國外同類大學相媲美,具備了開展前沿性科學研究和培養高層次人才所需的硬體條件。」
談及實驗室特色時,張浩力教授介紹說:「實驗室裡有一間面積較大的『核磁大廳』,是全國僅有的三間『核磁大廳』之一,大廳整體是貫穿的,共匯集了五臺不同型號的核磁共振波譜儀,儀器之間相隔不遠。這種集中管理方式的優點之一,就是使儀器操作和儀器管理變得更為方便。我國另外其他兩間『核磁大廳』則分別位於中科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和北京大學。」
核磁大廳
(圖片說明:其中三臺儀器由經過培訓的研究生獨立操作,主要用於滿足校內科研工作的需求,另外兩臺400MHz固體核磁與600MHz液體核磁由專業的老師負責操作,主要對國內外研究人員開放,用於開展前沿的科學研究。筆者在參觀時了解到,每臺核磁共振波譜儀每年要消耗不少液氦,但蘭州及周邊地區缺少液氦供應商,因此所需液氦要跨省運送過來,實驗室承擔了不少額外的運輸費)
「在實驗室管理上,我們也積澱了一些經驗,形成了一套措施:第一,大型儀器設備一律納入儀器共享平臺,面對校內外開放,使得儀器的使用效率得到提升;第二,絕大多數儀器都實現了開放管理,允許經過培訓的研究生獨立操作儀器;第三,為了提高儀器的使用水平,每年都會安排儀器管理人員參加相關的學術會議或者專業培訓,同時每學期在實驗室內部多次舉辦儀器使用講座,為研究生和科研人員提供了良好的技術支撐;此外,近年來我們正在嘗試開展儀器管理的信息化建設,初步實現了儀器信息上網、實時監控和機時網上預約的功能......」
「需要提及的是,重點實驗室設有開放基金,其他院校包括海外科研人員可以申請該基金併到這裡來做科研工作。另外,重點實驗室也對外開放測試服務,接收來自全國各地的樣品,扮演著服務地方、服務社會的角色。」
張浩力教授介紹完畢之後,筆者在重點實驗室胡國文老師的帶領下,參觀了重點實驗室的各個分室,並簡要了解了儀器使用情況、樣品情況、售後服務情況、儀器價格等。
(圖片說明:因採用超導磁體,核磁共振波譜儀周圍常有隔離措施或隔離線,但上圖中的布魯克400MHz核磁共振波譜儀周圍並沒有任何隔離措施,據介紹,是因為新型儀器的屏蔽功能做的比較好,磁場洩露很少。此外,這臺儀器還配置了自動進樣器,節省了很多人工時間)
(圖片說明:重點實驗室主要利用以上儀器作材料表徵)
BD流式細胞儀
徠卡螢光倒置顯微鏡
(圖片說明:與以上兩臺儀器放置在同一實驗室的還有新購置的賽默飛世爾超低溫冰箱、日立高速及超高速離心機、酶標儀等,表明該實驗室的研究領域正向化學生物學、生物材料方面拓展)
賽默飛世爾氣質聯用儀
液質聯用儀(安捷倫液相+布魯克質譜)
(圖片說明:以上兩臺儀器利用率很高,參觀時處於工作狀態)
布魯克X射線衍射儀
(圖片說明:利用率也非常高,參觀時看到有不少樣品在「排隊」待檢)
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
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以下簡稱「中心」)與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相鄰,並且該中心與重點實驗室在部分儀器的使用上有密切地合作關係,參觀完重點實驗室,筆者隨即來到中心,中心主任盛芬玲高工熱情接待了筆者。
中心是教育部直屬院校中首批利用世行貸款於1982年建立的,是集教學、科研、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測試機構。中心擁有價值250多萬美元的進口大、中型精密儀器和價值80多萬元的國產分析儀器共31臺。實驗大樓建築面積達3400m2,有各類工作室70餘間。
授予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的CMA證書
在盛芬玲高工的帶領下,筆者先後參觀了中心的等離子體發射光譜室、元素分析室、凝膠滲透色譜室、液相色譜室、雷射光散射室、核磁共振波譜室。
Thermo Jarrell Ash IRIS等離子體發射光譜
(圖片說明:中心使用頻率最高的儀器之一,已經使用了十年之久,運轉依然十分正常,「長壽」的原因之一是操作人員對它十分愛護以及規範操作)
Waters 1515凝膠滲透色譜儀
元素分析室一角
(圖片說明:這裡有一臺新購置的元素分析儀,參觀至此,筆者問到了中心採購儀器的方式,盛芬玲高工介紹說,遵照學校的規定,超過2萬元以上的儀器均通過招標購買)
液相色譜室一角
雷射光散射室一角
核磁共振波譜室一角
參觀過程中,筆者向盛芬玲高工了解了中心的人員情況以及業務概況:目前中心共有十幾位工作人員,其中研究生、博士生和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人員佔一半以上。中心在對外服務領域內享有自主權,可承接有機物、無機物的結構測定、成份分析及產品質量評價和科研成果鑑定等項目的服務,目前中心接收的校外樣品的量佔到一半左右。
盛芬玲高工還介紹說:「中心於今年年初剛剛通過了國家實驗室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複查評審,可以向社會出具具有公正作用的數據和結果。目前全國有60多家高校獲得CMA證書,其中32家的測試中心有CMA證書。中心對外測試服務目前主要側重於無機、礦產等領域,以後不排除向食品安全、環境等熱點領域拓展。」
連結:
蘭州大學功能有機分子化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蘭州大學分析測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