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有為院士張裕恆院士作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

2021-01-13 中國科學院
都有為院士張裕恆院士作客寧波材料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

2014-12-10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語音播報

  12月4日下午,南京大學都有為院士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裕恆院士作客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並分別作了題為「自旋電子學及其器件產業化」和「論自旋電子」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院士和寧波材料所劉平研究員應邀主持報告會。 

  都有為在報告中介紹了自旋電子學的基本概念及發展歷程,從1988年的巨磁阻效應到今天的自旋晶片,自旋電子學已成為學科交叉的新領域。在電子學器件中引入「自旋」自由度,從物理觀點來看,增加了一個新的可控自由度,必將呈現許多新的物理效應,從而開拓出難以預計的新器件。若將20世紀比擬為「電荷」的世紀,那麼21世紀有可能成為「自旋」的世紀。自旋電子學在生物、催化、超導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內涵,基於自旋電子學的自旋晶片有望成為後摩爾時代的主流信息技術。 

  張裕恆在報告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宏觀磁性和超導電性都來源於電子,但是電子所處的環境不同,影響電子運動軌道,軌道的定域或雜化分別表現出不同的物理性質。例如,磁是超導的剋星,但是鐵、鈷、鎳基體系都有超導現象出現,而在ABO3結構就沒有超導現象,這些看起來不好解釋的現象都歸因於自旋電子所處的環境不同。 

  報告會結束後,兩位院士與參會師生做了深入交流,並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從兩位學者身上,大家深切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追求科學、為國家著想、並付諸行動的偉大精神。 

  報告人簡介 

  都有為,磁學與磁性材料專家,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磁學和磁性材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開展了磁性、磁輸運性質與材料組成、微結構關係的研究。目前重點研究納米材料的磁性以及與自旋相關的輸運性質。 

  張裕恆,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超導電性、巨磁電阻效應、低維物理研究,承擔國家超導攻關和攀登項目課,取得豐碩成果。 

都有為院士在報告中

張裕恆院士育大家交流

  12月4日下午,南京大學都有為院士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張裕恆院士作客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磁性材料及應用論壇」,並分別作了題為「自旋電子學及其器件產業化」和「論自旋電子」的學術報告,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沈保根院士和寧波材料所劉平研究員應邀主持報告會。 
  都有為在報告中介紹了自旋電子學的基本概念及發展歷程,從1988年的巨磁阻效應到今天的自旋晶片,自旋電子學已成為學科交叉的新領域。在電子學器件中引入「自旋」自由度,從物理觀點來看,增加了一個新的可控自由度,必將呈現許多新的物理效應,從而開拓出難以預計的新器件。若將20世紀比擬為「電荷」的世紀,那麼21世紀有可能成為「自旋」的世紀。自旋電子學在生物、催化、超導等領域具有重要的研究內涵,基於自旋電子學的自旋晶片有望成為後摩爾時代的主流信息技術。 
  張裕恆在報告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宏觀磁性和超導電性都來源於電子,但是電子所處的環境不同,影響電子運動軌道,軌道的定域或雜化分別表現出不同的物理性質。例如,磁是超導的剋星,但是鐵、鈷、鎳基體系都有超導現象出現,而在ABO3結構就沒有超導現象,這些看起來不好解釋的現象都歸因於自旋電子所處的環境不同。 
  報告會結束後,兩位院士與參會師生做了深入交流,並耐心解答大家提出的問題。從兩位學者身上,大家深切感受到老一輩科學家追求科學、為國家著想、並付諸行動的偉大精神。 
  報告人簡介 
  都有為,磁學與磁性材料專家,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從事磁學和磁性材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開展了磁性、磁輸運性質與材料組成、微結構關係的研究。目前重點研究納米材料的磁性以及與自旋相關的輸運性質。 
  張裕恆,物理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主要從事超導電性、巨磁電阻效應、低維物理研究,承擔國家超導攻關和攀登項目課,取得豐碩成果。 

都有為院士在報告中

張裕恆院士育大家交流

列印 責任編輯:程博

相關焦點

  • 中科院院士朱經武調研寧波材料所
    6月19日,著名超導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寧波鋒成先進能源材料研究院(籌)首席科學家朱經武一行調研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調研期間,寧波材料所所長黃政仁介紹了寧波材料所建所背景和歷程、發展思路、組織架構、人才隊伍以及寧波材料所14年的建設發展中科研布局及項目進展等方面的情況;朱經武一行還認真聽取了石墨烯以及光電材料研發的工作匯報,詳細了解了科研項目的進展情況以及階段性成果、突破的關鍵問題、項目技術優勢以及產業化情況。
  • 錢逸泰院士到寧波材料所交流訪問
    錢逸泰院士到寧波材料所交流訪問 2015-09-06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9月2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院士錢逸泰應動力鋰離子電池工程實驗室主任劉兆平之邀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進行交流訪問
  • 都有為:感謝淄博 新材料得到轉化應用
    原標題:都有為: 感謝淄博 新材料得到轉化應用10月1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在開幕式結束後作了題為《功能材料進展》的主旨演講,83歲高齡的老人,精神矍鑠,他的精彩分享不時引來現場陣陣讚嘆聲。
  • 中科院院士趙玉芬訪問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
    中科院院士趙玉芬訪問寧波材料所慈谿醫工所 2017-11-15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 中 小】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希望研究在淄博更多地進行轉化應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長期從事磁學和磁性材料的教學和研究工作,開展了磁性、磁輸運性質與材料組成、微結構關係的研究。在採訪中,都有為院士告訴記者:「從參加第一屆新材料技術論壇以來,我一直關注淄博的轉型發展,與淄博的企業也一直保持著良好的合作基礎。希望我對磁學和磁性材料的技術研究能在淄博更多地進行轉化應用。」
  • 第25屆國際稀土永磁與先進磁性材料及其應用大會在北大舉行
    本會議由北京大學應用磁學研究中心承辦,北京大學、北京工業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中國鋼鐵科技集團公司、中科三環高技術公司和中國工程院共同主辦。REPM作為永磁領域的最為重要的國際會議,其宗旨是把全世界從事永磁材料研究、開發以及應用的科學家和工程師召集在一起,讓大家有機會可以展示各自近期開展的研究工作以及就永磁材料研究和開發過程中相關問題展開交流和合作,提高全世界範圍內永磁材料的研究、開發和應用水平,共同促進人類社會的文明和進步。本次會議共吸引海內外23個國家400餘位專家學者及產業人員參會。
  •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教授廖德章到寧波材料所交流
    5月30日下午,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化工系講座教授、俄羅斯科學院院士廖德章應邀到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進行學術交流,並作了題為New Polymer Materials for the Potential of Optical, Electronic and Green Energy Applications的學術報告。
  • 自旋電子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製獲專家肯定
    由物理所主持的「973」項目「自旋電子材料物理及器件的研製」項目中期總結會於2004年5月下旬在中科院物理所召開。「973」項目責任專家劉冶國教授、薛增泉教授、歐陽世歙教授和項目組專家張殿琳院士、王崇愚院士、王佔國院士、基金委靳達申研究員等11位專家組成評審專家組參加評審。
  • 中國科學院院士都有為:國家富強不能靠房地產
    學術上的辛勤付出讓他所獲榮譽無數,先後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和省/部級二等獎4項,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等;憑藉其在磁性材料領域的傑出貢獻, 2005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筆者不禁好奇,是什麼力量在支撐這樣一位載譽滿滿、已過耄耋之年的科學家依然如此勤勉?
  • 他是材料學界泰鬥、蜚聲國際的材料科學家,八十歲的周廉院士依然在...
    規模空前的「IFAM2020新材料國際發展趨勢高層論壇」,今天在西安拉開帷幕。包括32位院士在內的近400位國內外知名的材料科學家、百位優秀青年學者、上千位各界相關人士相聚在這裡,共享新材料研究成果,研討新材料的發展方向。 由我國著名超導和稀有金屬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周廉教授創辦並推動的這一論壇,到今天已舉辦到第10屆。
  • 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舉辦 24名院士齊聚合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7日,以「科創長三角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暨第三屆安徽院士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拉開帷幕。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常印佛、龔知本、郭光燦、郝希山、張裕恆、王紅陽、崔向群、鄭永飛、鄭裕國、袁亮、楊善林、趙政國、謝毅、杜江峰、李建剛、陳學東、田志剛、王運敏、俞書宏、方家熊等24位院士,以及有關高校、科研機構負責人、專家學者等共450人齊聚一堂,開展深入研討交流。
  • 中國科學院院士宋振騏|新材料論壇「躍進式」蛻變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0月17日訊(記者 徐建彬 江學俊)「參加過很多屆淄博新材料技術論壇,今年可以說是躍進式蛻變,新起點新平臺。」站在「淄博珍珠」C館的場館內,中國科學院院士、礦山壓力及巖層控制專家宋振騏,對今年「一展一會」給予高度評價。宋振騏說,本屆展會在原有基礎上,融入了很多新思維、新理念,專家層次高,集聚的新材料領域更精更細,讓人眼前一亮。
  • 寧波材料所陳濤研究員/唐本忠院士「綜述」螢光高分子水凝膠
    這種寬光譜的顏色覆蓋以及多刺激響應顏色變化的性質再集成水凝膠獨特的軟溼特性和化學與結構上的多功能性,使其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和研究價值。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陳濤研究員課題組和香港科技大學唐本忠院士課題組基於近年來在螢光高分子水凝膠方面的研究進展(Adv. Mater., 2020, 32, 1906493;Angew. Chem. Int.
  • 他是材料學界泰鬥、蜚聲國際的材料科學家,八十歲的周廉院士依然在跋涉……
    本屆論壇舉辦地,曾是2011西安世界園藝博覽會舉辦地中國工程院秘書長陳建峰院士今天說,新材料國際高端論壇系列今年已是第十個年頭,始終堅持高端性、前瞻性和針對性服務國家戰略,國內外多領域的專家和院士,探討國內外新材料發展的態勢和趨勢,為我國和地區的新材料研究和發展助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 中國科學院院士汪衛華來金召開非晶材料學術會議
    、東南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研究所等高校院所的10餘位專家教授參加。>學術交流會上,汪衛華院士作了「用材料基因工程方法研發非晶合金材料」主旨報告,與會專家圍繞非晶材料的力學性能及應用基礎研究分別做了「基於超聲軟化的非晶合金室溫製造與成型」「釐米級鐵磁性非晶合金的探索與製備
  • 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暨第三屆安徽院士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舉辦
    11月7日,以「科創長三角 建功新時代」為主題的2020長三角一體化院士論壇暨第三屆安徽院士創新發展論壇在合肥拉開帷幕,開幕式由安徽省科協黨組書記、副主席王洵主持安徽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出席論壇並致辭,安徽省政協副主席韓軍,省政府副秘書長李必方,省科技廳廳長羅平,中國工程院和中國科學院常印佛、龔知本、郭光燦、郝希山、張裕恆、王紅陽、崔向群、鄭永飛、鄭裕國、袁亮、楊善林、趙政國、謝毅、杜江峰、李建剛、陳學東、田志剛、王運敏、俞書宏、方家熊等24位院士,長三角「三省一市」科協負責人,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建國,合肥工業大學校長梁樑,清華大學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執行院長袁宏永及有關高校
  • 磁性材料:可實現能量無接觸轉化
    圖為磁科技領先企業邁格鈉磁動力股份有限公司展示的磁科技技術產品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攝近日,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指導委員會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幹勇在鞍山舉辦的中國首屆磁科技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表示,我國稀土主要產品有400多種近千個規格, 是世界上唯一能夠大量供應稀土各種品級、規格產品的國家,佔據國際市場87%左右的份額,現已成為新材料的主角,對國防、衛星、飛船、發電機、新能源汽車、機器人、數控工具機、清潔能源等產業有著重要的基礎作用,
  • 寧波材料所等舉辦先進材料和應用國際會議
    寧波材料所等舉辦先進材料和應用國際會議 2019-04-17 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 【字體大會由中國科學院寧波材料技術與工程研究所和香港機械工程師協會聯合主辦,中科院海洋新材料與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浙江省海洋新材料與防護技術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中科院寧波材料所新材料初創產業園、中國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辦,來自中國、美國、英國、瑞士、芬蘭、新加坡、紐西蘭、斯洛伐克、港澳臺等10餘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科研人員參會。
  • 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2020年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
    下一代電子信息材料與器件高峰論壇暨2020年第三屆低維材料應用與標準研討會(LDMAS2020)(第一輪通知)(2020年12月5-8日 無錫)       集成電路是信息產業的基石
  • 創源論壇:分子磁體——新一代的磁性材料
    11月3日晚,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技術研究院應用化學研究中心分子磁性實驗室主任鄭彥臻在主樓B-204圍繞分子磁體的最新研究動態和自己研究中的一些心得,與大家探討分子磁體的奧秘。單分子磁體由於具有大的自旋基態和單軸各項異性的特點,會產生慢弛豫現象。為加深同學們的理解,鄭主任以最早發現的單分子磁體——十二核醋酸錳為例,解釋產生弛豫現象的機理及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