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6-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由於反鐵電單晶生長難度大,目前有關研究報導主要集中在陶瓷體系,關於反鐵電單晶的較少。
-
新型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但是,隨著新技術對高性能鐵電材料需求的增加和環境友好型社會的發展,探索新型無鉛鐵電材料體系變得越來越迫切。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董顯林和王根水帶領的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新型、高性能、無鉛鐵電材料(Ag0.935K0.065)NbO3(AKN),該材料比目前所用的含鉛鐵電陶瓷具有更高的能量存儲密度和更好的溫度穩定性,可用於能量存儲和爆電換能。
-
科學網—弛豫鐵電單晶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西安交大李飛與中國、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內外科學家合作,近日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
目前世界最高AgNbO3基反鐵電陶瓷的能量密度
介電儲能電容器由於其高功率密度和充放電速率在電子、通訊、汽車等領域皆有著極其廣泛的應用。常規的反鐵電材料擁有近零的剩餘極化強度且較高的最大極化,是一類極其有希望獲得較高儲能能量密度的材料。但是偏低的反鐵電-鐵電相轉變電場嚴重地限制了該系列材料的高儲能密度。
-
BNT基無鉛鐵電陶瓷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鐵電材料具有豐富的外場誘導相變行為和複雜的耦合效應,在能量存儲及轉換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工程上應用的主要材料是Pb(Zr,Ti)O3(PZT)體系,探索和研發新的材料體系,特別是無鉛材料體系,是當前鐵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
上海矽酸鹽所在鈮酸銀基陶瓷材料研究中獲進展
鈮酸銀(AgNbO3)陶瓷材料具有類反鐵電的雙電滯回線和高的極化強度(~50 μC cm-2),從而具有較大儲能密度,在電介質儲能等領域展現出較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然而,AgNbO3材料自身固有的亞鐵電性以及反鐵電-鐵電相變引起的回滯效應導致能量損耗較大,難以同時實現高的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成為制約該材料在儲能領域應用的關鍵。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矽酸鹽研究所研究員董顯林和研究員王根水團隊提出一種提高AgNbO3反鐵電材料儲能特性的新思路,實現了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的同步提升。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助姚熹登頂鐵電陶瓷研究高峰—新聞—科學網
「弛豫鐵電體的微疇-宏疇理論體系及其相關材料的高性能化」項目獲得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那是1979年底,姚熹帶著自己編寫的60萬字的《無機電介質》來到了賓州州立大學材料研究所,研究所的專家和老師全都為之驚嘆不已,非常想讓姚熹留下來從事電介質材料的研究。但是姚熹的外語底子相對薄弱,為此,學校專門為姚熹改變了規則:中文可以成為學校承認的留學生入學考試外語種類。就這樣,中文成為了留學生考取賓州州立大學的一項重要項目,而姚熹成為了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學校中文考試的出題人。
-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上海矽酸鹽所在新型鐵電陶瓷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2020-05-26 上海矽酸鹽研究所 【字體:>——反鐵電相界,通過改變鐵電相KN的含量實現AKN鐵電陶瓷性能和相變壓力的調控。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2020-03-0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論文連結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
福建物構所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合肥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超高儲能密度新型無鉛弛豫反鐵電...
其中,反鐵電陶瓷在電場下可逆的相變過程使其具有高儲能密度,在介質儲能材料中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該可逆相變過程的滯後性同時也會給正常反鐵電陶瓷帶來儲能效率較低且疲勞特性差的弊端。左如忠教授的研究團隊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反鐵電電疇尺寸的降低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反鐵電-鐵電相變的驅動電場,進而提高充電儲能密度,而且可以降低充放電過程中的極化滯後性而顯著提高儲能效率。
-
福建物構所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
其中,二維有機—無機雜化鐵電體不僅表現出強烈的結構各向異性,而且鐵電自發極化形成的內建電場利於光生載流子分離,在偏振光電探測方面獨具優勢。然而,基於二維雜化光鐵電半導體實現高效的日盲紫外光電探測仍然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被《Science》評價為「壓電陶瓷發現五十多年以來一次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對醫學超聲成像、水聲系統、高應變執行器等眾多應用將帶來一次革命」,這是目前發現的所有無機非金屬材料中壓電性能最優異的材料。為了進一步優化弛豫鐵電單晶的壓電性能以及探索新型高性能壓電材料,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普遍認為:弛豫鐵電單晶的高壓電效應與其特有的微觀結構,即極性納米微區(如圖1所示),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在近20年的時間中,雖然各國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極性納米微區與壓電性能的關係仍然沒有明確。這也導致了近些年關於開發高性能壓電材料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每日科技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以及研究員孟祥建課題組在鐵電量子隧穿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的王建祿博士與博士研究生田博博、趙曉林等對鐵電隧道結進行了系統研究,製備了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的鐵電隧道結固態器件,發現了鐵電極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應。
-
鐵電局域場增強納米線光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胡偉達研究員、武漢大學物理學院廖蕾教授等研究人員在鐵電局域場增強納米線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
鐵電反常光伏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鐵電光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研究鐵電材料的光電子學性質時發現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物理效應。因與常規的p-n結型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存在根本差別,這種現象常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或者體光伏效應。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關於鐵電光伏效應的研究持續升溫。
-
科學網—電可調複合微波陶瓷材料性能調控研究
-
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要牢牢把握髮展主動權
2013年,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eramic Society上發表的一篇綜述性文章引發了全世界的關注,並被歐盟RoHS 2.0版法規諮詢報告作為評價無鉛壓電陶瓷研究進展的依據引用,這是唯一一篇中國學者的論文作為「壓電陶瓷」部分被引用的論文。論文的作者就是清華大學陶瓷重點實驗室研究小組負責人李敬鋒教授。
-
上海交大郭益平教授團隊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鈣鈦礦的研究中...
近日,國際材料類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2018年影響因子21.95)以「Design for Highly Piezoelectric and Visible/Near-infrared Photoresponsive Perovskite Oxides」為題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郭益平教授研究課題組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性能電子陶瓷的設計和合成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
無鉛儲能陶瓷:從「小眾」走近「大眾」
就弛豫鐵電體而言,景德鎮陶瓷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沈宗洋告訴《中國科學報》,近年來弛豫鐵電體作為儲能電容器的研究越來越深入,報導的儲能密度和效率均很高,但其並沒有反鐵電的場致鐵電轉變特徵在他看來,最可行的方法是用無鉛的反鐵電陶瓷替代含鉛的反鐵電陶瓷。「考核」儲能陶瓷的兩個關鍵指標為儲能密度和儲能效率,兩者無法分開已成為業界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