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電可調複合微波陶瓷材料性能調控研究

2020-12-06 科學網
ELSEVIER
電可調複合微波陶瓷材料性能調控研究

 

最近,同濟大學功能材料研究所翟繼衛教授帶領的課題組在電可調鈦酸鍶鋇基複合微波陶瓷材料性能調控方面取得新進展,成功製備出具有低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和合適介電可調率的鈦酸鍶鋇(Ba1-xSrxTiO3)基複合微波陶瓷材料。他們藉助於譜學方法(Raman和Infrared光譜)對其晶體結構、極性聲子模參數、本徵介電性能三者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探討。該工作對理解晶體的本徵極化機制有重要意義,有助於認識晶體結構、極性聲子模參數、本徵介電性能三者之間的關係,從而更有效調控其介電性能。這一重要研究結果發表在國際著名材料期刊《材料學報》(Acta Materialia 57, 4491–4499 (2009))上。通過Mn對其B位重摻雜以致形成Ba1-xSrxTiO3和微波介質Ba(Ti1-xMnx)O3復相陶瓷,獲得了具有超低介電損耗的電可調微波介質材料,該項研究工作以快報的形式發表在Acta Materialia的姊妹刊Scripta Materialia 61, 764–767 (2009)上,並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另外,通過低介電常數微波介質Mg2TiO4與之複合,能有效地降低其介電常數,獲得了低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和合適介電可調率的複合陶瓷材料體系。該研究工作已在Applied Physics Letters 91, 122908 (2007)上發表,並已獲得授權國家發明專利4項。

 

具有高介電常數、低介電損耗、高介電可調特性以及其Curie溫度可調的鈣鈦礦結構Ba1-xSrxTiO3鐵電材料在作為微波可調器件方面(如移相器、濾波器、可變電容器以及延遲線等)得到日益廣泛關注,尤其在作為微波移相器方面更是目前研究的熱點。但具有高介電常數的BST陶瓷材料很難滿足其與激勵源內部阻抗匹配和高功率的器件應用要求,這大大限制了其在微波可調器件領域的應用。因此,製備具有低介電常數、高Q值、高介電可調特性的材料備受關注。為此,研究人員開展了對其離子摻雜或/和與之複合改性研究。通過低介電常數微波介質與之複合,能有效地降低其介電常數,但因為在高溫燒結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相互固溶反應,會一定程度地惡化其微波介電性能。而採用離子重摻雜以致形成Ba1-xSrxTiO3和微波介質復相陶瓷,能顯著地優化其微波介電性能。這一研究結果在可調微波介質材料領域是首次報導,並為可調微波介質材料的性能優化和調控提出了新的思路。(來源:同濟大學)

 

 

 

 

特別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相關焦點

  • 可調控室溫磷光材料研究獲突破—新聞—科學網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馬驤團隊基於前期純有機室溫磷光材料研究基礎
  • 微波介質陶瓷材料製備技術的科普
    優點:相比固相法具有較低的陶瓷粉末合成溫度和陶瓷燒結溫度,避免了機械研磨過程引入雜質,且組分混合均勻。缺點:制粉成本較高,工藝複雜。此法在何種條件下能促進陶瓷的緻密化,改善材料的纖維組織,從而提高其微博介電性能,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 何為微波介質陶瓷 微波介質陶瓷的製備方法
    陶瓷介質濾波器具有尺寸小、重量輕、Q值大等優點,在5G領域的應用佔有絕對優勢,發展潛力巨大,而生產陶瓷介質濾波器的關鍵材料就是微波介質陶瓷。 一、何為微波介質陶瓷 微波介質陶瓷是指應用於微波頻段電路(主要是300MHz~300GHZ頻段)中的一種新型陶瓷功能材料。
  • 壓電陶瓷研究的重點與熱點:無鉛壓電材料
    而鐵電材料的範圍相對較小一些,具有鐵電性的材料都有壓電性,而有壓電性的材料不一定具有鐵電性。鐵電效應最早是1920年由法國人Valasek在酒石酸鉀鈉(羅氏鹽)中發現的,由此揭開了鐵電材料研究的序幕。鐵電性的本質是材料內部的自發極化行為,且可在外加電場的作用下被改變方向。壓電陶瓷是一種具備了壓電、介電以及彈性三種性能的各向異性材料。
  • 氧化鎂微波介質陶瓷,5G行業的先進材料
    微波介質陶瓷作為一種新型電子材料,在現代通信中被用作諧振器、濾波器、介質基片、介質天線、介質導波迴路等,廣泛應用於微波技術的許多領域,如行動電話、汽車電話、無繩電話、電視衛星接收器、衛星廣播、雷達、無線電遙控等。
  • 《先進材料》報導東華大學在複合螢光陶瓷領域取得進展
    陶瓷基螢光轉換材料因其優異的發光性能及穩定性,能有效解決現有矽膠封裝LED的老化、色漂移、藍光溢出等問題,成為目前大功率LED及雷射照明用光轉換材料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其中,採用透明陶瓷封裝商用螢光粉可有效規避傳統稀土離子摻雜型螢光陶瓷存在的易濃度淬滅及濃度難以調控等問題,因此受到廣泛關注。
  • 新型納米吸波塗層材料的研究
    美國已研製出一系列薄層狀鐵氧體吸波材料,並成功應用於F-117A戰鬥機。在對納米鐵氧體吸波材料進行研究的同時,研究者也從各方面探索了超細鐵氧體與其它材料複合形成的複合吸波材料。解家英研究了NdO3摻雜對納米鋰鐵氧體微波吸收特性的影響,他們採用機械合金化方法製備了納米晶LiFe5O8和LiFe4.994Nd0.006O8材料,並研究了它們的吸波性能。
  • 反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脈衝功率技術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兆瓦級功率的電能量,在很多特殊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作為脈衝功率電源的關鍵部件,高性能電容器對減小設備的重量和體積,滿足小型化、高功率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反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電流大和放電速度快等優點,是新一代高性能脈衝電容器的重要候選材料。深刻理解反鐵電陶瓷的物理本質和構效關係對研發高性能反鐵電陶瓷電容器具有重要意義。
  • 多功能黑色生物活性陶瓷材料問世—新聞—科學網
    」,將傳統生物活性陶瓷材料的應用領域從組織再生拓展到腫瘤等疾病治療中。相關研究成果近日發表於《先進材料》。 生物陶瓷材料用於修復人體硬組織歷史悠久,從生物惰性材料(如氧化鋁和氧化鋯等)發展到既具有生物活性又可降解的生物材料(如磷酸鹽和矽酸鹽生物陶瓷、矽基生物玻璃等),其生理功能要求不再是簡單的組織填充替代物,而是能誘導組織再生、調節細胞生長和功能分化的組織工程材料。
  • BNT基無鉛鐵電陶瓷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鐵電材料具有豐富的外場誘導相變行為和複雜的耦合效應,在能量存儲及轉換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工程上應用的主要材料是Pb(Zr,Ti)O3(PZT)體系,探索和研發新的材料體系,特別是無鉛材料體系,是當前鐵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 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吸附材料開發與應用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記者7月2日從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環境治理研究所獲悉,該研究所王洪傑教授團隊與清華大學曲久輝院士團隊合作,在北京同步輻射裝置支持下,在複合過渡金屬氧化物吸附材料開發與吸附除磷機理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為此類功能材料的開發及應用提供了新的科學線索,相關論文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和《美國化學會應用材料與界面》。
  • 貴州省氮化硼複合導電陶瓷蒸發舟_山東灝錦新材料
    貴州省氮化硼複合導電陶瓷蒸發舟,山東灝錦新材料,公司擁有多名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採用國內外先進生產工藝,研發生產出各種規格型號的複合陶瓷蒸發舟,具有壽命長、蒸發均勻、升溫速度快、蒸發效率高等優點,受到鍍膜廠家的一致好評,公司將不斷開拓、創新、完善自己,持續改進產品工藝,力圖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助姚熹登頂鐵電陶瓷研究高峰—新聞—科學網
    姚熹
  • 一塊微波介質陶瓷平板的誕生
    5月30日,位於常德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湖南嘉盛電陶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內,駕駛員正忙著駕駛叉車將一件件微波介質陶瓷平板裝上大貨車。別看這塊小小的平板,公司項目工程師宋維峰說:公司研發用了4年時間。    2007年,公司創始人施小羅了解到,國內微波爐生產廠家使用的微波介質陶瓷平板全部依靠進口,價格近70元/塊,且需要提前6個月匯款。
  • 研發實用性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材料的新進展
    傳統鉛基壓電材料因性能優異而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這些材料中含有大量對環境和人體有毒有害的重金屬鉛元素,因而無鉛壓電材料研究備受關注,高性能無鉛壓電陶瓷研發是近十多年來的重要研究方向。雖然近十多年來無鉛壓電陶瓷研究取得顯著進展,但是如何進一步在提高其壓電性能的同時改善其性能溫度穩定性一直是阻礙無鉛壓電陶瓷實用化的難題。
  • 專業的材料科學——玻璃陶瓷的性能
    在此時代背景下,氧化物陶瓷具有優良的強度、硬度、絕緣性、熱傳導、耐高溫、耐氧化、耐腐蝕、耐磨及高溫強度等特性,在嚴苛環境條件下具有優良的高溫穩定性與力學性能,從一眾材料中脫穎而出,成為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材料。氧化物陶瓷材料主要包括二元氧化物、玻璃陶瓷、鈦酸鹽陶瓷以及羥基磷灰石陶瓷材料等等,而其中玻璃陶瓷因其具有的特殊性能,使其有著廣闊的應用前景。
  • 先進陶瓷:國瓷材料MLCC市場份額瞄準15%
    國瓷材料(300285.SZ)和大連電瓷(002606.SZ)或將成為這一產業轉移大趨勢的最大受益者。兩大機遇:技術創新和產業轉移先進陶瓷,顧名思義,其與傳統陶瓷的區別在於「先進」二字,即技術先進。與傳統陶瓷相對,高性能先進陶瓷具有以下幾個方面技術特點:1.原材料高純超細,粒度分布均勻。2.化學組成和成型可精確調控。3.燒結可控。
  • 【科研進展】大功率固態照明用高效透明羥基磷灰石基複合螢光陶瓷
    陶瓷基螢光轉換材料(如YAG:Ce、Lu3Al5O12:Ce、CaAlSiN3:Eu等)因其優異的發光性能及穩定性,能有效解決現有矽膠封裝LED的老化、色漂移、藍光溢出等問題,成為目前大功率LED及雷射照明用光轉換材料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其中,稀土離子摻雜陶瓷基螢光轉換材料仍存在易濃度猝滅及濃度難以調控等問題,由其組裝得到的WLEDs表現出發光效率低、相關色溫高等不足。
  • 鈦酸鍶鋇鐵電材料
    鈦酸鍶鋇(Ba1-xSrxTiO3 ,BST)因其優異的性能和新的技術應用而得到廣泛的研究。它是一種重要的鐵電材料,由於其介電常數高、光損耗低、鐵電活性高、且與居裡溫度有關等特點,引起了研究人員和工程技術人員的極大興趣 。
  • 陶瓷屬於什麼材料 陶瓷的性能
    陶瓷屬於什麼材料陶瓷材料是指用天然或合成化合物經過成形和高溫燒結製成的一類無機非金屬材料。它具有高熔點、高硬度、高耐磨性、耐氧化等優點。可用作結構材料、刀具材料,由於陶瓷還具有某些特殊的性能,又可作為功能材料。熱1、交換的基本途徑為:傳導、對流和輻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