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弛豫鐵電單晶研究獲進展

2020-12-06 科學網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西安交大李飛與中國、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內外科學家合作,近日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自然—通訊》。

高壓電、高應變、高機電耦合係數和高貯能密度鈮鎂酸鉛—鈦酸鉛以及鈮鋅酸鉛—鈦酸鉛弛豫鐵電單晶材料,曾被《科學》雜誌評價為「壓電陶瓷發現50多年來一次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對醫學超聲成像、水聲系統、高應變執行器等眾多應用將帶來一次革命」。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相關進展較為緩慢。

此次研究通過低溫介電/壓電性能實驗分析和相場模擬法,首次定量確定了極性納米微區對弛豫鐵電單晶壓電性能的貢獻程度佔到晶體室溫壓電性能的50%~80%,並從介觀尺度闡述了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性能的起源,進而揭示了鐵電材料中局域結構對其宏觀機電耦合性能的重要性。

《中國科學報》 (2016-12-26 第4版 綜合)

相關焦點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為了進一步優化弛豫鐵電單晶的壓電性能以及探索新型高性能壓電材料,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普遍認為:弛豫鐵電單晶的高壓電效應與其特有的微觀結構,即極性納米微區(如圖1所示),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在近20年的時間中,雖然各國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極性納米微區與壓電性能的關係仍然沒有明確。這也導致了近些年關於開發高性能壓電材料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助姚熹登頂鐵電陶瓷研究高峰—新聞—科學網
    姚熹
  • 對弛豫鐵電性質的新的認知可能會帶來許多技術進展
    賓州州立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最近對弛豫鐵電性質有了新的發現。這一發現解可能會導致柔性電子器件、致動器和換能器、能量存儲、壓電傳感器和電熱冷卻方面的進步。如圖所示的手性(鏡面)分子使弛豫鐵電體具有驚人的性能。
  • Nature Materials:手性誘導鐵電聚合物弛豫特性
    弛豫鐵電體存在無序結構,目前公認是導致其優異性能的成因。然而,儘管經過了50多年的持續而深入的研究,關於弛豫鐵電體的物理模型一直存有爭議,《Nature》雜誌曾點評弛豫鐵電體為「令人絕望的混亂」(「hopeless messes」,Nature441, 941 (2006))。弛豫鐵電材料優異性能的結構起源無疑是鐵電材料和凝聚物物理領域的主要挑戰之一。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6-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由於反鐵電單晶生長難度大,目前有關研究報導主要集中在陶瓷體系,關於反鐵電單晶的較少。
  • 西安交大研發獲得具有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新聞—科學網
  • BNT基無鉛鐵電陶瓷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鐵電材料具有豐富的外場誘導相變行為和複雜的耦合效應,在能量存儲及轉換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工程上應用的主要材料是Pb(Zr,Ti)O3(PZT)體系,探索和研發新的材料體系,特別是無鉛材料體系,是當前鐵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 【介電弛豫專題】聚合物-水界面和鐵電陶瓷的介電弛豫現象
    介電弛豫現象是指電介質在外電場作用(或移去)後,從瞬時建立的極化狀態達到新的極化平衡態的過程。通過上一期推送,我們了解弛豫型鐵電材料,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下具有介電弛豫行為的殼聚糖冰-水凝膠材料和BaTiO3鐵電陶瓷吧!    下期預告:介電材料專題。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2020-03-02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論文連結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光電探測鐵電材料研究獲進展
  • 鐵電局域場增強納米線光電探測器研究獲進展—新聞—科學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紅外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胡偉達研究員、武漢大學物理學院廖蕾教授等研究人員在鐵電局域場增強納米線光電探測器研究取得進展
  • 福建物構所高居裡溫度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研究獲進展
    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光鐵電半導體因結合了鐵電性和優異的半導體性能,在光電器件領域吸引了科研工作者的興趣。然而,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的居裡溫度的有效調節仍是挑戰。對於有機無機雜化鈣鈦礦鐵電體,有機陽離子的有序-無序運動是驅動鐵電相變的關鍵因素,提高這種旋轉驅動的雜化鈣鈦礦鐵電的相變勢壘可以顯著提高其居裡溫度。有機金屬框架材料中的客體分子限域效應為合理調控二維雜化鈣鈦礦鐵電體的居裡溫度提供了新思路。
  •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偏振光探測的光鐵電體研究獲進展
    福建物構所自驅動紫外偏振光探測的光鐵電體研究獲進展 2020-11-17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鐵電半導體材料由於其固有的體光伏效應及其高偏振特性,在自驅動紫外偏振光電探測中展現出潛力,但是傳統的無機鐵電體因其半導體性能差,難以實現有效的光電探測。近年來興起的金屬滷素雜化鈣鈦礦鐵電材料,因其耦合鐵電自發極化和優良的半導體光電性能,為實現高效自驅動紫外偏振光電探測提供了一種有效策略。
  • 福建物構所雜化光鐵電半導體的結構設計與光電應用研究獲進展
    其中,二維有機—無機雜化鐵電體不僅表現出強烈的結構各向異性,而且鐵電自發極化形成的內建電場利於光生載流子分離,在偏振光電探測方面獨具優勢。然而,基於二維雜化光鐵電半導體實現高效的日盲紫外光電探測仍然是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
  • 快速升溫實現納米晶界「熱弛豫」—新聞—科學網
  • 反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脈衝功率技術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兆瓦級功率的電能量,在很多特殊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作為脈衝功率電源的關鍵部件,高性能電容器對減小設備的重量和體積,滿足小型化、高功率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反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電流大和放電速度快等優點,是新一代高性能脈衝電容器的重要候選材料。深刻理解反鐵電陶瓷的物理本質和構效關係對研發高性能反鐵電陶瓷電容器具有重要意義。
  • 西安交大《Nature》: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1月16日,英國《自然》期刊在線發表了西安交大壓電單晶研究團隊的最新學術成果:「Transparent ferroelectric crystals with ultrahigh piezoelectricity(具有超高壓電效應的透明鐵電單晶)」。
  • 鐵電、壓電和熱釋電納米材料在催化領域的進展
    基於鐵電、壓電和熱釋電效應,相應的極化材料能夠有效收集多種自然能源(太陽光、波浪/水流、振動/噪聲、工業廢熱等),將其轉換為化學能,因而有望在催化領域獲得廣泛應用。近年來,該領域引起了科研人員的廣泛關注,但相關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面臨諸多難題和挑戰。
  • 中科院大連化物所鈣鈦礦單晶中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超快時間分辨光譜與動力學創新特區研究組(11T5組)研究員金盛燁領導的科研團隊在金屬有機鈣鈦礦(organolead halide perovskite)單晶光生載流子擴散動力學研究工作中取得新進展,成功實現了對單個鈣鈦礦單晶納米線/納米片中載流子擴散過程的可視化和定量研究。
  • 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課題組在量子弛豫時間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講席教授項曉東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f Quantum Relaxation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