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弛豫鐵電性質的新的認知可能會帶來許多技術進展

2020-12-05 量子認知

賓州州立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團隊,最近對弛豫鐵電性質有了新的發現。這一發現解可能會導致柔性電子器件、致動器和換能器、能量存儲、壓電傳感器和電熱冷卻方面的進步。如圖所示的手性(鏡面)分子使弛豫鐵電體具有驚人的性能。

論文主導作者、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教授王慶表示,研究人員對弛豫鐵電機理背後的理論進行了50多年的辯論。儘管弛豫鐵電是公認的,從根本上令人著迷且在技術上有用的材料。王慶,華東理工大學碩士、武漢大學化學系博士、芝加哥大學化學博士學位、華東理工大學客座教授。

如果沒有對該機理的基本了解,在設計新的弛豫鐵電材料方面進展甚微。對實驗和理論建模的新認識表明,聚合物中的弛豫鐵電性來自手性引起的鏈構象紊亂。手性是許多有機材料的特徵,其中分子彼此互為鏡像,但並不完全相同。聚合物中的弛豫機理與針對其弛豫行為源於化學異常的陶瓷提出的機理大不相同。

王解釋說:「與鐵電不同,弛豫器沒有長距離的大鐵電疇,而是無序的局部極性疇。」 「由於聚合物中存在結晶,無定形和結晶-非晶界面區域等多相,因此鬆弛聚合物材料的研究一直具有挑戰性。」

在儲能電容器中,弛豫器可以提供比普通鐵電體高得多的能量密度,而普通鐵電體具有高的鐵電損耗,從而轉化為廢熱。另外,弛豫器在施加的電場下可以產生更大的應變,並且具有比普通鐵電體更好的能量轉換效率,這使其成為致動器和傳感器的首選材料。

王說:「對弛豫器行為的新認識將為我們設計弛豫器鐵電聚合物提供廣泛的機會,以用於一系列能量存儲和轉換應用。」

該最新研究論文,題為:「鐵電聚合物中手性誘導的弛豫特性」,發表在今天的《自然材料》雜誌上。

參考:Yang Liu et al, Chirality-induced relaxor properties in ferroelectric polymers, Nature Materials (2020). DOI: 10.1038/s41563-020-0724-6

相關焦點

  • 科學網—弛豫鐵電單晶研究獲進展
    本報訊(記者張行勇)西安交大李飛與中國、美國以及澳大利亞等國內外科學家合作,近日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成果。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弛豫鐵電單晶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
    ,被《Science》評價為「壓電陶瓷發現五十多年以來一次激動人心的重大突破,對醫學超聲成像、水聲系統、高應變執行器等眾多應用將帶來一次革命」,這是目前發現的所有無機非金屬材料中壓電性能最優異的材料。為了進一步優化弛豫鐵電單晶的壓電性能以及探索新型高性能壓電材料,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產生機理一直是鐵電、壓電材料領域研究的重要科學問題。普遍認為:弛豫鐵電單晶的高壓電效應與其特有的微觀結構,即極性納米微區(如圖1所示),有著重要的關係。然而,在近20年的時間中,雖然各國學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極性納米微區與壓電性能的關係仍然沒有明確。這也導致了近些年關於開發高性能壓電材料的研究工作進展較為緩慢。
  • Nature Materials:手性誘導鐵電聚合物弛豫特性
    Qing Wang教授團隊發現, 隨著具有手性的單體TrFE的增加,會引發P(VDF-TrFE)的基態構相由鋸齒形向螺旋形的轉變,該轉變會伴隨出現新的弛豫鐵電相的出現。這一結果顛覆了人們對弛豫鐵電聚合物的認識,因為前人的研究認為P(VDF-TrFE)是鐵電相,只有通過電子或離子轟擊聚合物才能誘導出弛豫鐵電相(Science280, 2101 (1998))。
  • 【介電弛豫專題】聚合物-水界面和鐵電陶瓷的介電弛豫現象
    介電弛豫現象是指電介質在外電場作用(或移去)後,從瞬時建立的極化狀態達到新的極化平衡態的過程。通過上一期推送,我們了解弛豫型鐵電材料,今天就讓我們了解下具有介電弛豫行為的殼聚糖冰-水凝膠材料和BaTiO3鐵電陶瓷吧!    下期預告:介電材料專題。
  • :鐵電材料極化保持研究取得進展
    但是鐵電材料中存在的極化保持失效一直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這就使得極化反轉之後是否能夠穩定並且持久地保持此單一的極化狀態這個問題變得尤為重要,但是鐵電材料中通常會存在極化弛豫失效現象,並且弛豫失效行為在幾天到幾周不等的時間內發生。 本課題中,研究者在經過人為缺陷設計的BiFeO3薄膜中展示了在長達一年多的時間內,外場反轉的納米鐵電疇極化保持幾乎沒有任何失效現象發生。
  • 物理所鐵基超導體電荷動力學研究取得新進展
    鐵基超導體是凝聚態物理的前沿熱點領域之一。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態物理國家實驗室(籌)王楠林研究員領導的小組在鐵基超導體的母體和超導樣品的電荷動力學方面繼續進行深入研究,取得新的進展。鐵基超導體的一個主要特徵是存在磁性與超導電性的競爭,當長程磁有序被一定程度抑制之後,出現超導電性。普遍認為,超導電性與磁性漲落密切相關,但對於磁有序的起源卻有不同認識。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助姚熹登頂鐵電陶瓷研究高峰—新聞—科學網
    姚熹
  • BNT基無鉛鐵電陶瓷研究取得系列進展
    鐵電材料具有豐富的外場誘導相變行為和複雜的耦合效應,在能量存儲及轉換領域具有重要應用。目前工程上應用的主要材料是Pb(Zr,Ti)O3(PZT)體系,探索和研發新的材料體系,特別是無鉛材料體系,是當前鐵電材料領域研究熱點和發展趨勢。
  • 鐵電反常光伏效應研究取得新進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鐵電光伏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在研究鐵電材料的光電子學性質時發現的一種新的重要的物理效應。因與常規的p-n結型太陽能電池的光伏效應存在根本差別,這種現象常被稱為反常光伏效應或者體光伏效應。近年來,隨著人類社會對能源環境問題的持續關注,關於鐵電光伏效應的研究持續升溫。
  • 殼聚糖冰-水凝膠材料中界面可極化分子的介電弛豫
    因此,聚合物、水和聚合物-水界面處的可極化分子的介電響應尤具吸引力,而聚合物-水界面分子的性質目前仍然是個未解的難題。不同於廣泛的關於聚合物水凝膠的介電弛豫譜研究,在這個工作中我們針對的是殼聚糖水凝膠在低於凝固點時(冰凝膠)的介電響應。這樣殼聚糖-水界面分子的貢獻可以被分離出來進行研究。
  • 上海技物所等在鐵電隧道效應研究中取得進展
    【每日科技網】   近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褚君浩以及研究員孟祥建課題組在鐵電量子隧穿效應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該課題組的王建祿博士與博士研究生田博博、趙曉林等對鐵電隧道結進行了系統研究,製備了聚偏氟乙烯聚合物(PVDF)材料的鐵電隧道結固態器件,發現了鐵電極化操控的直接量子隧穿效應。
  • 新技術揭示鐵電納米材料亞原子結構
    並揭示了它的性質。研究人員指出,這是迄今拍下鐵電亞原子結構最小尺度,有助於理解鐵電材料的性質,擴大其研發和應用,研發新一代先進電子設備。相關論文發表在7月8日的《自然—材料》雜誌上。 這種電子全息攝影術能以皮米(10的負12次方)精確度,拍下材料原子位移所產生的電場圖像。布魯克海文物理學家朱毅梅(音譯)說:「這是我們第一次看到原子的確切位置,並把它和納米粒子的鐵電現象聯繫起來。
  • 南方科技大學項曉東課題組在量子弛豫時間研究取得新進展
    近日,南方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系(簡稱「材料系」)講席教授項曉東課題組與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合作,在量子弛豫時間的研究方向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A Direct Measurement Method of Quantum Relaxation Time
  • 西安交大博士生發現增強弛豫鐵電體性能的新機制
    鐵電材料是一類重要的功能材料,已經被廣泛的應用在航空、航天、通信、國防等高科技領域,年產值己達數百億美元。鐵電材料由於發生了從順電相到鐵電相的相變,導致其微觀尺度上具有微米鐵電疇、宏觀尺度上具有鐵電性。不同於傳統的鐵電材料,弛豫鐵電材料是一種微觀尺度上具有納米極性微區(PNRs)而宏觀尺度上呈現為「順電相」的材料。由於其與眾不同的宏觀/微觀結構,弛豫鐵電材料具有在寬溫域下高介電性能和窄滯後電致伸縮等性能, 有望在微位移器、傳感器、儲能器等應用領域引起革命式的變革。
  • 反鐵電陶瓷研究獲進展
    脈衝功率技術可以在極短時間內釋放出兆瓦級功率的電能量,在很多特殊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作為脈衝功率電源的關鍵部件,高性能電容器對減小設備的重量和體積,滿足小型化、高功率化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反鐵電陶瓷具有儲能密度高、放電電流大和放電速度快等優點,是新一代高性能脈衝電容器的重要候選材料。深刻理解反鐵電陶瓷的物理本質和構效關係對研發高性能反鐵電陶瓷電容器具有重要意義。
  • 合肥工業大學科研團隊成功研製出超高儲能密度新型無鉛弛豫反鐵電...
    其中,反鐵電陶瓷在電場下可逆的相變過程使其具有高儲能密度,在介質儲能材料中具有明顯的優勢。然而,該可逆相變過程的滯後性同時也會給正常反鐵電陶瓷帶來儲能效率較低且疲勞特性差的弊端。左如忠教授的研究團隊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反鐵電電疇尺寸的降低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反鐵電-鐵電相變的驅動電場,進而提高充電儲能密度,而且可以降低充放電過程中的極化滯後性而顯著提高儲能效率。
  • 首次觀察到:原生鐵電金屬!具有雙穩態和自發極化態
    首次觀察到:原生鐵電金屬!在2019年7月5日發表在《科學進展》上的研究中,澳大利亞科學家公布了對原生鐵電金屬的首次觀察:一種具有雙穩態和電可切換的自發極化狀態的原生金屬——鐵電特徵。研究發現,在室溫條件下,體晶雙碲化鎢(WTe2)中原生金屬豐度與鐵電性共存。一種金屬和鐵電體材料,在室溫下呈塊狀結晶,具有納米電子應用的潛力。
  • 上海交大郭益平教授團隊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鈣鈦礦的研究中...
    近日,國際材料類頂級期刊Advanced Material(2018年影響因子21.95)以「Design for Highly Piezoelectric and Visible/Near-infrared Photoresponsive Perovskite Oxides」為題在線發表了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郭益平教授研究課題組在寬光譜吸收高壓電鐵電性能電子陶瓷的設計和合成方面取得的重要進展
  • 國防科技大學方糧:快閃記憶體技術進展及新型存儲技術
    除此之外,我們還應當了解現今快閃記憶體技術的發展進程,以及更多的新型存儲技術。2019年12月4日,在中國數據與存儲峰會上午的快閃記憶體系統與應用論壇上,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究員方糧為我們帶來《快閃記憶體技術進展及新型存儲技術》的主題演講。
  •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福建物構所高儲能密度反鐵電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2020-06-19 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 【字體由於反鐵電單晶生長難度大,目前有關研究報導主要集中在陶瓷體系,關於反鐵電單晶的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