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都國際論壇:同五大洲的政要「交朋友」
「中國已經通過實實在在的事例展現了自己的全球領導力」
中國新聞周刊記者/徐方清 王齊龍
因為同是在小鎮舉辦的高規格國際性論壇,這讓一些從都國際論壇的與會者自然而然地拿論壇與已經蜚聲全球的世界經濟論壇、博鰲亞洲論壇作比較。
不過,即便是在11月30日和其他20多位世界領袖聯盟成員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受到了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接見並被高度肯定,談到從都國際論壇的未來規劃和設想時,作為論壇主辦方之一的負責人,周澤榮依然很是低調。
「從都國際論壇」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澳中友好交流協會於2014年共同創辦,邀請多國前政要、知名專家學者、商界領袖等各界人士參加。「2017從都國際論壇」於11月28日至30日在廣州從都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共有包括20位外國前政要在內的200多位嘉賓與會,論壇主題為「全球治理與中國主張」。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李希分別在論壇上致辭,並會見了出席論壇的20位外國前政要。
「我並沒有考慮要做成又一個達沃斯或者博鰲,把分內的事情做好了就夠了。」 澳中友好交流協會會長、世界領袖聯盟亞太區主席、僑鑫集團董事長周澤榮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說。周澤榮坦言,以民間的身份來主辦這樣一個國際性論壇,挑戰比「做生意」還大,但只要中國政府支持,他就會堅持做下去,一來這是當下中國與世界加強溝通的現實需求,二來這是他作為海外華人企業家的使命和擔當。
「不是為了辦論壇而辦論壇」
位於廣東從化鳳凰山下的從都國際會議中心裡,38棟院落式別墅和90間套房成為前來出席從都國際論壇的國外政要和與會嘉賓的「臨時之家」。常常因為對會上的話題探討感到意猶未盡,他們之間就互相發出邀請,請對方去「家裡」坐坐,接著聊。會議中心內用來接送嘉賓的敞篷電瓶車,在各個別墅和套房間奔忙穿梭。
「要創造一個適宜於交流的環境,留住人,也留住心。」 周澤榮告訴《中國新聞周刊》。他參與過在世界各地舉辦的形式各樣的論壇,但總有些遺憾的是,往往論壇活動一結束,嘉賓們就各自離開了。而從都國際論壇,則有了日常化的聯絡保障。此外,在論壇舉行期間,與會的各國政要和嘉賓則更像「鄰居」一樣,「在從都這樣一個環境優美又遠離都市喧囂的地方,能夠比較放開、深入地去交流和探討」。
「不是為了辦論壇而辦論壇,得交朋友。」周澤榮說。旅居海外多年的周澤榮一方面看到,隨著中國的實力提升,中國需要和世界更多地交往,世界也想更多地同中國打交道;另一方面,中國對世界的認識和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存在不足,「很多問題和矛盾就是因為誤解而產生的」。作為海外華人的他,對國內情況比較熟悉,也有和世界各國政要、精英層面交往的豐富經驗,並同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世界領袖聯盟都有著多年的交流和合作。「既然海外華人身份讓我具備了成為中國和世界交往的『橋梁』的優勢,我就得擔負起這個使命來。這使命其實很簡單,就是希望世界和平,各國民眾都能安居樂業,遠離仇恨和戰爭。」
世界領袖聯盟是由7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00多位前領導人組成的國際組織,成立於2001年,荷蘭前首相維姆·科克為創始人,現任主席為1999年至2007年擔任拉脫維亞總統的瓦伊拉·弗賴貝加。該組織通過政府、學術界、企業界和民間社會組織等多種渠道,為應對全球社會及政治發展中的挑戰提供對話平臺。多元和包容也是這個組織的顯著特點,其組織成員來自不同發展階段的國家,覆蓋世界各大洲,代表著不同的政治立場。
弗賴貝加表示,雖然世界領袖聯盟的成員已不在領導人的任上,但希望能將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以非政府的角色繼續發揮作用。「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都認為全球治理能夠改進。」弗賴貝加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尤其是在推動解決普遍意義的人道主義問題上,大家的意見很統一。
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和澳中友好交流協會於2014年共同創辦從都國際論壇之前,澳中友好交流協會已在從都國際會議中心成功舉辦了一系列國際化論壇,包括「全球中小企業領袖峰會」「中澳經貿友好交流會議」「中國·澳大利亞媒體交流論壇」「中國企業走進拉美論壇」等。
在2016年從都國際論壇的閉幕式上,弗賴貝加代表世界領袖聯盟聘請周澤榮擔任世界領袖聯盟亞太區主席。這促進了世界領袖聯盟與澳中友好交流協會之間的合作和對接,雙方從外部合作轉化為內部合作。「已經是『一家人』了。」周澤榮說。
在周澤榮看來,世界領袖聯盟成員中的100多位前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雖然不是現職,但在各自國家甚至是世界範圍內依然具有很大的影響力。如果他們能有機會到中國來直接感受,並能同中國高層直接對話,這對於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中國、促進中國與世界的交流與合作意義重大。
在11月30日於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2017從都國際論壇」的世界領袖聯盟成員時,國家主席習近平高度讚賞世界領袖聯盟為促進各國同中國的交往合作做了大量工作,並希望這些來自五大洲的新老朋友,發揮自身優勢,多為中國發展建言獻策,增進中國人民同各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又一個達沃斯論壇」
主題為「全球治理與中國主張」的從都國際論壇,大會討論和分論壇議題設置上都圍繞著全球治理展開,分別為「國際形勢新變化與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改革路徑、目標」「全球治理的由來及現狀」「全球治理行為體、機制」「中國對全球治理的看法、主張」等。雖然議題的設置更多是意在從全球視野來探討全球治理的問題,但幾乎在每一場討論上,「一帶一路」「亞投行」和「人類命運共同體」都成為熱詞。
今年1月卸任的聯合國前秘書長潘基文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採訪時談及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話題時,一上來就回顧了2015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的發言中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願景時的情形。他表示,近些年來中國在全球治理上貢獻的中國主張之所以能夠被廣泛認可,不僅因為國際社會期待中國在世界和平與發展進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而且中國的提議展現出了真正的全球視野。
「中國已經通過實實在在的事例展現了自己的全球領導力。」潘基文說。他舉了兩個和聯合國以及他本人直接相關的例子:一是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的第一項「到2015年,全球極端貧窮人口減半」的實現,是因為中國成功使4.5億人脫離貧困;二是中國是積極推動《巴黎協定》落實的兩個主要國家之一,「特別激動人心的一刻發生在2016年9月杭州G20峰會開幕前,習近平主席和歐巴馬總統先後交存了中國和美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批准文書。我很榮幸,能和習近平主席、歐巴馬總統一起合作。」
在潘基文看來,《巴黎協定》能成為聯合國歷史上生效最快的條約文件,正是得益於中美的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及其建設的快速推進,還有亞投行的迅速落地、發展,也被認為是中國在實踐中展現了在全球治理上的超強行動力。出席從都國際論壇的日本前首相鳩山由紀夫表示,「一帶一路」為區域的繁榮和穩定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模式,而亞投行的成立和運行,又成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機制。他還建議日本儘快加入亞投行,參與中國「一帶一路」建設。
約一年前,2016年11月,在第五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於拉脫維亞首都裡加舉行期間,首列義烏-裡加中歐貨運班列抵達裡加中央火車站。
拉脫維亞前總統、世界領袖聯盟主席弗賴貝加表示,中東歐16國如今都表達了對「一帶一路」倡議的堅定支持,而拉脫維亞正是連通南北貿易通道上的重要貿易支點。她告訴《中國新聞周刊》,藉助「一帶一路」的陸上線路,拉脫維亞和中國間的貨物運輸時間與通過海運相比,所需時間大大縮短,這不僅使中國商品進入東歐和北歐有了新的線路選擇,也有利於拉方借道中國打通整個亞洲市場。
在會見出席「2017從都國際論壇」的世界領袖聯盟成員時,國家主席習近平指出,中國將以更積極的姿態參與全球治理,並將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倡議,為各國合作搭建新平臺。他還就中國的發展道路以及中共十九大向與會外方嘉賓進行了介紹,稱中國將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新時代中國外交追求的目標,也是世界各國共同努力的方向」。
義大利前總理、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普羅迪表示,中國提出的開放、包容的全球治理主張符合了當下全球發展的趨勢,希望中國的主張能夠引領全球治理也進入新時代,早日建成人類命運共同體。
這讓弗賴貝加對「又一個達沃斯論壇」的誕生充滿期待,「儘管這還需要時間,而且兩者風格明顯不同」。在弗賴貝加看來,達沃斯論壇囿於辦會空間,開始限制參會名額,而從都作為主辦地有著足夠大的空間。此外,中國在全球治理上的日益增強的領導力和開放、包容的姿態是更堅實的支撐。
(《中國新聞周刊》2017年第46期)
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