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經濟)我國天然橡膠資源亟待開闢杜仲膠替代產品
新華網河南頻道10月12日電 (記者王勝先)記者從10月10日-11日在河南靈寶舉行的2013中國杜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上獲悉,中國天然橡膠消費量連續十一年世界第一,但是80%的天然橡膠以來進口,當國內橡膠工業快速發展時,天然橡膠缺口導致進口天然橡膠價格快速上漲,可能導致國內相關企業面臨虧損,前幾年天然橡膠價格高達4萬/噸仍讓不少輪胎企業心有餘悸。
「由於我國天然橡膠資源有限,開闢第二天然橡膠資源——杜仲膠,將成為橡膠工業大循環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橡膠協會名譽會長範仁德說,杜仲經過了20世紀理性認識階段後,為杜仲大產業的形成提供了理論和技術基礎,同時已經具備了龐大的市場框架,覆蓋了醫藥、保健品、飼料和橡膠市場等,市場容量已經超過千億元。
由中國杜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橡膠工業協會杜仲產業促進會、靈寶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2013中國杜仲產業發展高峰論壇10月10日-11日在河南靈寶舉行,論壇吸引了杜仲產業領域的專家及企業人士,就杜仲產業的新進展及存在的相關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專家們認為杜仲大產業發展的基礎已經具備,但仍存在資源、技術等瓶頸亟需突破。
據介紹,杜仲是我國特有的、十分重要的國家戰略資源,是世界上最具潛力的優質天然橡膠資源。2011年天然橡膠價格一度大幅上漲,使得杜仲膠作為替代天然膠源,備受政府和企業的關注。
在橡膠價格高漲的情況下,杜仲膠一度被提到龍頭地位,隨著近兩年國內外經濟形勢發展緩慢,範仁德認為,對於杜仲膠的應用來說,當前不是一個有利時機。所以近期的杜仲發展方針應當調整為「統籌發展、綜合開發、綠色經濟、富民強國」,強調杜仲的綜合開發利用。
與會專家一致認為,杜仲產業是跨行業、跨地區、跨部門、跨領域的工農業複合型產業體系,涉及到工業、農業、林業及醫藥保健等,整個產業鏈只有互為依存協調發展才會產生最大效益,實現可持續發展。
論壇期間,相關企業就杜仲葉、花、皮、籽等加工的保健品、養殖飼料、橡膠的新科研成果進行了交流,不少企業的杜仲茶、豬等已在市場產生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個別企業的杜仲功能飲料也與大型飲料企業達成合作協議,即將進入建設投產。杭州新時代公司與湘西老爹公司合作成功將天然杜仲膠應用於高鐵減震部件。青島第派新材料有限公司的萬噸級合成杜仲橡膠的裝置已於9月投產,相關產品已與一些國際輪胎企業、製鞋企業達成了合作意向,為天然杜仲橡膠的產業化應用奠定了基礎。
總體來看,杜仲產業綜合利用的基礎已經具備,但仍處於杜仲大產業的初級階段,與會企業和研究人員反映,仍面臨不少瓶頸和困難。
中國林科院經濟林研究開發中心副主任杜紅巖報告認為,科技支撐仍是杜仲產業發展十分薄弱的環節,現有良種遠遠不能滿足杜仲橡膠資源與產業發展需求。產品研發低層次重複現象十分普遍,特別是杜仲橡膠的綠色提取及其產品研發技術還很不成熟,目前沒有一家能夠真正進行產業化開發的杜仲橡膠加工企業,與杜仲橡膠的國家戰略地位極不相符。
此外,目前95%以上的現有林為傳統藥用林栽培模式,杜仲橡膠產量低,綜合效益差。杜紅巖估算,以我國現有杜仲橡膠資源,年產杜仲橡膠不足5萬噸,面對每年300萬噸的天然橡膠需求量,大幅提高杜仲橡膠資源產量和質量成為重要課題。
國家林業局科技中心原主任黎雲昆認為,當前杜仲產業最大的問題還是資源,杜仲培育部門怕種了賣不出去,杜仲加工部門怕加工廠建好之後,沒有杜仲資源,兩個部門之間還沒有很好的互動,希望橡膠加工企業等加工部門能夠加入到杜仲資源培育的行動中來。
山東貝隆杜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反映,目前可以集中高效利用的杜仲資源有限,而發動農戶種植還面臨著不了解杜仲、經濟效益風險等問題,建議通過推廣杜仲的景觀用途,普及社會對杜仲的認識,積累杜仲資源。同時,離不開國家的政策和資金支持。
據國家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國家對杜仲產業非常重視,在2011年新的產業結構調整目錄中將「天然橡膠及杜仲種植生產」作為單獨一項列入鼓勵類農林產業項目。近三年來,國家發改委投入專項資金6000多萬支持了8個杜仲膠提取示範項目和一個合成杜仲膠示範項目建設,拉動投資近8億元。後續還將繼續利用專項資金經濟槓桿,支持杜仲產業發展。
中國杜仲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王鳳菊認為,目前參與杜仲產業研發的企業大多以民營企業居多,資金實力和研發水平都有局限,杜仲膠大規模的產業化生產仍有待突破,希望國家能從資金、政策方面繼續加大對相關研究機構和企業的支持,支持杜仲產品研發應用,以及杜仲資源的集約化、規模化培育。(完)
聲明:凡註明為其他媒體來源的信息,均為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您若對該稿件內容有任何疑問或質疑,請即與東方網聯繫,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並做處理。
電話:021-608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