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huan.scol.com.cn/img/file/20180905/20180905234328_8922.mp4
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
烈日炎炎下,敘永縣分水鎮分水村街道上,不少商戶門面均已停電。劉軍攝。
//sichuan.scol.com.cn/img/file/20180905/20180905234401_7867.mp4
scolplayer視頻播放器
敘永縣分水鎮分水村村民何光五接受採訪。劉軍攝。
劉軍攝
四川在線消息(劉軍 記者 魏馮)每到夏季,敘永縣總會因「全國高溫冠軍」屢上頭條。就在一周前,一則反映當地經常停電的信息出現在問政四川平臺上——「敘永縣分水鎮天天停電,生活沒保證,近10年來都是如此。一直沒人解決,沒人管,管不好。上次在問政瀘州平臺問過了,幾個月來情況仍無好轉,看不到希望。」
對於長期問鼎全國最高溫的敘永縣來說,長期停電給分水鎮百姓生活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那麼,當地經常停水的事實是真的嗎?為何會經常停電?近日,記者來到敘永縣分水鎮,採訪了當地村民、政府部門和供電公司。
打雷下雨就沒電
包子餿了、肉壞了,還得買充電寶防「失聯」
「一下雨打雷就容易停電,包子、肉餡容易壞,這都是成本吶!」敘永縣分水鎮分水村早餐鋪的袁老闆急得愁眉苦臉。原來,她的包子鋪才開沒幾天,已遇上兩次停電。
同樣苦惱的還有隔壁服裝店老闆張燕。「停電對我生意倒沒什麼影響,不過(經常停電)太不方便了,有時候手機都充不了電,人都找不到,現在我們這兒每個人都買了充電寶。」
據當地幾名村民透露,近段時間分水鎮在改造線路,隔三岔五就會停電。「突然停電,家裡的電器有時候就會燒壞,生活也很不方便,有時停上三四天,放冰箱裡的肉都臭了。」村民何光五表示。
線路設備具20年「高齡」
「間歇性」停電波及超2萬村民
那麼,分水鎮真的經常停水嗎?波及範圍多大?
「全鎮超3萬人,至少2萬人受停電影響。」分水鎮黨委書記駱國洪談到停水時很無奈。
駱國洪介紹,分水鎮共12個村,輸送電力的線路有2條。其中1條線路較長,輸送電力有限,同時經過山林地帶,一到下雨打雷,線路容易損壞,而通過該線路用電的10個村約2萬多名村民可能都會遇上停電;而另1條輸送電力的線路較短、沿線障礙少,通過該線路用電的終南村、興隆村2個村情況較為正常、較少停電。
國網瀘州供電公司媒體業務中心主管易志堅對此做出解釋:「敘永縣分水鎮大部分配網線路的投運年限達20餘年,之前從未進行改造,線路設備老化破損嚴重,抵禦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倒杆斷線故障較多,所以下雨打雷就容易停電。」
針對「用電難」情況,政府部門是否已做相應行動?
駱國洪說:「每次停電後,我們都會與鎮上電管所聯繫,了解停電原因並告知群眾,並馬上配合電力部門清理排障。」
「清理排障並不能根治問題。」駱國洪舉例,每次排障電工都需要沿著10多公裡的山林挨個排查,時間最短半天,最長4天。
投入超2000萬進行農網改造降低「停電率」
建新變電站根治「用電難」
針對2萬村民「用電難」的問題,該如何解決?
「現在正在對分水鎮進行農網改造,能降低停電率、提高供電可靠性。」據國網瀘州供電公司媒體業務中心主管易志堅介紹,農網改造包括加粗輸送電力的管道、更換全新的變壓器等等。
截至今年底,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累計投入資金2036萬元,對分水鎮魚洞村、路井村、龍洞村等6個行政村完成農網改造。其中,魚洞村、路井村、龍洞村、分水村(含分水社區)、廣子村5個村竣工投運,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線路超43公裡、配電變壓器70臺、低壓線路超156公裡;太平村預計今年11月底竣工投運。
同時,剩下的石院村、田壩村、新民村等6個村已列入2019年農網改造儲備計劃。
「這還遠遠不夠,農網改造只能緩解問題,我們要通過建新變電站根治問題。」易志堅表示,新的變電站形同給缺水的村莊修建一個水廠,能就地解決燃眉之急。
據易志堅透露,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計劃在分水鎮終南村新建一座35kV變電站,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核准和建設用地申報等前期工作,預計2019年10月動工。
「希望村裡能24小時不斷電。」駱國洪表達了自己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