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法新社當地時間9月15日報導,科學家最新發現表示,金星的大氣中含有微量的磷化氫氣體,或為地外生命的表徵。在地球上,這種氣體通常產生於活的有機體,且被視為生命的一項表徵。
金星經常被描述為寸草不生,白天的溫度足以融化鉛,大氣幾乎完全由二氧化碳組成。而現在,或許我們對金星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一個專家小組在夏威夷和智利的阿塔卡馬沙漠使用望遠鏡觀測了金星的上層雲層,距離金星地面約60公裡(約45英裡)。他們檢測到微量的磷化氫,這是一種可燃氣體,在地球上通常是由於有機物的分解而發生的。
該研究小組在《自然天文學》雜誌上撰文強調,磷化氫的存在並不能完全證明金星上存在生命。然而,由於圍繞其炙烤表面旋轉的雲層是高度酸性的,因此很快就會破壞磷化氫,研究確實表明有什麼東西正在產生磷化氫氣體,但不能確定到底是什麼。
研究人員進行了幾次模擬計算,試圖解釋新的磷化氫生產。他們的結論是,他們的研究為金星上的「異常和無法解釋的化學」提供了證據。來自加的夫大學物理和天文學院(Cardiff University's School of Physics and Astronomy)的主要作者簡·格裡夫斯(Jane Greaves)告訴法新社,磷化氫的存在本身並不能完全地外生命的存在。
她說:「我不認為我們可以這樣說,即使一顆行星有豐富的磷,它也可能缺乏其他對生命重要的一些其他元素,而且金星氣候條件可能太熱、太幹,不適合生命存在。」格裡夫斯補充說,這是第一次在地球以外的巖石行星上發現磷化氫。
斯溫本大學(Swinburne University)天文學家、澳大利亞皇家學會首席科學家艾倫·達菲(Alan Duffy)對這項研究做出了回應。他表示,儘管人們很容易相信磷化氫是由生命形式產生的,但「我們必須排除所有其他可能的非生物方法會產生磷化氫」。
他稱這一發現是「我所見過的地球外可能存在生命的最令人興奮的跡象之一」。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科學任務理事會副局長託馬斯·祖爾布欽(Thomas Zurbuchen)稱這一研究「耐人尋味」,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金星與地球的自轉方向相反,一天的持續時間是地球的243倍,這是天文學家們非常感興趣的話題。它距離我們的地球如此之近,大小如此之相似,以至於一些專家認為它是對地球上失控的氣候變化危險的參考素材。據悉,該團隊之前的研究已經發現了一些誘人的線索,表明金星上有活火山,包括最近熔巖流動的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