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杭州、廣州等多地海關均查獲了一批試圖郵寄進入中國的螞蟻。其中,青島、杭州海關所查獲的活體螞蟻是以郵件方式,從海外試圖運至國內,用途是作為寵物進行飼養。北京青年報記者調查發現,在蟻友圈,螞蟻的來源包括國內網絡購買、野外捕捉,和海外購買等。其中,從海外偷運螞蟻至中國,已經成為不少蟻友滿足自己好奇心的重要方式之一。另外,在國內的某些購物平臺中,也有商家在公然銷售「進口」寵物螞蟻。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相關規定,活體昆蟲屬禁止郵寄進境物品,未經檢疫審批不得通過郵寄、攜帶方式入境。海關的工作人員也表示,個人不允許攜帶除貓類、犬類動物外的其餘動物入關。飼養方面,北京園林綠化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如在未取得相關許可證的情況下飼養螞蟻,是非法行為。而一旦這些螞蟻進入野外,則可能對生態平衡造成影響。
多地海關查獲試圖「偷渡」入境的螞蟻6月25日,浙江杭州海關隸屬錢江海關駐郵局辦事處查驗關員在對進境郵件進行例行查驗時,發現一件來自澳大利亞的郵件X光機圖像顯示異常。開箱後發現有2個試管,每個試管內都有活體螞蟻在爬動,大致有10餘頭。兩個試管內螞蟻種類不同,個體和顏色各異,其中各有一個蟻后與幾頭工蟻,並有幾個蟻卵。
無獨有偶,6月27日,青島郵局海關關員在一由澳大利亞寄來的郵件中查獲螞蟻成蟲12隻、蟲卵10枚。現經鑑定,此次查獲的活體螞蟻分別為梨形牛頭蟻2隻和紫彩虹臭蟻10隻。
此外,廣州等地海關近來也在進口物品中截獲活體螞蟻。北青報記者留意到,在三地海關所查獲的試圖入境的螞蟻中,青島、杭州海關查獲的活體螞蟻是以郵件方式,從海外運至國內,用途是作為寵物進行飼養。
據了解,蟻友圈中部分愛好者獵奇心重,近年來多從國外購買體型較大、攻擊性較強的螞蟻品種,通過郵寄和攜帶的方式入境。
國內品種難滿足獵奇心,玩家瞄準海外市場已經養了4、5年螞蟻的蟻友小剛(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在這個圈子裡,螞蟻的來源有多種,包括國內網絡購買、野外捕捉、海外購買、託朋友海外捕捉等。
小剛說,他剛開始只是挑選一些相對少見的國內品種螞蟻飼養,但隨著經驗提升,他開始嘗試養一些國外螞蟻,其中就不乏具有攻擊性、毒性的品種。據小剛稱, 「網上賣的的螞蟻有新疆、長白山等地特有的品種,還有很多中國沒有的『海外進口』螞蟻。」
小剛表示,有些蟻友為了降低購買螞蟻的成本,鋌而走險,在海外螞蟻論壇上找蟻友交換或者購買,通過郵寄的方式將之送至國內。或者託關係很好的海外朋友幫忙,捕捉海外的螞蟻,偷偷運至國內。
網售螞蟻售價最高過萬,賣家提示安全風險根據小剛的所述的情況,北青報記者在某網購平臺中搜索發現,銷售寵物螞蟻的賣家不在少數,商家所在地遍布全國,且每一家網點中均有海外進口螞蟻銷售。
在這些銷售寵物螞蟻的網店中,包括肯亞收穫蟻、克羅埃西亞紅狂蟻在內的多種進口螞蟻不乏購買者,而此次海關查獲的澳大利亞進口紫彩虹臭蟻同樣有售。這些螞蟻根據品種的不同,價格也有較大的差異,從百元到上萬元一窩不等,而一窩的數量普遍為一隻蟻后和6到10個工蟻。
北青報記者留意到,在商家所展示的螞蟻介紹中,部分螞蟻品種的飼養說明中明確予以安全提示:「這些傢伙十分好鬥,飼養的時候要小心,它們會主動靠近你的手指來蟄咬你。」「採集時候,只要一不小心讓它們爬到手上,憤怒的它們立即將毒刺狠狠的刺進去,傷口刺痛難忍,並且會紅腫。」「異常的兇悍,極富攻擊性,靠近時立即蟄咬,蟄人很痛,飼養時要格外小心。」
針對螞蟻蟄咬蟻友存在的健康風險,北京和睦家醫院皮膚科醫生袁姍表示,螞蟻的分泌物中含有蟻酸,蟻酸會對皮膚產生刺激,進而導致刺激性皮炎和蟲咬皮炎的發生,讓皮膚上出現水泡、紅腫的現象。「具體出現的症狀要依據螞蟻的毒性和個人體質的不同來看,就像美國的火螞蟻,被蟄咬後是疼痛感。」袁姍表示,一般來說,在被螞蟻咬後,傷者不會致死,但被大量叮咬後可能休克的情況。
引進國外物種需多重審批,個人難以操作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境動植物檢疫法》及相關規定,活體昆蟲屬禁止郵寄進境物品,未經檢疫審批不得通過郵寄、攜帶方式入境。北青報記者向多個網絡賣家諮詢所售螞蟻是否通過海關正常途徑報關入境等相關問題,對方均未予以答覆。
那麼這些國外的寵物螞蟻是否真的可以通過正常途徑報關入境?北青報記者以市民身份諮詢海關部門,接線員表示,依據相關規定,個人只允許攜帶貓類、犬類動物自行報關入境,其餘動物均需通過尋找有資質的報關代理公司以貨物形式進行報關。
該接線員稱,所有以貨物形式入境的活體動物均需走正常報關渠道,且需要隔離,而這個周期時長並不確定。此外,若通過郵寄方式寄送活體動物入境同樣需要報關。否則,在海關抽檢查驗過程中會被扣下。如果涉及走私,涉事人還將面臨處罰。
如果不能通過個人攜帶方式入境,那麼這些寵物螞蟻能否通過動物進口檢驗檢疫代理公司入境呢?北青報記者致電多家動物進口檢驗檢疫代理公司,對方均表示不接受除貓、狗外的其他活體動物進口檢驗代理。
私自餵養進口螞蟻在多個環節涉嫌違規海外螞蟻是否能被允許在國內私自飼養?北京市園林綠化局的工作人員告訴北青報記者,海外螞蟻如果要進入中國,必須經過林業部門審核,獲得相應許可才可進口。
根據我國2018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法》第三十七條規定,從境外引進野生動物物種的,應當經國務院野生動物保護主管部門批准。從境外引進列入保護法名錄的野生動物,還應當依法取得允許進出口證明書。海關依法實施進境檢疫,憑進口批准文件或者允許進出口證明書以及檢疫證明按照規定辦理通關手續。從境外引進野生動物物種的,應當採取安全可靠的防範措施,防止其進入野外環境,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確需將其放歸野外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園林綠化局的工作人員表示,如果不能如上述規定所述取得相關許可證,那麼就是非法走私和非法養殖。
除此之外,公民私自餵養進口螞蟻的行為已在多個環節涉嫌違規。園林綠化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這種外來螞蟻一旦被人為性的放生至野外,很可能會對我們現在原本平衡的自然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法》中的第三十八條規定,任何組織和個人將野生動物放生至野外環境,應當選擇適合放生地野外生存的當地物種,不得幹擾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生產,避免對生態系統造成危害。隨意放生野生動物,造成他人人身、財產損害或者危害生態系統的,依法承擔法律責任。
除了違規引進和私自放生存在法律風險外,針對網際網路等平臺銷售、交易外來螞蟻的行為,北京市康達律師事務所律師韓驍表示,根據我國《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七條規定,出售、利用非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的,應當提供狩獵、進出口等合法來源證明及檢疫證明。第三十二條規定,禁止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市場等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或者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提供交易服務。「照此,違規買賣螞蟻的雙方和網絡平臺都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韓驍說。
(原標題為《海外螞蟻成寵物網紅 入境、飼養或觸犯法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