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家球星離開的一剎那,自然而然會給球迷一種推倒重建的感覺,但本賽季雷霆和凱爾特人讓我們有了全新的認識,雷霆在失去威少和喬治後依然衝進季後賽,保羅的影響力可見一斑。而凱爾特人在失去歐文和霍福德之後,一度來到東部第一的位置,讓人眼見一亮。其中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史蒂文斯教練的用人之道,二是球員之間的適配性。接下來咱們就具體分析一下這兩點。
01史蒂芬斯的用人之道
"優秀教練看馬刺",目前聯盟中有7支球隊的主教練都在馬刺待過,分別是雄鹿、76人、黃蜂、公牛、爵士、勇士以及快船。這7支球隊也是當今聯盟強隊的半壁江山,這裡也可以體現教練在一支隊伍的重要性。但除了馬刺系以外,凱爾特人主帥史蒂文斯算是另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波波維奇曾評價史蒂文斯有大將風範,ESPN更是直接評道:史蒂文斯手下沒有一位籃筐守衛者,也沒有精確制導的外線射手,更沒有一位超級球星,但他將一些合格的NBA球員捏合在了一起。
這一段話,很好的詮釋了史蒂文斯本賽季的做法,在失去絕對巨星之後,他對年輕球員的使用,在彌補球隊內線漏洞方面展現了極佳的能力,他用海沃德、布朗、沃克、塔圖姆、斯瑪特五人組成的小個陣容,攻防兩端的表現都是頂級。
在凱爾特人對陣聯盟前10防守隊伍的22場比賽中,他們百回合可以拿到111.4分,是全聯盟進攻效率第二高的球隊。
在凱爾特人對陣聯盟前10進攻隊伍的10場比賽中,他們百回合僅讓對手得到106分,是全聯盟防守效率最高的球隊。
他們騎士有著極大的陣容劣勢,內線由於缺少霍福德和貝恩斯之後,高度驟減,防守能力也出現下滑,而防守差一半都會帶來進攻出現波動,但史蒂文斯很好的彌補了陣容缺陷,做到現在這般攻防均衡,而且都是在對陣進攻和防守好的球隊,可謂是十分出色。
02最主要的還是對沃克的重視
本賽季沃克場均21.2分4.1籃板4.9助攻,三分球命中率從35.6%上升至37.7%,和男籃世界盃相比更是超出一大截,而效率的提升源於凱爾特人為他做的改變,史蒂文斯對他也是很重視。
在所有進攻手段中,沃克擋拆的頻率為48.8%,是所以場均10回合以上球員中的第5位,而他每回合可以得到1.08分是所有球員中第二高,僅次於開拓者的利拉德(每回合1.14分)。結合他這個特點,凱爾特人相比較上賽季就做出了極大的改變。
上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凱爾特人上賽季在使用擋拆的頻率上僅為14.8%,排在聯盟的倒數第8位,而本賽季場均21.8%的頻率,來到了聯盟的第6位。
這是史蒂文斯在了解沃克屬性後做的改變,在比賽中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場景,比如這一回合>>
擋拆的有多堅決,從這一回合就可以看出端倪,這是凱爾特人隊推反擊快攻的回合,當布朗、海沃德還在沒過中線時,坎特就已經開始為沃克擋拆,沃克也堅決的進攻,然後命中一記三分球。
這也是最大限度發揮沃克能力的方式,當然沃克也回饋了凱爾特人隊,效率的提升便是答案之一。很好的解答了大家對歐文離開後,沃克能否補充火力點的問題,同時沃克替代歐文後,他在防守端帶來的益處也是高於歐文的。
首先就是他的積極性更高,場均1.2次救球排在聯盟的第19名,1米85的身高,在幹擾對方三分投籃時,可以排在24名,這和他積極拼搶不無關聯。同時他的防守技巧比歐文更強,場均0.4次造帶球撞人,排在聯盟第3名。這些防守端的表現,也是為何全明星時期,當西部換上詹姆斯、哈登、戴維斯、保羅和倫納德進行決戰時,東部卻沒有將沃克換下,隨後場上雙方的總決賽級別的對拼中,沃克的表現也是可圈可點,證明了自己屬於一階球星的行列。
除了對主力球員的使用,史蒂文斯對角色球員的使用也是自己的心得
在歐文和羅齊爾都離開後,史蒂文斯將斯瑪特扶正,讓他的出場時間從27.5分鐘提升到32.5分鐘,而這5分鐘,也讓斯瑪特場均數據從8.9分提升到13.5分,史蒂文斯充分信任球員的能力,不在他是不是布朗或者塔圖姆,嚴格意義上來講斯瑪特的投籃命中率比上賽季下滑了4.2的百分點,但史蒂文斯還是足夠信任他,讓他大膽的在場上出手。
除了斯瑪特以外,還有一個典型的例子,便是對泰斯的使用,在霍福德離開後,史蒂文斯開始發掘泰斯的掩護能力,讓他的出場時間增加了10分鐘,泰斯場均得分也從5.7分提升至9.3分,場均籃板從3.4個提升至6.5個。
史蒂文斯用人的信任性,對球員特點的研究,以及畫下合適的戰術,是他能把這個沒有超級巨星的隊伍,屢次驚豔我們的主要原因。
03球員之間的化學反應
除了教練安排的好,凱爾特人這批球員之間的適配性也是相當的高,因為本賽季凱爾特人依舊遭遇了較大的傷病潮,比如海沃德的再次受傷,布朗的傷缺,泰斯不得不休息等原因,造成他們本賽季在場的組合很多,但每一組合的適配性都出奇的好。
在8組出場場次超過10場中,只有兩個組合的正負值是負的,分別為-0.1(海沃德、沃克、斯瑪特、泰斯和格蘭特威廉士)和-0.7(海沃德、沃克、斯瑪特、布朗和泰斯)。
在沒有絕對明星球員後,凱爾特人的隊內氣氛變得更好,尤其在對陣火箭時,比賽進入加時最後布朗單打絕殺未中,導致球隊1分惜敗後,作為那一場狀態最好,砍下32分的塔圖姆賽後說道:"我們當時在跑一個之前就設計過的戰術,那就是我先把球給戈登(海沃德),我再向前跑然後突然彈回來,這時戈登可以運球與底角的杰倫-布朗進行配合,或者與提上來的(丹尼爾)泰斯做擋拆。"
也就是上圖這個回合,可以看出來塔圖姆所說的戰術並沒有跑成功,海沃德已經躲過哈登防守溜底線成功,但布朗想利用自己的個人能力終結比賽,沒有看到海沃德的溜底線,導致比賽失利。
但賽後隊友並沒有怪他的意思,反而替他解釋道:"最後得到了一個不錯的機會,那也是通常他可以投進的,只是最後沒進而已。"對比一下去年有關凱爾特人更衣室的傳聞,本賽季無疑好太多,這也是造就現在多陣容搭配都可以取得不錯效果的基礎。
綜上,大家對於凱爾特人隊的理解更深了一步,塔圖姆徹底解放自己,在進攻端大殺四方,但讓球隊可以穩步來到這個位置,少不了史蒂文斯的排兵布陣。以往大多球迷對於史蒂文斯的暫停印象深刻,除此之外,從上文可以看出他在用人以及安排適配的戰術也很出色,成功的激活了角色球員,讓斯瑪特等人充分發揮個人能量,也讓凱爾特人在傷病潮中順利走了出來。當然,一個球隊的成功,更衣室的安定是基礎,目前的凱爾特人就是一支"和諧"的氛圍,而在這種氛圍下,也可以讓任何球員上場都能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