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中有醫生和美容師頭銜的動物可不少,比如非洲的牛椋鳥會在水牛背上啄食寄生蟲和蚊蠅;一種淡水魚——䰾,還會幫助河馬清除身上的死皮,甚至是牙齒裡的食物碎屑,等於幫河馬做一次全身美容。
正在給水牛服務的紅嘴牛椋鳥
有種「魚療」服務,很多人在泡溫泉或者一些旅遊景點也見過或者享受過。
不過這些動物不論是經商頭腦還是服務意識,比起我們今天要介紹的主角——藍帶裂唇魚(Labroides dimidiatus),還是差一大截呢。讓我們一起看一下它的生意經吧!
藍帶裂唇魚屬於隆頭魚科裂唇魚屬的魚類,因為在海中遊泳時,很像一張水中飄動的紙帶,所以也被叫做飄飄。裂唇魚身體小巧,體長不足10釐米。這種小魚棲息在熱帶珊瑚礁附近海域,喜歡給其他魚類清理身上的寄生蟲和壞死細胞,所以常被稱為「清潔魚」。
清潔魚——飄飄
海洋裡的魚經常受到病菌、寄生蟲的侵擾,非常容易患上皮膚病且互相傳染。清潔魚會吞食魚身上的寄生蟲和壞死的組織等,會幫助其他魚類保持健康。有研究發現,只要有清潔魚在,該區域魚的患病致死現象就會大大降低。
昆士蘭大學的學者做過一項研究,他們將澳大利亞蜥蜴島海域附近的所有清潔魚轉移到了其他地方,結果在一段時間後,沒有裂唇魚的珊瑚礁裡,魚類物種數量減少近半,種群數量也減少了四分之三。留在這裡的魚類,體型也沒之前小了許多。
清潔在珊瑚礁內是非常受魚類歡迎的,而且它的工作效率很高,有人曾觀察到一條清潔魚在一天內服務了2000名「顧客」。
清潔魚在對待顧客時,十分的認真負責。即使面對兇殘的大魚,清潔魚也能讓它們服服帖帖。
這可是一份有風險的「工作」,它在很多魚眼裡是一頓美食。畢竟清潔魚有時會需要在客戶嘴裡服務,面對送到口裡的食物有些魚很可能會把持不住,一口將它吞掉,不過這種情況很少發生。
清潔魚會努力避免自己成為食物,它甚至還會安撫脾氣暴躁的顧客。有研究發現,清潔魚會展開尾鰭並上下擺動,以這樣特殊的「舞姿」表明自己的來意,有時還會進一步輕輕觸碰顧客的身體,讓不安的客戶安靜下來。當然它也非常謹慎,通常這種舞蹈和接觸都會遠離嘴巴和鰓。
高危職業
對於太過危險的客戶,清潔魚是會拒絕服務的,顧客想要得到服務,也會老老實實的擺出一個姿勢來,表示自己不會發動攻擊,只想要做一次全身的美容。它們會乖乖的張開口或者鰓讓清潔魚進入,也會配合它做出各種姿勢。
不過無奸不商,清潔魚在為顧客做服務時也會耍一些小花招。
清潔魚有著超強的記憶力,它似乎能夠記住所有顧客的信息甚至它們的關係(這個技能恐怕普通人都很難做到的吧)。
根據記憶,清潔魚會將顧客區別對待:如果新顧客和老顧客同時上門,它會優先服務新顧客。人類做生意講究先來後到、老顧客優先,不過這一套在海底社會可行不通。因為一旦不好好服務新顧客,它們就會馬上去找別的魚服務了。至於老顧客,通常也願意先等等,畢竟找一個合心意的美容師也不容易呢。
清潔魚其實除了吃寄生蟲,更喜歡吃其他魚身上的黏液。這些黏液能保護魚類、阻擋病菌侵入,而且還有豐富的營養物質,是魚類喜歡的食物。
一些魚面對這些誘惑自然抵擋不住,在服務的間隙也會趁機吃兩口黏液。不過佔便宜也講究策略:面對不好惹的兇猛大魚,它就認真服務,很少甚至不會偷吃黏液;脾氣好的魚來時,它就會偷偷多吃點黏液。如果這種花招一不小心被識破,清潔魚還會通過更認真的服務,以及按摩等「額外服務」來安撫生氣的顧客。
而且在旁觀者在的時候,它的服務會更好。如果還有其他顧客在場,它就會更賣力的表現,清潔的更認真仔細,更不會做佔顧客便宜的事情來。
有人看的時候就表現好一點呀
清潔魚的「企業」是家族式的,而且有固定的服務地點,「熟客們」都知道這個地方,會定期前來尋求服務。
家族中通常由一條雄魚和幾條雌魚組成,雌魚裡只有一個是雄魚的妻子。一旦這條雄魚發生意外,這隻雌魚就會變性為雄魚,成為新的一家之主,繼承這個「家族企業」,而其餘雌魚中最大的那隻就會變成它的妻子。
雄魚會管理這個「家族企業」,有時一些不懂規矩的雌魚想要偷偷吃大魚身上的黏液,雄魚就會毫不客氣的懲罰它,雌魚受到懲罰後會記住教訓,以後遵守規矩。
藍帶裂唇魚身體修長,背部淺藍色,側腹和腹部呈乳白色或淡黃色,有一條漸寬的黑色條紋從吻部一直延伸至尾鰭,這種顯眼的藍黑白配色就像它的廣告LOGO一樣,通知它的顧客認準商標,不要找錯人了。
每一個成功的品牌都有眾多的山寨貨,咱們的小美容師藍帶裂唇魚也有它的模仿者——縱帶盾齒䲁(Aspidontus taeniatus)。
一個意思
二者外面非常相像,只有嘴巴有所不同:裂唇魚的口朝前,而三代盾齒䲁的口朝下,用來撕咬魚肉。這種魚不僅山寨清潔魚魚的外表,甚至還會模仿它服務前的特殊舞蹈動作。
藍帶裂唇魚(上)和冒牌貨縱帶盾齒䲁(下)
這個模仿者會打著清潔魚的」名牌「到處招搖撞騙,迷惑其他的魚,裝作美容治病的樣子,卻趁機咬它們的鰭和肉吃。不過這種行為也只能騙騙沒有經驗的年輕魚,吃過虧的魚得到教訓之後就知道要認準標誌,找正經「廠家」了。
如此會做生意的小魚到底有多高的智商呢?科學家做過許多實驗驗證了它的不同尋常的智慧。
對動物行為有所了解的朋友可能都聽說過鏡子測試*,小小的清潔魚居然也是為數不多能通過測試的動物之一(已知能完成這項測試的動物還有猩猩等類人猿、大象、獼猴、海豚、逆戟鯨等)。要知道,連我們人類的親戚——各種猴子,以及通人性的貓和狗都沒有通過鏡子測試。
黑猩猩通過了鏡子測試
*鏡子測試:由戈登·蓋洛普Gordon Gallup設置的一個評定方法,也叫做「鏡像自我識別測試(MSR)」。測試過程中,人們在動物自己看不到的身體區域上做一個標記(標記通過鏡子能夠看到),然後在動物面前放置一面鏡子,觀察動物對於這個標記的反應。如果動物對照鏡子開始研究自己身上的標記,就說明這個動物知道鏡子中的是自己。
當然,鏡子測試不能代表動物所有的智商能力,只能說明通過的動物具有自我意識,了解到自己的存在,把自已與他人區分出來,這樣能更好地認識其他外界事物。
喜鵲也通過了鏡子測試
德國科學家Alex Jordan將清潔魚放到鏡子面前,開始它會以為鏡子中是它的同類,有時還會發起攻擊;隔幾天後它們會時不時到鏡子前面觀察,仿佛意識到這是自己。最後科學家給魚喉嚨處的皮下注射一層沒有傷害的棕色印記。沒有鏡子的時候它們沒有特別的反應,而照了鏡子的魚就會試圖蹭去標記,這說明它們認識到鏡子裡的魚就是自己。
裂唇魚的鏡子測試
當然,通過鏡子測試並不表明清潔魚的智商就比沒通過的猴子高,只能說明它具有比較強的自我認知能力。科學家認為,在鏡子中能認出自己與社交能力之間存在關聯。
每天要與數百條魚打交道的清潔魚,能通過鏡子測試似乎也不足為奇。
倫敦動物學會的科學家還做過誘惑實驗,研究人員將盤子裡放入魚片和蝦,放到清潔魚面前。比起魚片,蝦更合清潔魚的胃口。
不過一旦如果有一條魚吃蝦,盤子就會被拿走,這樣所有的魚都吃不到食物。這就好比清潔魚偷吃顧客的黏液,一旦吃了黏液,顧客就會走掉。
研究人員發現,清潔魚很快就學會遵守規則,不會去吃蝦。如果有雌性清潔魚偷偷吃蝦,還會受到雄魚的懲罰。雌性受罰後也會得到教訓,忍住不去吃蝦。
一家之主說了算
果然,好的服務也是訓練出來的呀。不過科學家也認為,雄魚遵守規則並不是真心為了維護顧客的利益,只是確保自己能吃一頓大餐而已。如果有投機取巧的機會,它們是不會放過的。
有科學家發現,沒有清潔魚的清潔服務,魚的認知能力會出現明顯的下降。
研究人員用清潔魚的常客——雀鯛Pomacentridae作為研究對象,他們將一個方形盤子放在水箱兩側,其中一側藏著食物,雀鯛可以聞到但是吃不到,另一側藏的食物能聞到也能吃到,只有選擇了正確的一邊才能吃到食物。經過幾次試驗後,所有雀鯛都通過了測試。
後來研究者給測試增加了難度,這次魚聞不到食物的味道,只能憑藉盤子的顏色來確定食物的位置。結果發現,只有被清潔魚清潔過的雀鯛才能更快的通過測試。
研究人員猜測,沒有清潔魚的清潔服務,深受寄生蟲和疾病騷擾的魚可能無法更好的思考;也有可能是寄生蟲對營養的掠奪導致魚類沒有足夠的能量滿足自己的發育,導致腦子變笨。
後來的研究也發現被寄生蟲感染的魚類確實健康程度和智力都較差。所以說,清潔魚確實提高了魚群的智力水平呢。
雖然清潔魚有時候也會偷奸耍滑,佔一些小便宜,不過總的來說還是一個很有生意頭腦的傢伙。
這個聰明還能提高顧客智商的清潔魚,你想不想也讓它為你服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