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建築的色彩非常豐富。有的色調鮮明,對比強烈,有的色調和諧,純樸淡雅。建築師根據不同需要和風俗習尚而選擇施用。大凡宮殿、壇廟、寺觀等建築物多使用對比強烈,色調鮮明的色彩:紅牆黃瓦(或其他顏色的瓦)襯託著綠樹藍天,再加上簷下的金碧彩畫,使整個古建築顯得分外絢麗。在表現中國古建築藝術的特徵中,琉璃瓦和彩畫是很重要的兩個方面。
赤
赤,紅也,
古代還稱之為「絳」,
「絳,大赤也。」
紅色具有吉慶之意,
而它也代表著正統與高貴,
紅是傳統中式的門頭;
紅是院裡霜染的丹楓;
紅是池中靈動的錦鯉;
...
中國紅,美得不可方物!
黃
「天謂之玄,地謂之黃」,
中國古代黃色是高貴的顏色,
只有皇家才能御用,
它是最高的禮制,
「黃,地之色也」
也是人們對土地最虔誠的敬畏。
黃是新歲的迎春;
黃是晚秋的銀杏;
黃是老舊的歸家門;
...
樸素淡雅的色調在中國古建築中也佔了很重要的地位。如江南的民居和一些園林、寺觀,以潔白的粉牆、青灰瓦頂掩映在叢林翠竹、青山綠水之間,顯得清新秀麗。北方山區民居的土牆、青瓦或石板瓦也都使人有恬靜安適之感。甚至有些皇家建築也在著意追求這種樸素淡雅的山林趣味,清康熙、乾隆時期經營的承德避暑山莊就是一個突出的例子。
青
青,東方色也,
古人以「丹青」二字以喻書畫,
足可證明它是一種清雅的色調,
古人以青為美,
玄青、紺青,黛青...
青是院中的黛瓦,守護一方;
青是院中竹,清風亮節;
青是荷葉,青是石板...
黑
「黑,晦也,如晦冥時色也。」
大道無形莫過於黑色,
深沉幽遠,黎明欲曙。
黑是屋瓦;
黑是一個能遮風擋雨的庇所;
黑是煮茶的水壺;
...
白
白是素,是靜,是虛無,
上下天光,白蘊五色,
白牆灰瓦,白是徽派建築的代表色,
一抹紅影,一面白牆,
中國白,美於無華!
中國古代建築的特點之一是最敢於使用色彩也最善於使用色彩。這個特點是和中國建築的木結構體系分不開的。因為木料不能經久,所以,中國建築很早就採用在木材上塗漆和桐油的辦法,以保護木質和加固木構件,同時增加美感,達到實用、堅固與美觀相結合的效果。以後又用丹紅裝飾柱子、梁架,或在鬥拱、梁枋等處繪製彩畫。
經過長期的實踐,中國建築在運用色彩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並形成了南北不同的地域色彩風格。
看遍世間繁華,方知國色傾城,中國色,令人如痴如醉,無法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