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丟失的顏色,被他們撿回來了

2020-11-21 上遊新聞

今年10月,《中國傳統色:故宮裡的色彩美學》出版即熱賣,豆瓣評分高達9.0。

在書中,尋常所見的粉紅、土黃、米白、淺藍搖身一變,成了「桃夭」「秋香」「凝脂」「天縹」,這都是中國古人對這些顏色的傳統叫法。

每一個傳統色的名詞,都隱含了幾千年來中國人看待世界的方式,只是近現代以來,由於種種原因,日漸淡出我們的生活。

金秋十月,正是北京最美的季節,我們來到京郊,見到了書的作者之一郭浩,聽他講了打撈傳統色背後的故事。

詩意傳統色,源自古人的生活智慧

過去兩年,郭浩和李健明主要幹了一件事——整理中國傳統色。

他們查閱了400多種文獻典籍,又翻看了近半噸重的故宮圖冊,發現在古代,水色、天光、草木、器物、食物……幾乎沒什麼不能被中國人用作顏色詞的。 

蒼筤,是春天竹子出生時的青綠;秋香,是具象的緗色與意象的秋意共舞;月白,是月光灑下一片青白;綠雲,是女子晨起梳頭,烏中透亮的發色;還有妃紅、蒼青、朱酡顏、十樣錦、藕絲秋半、黃河琉璃……

歌詞「天青色等煙雨」裡的「天青色」,在上古時候叫「天縹」。「縹」是淺藍色,跟漂洗有關,就是染藍的衣服在水裡洗著洗著顏色就淡了。

電視劇《甄嬛傳》裡,螺子黛是引發後宮爭鬥的「頂級化妝品」。古時它其實也是一種顏色的名稱,是一種墨綠色的顏料,相傳從波斯進口,古人曾寫:「薄醉懶添螺子黛,嫩寒初試杏花衫。」

清 冷枚《春閨倦讀圖》

還有如胭脂色一樣的「朱顏酡」,是指女子飲醉後臉上泛起的紅暈;野生紅蘋果一樣的「檎丹」,來自古人對蘋果的稱呼——林檎;「二目魚」,灰白色,來自馬的眼周像魚眼白的白毛;「蔥青」,即蔥白下淡淡的青色…… 

清 康濤《華清出浴圖》

「海天霞」,說的是海霞燦爛裡雲朵和天空被染上的那層淺紅,明代宮裡人的春服,就是這個顏色。

詩裡寫「憑高一望楚天低,雲樹蒼蒼暮山紫」, 「暮山紫」是詩人傍晚看到落日裡霧氣蒸騰的山色。

這些來自大自然,來自生活日常的傳統色,蘊藏著古人對萬事萬物的觀察和理解。中國人的唯美和詩意,在傳統色裡,找到了感官上的直接印證。幾乎每了解一個傳統色,都會讓人不住感嘆,怎麼能這麼美!

採訪的當天,郭浩從自家院子裡的柿子樹上摘了一筐柿子,他興奮地給我們展示:「你們看,這就是『朱柿』,一種傳統色!」

顯然,這是一種著魔的興奮。

以下是郭浩的自述:

傳統色,流傳千年的東方審美 

中國傳統色的熱度可以追溯到2018年。

當時,電視劇《延禧攻略》大火,有一半原因是劇中人物服裝高級素雅的配色,一度還引發了「是中國傳統色,還是莫蘭迪色」的熱烈討論。

《延禧攻略》劇照

後來人們發現,早在300年前的《乾隆色譜》裡,就已經有對這些顏色的描繪:

藍色系有魚白、月白、石青、元青;黃色有明黃、杏黃、生沉香、秋香;綠色有松綠、官綠、瓜皮綠、豆綠;紫色有藕荷、紫紅、青蓮;紅色系有水紅、桃紅、大紅、魚紅。

《延禧攻略》中用的顏色,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傳統色。

與此類似的還有《長安十二時辰》。劇中頻繁出現的赭紅、硃砂、豆綠、孔雀藍綠等「大唐」配色,令畫面清冷而濃烈,卻又讓人覺得無比熟悉。

細細思索,這不正是敦煌壁畫中常見的經典配色麼?可見,傳統色絕不止是顏色的命名,還是一種延續了千年的東方審美。

《長安十二時辰》劇照

在中國古代典籍裡面,有很多美麗的顏色詞。

我非常喜歡一個顏色,是《爾雅》裡的「竊藍」。「竊」是偷竊的竊,古人用這個詞來表示淺色,竊藍就是淺藍。與之相同的還有「盜驪」,淺黑色,這也是周穆王八匹駿馬的其中一匹。

在《紅樓夢》第40回,有提到「軟煙羅」。

「那個軟煙羅只有四樣顏色:一樣雨過天晴,一樣秋香色,一樣松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若是做了帳子,糊了窗屜,遠遠的看著,就似煙霧一樣,所以叫作『軟煙羅』。那銀紅的又叫作『霞影紗』」。

要知道羅可是中國古代絲織物中的上品,用如此高級的軟煙羅來做窗紗、紗帳,實在是奢侈,但又真是美。

民間復染的「軟煙羅」

傳統色,不同朝代有不同表達 

在歷史上,不同朝代有不同的代表色。

通行的說法是「夏代尚黑、商代尚白、周代尚赤、秦代尚黑」,這其實是源於夏代開始的陰陽五行說法。

到了周代,開始建立起一個跟服飾、禮制對應的顏色系統,由此建立起社會的規範和秩序。慢慢就有了五正色和五間色,他們構成了中國傳統色的理論體系。

但秦朝絕不是黑壓壓的一片。秦朝尚黑,指的是廟堂的色彩,也就是王公貴族在禮儀場合使用的顏色。在民間,其實豐富多彩的。

比如兵馬俑。兵馬俑現在黃禿禿的,但剛出土的時候是五顏六色的,在有些兵馬俑身上,可以找到將近20種顏色:粉紫、粉綠、棗紅、天藍……個個鮮豔得很,只不過後來顏色氧化了。

尚可看出色彩痕跡的秦始皇兵馬俑

「玄」和「纁」也是很高級別的兩種顏色。

大多數時候,古代帝王在祭祀時會選擇上玄下纁的禮服,但這並不是簡單的上黑下紅。

玄,是早上太陽要出地平線還沒出的時候,透出的那點光,是黑中透紅;纁跟它相對,是太陽已經落下了地平線,折射出的餘光,是赤中有黃。

一個是一天的起,一個是一天的終,中國人把它穿到身上,表示對天、地的敬畏之心。

《長安十二時辰》講的是唐天寶十三年,那一年的服色是有清楚記錄的,官員的服裝規定:頭三品穿紫色,四品五品穿紅色,六品以後是綠色和青色。

詩人白居易寫過一句「江州司馬青衫溼」,青衫的江州司馬就是白居易自己,他其實是在感慨自己身份的低微。

藍色也是中國人比較早應用的顏色,一是因為藍色觸目可及,我想古代的天空應該比現在藍。另一個是它在應用和表達的時候,製作成本比較低。

古代的藍草像蓼藍、馬藍、木藍,最早夏代就在使用。還有一部分來自於礦物質,譬如中國畫用的傳統顏料石青就是藍色,將藍銅礦物質,研磨成粉,經過加工而成。

《山海經》裡面講到「美銅」「美赭」「美堊」「青雘」「丹粟」等等,也都是顏料礦產。

傳統色受西域影響,又傳到日本,源遠流長 

葛兆光曾說「現代中國是五方雜糅形成的」,中國傳統色也是雜糅而成。

最具代表的是「密陀僧」「胡粉」這些帶有西域痕跡的色名。佛教從西域而來,同時帶來了真金色、赤珠色、琉璃色、妙香色等佛經裡描述的大千諸色。

佛家的僧服講究「避開正色,只用壞色」。壞色就是用樹皮等染成的顏色,大多是青色、黑色和褐色。穿壞色的衣服,表達佛家的謙卑,這個傳統至今還在保持。

絲綢之路昌盛時期的中國,像一個巨大的發動機,不斷從西域汲取變革和進步的能量,又把糅合後的能量輸出到絲路的最東端日本。

這個能量的輸出既有文化和禮儀,也包括了中國傳統色。

2019年日本明仁天皇繼位,一個重要畫面定格就是「黃櫨染御袍」,這就是繼承自中國皇家的「柘黃袍」。

因為柘樹罕有,在日本,人們用黃櫨來替代,但兩者顏色相近,都是赤黃色,這是大太陽的顏色,是天子之色。

日本人對中國傳統色很熱愛。有一本叫《彩雅》的色譜,是日本江戶時代的學者杉木直養在一百六十年前寫的,裡面簡略地整理了800種中國傳統色色名。

上村六郎是日本近代研究染色的第一人,對中國傳統色和日本傳統色及關係都很有研究。我在寫《中國傳統色》的時候,參考了不少上村六郎的結論。

比如「麴塵」,這個詞在文獻裡提到過很多次,都講它是淡黃色。但上村六郎說「麴塵」曾經是淡黃色,但到日本就變成了淡黃色、黃綠色都存在的說法。

我們在《中國傳統色》裡用了一種淡黃綠色來表現麴塵。它的好處是很多古詩裡的這個話就能解釋了,譬如白居易的「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麴塵」,可以想見春天江水的顏色。

杉木直養著《彩雅》,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藏

另一位日本色彩學家吉岡常雄,曾考察出齊桓公崇尚的「帝王紫」,是來自一種貝類的染色。

文獻裡曾記錄:紫衣服有味道。而齊國是靠近海邊的,山東海邊現在的脈紅螺就是這種染紫的,貝類染色氣味會很大。

吉岡常雄特地跑了全球N個大島,找各種貝實驗,最後在日本的一個島找到了這種貝,染出了他認為和描述完全一致的帝王紫。這個事情還拍了紀錄片。

傳統色,不能死在紙面上 

多年來,國際上流行的是潘通色,中國色彩似乎已經失落了。

出版前,《中國傳統色》被定位為「冷門」讀物,我們都覺得首印賣完就算完。但市場的反響遠遠超出了我的想像,現在不斷加印。

看到書的人都說:沒想到中國傳統色這麼美!我這才發現,自己幹的活,切中了大家迫切提高審美的痛點。

我在日本東京看到一家中小學校裡,走廊是用日本傳統色裝飾的,上面還用雅致的字體寫著解說詞,有「黃檗」「雀茶」「江戶紫」「梅幸茶」,等等。

要知道這是中小學生每天上下課必經的走廊,他們已經在給孩子這樣的傳統審美教育。當時給我的震撼是蠻大的。

傳統色的形成是一個約定俗成。什麼色名到底對應什麼顏色,有一個相對的色值空間,但不是一個精確的數字。每當發現一個顏色詞,我們會討論它的色值空間,確定以後,再去尋找顏色的載體——具體的故宮文物,整本書是這麼來的。

為了方便大家記憶,我們根據二十四節氣和七十二物候來編排這本色譜。同時從故宮文物中選取應時應節的96件,做成精緻的手繪圖,為的是希望大家能領略藏在文物中的傳統色、色彩中的中國味兒。

在杭州的中國絲綢博物館,專家們已經用復原傳統草木染的方式,恢復《乾隆色譜》。

在民間,也有不少染匠在用植物染色還原《紅樓夢》裡的顏色。下一步我們也有對照植物染色,繼續從歷史和文學中復原中國傳統色的計劃。

其實傳統色的傳承工作才剛剛開始。如果不能傳承和活化,它就變成死在紙面上的僵化的文化。我想未來5年、10年,我還要堅持把整理和傳播傳統色這個工作做下去。

相關焦點

  • 故宮裡的色彩美學:中國人丟失的,終於撿回來了
    他們查閱了400多種文獻典籍,又翻看了近半噸重的故宮圖冊,發現在古代,水色、天光、草木、器物、食物……幾乎沒什麼不能被中國人用作顏色詞的。到了周代,開始建立起一個跟服飾、禮制對應的顏色系統,由此建立起社會的規範和秩序。慢慢就有了五正色和五間色,他們構成了中國傳統色的理論體系。但秦朝絕不是黑壓壓的一片。秦朝尚黑,指的是廟堂的色彩,也就是王公貴族在禮儀場合使用的顏色。在民間,其實豐富多彩的。比如兵馬俑。
  • 這8種鸚鵡撿的最多,白撿萬元金剛鸚鵡,你有這麼好的運氣嗎?
    很多粉絲留言說自家鸚鵡飛走了,也有飛回來的。沒回不來的絕大多數被野貓吃了,或被好心人撿回家飼養。比如前幾天一位粉絲詢問我,說撿到了一隻迷路的鸚鵡,卻不知道鸚鵡的品種,我告訴他是小太陽鸚鵡。現實中還有很多幸運的人,撿到各種各樣的鸚鵡,早年間我看聽說有人撿到萬元大金剛、葵花、和尚鸚鵡等,虎皮鸚鵡牡丹鸚鵡那就數不勝數了。我以前隔壁飯店廚子就撿過棕頭牡丹鸚鵡,那廚子還買了籠子鳥糧,沒過多久還是飛走了。
  • 手無縛雞之力,丟失的肌肉怎麼找回來?
    手無縛雞之力,丟失的肌肉怎麼找回來?國家衛生健康委營養標準委員會委員;中國營養學會理事兼腫瘤營養分會主委;中華醫學會腸外腸內營養學分會<營養風險篩查協作組>副組長暨<營養與代謝協作組>副組長;中國老年醫學會營養與食品安全分會副會長;《中國臨床營養網》專家顧問/《中華臨床營養雜誌》副總編;文章來源:健康時報
  • 中國這個村子真「神秘」,村民撿石頭就能買車買房?彩禮都不用愁
    石頭可以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東西吧, 它在設計師手下,可以不斷雕刻和打磨,成為新的藝術品收藏, 也是靜靜地躺在路兩旁,靜靜地躺在路牙上的裝飾, 偶爾放學回來的孩子們,被認為是消除路上無聊的小工具。
  • 17年前非典倖存的人,命是撿回來了,日子卻活得不成人樣
    世界上總會時不時出現一些危險,就比如17年的非典,為了能夠救下來生命,不得已使用了激素療法,但是當年非典倖存的人,命是撿回來了,日子卻活得不成人樣!從「倖存者」變成「受害者」,雖然說非典已經過去了,但是它的後遺症更是比本身更加折磨著這些「倖存者」,就算紅十字每年會進行4000-8000元的補助,但這對於他們來說只是杯水車薪。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多幫幫他們,畢竟只有經歷過了才知道病魔的痛苦!
  • 野外撿點蚯蚓糞,養花勝過複合肥?你撿的不是蚯蚓糞,只是泥!
    昨天有個花友說最近總是下雨,他去外面撿了一袋蚯蚓糞,要用來養花。因為之前看了一篇文章,說野外撿點蚯蚓糞,養花勝過複合肥!我問他怎麼撿的蚯蚓糞,他說就是撿蚯蚓洞口的那一坨泥巴。蚯蚓洞口的泥巴就是蚯蚓糞?我來打個假,你撿的不是蚯蚓糞,可能只是一坨泥。
  • 中國「福利」最好村莊,村民沒錢就去河邊撿石頭,靠它娶妻買房
    自古以來,我們中國就流傳著「靠山吃海」的諺語,許多人依賴當地資源來造房子,但也有一些資源不足的地方,所以他們只好外出,到國外打工,大家聽說我們中國有這樣的村莊了嗎?中國所謂的「福利」最好的村莊,沒有錢在河裡撿石頭,靠老婆買房子,這是哪個村莊?
  • 南京丟失放射源已找到放射源有什麼危害?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京丟失放射源已找回 尚未發現人員受傷 來源:新快報 據南京市環境保護局官方微博南京環保消息,2014年5月7日,天津宏迪工程檢測發展有限公司在位於南京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
  • 南京放射源丟失3天後找回 有人接觸後丟棄
    丟失事件是否常發生?  放射源丟失且暴露在外的事件並不多見  多位專家對新京報記者表示,目前放射源丟失情況依然有,但並不多見。  周啟甫表示,目前,幾乎每年還是會發生放射源丟失事故,但以往的事故通常都是放射源擱在容器裡丟失的,很少像這次南京發生的這樣,源直接暴露出來,因此其風險更大。
  • 路上撿只襪子還當寶了?
    三明的黃先生說他最近丟失一筆現金總共有一萬一千元後來調看了公共視頻發現有一個女士撿到了這些錢黃先生說11月27日9:30左右他一家人從小區出門準備回尤溪老家給孩子過周歲生日走到樓底時點擊播放 GIF 0.0M此後一分多鐘都沒有人經過直到一位穿黑色上衣的女士經過她發現地上有個很明顯的東西低頭看了一下撿起來
  • 11歲男孩難受哭了 求助警察叔叔「奧特曼」真找回來了
    搜集兩年的寶貝「卡片冊」丟失11歲男孩難受哭了 求助警察叔叔 「奧特曼」真找回來了!生活報訊 (實習生郝天朔 魯澤 記者黃迎峰) 近日,哈爾濱市公安局香坊公安分局新城派出所接到了一件特殊的報警——尋找「奧特曼」。
  • 蘋果手機被保安撿走,調取監控後就是不承認,女子:民警都說是他
    張女士說7月23號晚上九點多,她在杭州新天地購物中心丟了一部蘋果11手機,價值7000多塊錢,目前她遇到的問題是明明知道手機是被誰撿走的,可是要不回來。報了警也沒辦法。具體怎麼回事,一起看看吧!手機丟了之後,張女士報了警,警方配合張女士查看了購物中心的監控。
  • 老公撿回來破木頭,刷了一層「漆」,變成值錢的多肉老樁
    老公撿回來破木頭,刷了一層「漆」,變成值錢的多肉老樁上周老公因為戶籍的問題,回老家處置。兩天後回家,一開後備箱他舉著一塊破木頭衝我傻笑,我莫名其妙。他停車去砍了兩條木樁,路人都用奇怪的眼光看他,還以為他撿了回去燒火。老公說這個是做多肉的好樁子,說完就在院子裡擺弄一起。他說讓我了解怎樣把1個爛木頭變為值錢的多肉木樁。多肉老樁的製作方法和注意事項1、首先把木樁放到足夠大的池子裡,用低濃度的高錳酸鉀泡在水裡一些小時。
  • 男子撿到一條「鐵鏈」一天後將丟失公司告上法庭,最終獲賠48萬!
    每天大家都會經過很多的地方,有的時候會在地上發現一些東西,小編前段時間就撿到了10塊錢,不知道誰丟的,但是我只知道意外之財不能放進口袋,所以小編當即就把錢花了,這位男子也是在下班的途中;看到地上有一條白茫茫閃光的鏈子,撿起來發現是一條金屬項鍊,但是又不像是鐵做的,索性先放進口袋,殊不知就因為這不值錢的項鍊
  • 男子野外發現一把「斧頭」,剛要伸手去撿,發現不對勁收了回來!
    男子野外發現一把「斧頭」,剛要伸手去撿,發現不對勁收了回來!生活如此多嬌,只因你最閃耀,神秘的叢林中,不光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在這其中同樣存在著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蟲子,有些蟲子長相奇特,就像是惡魔般,給人一種恐懼的心理,有些蟲子看似呆萌,實則內心陰狠手辣。
  • 南京警方公布銥-192丟失過程:被工人揣回家
    昨日,現代快報報導了天津宏迪檢測公司在南京浦六北路188號的中石化第五建設公司院內進行探傷作業期間,丟失用於探傷的放射源銥-192一枚,後經公安、環保和衛生部門工作,於5月10日18時成功找到並安全回收。昨日,南京警方公布了放射源丟失的具體過程。
  • 扔玻璃瓶要區分顏色、垃圾桶多是「巨無霸」……垃圾分類,他們是...
    中國江蘇網訊 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垃圾分類在國內持續「霸佔」熱門話題榜。德國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走在世界前列,7月上旬,記者到德國旅行,特意對德國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了實地觀察和探訪。
  • 爺爺撿了一個烏龜殼回來盆栽,一個月後全家人都傻眼了!
    來源: 小亮花世界 舉報   爺爺退休後在家閒著沒事做,喜歡上了種植花草,前一段時間爺爺撿了一個烏龜殼回來盆栽
  •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
    俗語:山上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有何講究?文/號外娜娜說歷史 圖/網絡在農村生活的人都知道,農村人講究的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然而今天小編要和大家分享的這句俗語是「山中不撿肉,水中不撿魚」。為什麼不能撿呢?這其中是有怎樣的講究呢?我們在上面有提到過,以前的年代,有很多獵人靠上山打獵維持生計。這句俗語中「山上不撿肉」中的「肉」指的就是動物的屍體。在農村常常會有一些動物禍害莊稼,所以農民們都會在農作物上噴灑農藥,這樣的話,有些動物吃了就會中毒身亡。
  • 「我撿了一隻咖啡色的貓,一個月後……簡直不敢信!」
    兩個月前,網友@ネф イω 在豆瓣貓小組發了一則求助帖稱:「自己撿了一隻貓,但這個顏色,是田園貓嗎?」當時,大多數人看完照片紛紛誇讚小貓咪的神仙配色;還有人耐心回應,小貓應該是只田園長毛貓。貓的顏色極其誇張,看看這個濃度,實在太嚇人了。路人第一時間送貓去了醫院,醫生判定這是藍墨水染色所致,對身體的影響不大,會慢慢褪色的。經過很長一段時間後,小貓也逐漸恢復本來的樣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