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玻璃瓶要區分顏色、垃圾桶多是「巨無霸」……垃圾分類,他們是...

2020-12-04 中國江蘇網

中國江蘇網訊 自7月1日《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以來,垃圾分類在國內持續「霸佔」熱門話題榜。德國的垃圾分類回收利用走在世界前列,7月上旬,記者到德國旅行,特意對德國的垃圾分類情況進行了實地觀察和探訪。

公共場所扔垃圾不難

走在德國的大街小巷,想扔垃圾並不費事。在公交車站站臺、紅綠燈路口、街心小花園……各種顏色和造型的垃圾桶隨處可見,而且通常是混合投放的單桶。在火車站等人群停留的地方,也設置有分類垃圾桶,從二分法到四分法的都有。

在科隆火車站站臺候車時,記者注意到旁邊一位鬚髮皆白的老人,只見他熟練地拆開一個用過的盒子,把塑料部分投入垃圾桶上標著「包裝」的桶口,把紙盒部分投入標著「紙張」的桶口,態度非常認真。

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德國城市設在公共場合的垃圾桶,如果採用二分法,就多出一個「紙張」桶;如果採用三分法,就在前者基礎上多出一個「包裝」桶,即投放塑料、泡沫類垃圾;如果是四分法,就再多一個「玻璃」桶。四分法的垃圾桶,在每個投擲口用不同顏色的字體標註著「紙張、包裝、玻璃、垃圾」字樣。當然,混投的單桶還是佔多數,這也是照顧到路人步履匆忙、無暇細分的實際。

在分類投放的垃圾桶中,紙張桶的投放準確率最高。匆匆走過的人們,會把手上的廣告單頁、報紙等塞進紙張桶。走在德國大街上,時常能看到商店扔出的大量包裝盒,或是住戶扔出的厚厚的報紙,都綑紮整齊地堆放在垃圾桶旁。這類廢品在國內可以稱重出售,但在德國沒有這個價值。知情者說,德國人工成本很高,沒法指望賣廢品掙錢。

垃圾桶多是「巨無霸」

在德國城鄉的一些路口,還安放著一組組專用於玻璃瓶回收的垃圾桶,桶身已被分別塗成綠色、棕色和白色,或者是分別標註「綠色、棕色、白色」字樣,提示各自回收不同顏色的玻璃瓶。記者從投擲口向裡看,桶裡的玻璃瓶顏色果真與要求一致。

有趣的是,這些回收玻璃瓶的垃圾桶既粗又高,體積巨大。德國人怎麼有這麼多瓶子可扔呢?留學生陸小暢告訴記者,他和幾位男同學租住在一起,平時經常喝啤酒和紅酒,因此,每過兩三個月,他們就要集中清理一下酒瓶,把攢下的百餘個瓶子抬到街口,按顏色分別投進回收桶裡。德國人不喝熱水,愛喝啤酒,酒瓶的用量很大,超市裡很多氣泡水、礦泉水也用玻璃瓶包裝,這就難怪玻璃瓶回收桶長得那樣「巨無霸」了。

同樣身材「巨無霸」的還有盛放建築垃圾的垃圾箱。它們就安放在施工現場附近,厚實得近似一座小房子,裡邊建築垃圾放滿後,相關回收企業會來把它運走。因為要按垃圾的體積交費,有的主人還會給這種垃圾箱上鎖,以確保專用。國內小區的建築垃圾經常露天堆放,與德國相比顯得很粗放。

除了住樓房公寓的,獨門獨院的德國家庭所用的垃圾桶也不小。家住德國中部城市卡塞爾的王女士告訴記者,她從江蘇移民德國17年,在自家別墅院內,常年放著幾個一米多高的垃圾桶,紙張、塑料、可分解的有機垃圾都分別存放。回收企業給每家一份垃圾日曆,註明前來收取不同垃圾的時間,比如扔紙的桶,要一個月才來收一次。到了日子,她就把相應的垃圾桶從院子裡拖到馬路邊,方便垃圾車操作。已經入鄉隨俗做垃圾分類十多年的王女士說:「這個不複雜,時間一長就習慣了,而且能保護環境,也有成就感。」

押金體系促進回收

德國垃圾的循環利用率非常高,一半以上的社區垃圾、絕大部分的建築垃圾都能被回收利用,扔垃圾的人並不能用它們賣錢,但可以取回預付的押金。

在超市買水時,記者看到,許多礦泉水瓶上都印著可回收標誌和「押金0.25歐元」字樣。水喝完後,把瓶子塞進超市門口的退瓶機,機器就會吐出一張單據,在購物時可以抵扣現金。「我予我取」的押金體系,在促進回收方面非常有效,鄰國的人愛開玩笑說,「德國人不管走多遠都會把礦泉水瓶帶回超市」。

德國街頭也有拾荒的,他們翻垃圾桶的主要目的是撿這種含押金的瓶子。畢竟,超市賣的食物並不貴,撿4個礦泉水瓶能換到1歐元,足夠買一升鮮牛奶。

「退押金的礦泉水瓶要保持形狀,不能壓扁。」在亞琛工業大學就讀的李慶宇同學提醒說。李慶宇租住在一對德國老夫妻家裡,雖然來亞琛才短短一年,他對當地的垃圾分類要求已很熟悉:「吃剩的瓜果要扔進可降解垃圾桶,草稿紙要扔到專門放紙的垃圾桶……最好別扔錯,別給房東添麻煩,畢竟垃圾車不是每周都來收垃圾,如果因為沒分好類被拒收了,等下一次要好久。」

記者了解到,雖然德國推行垃圾分類已有數十年,雖然德國人出了名的嚴謹細緻,但每年仍有很多垃圾被扔錯桶,為此,德語中還出現了一個專用詞「Fehlwurf」(意思是「錯投垃圾」)。可見,推廣垃圾分類的確是一場持久戰。本報記者 劉玉琴

相關焦點

  • 杭州分類垃圾桶標識圖樣確定 扔垃圾先找準顏色(圖)
    浙江在線杭州2月21日訊(通訊員 邱霞 高媛媛 記者 包勇)記者今天從杭州市城管辦了解到,杭州垃圾分類辦法以及垃圾桶、垃圾袋的標識圖樣都已全部確定,今後,試點小區內的居民在扔垃圾前,可得先找準顏色了。、廚房垃圾、其他垃圾、有毒有害垃圾四類。
  • 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有哪些?如何正確分類?
    垃圾桶是根據不同垃圾來分類的,而這些分類垃圾桶又有對應的顏色。對於所有人來說,必須要充分了解分類垃圾桶顏色標識,具體如下:分類垃圾桶的顏色標識1、紅色紅色代表有害物質,有時也用橙色標示。2、綠色在多種塑料垃圾桶組合的情況下,綠色代表廚餘垃圾。廚餘垃圾可以作為植物養分的肥料使用,土壤掩埋後可被大自然微生物和植物分解吸收,起到廢物再利用的作用。
  • 智能垃圾桶進小區:刷卡扔垃圾,垃圾分類還能換禮品
    新安裝的垃圾桶引起居民們的好奇,原來,新垃圾桶很智能,不但有刷卡裝置、智能蓋子、稱重系統和封閉措施,甚至還可以用垃圾分類獲得的積分兌換生活用品。 智能垃圾桶到底有多智能?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現場一探究竟。
  • 粽子吃完了,粽葉不能扔廚餘垃圾桶?
    藍藍天工作室記者梳理了常見垃圾的類別,您看完,不僅知道吃完粽子怎麼扔垃圾,而且會對一些容易混淆的垃圾該算哪類「門兒清」。吃完粽子該怎麼扔垃圾?自從開始推行垃圾分類,就常聽到人感嘆:「分類的道理我都懂,可是依然分不清楚。」藍藍天工作室提醒您,如果您在日常生活中拿不準手頭的垃圾屬於哪類,可以下載有關垃圾分類的APP查詢。
  • 成都:風格各異分類垃圾桶 顏色繞暈頭(組圖)
    我吐槽   「垃圾桶分類標識有點亂」   成都市民唐先生:有一次我要丟紙殼包裝,第一反應是朝綠色桶裡丟,手已經伸進去了突然發現標識是『不可回收』。綠色不是代表環保麼?可回收怎麼不是綠色桶呢?   唐先生遇到的問題,其實很多人都遇到過。
  • 北京市垃圾運輸車顏色將與分類垃圾桶逐一對應
    ,實現運輸車的車身顏色與各品類垃圾桶顏色逐一對應,即藍色車輛運輸可回收物、綠色車輛運輸廚餘垃圾、紅色車輛運輸有害垃圾、灰色車輛運輸其他垃圾,同時在小區醒目位置公示垃圾收運時間等信息,方便市民監督。覆核不符合要求的要被摘牌,弄虛作假的要被取消驗收資格。「通過『嚴考』,讓垃圾分類有『真效果』、讓示範片區成為『真示範』。」按照驗收程序,目前16個垃圾分類示範片區已經完成現場核驗,正在進行資料核驗和數據分析,預計於7月底完成驗收。
  • 垃圾分類不「麻煩」就是多備一個廚餘垃圾桶
    「對於一個普通家庭而言,日常生活中產生最多的垃圾是其他垃圾和廚餘垃圾,分類主要是將廚餘垃圾從其他垃圾中分出來。」南京市垃圾分類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魯斌山提醒,迎接垃圾分類,家中準備「兩桶一點」即可,即其他垃圾桶、廚餘垃圾桶,以及一個擺放可回收垃圾的點。手機電池、燈管等有害垃圾產生量非常有限,一旦有了,在投放廚餘垃圾和其他垃圾的時候,順便帶到投放點投進相應的垃圾桶就可以。
  • 溫州城區垃圾桶分紅綠藍灰四色 投垃圾要先看顏色
    其中,各類行政機關、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和中小學校分類收集工作基本要達到全覆蓋,住宅小區要達到45%以上。  城區要新增分類運輸車16輛(其中鹿城6輛,甌海、龍灣各4輛,經開區2輛),開設分運專線8條(其中鹿城3條,甌海、龍灣各2條,經開區1條),專門用於餐飲(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物等分類垃圾運輸。垃圾分類運輸率和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都要達到100%。
  • 垃圾分類和MECE法則有什麼關係?
    但問題來了,這項禁令發布快半年,實際上還時常有走私洋垃圾的新聞出現在報導中。連垃圾都要走私!這是為什麼呢?這就要回到其商業模式了。垃圾之所以要被回收,是為了進行處理後再利用。而之前之所以要進口洋垃圾,則是因為洋垃圾的質量相對比較好,處理起來會更容易。垃圾質量高,原因就是分類做的比較好。
  • 上海那些被垃圾分類搞瘋狂的網民,有哪幾種垃圾的分類?
    原來,上海居民快被垃圾分類逼瘋了,這次的垃圾分類不像以前了,分了好幾種,也更嚴格了,所以上海居民為了搞懂哪些垃圾是哪些分類,已經焦頭爛額了。而且更無語的是,有些垃圾一種東西卻分成2種不同類型的垃圾。據說有網友扔粽子,被小區大媽叫住,然後在垃圾桶旁邊把所有粽子都剝了,分別扔對應的垃圾桶……所以上海網民的搜索詞都是這樣的《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將於7月1日起正式實施,上海即將進入垃圾分類的「強制時代」,從6月初,上海大多數小區和辦公樓已經開始提前操練,垃圾四分類嚴格區分。
  • 日光燈管和硒鼓都不能隨手扔 有害垃圾要分類
    》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0年,我省各市建成區生活垃圾分類投放設施覆蓋率要達到70%以上。並且,有害垃圾必須強制分類。蘇州和南京是國家確定的垃圾分類重點城市。那麼 哪些垃圾需要強制分類呢? 【日光燈管和硒鼓都不能隨手扔 有害垃圾要分類】   此次意見稿提出的生活垃圾強制分類,主要針對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對居民仍以鼓勵和宣傳為主。
  • 垃圾分類——日本人的基本「生存技能」
    圖為2010年5月26日,在日本東京都港區資源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在按著顏色對回收的玻璃瓶進行分類。(新華社記者季春鵬攝)新華社東京7月4日電(記者華義)在號稱垃圾分類標準「最嚴格」的日本,垃圾分類回收實行多年,已成為人們的基本「生存技能」。
  • 記牢這張思維導圖,輕鬆掌握上海垃圾分類技巧
    《條例》規定,個人將有害垃圾與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混合投放,或者將溼垃圾與可回收物、幹垃圾混合投放的,由城管執法部門責令立即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  儘可能搞清垃圾的分類,實現正確的分類投放,已迫在眉睫。但垃圾的種類成百上千,要全部準確掌握怎麼分類,也需要一個過程。
  • 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乾濕垃圾分類圖片標識
    垃圾分類正在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新時尚」。 新華社發 徐駿 作  生活中幹垃圾和溼垃圾怎麼分類如何區分  生活垃圾乾濕分類  生活垃圾「乾濕分類」是將居民的一般生活垃圾分為溼垃圾(主要為廚餘垃圾、果皮等)和幹垃圾(其它垃圾)。
  • 扔垃圾也能換禮品
    9月14日,大觀鎮金龍村村民朱明壽指著家裡的垃圾桶說,垃圾可以積分,積分可以換禮品,洗滌劑、垃圾桶、洗衣粉、肥皂……「都是生活必需品,實用著哩!」「我們把可回收垃圾裝好交給保潔員,便可獲得一張積分券。」村民朱明壽向記者講起了他扔垃圾得積分的過程,自從家門口放上了三種顏色的垃圾桶,家裡人就開始學習如何準確地把垃圾分類,因為扔了垃圾還能換禮品,家人的積極性都非常高。
  • 韓國咖啡杯垃圾桶5萬/個?跟普通的沒區別遭吐槽
    而小編自己認為,垃圾桶就是拿來裝垃圾的,我們不要求它要多貴,也不要求它要怎麼設計多精美,關鍵是能做好分類指引和回收方便就可以了。如果投放出錯誤,門口的垃圾桶就被收走,要花錢才能「續」回來。瑞典每300米就會有一個垃圾回收點;德國甚至還有專門為動物屍體設立的回收點;韓國也要求居民要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扔垃圾,而且還要使用統一的標準垃圾袋……    你以為這樣的垃圾回收已經很嚴苛了?事實上,並不是。英國的垃圾分類才是真正的讓人髮指。可以說,英國的垃圾回收已經到了強迫症的地步。
  • 世界上那些把垃圾分類到極致的國家,都是怎麼做的?
    Selina在溫州長大,目前就讀於美高,在Selina說起與國內不同的是,學校老師會花很多時間來教大家哪些垃圾該怎麼扔,還有很多關於垃圾分類的小冊子,市場上也售賣不同顏色的垃圾袋,便於裝分類垃圾等等。剛到美國的時候,Selina也不太適應垃圾分類,不過時間一長,也就習慣了。
  • 垃圾分類現狀及如何垃圾分類的思考
    ,國家出臺了垃圾分類的政策,沸沸揚揚的鬧了幾個月,但是現在又已沒有了頭緒,至少我現在這個十幾線的小鄉鎮,還完全沒有垃圾分類的影子,其實應該是有落實的,只不過,落實的方式非常流於表面,只是多放了兩三個不同顏色的桶,這樣起到的作用可以說是微乎甚微,首先,垃圾桶並沒有起到很好的引導垃圾分類的效果,這裡有兩方面,第一,垃圾桶的外形以及字都不夠清楚的引流,第二就是比較根本的問題
  • 記牢這張思維導圖,讓你輕鬆掌握上海垃圾分類技巧
    但垃圾的種類成百上千,要全部準確掌握怎麼分類,也需要一個過程。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結合採訪經驗,梳理出了一個好用的「排除法」,基本可以應對常見的生活垃圾分類問題,即按照有害垃圾、可回收物、溼垃圾、幹垃圾的順序,逐一對照要扔的垃圾,看它屬於哪類,從而避免在垃圾分類上死記硬背。
  • 破袋神器、自製花肥……這份垃圾分類「三十六計」,快點收藏
    一個月,要改變2400萬人幾十年的習慣,談何容易?但常開風氣之先的上海,這一次又先行先試。上海推行生活垃圾分類一個多月了。這一個月間,一個問題也引起各界關注:上海能否為困擾中國城市已久的垃圾問題找到一條「破冰之路」?都說上海人精明,垃圾分類的很多草根智慧足以為證。